第 73 节
作者:谁与争疯      更新:2021-02-21 10:18      字数:4828
  于氏早早地起来,把饭做好了,娘三个匆匆吃一口就跑去老大家里帮工赚钱。
  晚上还要看不见才赶回来做饭,于氏做饭的质量那和方氏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好在于氏这两年都是她做饭,这质量多少也上去了不少。
  有时候回得太晚了,那就是仲秋留饭了。
  原因就是做工的时候,粉条什么的,肯定是有断掉的。仲秋也不想拿这些断掉的粉条出去再卖,反正一天也没有多少,就攒到了一起让子汐去老宅把子泊叫来。然后做一顿麻辣粉条给大家吃。
  现在因为仲秋家的土豆粉条在镇上已经卖开了,不光是王掌柜家的酒楼有卖的,连一些街面上的小食铺都有卖的。很是火爆,于氏那是听着八方消息的人,自然知道这东西金贵着呢。
  每次吃完,都会帮着方氏洗碗涮锅,很是殷勤。
  仲秋知道,于氏是想下次还会在她家里带着孩子再吃几顿。反正仲秋不差这些饭食,于氏这样,她看着也挺高兴的。
  于氏在仲秋家混得风声水起的,可是却苦了在家里的高氏和王秋月。
  高氏人老了,本来也不得意辣的东西。可是,王秋月正是好吃的好奇的年纪。每次听子泊他们兄弟在院子里议论的时候,心里都是装了一肚子的气。自然,私下里就会和高氏报怨。
  高氏也不能挡着于氏去赚钱,不然于氏撒起泼来,那也是够她喝一壶的。
  这土豆粉条的事还没落下去,仲秋家又搞起了什么火窖的事。
  老爷子也是担心大儿子投入过大收不回来,一直就跟在身边看着。也看到了武公子派人接来的明瓦,看着那间足有两亩地大小的火窖建起来。这才算是松了半口气,这里是不是可以像传说中的那样长出新鲜的蔬菜来,那还得到了冬天的时候看。
  不管如何,仲秋家的两项事业都开始起步了。土豆粉条已经看见了利益,为了不让高氏再找她们家的麻烦,仲秋隔着五六天便会把断掉的粉条让于氏她们带回去,自己家弄着吃。
  仲秋可不想自己白给了老宅的东西,还要搭着调料。这些调料可是不便宜呢。
  高氏被仲秋堵了嘴,王秋月吃了一回于氏弄得,总觉得没有镇上卖的好吃。便央着高氏要了钱,想搭着村子里的伙伴儿去镇上吃上一回。
  王秋月去镇上吃麻辣土豆粉条的事,保管她们家的人还真不知道。
  人家现在除了火窖之外,这眼看着都快到起土豆的时候了。自然要找人帮忙,12亩地的土豆,那得多少啊。还要屋子装吧?仲秋家一共才五间屋子,现在连地窖都没有。这些土豆随时都会冻着,这事让仲秋和王兴文都有些犯难起来。
  要说屋子,老宅她们原来住的那东厢房还真不小,要是能借来一用,就起大作用了。只是,家里人都想到了高氏,高氏能让他们白白用东厢房吗?
  第92章 大姑来家
  正当仲秋家的土豆眼看就要抢收的时候,老宅来人了。是子泊过来的,因为于氏带着两个比较大一点的儿子在仲秋家做工呢,这老宅的人就把老四子泊派了过来。直言叫王兴文过去,高氏叫他有事。
  王兴文当时真没在家,他在火窖呢。
  现在火窖里的菜已经长得快可以收了一茬了,仲秋也没种别的,只是种了些快菜:韭菜再过三五天就可以收割一遍,剩下的就是茄子和黄瓜,另外仲秋还种了一垅的豆角,还有些菠菜及芹菜。
  今年每样都种了一些,就是看看哪样在冬天长得快。毕竟现在的火窖和现代的大棚是无法相比的,首先就是光照不够,她不知道能不能长得好。长多长时间才会成熟。
  仲秋把子泊叫过来,抓了一把松子糖放到子泊的手上,笑着问:“咱奶让你来叫我爹的?”
  “嗯,奶说了,到了你家,如果看不到大伯就不让我说话。你要是问起来,不让我告诉你大姑来的事。”子泊笑嘻嘻地吃着糖,看着坐在仲秋对面正执笔认真描字的子汐一脸羡慕地道,“仲秋,你啥时候教我也学写字呢?”
