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0 节
作者:白寒      更新:2021-02-21 08:04      字数:4702
  佛的名号都是性德里头的一分,众生的名号也是性德里头的一分,但是这里头有迷悟不同。迷的时候是众生的名号,悟了的时候是诸佛如来的名号、佛菩萨的名号;名号是一样的,迷悟不一样,起用不相同。迷的时候造恶业,召来三途六道的苦报。觉悟了,它的作用与四圣相应,声闻、缘觉、菩萨、佛与四圣相应,他得的果报是佛菩萨境界现前。形相没有改变,名号也没有改变,只是你体会不相同。所以确确实实只有迷悟的差别,所现出来的境界不一样。
  就正如我们读到日本科学家实验水的结晶一样。水结晶非常美,它是水;水结晶很难看,它还是水。水没有变,结晶不相同。那个结晶是什么,迷悟!悟心看这个境界,境界很美;迷的心看这个境界,境界很不好看。境界没有善恶,正是蕅益大师讲的话,讲得不错,「境缘无好丑」,就像水一样,水没有好丑,「好丑起於心」,在人心。这说明境随心转,说明这个道理,也证明了这个事实真相,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
  你要真正参透这个道理,你就晓得西方极乐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有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毗卢遮那佛的身跟我身是不是两样?不是,一样!就跟水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念头不一样,迷悟不一样。我们如果觉悟了,我们的身相马上就变成像毗卢遮那佛的身相一样了,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我们每个细胞结晶都变了,就这么回事。
  迷了自性,我们的念头就不善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不善,不善现出来境界就不好看,就是这么个道理,不能不懂。所以外面的「境」,物质环境,「缘」,人事环境,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都像水一样;换句话,这里头没有是非、没有善恶、没有染净、没有生灭、没有来去、没有一异,这都是说出事实真相。但是这事实真相麻烦在哪里?佛看得那么清楚,跟我们讲得这么明白,我们居然听不懂!稍稍能够听懂一点的人,还是半信半疑,信心不能够产生。我们苦在这个地方!原因是我们迷,迷的时间太久了,迷得太深了,佛给我们说我们居然一丝毫观念都没有,很难接受。
  佛苦口婆心来帮助我们、来诱导我们。我们如果真的是心应,古人讲你善根福德因缘还不错,也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省悟过来,才能真正听懂佛的话。真正听懂了,自自然然依教奉行,你就会有成就。现在你还不能依教奉行,换句话说,你没有参透!听经是很好的方法,所以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要认真的听,要长时间的听,所谓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才能够把你醒悟过来。这迷得太深、迷得太久,除这个办法之外没有第二个方法。所以,诸佛菩萨出现在这个世间,大慈大悲就是讲经说法。他要不讲经说法,慈悲何在?我们能懂这个意思吗?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八二卷)  2003/4/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82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名号品第七,前面清凉大师的五门分别,第三宗趣,宗趣里面有三段,有「分宗」、「会宗」、「品宗」。我们现在看第二段会宗,我们把这个文念一遍:
  「会宗者,若就总望,信解行德摄位为宗,通成佛果为趣,信能必到如来地故,近望唯信为宗,成位为趣,若以此下三品以为一分」。这个三品就是「名号品」、「四谛品」、「光明觉品」,这三品都是讲毗卢遮那佛的果德。这是「果用应机,周遍法界,以为其宗,依此起信为趣,故此亦名正报因果」。我们知道前面六品经是讲「依报因果」,前五品是讲依报之果,毗卢遮那这一品是讲依报之因,这个地方三品经讲「正报因果」。「亦是所信,信何法门,信佛身名,等於众生,则知我名如佛名也」。我们前面讲到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还有一点意思要补充,补充就是末后这句,「则知我名如佛名也」。这句话怎么个说法?后面有很长的经文,为我们说明这个事实真相。虽然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了。实在说这不是我们自己的境界,我们要怎样去理解、去体会、去契入,自己才能得真实受用?真实受用就是建立信心,清净的信心、不坏的信心,以这个信心做为我们修学的基础,不断向上提升。
