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节
作者:白寒      更新:2021-02-21 07:54      字数:4699
  是著相修行。不著相那很高,我们做不到。我们用一念代替无量无边的妄念,这一念是清净念,阿弥陀佛就是清净平等觉。
  底下一句『或有言音以为体』,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自己没有成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平常与别人谈话不离佛法;以佛法薰修自己,同时也薰习别人,这样就好。心里面有佛、有法、有僧,有三宝!僧是什么?一般人听到这个名词,他就著相了,僧是出家人。佛在《华严经》里面教导我们,从相上要体会到它的真实义。僧的意思是什么?是清净、是和合,这是僧的意义,我们要懂。听到这个名词立刻回光返照,这个世间是个大染缸,五浊恶世,浊恶到了极处,我们在这个里头不染。得有这个本事,依旧能保持心地清净,心清净,身清净、行清净,这是功夫,这就是修行。决定不被环境所染,不被环境影响,真功夫!
  身心清净,言语当然清净,清净语跟佛教给我们的「语业」就相应了,「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一定要知道遵守。尤其是现在这个世界,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言语形象不能不认真,修行从这个地方修起!言行不慎,有时候会造成重大的灾难,这些事情,诸位要细细读历史,你就明白了。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为什么它会爆发?形象、语言令人生起了误会,从误会引发他的报复、他的憎恨,战争爆发了。大的不善的形象言语会引起国际战争;小的,引起一个家庭事业的破裂。孔老夫子把这一桩事情,言语,列在教学第二个科目,他教学是四个科目,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言语,你就想它多重要!
  世尊在《无量寿经》教我们善护三业,把语业摆在第一位。我们在许许多多经典里面看到,都是讲身业、语业、意业,都这么排列的。《无量寿经》排列的头一个是口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然后才「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为什么把口业放在第一条?我们有没有想它的用意?言语态度很容易惹祸,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谨慎,纵然遇到别人无理的对待我们,我们要有智慧,要能忍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决定避免误会,这是真正的学问,这是高明之处。一切时、一切处要树立自己觉悟的形象、道德的形象,这叫自行化他。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别人的信任,你才能够开导他,他才会接受。
  末后这一句『是佛所演不思议』,你看他不是讲「是佛所说」,演是什么?表演。佛讲经说法也是表演,三业教化用意很深,我们应当要能体会,要知道学习。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三五卷)  2002/8/31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17…0835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随门广释,偈颂第五首:
  【或是愿力所出音。神变音声为体性。一切众生大福业。佛功德音亦如是。】
  这一首也是讲的「教体」。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应化在九法界决定是愿力。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跟我们一样,学佛都发了度众生的愿,这个愿不论是有心无心、是真是假,阿赖耶识里头都落下种子。到了成佛、成菩萨的时候,慈悲心自自然然的生起,慈悲心生起来,从前发的愿当然要兑现了,即使是无心发的也会兑现。你要问这是什么道理?佛经上讲的「法尔如是」,见性之后,假的都变成真的了,真心!没有见性之前,真假不定,见性之后,一真一切真,哪有不度化众生的道理!
  这个「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帮助,众生有苦难,佛菩萨有智慧、有能力,哪有不帮助的道理!也许有人会问,现在地球上的众生苦难太多了,佛菩萨为什么不来?为什么不帮助?这个问得好像是很有道理,问得没错。其实佛菩萨时时刻刻没有离开众生,但是我们没有感觉到佛菩萨对我们有什么帮助。这个原因是什么?业力,众生有业力。
  众生造作罪业不能不受果报,就像父母爱护儿女一样,哪有不疼爱的道理!现在儿子犯法了,被判刑了,他要接受刑罚的处分。佛菩萨就像父母,六道凡夫就像儿女犯法了,造的罪业他一定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去坐牢。虽然他坐牢,他被判刑,接受刑罚了,父母在旁边依然是时时刻刻在照顾,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由此可知,六道三途就是造作一切不善业的惩罚。希望在接受惩罚的时候,觉悟了,真正悔过,知道忏除业障,回头是岸。念头一转,佛菩萨的力量就加持上,念头转了,行为一定转,转恶为善。从哪里转起?从念头上转起,这个就是古来祖师大德常常教人修行从根本修!根本是念头,从念头上转,真的转过来了。那众生不知道转,是他依然迷而不觉,什么时候觉悟了,什么时候就转了。
  众生的习性,贪瞋痴慢,这是无量劫养成的。这一觉悟,贪瞋痴慢就降低了,就得到控制,这是好事情,这是修行证果的根本。不觉悟的时候,遇到怨恨,总有报复的念头,生瞋恚心;觉悟之后,在这个地方是最明显的转变,瞋恚心没有了,瞋恚这个烦恼虽然非常猛厉,很容易制伏。
  不要说是在佛法里头,在世法里面,我们在经教里面看到了,色界天人瞋恚没有了,他并不是真的断了,他是伏断,不是灭断。色界天人修禅定,禅定功夫深,头一个,瞋恚的念头就不会起现行。诸位想想看,如果一发脾气,心里还不高兴,哪来的禅定?所以有禅定的功夫,肯定瞋恚是被控制住了,佛法里面常讲,被降伏住了。出世间法,那当然更不必说了,他不是伏断,是灭断。在大乘法里面,把这个境界转过来了,把瞋恚转变成慈悲,这就是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就在念头一转。功夫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你天天遇到,你念念会转,真功夫!