  “你办事让我放心的话,我就教你。不让你娘给你掏纸和笔的钱,咋样?”仲秋诱惑地道。
  “真的呀,那真太好了。”子泊扯了扯身上半旧的棉袄凑到仲秋的面前低声道,“咱大姑来了,说是过来看看咱奶,可是我听着大姑和咱奶在屋子里叽咕了半天,我没听全,就听到了好像是粉条的事。”
  仲秋转了转眼珠儿,心里了然。又抓了一把松子糖给子泊,拍了拍子泊,大声地道:“四哥,以后要是有什么事,你只管过来告诉我,我管你糖吃。”
  子泊转着眼珠儿道:“我不要糖,我要识字。”说着,眼睛渴求地看着仲秋,“我想像小五儿一样学识字。”
  “那就看你表现吧。”仲秋不反对家里的人识字,文盲很可怕的好吧。
  “行,你回去吧,就说没找着你大伯,问你奶咋办。也别说和我说了,只是说看到我就说是来找小五玩儿的。知道了吗?”仲秋生怕子泊说反口,忙着告诫。
  “我知道,仲秋,这事你放心。”子泊拍着胸脯,又看了一会儿子汐写字,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子汐看着子泊一走,这才放下手里的笔凑到仲秋的跟前低声道:“三姐,咱奶又叫咱爹啥事?”
  “你忘了,咱大姑在县城里开了个杂货铺和咱奶说起粉条的事,那肯定是想从咱们拿粉条呗。”仲秋不在意地道。
  王春花来家里拿粉条行啊,放给别人多长钱,放给她就多长钱。不然的话,别人知道自己一样的粉条两样价格,那不是找不自在吗?
  再说了,她最不得意的就是高氏她们母女三个,连那个眼里只有书本的三叔,虽然自私了些,可最少人家还没有达到高氏母女们这么贪婪的地步,真是一样的米养百样的人。
  连一家子都能生出这般的人来,还真是叫她无语。
  “我知道了。”子汐重新拿起笔来,冲着仲秋咧着嘴道,“是不是咱奶想让咱们白给大姑粉条卖?”
  “你真聪明。”仲秋心道,就算不是,也离此不远。不过,现在虽然把子泊打发走了,可是,高氏总是会再叫子泊来的。甚至高氏都有可能派人来堵王兴文。
  王兴文和自己可不同,那是高氏的儿子,高氏想怎么收拾她儿子,她都下得了手,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可是高氏要是下手想收拾自己,只要自己弄一个小陷阱就能让高氏老实几天。
  “小五,写多少了?”仲秋看了一眼子汐写的字,虽然还是挺稚嫩的,但已经开始有模样了。很是有写字的天赋啊,看起来,子汐比子滨要更适合官场的生存。
  “已经写了五张。”子汐抖了抖刚刚写好的大字,冲着仲秋笑。
  “好,收拾一下,放好,等哥回来让他帮你检查。现在咱们去火窖看看咱爹去,总不能把粉条白给她们吧。”仲秋收拾了一下自己这边的帐本。打从子滨开始上学,仲秋就把家里帐本接了过来,但是,子滨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计算一天家里的收入和支出。
  所有的收入和支出仲秋都会列成表写在帐本上,最后的总计就由子滨来完成。
  “好。”子汐飞快地把书和纸笔收拾好,放到了西间书房里。这才出来洗了手,然后跟着仲秋往火窖去了。
  到了火窖,一进去。就感觉到了里面的热气和湿气,王兴文正在里面忙着,看到姐弟两个过来,笑着问:“今天有什么事?”
  “爹,我大姑去老宅了。我奶过来叫你过去一下,怕是商量着粉条的事。”仲秋开门见山地道。
  “这个……”王兴文有些不明白地看着仲秋。
  “我想着,我大姑是想也卖咱们家的粉条吧。所以我奶叫你过去商量一下,嗯,粉条的价格或者说是别的什么事。”
  “我知道了。”王兴文脸上的喜气消了不少,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看着眼前的这些绿色的菜。轻轻地叹了口气。
  “爹。”仲秋看到火窖里的菜,突然又有一个念头钻进了她的脑子里。她大姑虽然她接触的少,但是,有其娘必有其女,看看她老姑的德行就知道她大姑啥样了。
  恐怕,这次大姑来不光是粉条的事吧,自家的火窖建成,她们不可能不知道。这火窖里的菜可就是赚钱的大头啊。
  现在来她们家打听火窖菜什么时候出窖的人可是老多了,每天都能接待几个。而且,越往年跟儿近了,这人就越多。
  现在眼看着这韭菜已经要收了,那些瞪着眼睛盯着她家菜的人几乎都要守在她家了。甚至有的人非要留下定金不可,亏着仲秋坚持,才把人都打发走了。
  “啥事?”王兴文一着急,又把方言出口。
  “我大姑怕是还想着要咱们家火窖里的东西,所以爹,这些菜的定价由我来定,你告诉我奶,白给那是不可能的。咱们家现在建火窖可是欠着武公子的钱呢,人家是当官的,要是真的不高兴,只怕咱们惹不起的。”仲秋也考虑到了王兴文的难处,现在也只能拿武子聪作引子了,不然怎么办?