  一切诸佛都是这样修行成就的,所以这个经文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尤其我们现前这个阶段;我们今天应该怎么修,怎样成就自己,关系太大了。所以晓得「我名如佛名」,我名怎么跟佛名一样?如果我们想到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教导我们的,我们就会有一点点明白了。马鸣菩萨教导我们「离言说相,离名字相」,何以故?名字性空,佛名性空,我的名也性空;因缘所生法,当体即是空,那个空就是法界性体。所以佛菩萨的名号从法界性体生的,一切凡夫名号也是法界性体生的;相不一样,性没有两样。这个理很深,我们到后面再说。
  现在接著看下面这一段,前面是「信佛身名」,我们在前面说了很多。以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佛当年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他一生示现的行业,是我们的典型,是我们的模范。名号里面的意思更是教导我们修学的重要纲领,那就是待人要仁慈,对自己要清净。
  这第二个小节「信佛法门」。信佛身名,信佛法门,法门就是佛的教学,「随宜而立」。你看跟《般若经》上讲的一样,佛教化众生没有一定的法门,法门一定是随机,宜就是便宜;换句话说,是随顺众生的需要。什么时候的需要?当前的需要,建立法门。释迦牟尼佛当年出世在世间,我们都晓得他老人家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这四十九年是「随宜而立」!随顺我们地球上这些众生,南阎浮提众生,他有地区性的,他有阶段性的。这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多久?一万两千年。
  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第一个一千年是正法时期,第二个一千年是像法时期,再往后一万年是末法时期,所以这是有阶段性的!一万两千年,我们看起来很长,但是在整个地球历史上来说,很短!真的是一弹指、一刹那。契此时此处众生机宜。
  在这个经里面,最重要的是教导我们「知我妄念苦集,亦全法门」。这是我们现前的境界,我们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著是见思烦恼,也是法门!法门,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教材。
  世尊教学,教材随手拈来。你看看他说我们的妄念,给我们分析,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是妄念,妄念有粗有细。妄念是怎么来的?都离不开因果。妄念起些什么作用?变现成九法界,变现出三途六道,让这些妄想苦集,苦是果,集是在造业,惑业苦!你看佛都拿这个当教材,让我们了解三途六道的性相、理事、因果。佛说法哪个不是法门?法法皆是。蕅益大师说过,说「境缘无好丑,好丑在於心」。
  我离开新加坡到澳洲来,也写了几句话给我们同学们共同勉励。我这个几句话跟蕅益大师说的意思是一样的,我说的浅显大家好懂。「处逆境,随恶缘」,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好,处处都有障碍;人事环境也不好,障碍很多,我们在这里面要受折磨。在这种处境之下「无瞋恚」,处逆缘决定没有一丝毫瞋恚心,没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受苦受难,受很多冤屈,常作消除业障想。真的,业障就这样消了。所以我们对於不好的环境、不好的人事,依然常存感恩之心。为什么?他替我消灾。不是这样的,我的业障消不了。
  这都是事实真相,一般人不懂得,一般人处在这个境界里头怨天尤人。怨天尤人,不但是消不了业障,你在增长业障,那个麻烦就大了。这是我们学佛这么多年,对於事实真相稍稍明了,自己一生的所受,都是过去生中所造业的报应。佛经上常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这一生所受的,是过去生中所造的业!「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今生所作所为,来生就有果报。
