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节
作者:谁与争疯      更新:2021-02-21 10:18      字数:4824
  为啥不和子沧说,子沧太憨厚,啥事都瞒不住。子沣聪明,仲秋还是比较喜欢子沣。
  子沣乐得一窜高,道:“放心,我们回来给你带好东西。”
  这会儿春天了,孩子们也可以在田间地角的挖一些能吃的。就当是零嘴儿了,有运气好的,还能在刚座窝不久的树上掏到鸟蛋,虽然这个时候的鸟蛋很少。
  “嗯,你们快走吧。”仲秋挥了挥手,再不走,她们那个极品奶奶又要出来骂人了。
  没看着老爷子和王兴武他们早就出门了吗?要不是于氏在家里磨蹭,只怕两个小的早就跟着走了。
  子沧和子沣招呼了一声,扛着小镐头跑出了家门。
  仲秋带着子汐,把选好的玉米种拿出来,均匀地铺在了席子上。看看屋前的空地:要是种水稻的话,还是得育秧啊,放到外面她还不放心呢,最好在家里育成才好。
  这屋前的土地虽然不算大,但是应该够了。就算是不够的话,她还可以在空间里育一些,倒时候补苗就是了。
  仲秋这边算计着如何育苗的事,上房间高氏正在和王秋月趴着窗子盯着仲秋和子汐。
  “这小丫崽子是想干啥?拿平米种出来晒是为啥?”高氏一边做着针线活儿,一边像是自语,又像是问秋月、王秋月瞅了一眼仲秋和子汐,嘟着嘴道:“娘,她们愿意干啥干啥,你管她们。现在都春天了,我也该做一件新的春袄了吧?”
  高氏的心思让王秋月的话给拉了回来,小闺女今年已经十五了,六月份儿就要及笄,那时候就要上媒人了。要是没有几件好衣服穿,也是有些看不过眼去。
  想了想,高氏道:“行,等你三哥考完了,剩下的钱我再给你买块新细布,让你做件新春袄穿。”
  王秋月见高氏答应自己,终于露出了一个笑模样来:“娘,我三哥什么时候去县里啊?”
  高氏脸上也带了笑意,用针在头发上划了划,道:“听你三哥说,清明一过,他们就要去县学报名了。然后就住在那里,等考过了才回。不过,我已经和你大姐说了,让你三哥考完之后先别回,等到出了榜再回来。”
  “我三哥肯定能考中的,娘,要三哥考中,是不是我就是秀才的妹子了?”王秋月美美地想着,若是三哥是秀才,那她的身份就涨了一级,到时候就算是说亲,也是会说大户人家的。
  “听你三哥说,要考三回呢,三回都考上了,才是秀才。”高氏没有王秋月那么乐观,她现在也挺发愁的,儿子都十八岁的,这还不让说亲,她还想着抱孙子呢。
  “要考那么多回呀。”王秋月一下子就不淡定了。
  今年可是王文斌第一次参考,三场能都过吗?
  “娘,我三哥的先生咋说的?行吗?”
  她三哥考不考得上她不在乎,王秋月在乎的是。若是没有她三哥的秀才身份,她的亲事就要下一等次,那才是大事。
  “就是你三哥的先生说让他今年下场的,要不然的话,去年不就下场了。”高氏虽然心里满足,可嘴上却不说得太满,说得太满。到时候老三考不上,她可又要受吴氏的气了。
  “那我三哥肯定能考上的。”王秋月这回乐了,琢磨着等到王文斌考上之后,她要什么样的衣料,做什么样的春袄才是最好看的。
  第70章 王文斌赴考筹钱
  眼看着清明就到了,老王家除了要清明祭祖外,还要打点着老三上县城里考试的事。
  这一考就要好几个月才能回来。当然,回来的越晚,考中的机会就越大。
  先要经过县考,上了榜才能再进府学考,上了榜再考院试。全都过了,才是秀才。所以,说时间越长,考中的机会就越大。
  王文斌对自己考试的把握还是挺大的,而且,镇上的先生可是举人出身,很中看中王文斌的成绩,所以,这次老王家几乎是倾全家之力要让王文斌考上。
  进县城考试,就要住下来。
  为了清静,王文斌和老爷子商量了一下,准备在县城租间小院子住下来,一边复习一边考试。身边只要带一个人跟着做饭烧菜即可。不想去姐姐家,麻烦不说,姐姐家里还有老人孩子一大堆的,到时候他被吵得头昏脑涨的,肯定不会考好。
  老爷子点头答应了,高氏更是一切以三儿子的要求为主。
  这个答应下来,银钱方面肯定是要凑一凑的。
  高氏的家底不薄,要是拿出个百十来两银子也不是难事。可她就看不了老大家的德行,嘴上说着没钱,可是买房买地的钱呢?就那么好借啊,真当她一个老婆子好糊弄是吧?
