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节
作者:冥王      更新:2021-02-21 10:04      字数:4940
  “仙人掌具有储水功能。”
  “确实,不过现在基地不缺水,这一项可以忽略。还有其他的吗?”姚黄把煮好的饺子端上桌,又一人盛了一碗饺子汤。
  “二丫姐,你就不要考较我了。我真不知道仙人掌还有什么功用的,也不瞎猜你的用意了,行了吗?”宋天鹏赶紧告饶。
  姚黄呵呵轻笑,“仙人掌还能够当菜吃,还能美容,功能多着呢,所以要多种点儿仙人掌,反正也费不了多少水。”
  “仙人掌真的能吃?”宋天鹏有些不相信地问道,仙人掌上布满了刺,真的能入口吗?
  “怎么不相信我说的?”姚黄道,“下回用仙人掌做菜给你尝尝。”
  “不会有毒吧?”
  姚黄双眉一挑,“你可以选择不吃!”www。ltggg。comwww。ltggg。com
  第一百章 民国一梦(十五)
  食用仙人掌是已知的含有维生素b2和可溶性纤维最高的蔬菜之一,糖分含量比生菜和黄瓜还低。www。ltggg。comwww。ltggg。com在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仙人掌是传统的食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特色蔬菜和水果。他们将仙人掌洗净切碎后煮在汤中、或是架在炉上烤制、或是做成饼馅、或是直接将新鲜的仙人掌腌制,还有的用仙人掌来酿酒,龙舌兰酒的主要材料便是仙人掌。据说在墨西哥有101种烹调仙人掌的方法蒸炸煮炒,淹渍烧烤,或作料凉拌,无所不能。其中辣炒仙人掌、蛋煎仙人掌和仙人掌沙拉是最为著名的几种。
  姚黄没有详细给宋天鹏解说仙人掌的食用方法,虽然宋天鹏在美国长大,但除了必要在外面吃面包汉堡等西式食物外,他一般都在家中吃饭,而宋家每天吃的都是传统的中国美食。即使家里面某天每人做饭,他们也是去小吃馆吃东西。因此,宋天鹏对墨西哥传统食物完全没有概念。
  因为大棚种植和净化设备的成功,全基地的人都在关注着姚黄,也像宋天鹏一样觉得她种仙人掌的举动有着深意。于是,大家都跟着跟风,在自家宿舍旁边种上了仙人掌,只不过数量上没有姚黄种的多,大多数人家只种了一到两株。一个月后,一个年轻的研究员犯了腮腺炎,基地里面的医生将仙人掌捣碎敷在其腮帮子上,不过三天,研究员的腮腺炎完全好了。这件事情过后。大家从基地医生那里了解到了仙人掌的药用价值,一些只种了一株仙人掌的家庭纷纷追加种植仙人掌。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的时间过去,转眼迎来了新的一年。1957年11月。曾提出要在十五年左右时间在钢铁等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的口号。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钢铁生产指标越提越高。北戴河会议正式决定并公开宣布1958年钢产量为1070万吨,比1957年翻一番,号召全党全民为此奋斗,开展空前规模的大炼钢铁运动。
  “xx省xx乡今年产粮三百吨,锻造钢铁五百六十八公斤……”老式的收音机里传来播音员甜美严肃中隐含着激动的声音。收音机是姚黄在路过香港时顺便买下的,没有电视与电脑的日子,收音机成了生活中打发时间的宝器。许多附近宿舍的住户们常常跑到姚黄家里面来听收音机里面的新闻和节目。连基地领导也来了一回。姚黄当时买了两台收音机,于是送了一台给基地领导。基地领导把收音机放在高音喇叭后面,使得整个基地的人都能够听到收音机里面的信息。
  “xx省xx村产量三百五十吨,锻造钢铁……”一个又一个的数字从收音机里面传出来,让没有多少见识的大妈大姐以及小战士们兴奋不已,却让基地的领导和一些有头脑的研究员皱起了眉头。
  ()
  一个小村子怎么可能一年生产出几百吨的粮食,还有钢铁?明显的,这是在谎报数据。这种浮夸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席卷了全国,为了获得上级和中央的赞誉。很多地方谎报粮食产量,把收获饿粮食全部交给国家,没有给农民们自身留下粮食,使得农民们辛辛苦苦一年却连饭都吃不饱。饿得只能吃野草和数叶。