  我们相信这一生对我们很多不能谅解的人,我们能够谅解他。他加给我们的苦难,我们承受,一点瞋恚报复的念头都没有,我们这个结化解了,来生后世都是好朋友。冤结解开了。如果我们还是怨天尤人的话,这个结不但不解开,结上还要加结。谚语常讲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彼此双方都痛苦,觉悟的人不干这个事情。
  「处顺境,随善缘」,这个好!环境很顺利,遇到都是好人,这个时候要有高度的警觉,决不能有贪、痴。顺境容易起贪心,很容易迷在这个境界里头,迷就是愚痴。一定没有贪痴,「福德全现」,真正的福报才会现前。如果这里面有贪痴,麻烦就大了,把福德转变成灾祸。
  老子所说的「福者祸所倚」,为什么福德会变成灾祸?因为你里头夹杂著贪、痴。由此可知,我这个话里头所讲的就是贪瞋痴三毒。顺逆境界当中能够不起贪瞋痴三毒,离贪瞋痴三毒,你就生智慧。智慧不但能解决问题,能生福德。所以,只要有理智、不迷惑、有智慧,什么境界都是好境界。逆境顺境、恶缘善缘都能够帮助我提升境界,帮助我契入境界。所以,善人恶人都是我的善知识,都是我的恩人。不学佛不懂得,学佛之后真正是恍然大悟。今天我们读这段经文,就更清楚、更明白了。
  再看底下一节文,底下这一小节,「信佛意业,光明遍照,则知自心,无不知觉」。这一段前面八个字好懂,后面这八个字不好懂。对於佛的意业我们当然没有问题,佛是真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就是光明遍照的意思。我的心性跟佛的心性是一不是二,佛的心性起作用光明遍照。我的心性今天起作用是什么?是知觉。知觉就是中峰禅师在《三时系念》讲的灵知心。
  你们常常做三时系念的佛事,我这样提起你们大家就很亲切。灵知心是我们的真心,缘虑心是妄心。妄心从哪里来的,妄心从真心来的,没有真心哪来的妄心。妄心到底是什么?真心上面带了迷惑起作用。带得什么迷惑?这是讲席里常讲,你真心上面带了妄想分别执著。法相宗里面所说的真妄和合,这叫做阿赖耶,阿赖耶就是一个缘虑心。放下妄想分别执著,真心现前,跟十方诸佛如来无二无别,是一个心性,这个心性也是周遍法界的。
  遍法界虚空界从哪来的?唯心所现,这个心就是灵知心,灵知心所现的。唯识所变,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不管怎么样变,中峰禅师跟我们说得好,灵知不变的;灵知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灵知心所变现一切的现象,所变现一切万物,能变是灵知,所变当然还是有灵知。这个道理真的难懂!
  所以,日本科学家对於水的观察,观察的结果(他们搞了、研究了八、九年)觉得非常不思议。水不但能看、能听,而且懂得人的意思。证明出来了,这是说什么?水有灵知。水从哪里来的?还不是唯心所现,心是什么?心是灵知心。这个实验的报告,使我想到世尊在《楞严经》上讲的「诸法所生」,这个诸法就是万法,虚空法界、刹土众生,这是诸法,唯心所现。这跟《华严经》讲的完全一样,后面他说得很详细,「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这不就是他从水这一桩事情里面,看到事实真相了。
  水有灵知,所以它能看、能听、能懂得人的意思。不仅水如此,所有一切万事万物无不知觉!知觉是自心,这个自心不是肉团心,不是分别妄想心,是大乘经里面常常讲的真心、本性。所以,佛的意业光明遍照,我们的意识是不是遍照?是的。我们起心动念,不要以为起心动念别人不知道,你这个想法就错了。
  中国谚语常讲「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意思就是说你起心动念神明知道;大乘经上讲的是万物都知道。念头才一生,我们现在讲的思想波,就像电波一样,念头才动,极其微细的这个波,心的波,心的波比任何物体的波都来得快。我们现在科学的研究,知道光波、电磁波速度非常快,一秒钟三十万公里,绕地球绕很多圈。但是不知道思想波的速度之快,不是光波、电磁波能够相比的。为什么?心一动遍法界虚空界,周遍了。我们知道光没有办法周遍法界,电磁波也没有办法快速的周遍法界,只有心波、思想波太快太快了。所以哪有不知道的道理!
  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读到,世尊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那一边的众生。从各个不同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大众,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们都是「天眼洞视,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