  村子里和王兴文好的,与方氏交往不错的人家都多多少少地借了一些给两个人,让高氏在村子里着实被人说了一段日子的嘴。
  高氏心里把这个帐都记下了,这回要让老大一家还一些利钱。
  于氏从老大家赚了多少钱,她心里门清。可是那些钱她只得一半儿,就有一两多银子,这还没算上三个孙子赚的,那老大家得赚多少钱啊。
  每五天看着那些村子里来干活的男人和女人眉开眼笑地拿着钱回去的时候,高氏就觉得那就是老大一家子拿钝刀子在割她的心。疼得她翻来复去的睡不着,总想着那钱到底有多少。老大一家子是怎么的败家。
  可老爷子在家里的地位让她不敢明面上找老大一家的麻烦,所以,现在三儿子要上县里考学去了,她一下子就找到了借口。
  仲秋一家子刚刚尽快完地里肥的事,就被高氏叫到了上房里。
  这回一家子一个都不少,都被叫了进来。
  仲秋心里正想着在哪里育水稻苗儿的事呢,对高氏不时地出一回夭娥子已经有些免役了。
  进了屋,看到老王家的人一个都没少。仲秋就端正了一下态度,拉着子汐爬到了炕上,坐在离老爷子最近的地方,听高氏的最高指示。
  高氏了一声,直接进入正题:“现在清明就要过了,地里的活儿也要紧着干,不过,再大的事也没有老三进县学考试重要。”
  仲秋在一边听着直撇嘴,要是考试真的那么重要的话,那直接就要种地多好。
  子汐扯着他三姐的手,一边扯一边偷偷地用小胖手捂着嘴笑。
  这两个多月来,老大一家子人的脸色都渐渐地好起来,虽然不说是每个人都有红似白的,但最小的两个却是脸色红润,小身子终于也见了些肉肉。就连子滨的脸上都见圆,身量也正在渐渐地抽长。
  子汐现在胖了一些,脸上的婴儿肥也多少出现了,正是可爱正太的时候。以仲秋对正太的萌样,自然是上哪儿都拉着他,而子汐有了那个心病上哪儿都扯着仲秋,生怕自己的三姐像上一回一样,一下子就不见了。
  高氏的声音继续,响亮而坚定:“老三这回上县里考学,是要住在县里头,咱们没有别的,也只能出些钱让他在县里租个院子住。本来去县里考学的,都是要带着一个书童在身边侍候的,咱们家也没有,老三也考虑到咱们家的情况,所以,我叫你们大家来商量一下,看看让谁跟着老三去县里,帮着做个饭菜?”
  仲秋没想到,高氏提出的不是银钱而是帮忙侍候她三叔,这事有些意外。她把目光投向了王兴文和子滨。
  子滨有些意动,进县学考试。不管他现在认得多少字,读不读得通《四书》五经的,但那就是他向往的生活。可现在奶奶问的是长辈们的意见,他一个孙子辈的,是没有说话的权力的。子滨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王兴文。
  仲秋的大眼睛在几个大人之间转来转去,又在几个孩子们之间转了一圈儿,看起来,高氏要选人,一定是要在她偿孙子辈的人里选了。只是,高氏最后能定下谁跟着三叔进城侍候呢?
  “娘,你就说吧,让谁去就谁去。”老二王兴武看半天没有人说话,生怕他娘生气,忙道。
  高氏没理会王兴武,看着王兴文道:“老大,你怎么说?”
  “娘说了算。”王兴文早就知道高氏会点他的名,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
  “那就让子滨去吧,他能干,侍候得了他三叔。”高氏淡淡地道,又对王文斌道,“老三,你看怎么样?”