  “主席不是教育大家要实事求是吗?怎么大家都忘记了他的教导?这么下去,农民还有活路吗?”张营长是农村的孩子,对粮食的亩产量十分清楚。广播里面的数据只会让他闹心与担心。
  赵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无声地安慰。国家领导人的决议。他们没有置喙的余地。
  “二丫姐,国家领导人不知道地方上是谎报数据吗?连赵主任他们都能看出这些数据不实。国家领导人为什么看不出来?”宋天鹏从小养成了一有不明白的事情就求教姚黄的习惯。
  “创业容易守业难。新建立的中国家与美国等国家不同,它的发展没有太多的借鉴经验,只能摸索着前进,这当中势必会走许多弯路。”姚黄道,“国家领导人只是暂时被制订的美好前景晃花了眼睛,导致他们的目光只往前看,却忽略了当下。”
  “希望他们能够尽快看清事实。”宋天鹏感叹道。
  那是不可能的!姚黄心道,这一段历史她小时候常常听外公讲,对此很有一番了解。浮夸风没有被制止,稍后的工业大跃进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炼钢铁运动。因为宣布1958年的钢铁产量要比1957年翻一翻,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全民运动。各部门各地方都要把钢、铁生产和建设放在首位,为“钢元帅升帐”让路;各级党委第一书记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大搞土高炉土法炼钢;几千万人一哄而上,砍树挖煤,找矿炼铁,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在农村,除了必要的生产工具,大部分铁器也没有逃脱回炉的命运,农民们把自己做饭用的铁锅也砸破,作为大炼钢铁的原料;在城市,人们把能寻找得到的所有废钢烂铁,甚至尚在使用的金属用具,像取暖的生铁炉、火钩等等,全都投进了土高炉……整个运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严重削弱了农业,冲击了轻工业和其他事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
  有一个英国记者曾经这样描述炼钢运动:我们穿过稻田来到另一个村庄,这里已草草建成个奇形怪状的土制鼓风炉,到处是热烈沸腾、狂呼喧叫的场面。人们有的用筐抬矿石,有的给炉子添火,有的驱赶着牛车,有的倾倒白色热金属的大锅,有的来回晃动观察炉子,有的用手推车运原料——不过在我看来,从炉底掏出的成品看上去和从炉顶倒进去的原料完全一个样子,没有变化。
  没有任何变化!!!除了浪费材料以外,没有任何变化!这样的钢铁不如不炼。
  所幸基地属于国家秘密基地,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不过为了意思意思地响应国家号召,基地将原本食堂厨房的大铁锅和铁铲交给了地方政府去炼钢。没有了锅和铲子,基地后勤的大娘大姐们用黏土烧制了陶土锅和铲子代替被送走的铁制厨具,结束了大家吃烤土豆烤红薯的日子。
  一年后回想起大伙儿围在有堆吃烤土豆的日子,众人觉得那个时候还是很幸福的,因为现在连吃土豆也成了很奢侈的行为。三年自然灾害在很多人措手不及的时候到来,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持续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更是雪上加霜,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很多人为了一口吃的,甚至可以做出许多丧尽天良的事情。姚黄的外公告诉过她,从1959年到1961年,这三年就是“过粮食关”,熬过了就能活下去,熬不过,就只有一个结果。张营长的家里给他寄的信中说了一件事情:因为肚子饿得受不了,张营长的儿子和侄子背着大人偷偷地吃土,所幸发现得早,张营长的老娘用竹子片从俩孩子的p眼将他们肚子里的泥给抠了出来,让使得两个小孩子拣回了一条命。张营长的老婆告诉他,两个孩子最常做的就是到村口望着进村的路盼望着他回家。因为他老婆告诉他儿子,他这个爸爸很厉害,只要他回家了,他们就不用挨饿了!那一天,姚黄在无人的角落看到张营长哭了,一个大男人哭得那样无措与难过……