  那就是个填不满的坑,她总不能一家子辛苦一年最后大部分都填到了那个坑里吧。
  要是像老爷子那样是个明白的人,仲秋还真不在乎那点菜,可是,这三个人就是个不知道感恩为何物的人,她怎么甘心把自己辛苦的汗水都搭到那种人身上呢。
  “是啊,武公子那边……”王兴文也清楚他们家欠着人家武公子好多的钱,虽然都划到了粮食里,可是明年听仲秋那意思,他们家要白干一年才能还了这些钱吧。
  除了建这个火窖,还有那一百零三亩地呢。王兴文越想越觉得真是难啊。
  “爹,你只要把事情和我爷说就行了,我爷是个明白人。”仲秋笑着安慰起王兴文来。
  只要这事老爷子知道了,不管高氏如何闹,她也不占理,老爷子肯定不会同意的。加上王文斌已经是秀才了,高氏再怎么闹也只是在家里闹,她真不敢闹到大街的。
  “行,我这就去。”王兴文穿上棉袄,转身出了火窖。
  仲秋在火窖里看了一圈儿,王兴文还真是个好把式,看把这地侍弄的,简直比侍候孩子都精心。她可不能让王兴文的心意被那群人给糟蹋了。
  仲秋拉着子汐转身也出了火窖,把门锁好。这才慢慢地往家里走,边走边对子汐道:“听到我和爹说的了,你明白吗?”
  “明白。”子汐猛点小脑袋,“这叫亲兄弟明算帐。咱们过年的时候,可以送咱奶她们一些绿菜,但是不能白给大姑她卖钱。”
  “算是吧。”仲秋点头,子汐虽小,可是人聪明,她事事都带着子汐,就是想从小让他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一些理不清的头绪,让他以后小心与人相处。
  “也不知道咱家那片地怎么样了?”仲秋想完这件事,又想到了正在清理的那片百亩荒地。
  今年上冻前,她就要把那片清理出来。然后把粪肥拉到地里,一个冬天下过雪之后,地就算是被浇了一遍,粪肥也会慢慢地进到地里。到了开春,她们只要把地重新翻一遍,再下一遍粪肥就可以直接种上玉米了。
  “三姐,我们过去看看呗。”子汐在家里呆了一上午了,这会儿想着要出去走走。拉着仲秋就往地里去,仲秋现在正好也没什么事,王兴文要回来也得等一会儿,她过去看看地里的情况也挺好的。
  现在农闲刚开始,仲秋没在村子里找人帮忙。这一大片荒地,明年还得请短工呢,不如直接今年一起请了就定下来。免得到了明年的时候现请还耽误事。
  大舅找了这五个人都是年轻力壮的,很是实在,干活也挺卖力的。
  姐弟两个到了田间,就看到地里五个人影正挥着锄头锹镐的在清理地表上的沙石。
  看着不过是五天,已经清理出了差不多五分之一,清理出来的地面和未清理的还真是两个样。看着黑色的土地,仲秋这个不会种田的都觉得,将来这块地带给她的收益不会是少。
  “大叔们,快过来休息一下吧。”仲秋把今天早上刚装进空间的三合面(白面、玉米面、大豆面)的二十个馒头和一大罐的肉骨头汤,在离地不远的地方从空间里拿了出来。
  馒头由子汐拿着,仲秋抱着那大罐的肉汤来到田边叫着地里正干活的五个汉子。
  五个人听到喊声,转头就看到了站在地边的姐弟两个。都忙着放下手里的工具走了过来。
  “哎呦,咋这时候过来了?”一个汉子上前,看着姐弟两个手里拿的东西,脸上的笑容更大了。
  “我娘说,你们这些天干得辛苦,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