  王文斌也没意见,大哥家的孩子都懂事听话,而且能干。现在以他家的情况,自然是不会给他买一个书童的,但有子滨跟着他也是好的。“我听娘的。”
  高氏很满意,问也不问子滨的意见,直接对子滨道:“后天你三叔就要走了,你回去让你娘好好地给你收拾一下,别出去丢我们王家的脸。在外面要有些眼色,别让你三叔费心,他是要考学的。”
  仲秋一听高氏的话,心里就有些膈应。瞪着眼睛冲着要张嘴的子滨道:“哥,你会做饭吗?”
  子滨正满心觉得高氏的话对了他的心思,脸上挂着笑,就要答应下来,没想到自家小妹一句话,冷的就像是一盆冷水。
  “我……”子滨看着仲秋盯着他的眼睛,眼神里的怒意是很明显的。这是不让他答应?子滨有些不确定了。
  “咋了?让你跟着你三叔进县城,你还不乐意咋的?”高氏见子滨迟迟不吭声,语气一下子尖锐起来。
  “奶,我哥不会做饭,只会烧火。而且,人又笨,还不会说好话,会让三叔在同学面前没面子的。”仲秋笑嘻嘻地对着发火的高氏道。“要不,我去侍候我三叔好了,你看行不?奶。”
  高氏恨恨地瞪着仲秋,正在反驳的时候。王文斌开口了:“娘,让子沣去吧,子沣比较灵活,也会说话儿。至于做饭什么的,吃饱就行。”
  王文斌听仲秋的话,也知道带着子滨不合适。子滨虽然老实可是没有子沣聪明会看人眼色,而且,他这一趟去县学,肯定是要和同窗一起读书一起做学问的。到时候子滨的性格就不如子沣的性格讨喜了。所以,王文斌虽然觉得仲秋这丫头还小,但是考虑的事情还是很对的。
  “你让子沣去?”高氏收回要骂出口的话,不确定地看着三儿子。
  “是,让子沣去吧。这孩子有眼力介儿,知道什么说什么话,而且,我们一起县城的同窗还有好几个,不能让人家看咱们家的笑话。”
  高氏见王文斌说得正经,便压下了心头的不快。只是瞪了一眼仲秋,她可不认为仲秋说的这话是真的为她三儿子好。
  “既然人选定下了,那现在就说说老三去县城要拿多少钱吧。”高氏看着王兴文,“老大,你说这次你们出多少?”
  王兴文没有发怔,高氏叫他们来肯定就是让他们掏钱。而这事在之前很久仲秋就已经和他们说过了。
  “娘,我们家刚刚买了房子和地,房子还没有钱盖呢……”拉拉杂杂地说了半天没钱的苦处,正当高氏不耐烦的时候,王兴文才道,“不过,老三的事是大事,也是第一次去县城里考,我这个做大哥的,就算是再拉饥荒也要出几个钱。”王兴文说着,也没有再对着高氏,而是对着坐在炕沿边上的王文斌道,“三弟,大哥家的情况你也知道,昨儿就让探春和子滨去了他姥娘家里。多的没有,大哥也只能出五两银子,你看……”
  其实王文斌心里清楚,当初分家的时候。他考学的钱已经在他大哥的家财里扣出来了,高氏这是明显在为难他大哥。不过,王文斌并不觉得跟他大哥再要些钱有什么不对。最起码,他要是真的考中了秀才的话,他大哥一家不是也要跟着借光的吗?
  要知道,秀才公是不用交田税的。不过,那是指没分家之前,分家之后王兴文可就算是另立门户了,这田税自然是要交的。
  “行,大哥,多少是大哥的心意,我没什么要说的。你家的情况也是摆在那里的,这样兄弟我就很知足了。”王文斌的话说得很动人心,让王兴文心里感到很意外也很高兴。
  高氏再不满意,自己的三儿子也答应了。哼了一声,就冲着于氏道:“老二媳妇,你三弟这回要去县城考试去了,若是考中了,你也是要跟着借光的,是不是你也要出一点啊?”
  别当她不知道,于氏在老大家赚了六两银多银子,才给了她一两银子,她心里的气就是出不去。
  “娘,咱们可没分家。”于氏到手的钱怎么可能再让出去呢,那可是她和孩子们赚的。“何况,子沣还去侍候他三叔,娘,你说是吧。”
  老爷子在一边咳了一声,对着王文斌道:“三儿啊,你预计要多少才够?”
  “爹,四十两银子就差不多了,咱们自己做吃的,能省下不少。”王文斌知道只能从大哥那里拿点钱,从二哥那要根本就没理由。
  看,二嫂不是说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