  基地的粮食供应虽然也有了限制,但大家仍然有的吃,虽然像以前那样顿顿吃饱是不可能了,但至少不会饿肚子。国家没有粮食,给基地供应的也少了,但有了大棚,基地能够自己种植粮食,只不过大棚的面积不大,耕种有限,产出的粮食数量不多。于是,一年多前种下的仙人掌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了基地众人度过粮食关的一大功臣。食堂的大师傅跑到姚黄的宿舍向她取经,怎样烹调仙人掌。
  “首先要剥皮去此,然后放进沸水里面焯一分钟,把它的粘液焯掉……”姚黄在自家宿舍的厨房一边讲解一边师范,食堂的大师傅和几个女人一边听一边往笔记本上记。
  “焯水过后就可以做菜了,凉拌、炒、煮、油炸都可以。炒的时候要急火速成,油炸时,外表变黄即好;若是熘炒,翻炒两三遍即成。烹饪时间越长,就会影响仙人掌菜肴的口感和色泽……”
  “受教了。”大师傅和女人们满意地合上笔记本,“姚同志啊,真是谢谢你。有了仙人掌,我们不用吃树叶了……”www。ltggg。comwww。ltggg。com
  ()好看的txt电子书
  第一百零一章 民国一梦(十六)
  大师傅的话绝对不是无根据的乱说,距离基地最近的有处小镇子里的人已经开始吃树叶挖树根了,可惜依然填不保肚子。www。ltggg。comwww。ltggg。com有一帮胆大的打上了基地补给的主意,一伙人纠集起来想抢夺基地的粮食,被张营长击毙了带头的两个,其他人吓得全跑了。基地没有继续追究那伙人的责任,如果不是饿急了眼怎会做如此胆大妄为的事情?带头的已经死了,剩下的能活多久,没有人有定论。
  送走了大师傅一帮人,姚黄把焯了水的仙人掌切成条,与泡好的粉皮拌在一起,弄了一道仙人掌拌粉条,用白水煮了两个大土豆,便等着宋天鹏回家吃晚饭。只是一直等到了晚上点钟,宋天鹏依然没有回家。
  把土豆和仙人掌放到饭盒里,姚黄往研究室走去。这种事情老常见了,研究员忙起来不着家,家属们便装好了饭给他们送过去。实验室属于机密重地,即使基地的人也不能随便进出,但办公室的看管则放松了一些。宋天鹏的办公室亮着灯,与看守的小战士打了声招呼,姚黄走进了办公大楼。
  办公室里面不止宋天鹏一个人,还有几个研究员,大家凑在一起,在桌子上忙乎着,不知道在做什么。
  “你们在做什么?”姚黄把饭盒递给宋天鹏,看到他们每个人手中捧着一捧碎纸片,从中寻找相对应的纸片拼贴。
  宋天鹏脸上闪过一丝怒气,“伊万诺维奇那家伙把所有的资料和图表都给烧了,我们只来得及抢救出这么多。还是被他撕成碎片的。”
  姚黄恍然,伊万诺维奇是苏联派给基地的专家。如今苏联与中国的关系变得紧张。赫鲁晓夫单方面撕毁合作条约,将苏联支援中国的专家全部撤回苏联。没想到基地里的苏联专家这么狠。人走了,连资料都要毁掉。
  “我帮你们拼凑。”姚黄把宋天鹏赶到一边吃饭,让其他几个研究员也先去吃饭,自己接手他们的工作。
  “二丫姐,那些苏联人太可恶了。他们嘲讽我们永远不可能制造出原子弹。”宋天鹏恨恨地道,“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小瞧了我们。就算再苦再累,我们也要把原子弹研究出来。”
  宋天鹏想到苏联专家那可恶的脸,高傲而藐视地对众人说:“就算你们得到这个数据,用计算机起码也得算六年。”临走时还用饱含讥讽地语气说:“goodluck”。那个时候。他和他的同事真想一个拳头甩到苏联专家的脸上,把他们揍趴下。
  “恩,我支持你。我们国家一定能够制造出原子弹。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久。最多三年,我们国家的原子弹就能够横空出世!”
  1964年10月16日,这是一个值得全中国人民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两天前,核爆炸最后调试完成,凝聚着基地所有工作者血汗的原子弹被数十名战士小心翼翼地安装在早已修建好的高达102米的试验铁塔上。10月15日。日,中央下达了代号“投篮”的命令,原子弹的爆炸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宋天鹏研究员进入了二十三公里外的试验现场控制室。张震寰将军将主持这一次盛宴。
  1964年10月16日14时40分。在所有人七上八下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