  我是凡夫,别人也是凡夫,凡夫哪有没有烦恼的道理?哪有没有习气?既然有烦恼习气,我们思想、见解、言行,肯定不能尽如人意,这个人听到欢喜,那个人听到讨厌,我们要在这个境界里头磨炼,在这个境界里修行。修行就是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修行不在经本里头,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是在处事待人接物。
  别人对我误会,从误会产生了毁谤、陷害,在一般状况之下,我们会把那个人看作冤家对头,瞋恨心当然生起来。菩萨不尔,跟凡夫不一样,听到别人毁谤,见到别人陷害,没有一丝毫瞋恚心,回过头来反省,我什么地方做错了,引起他的瞋恚?回过头来反省自己,这样就有进步了。如果自己确实有过失,他的瞋恚陷害,把我这个业障消了,你们想想看对不对?如果这个业障要不消,将来到三途里受果报,现在受到毁谤、受到陷害叫重罪轻报!那我对这个人,对毁谤我的人,对陷害我的人,是什么态度?感恩!他替我消业障。如果我没有过失,被冤枉了,他来加害於我,那个消业障消得更大。我现在没有过失,反省确实没有过失,他冤枉我、他害我,我过去生中累劫的业障这样消除,所以修行人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顺境,境是物质的生活环境,一切都很顺利;善缘,缘是人事环境,遇到的都是好人。在这个境界里面不生贪念,贪念是烦恼,在这个里头去磨炼,把悭贪断掉。在逆境里面,生活环境样样不顺心,处处有障碍;恶缘,遇到的都是恶人,在这个境界里头不生瞋恚。诸位想想看,贪瞋痴是怎么断的?天天在生活环境当中,把贪瞋痴慢断掉了。哪个人不是善知识?哪个人不是佛菩萨?统统都是!善财童子修行,我们要仔细去观察,他怎么修的?所有一切境缘,不论是顺逆、善恶统统是善知识,顺境善缘长自己的福慧,逆境恶缘消自己的业障,怎么不感恩?我们从大乘经教里面学到了,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在生活里头,工作里面,对人、对事、对物修纯净纯善。《十善业道经》佛告诉我们「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时时刻刻要提起来,我套这一句话说「不容毫分不净夹杂」,我们今天要修的,纯净纯善!环境,物质环境样样都好,人事环境人人都好。佛经里头有两句话说「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我续了两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打我、骂我、毁谤我、陷害我都是好事,那个人都是好人。你要问为什么?消业障!成就真实的功德。对於恶缘恶境,没有丝毫瞋恚心,忍辱波罗蜜圆满了;没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持戒波罗蜜圆满了,六度是这样修成功的。
  遇到小小不如意的事情,心里不高兴,你立刻要警觉到,我还是凡夫一个,没功夫!真正修行有功夫的人,一定是常生欢喜心,一定是身心清净一尘不染,能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我们看看世尊当年在世,所示现的不就是这个样子吗?每一天吃饭到外面托钵,遇到富贵人家供养的饭菜好,不起贪心;遇到贫穷人家给的饭菜很难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在这个里面修清净平等觉。起分别执著那是轮回心,那是凡夫,圣人跟凡夫的差别就在此地。
  我们在大乘经里面看到,迦叶尊者怜悯贫穷苦难的人前生没有修福,托钵,常常到那些地方去托钵,给他们种一点福,这是慈悲。如不如法?释迦牟尼佛的评语很高明!他说这些弟子们偏心,有些人专门到富有人家去托钵,他不是贪爱这个饮食,也是慈悲心,希望这些富有人多多种福,生生世世富有,他存的是这个心,那是好心。但是你的存心没有错,世间人看到生起疑惑:某人,你看看他,那个人家东西好吃,天天到他家去,贪心。那个人家东西很不好吃,他天天去,这什么意思?叫人家起疑惑,这心不平。这一点佛说出来,我们也要顾及到,不要引起社会大众的疑惑;不引起疑惑,平等随缘就好了。
  我们从世尊当年僧团的生活,会学到很多东西,无非是性德自然的流露。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要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去帮助苦难众生,随缘而不攀缘,随缘,什么都好!在一切境缘当中,就是物质环境、人事环境里面,不要分别、不要执著,修就是修这桩事情。有分别执著是凡夫,是错误;无分别执著是佛菩萨,是正确的。没有分别执著,绝对不是不知道真妄是非,邪正利害不是不知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慧,那是智慧。「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个不染就是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是功夫!佛菩萨帮助一切众生,没有智慧、没有功夫怎么行?有智慧、有功夫,愿力在推动,这不可思议!
  世间人每一天工作很勤劳,什么力量在推动他?古人说得很好,「名利」二字,他不是为名,就是为利。如果说名没有了、利没有了,他的动力就没有了,他不愿意干了。佛菩萨帮助九法界众生,不求名、也不求利,他永远不休息。就是以释迦牟尼佛做例子来说,我们对於释迦牟尼佛这个人要认识清楚,你才不至於迷信。这个人要是用今天世间人的眼光来看他,他是什么样的人物?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跟中国孔老夫子完全一样,终身从事於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
  最难得的,他是一个多元社教的义务工作者,他教学生没有收学费,没有收学生供养,有教无类,不管你是哪个国家的人、是哪一个种族的人、信仰什么宗教,一概不分,只要你肯来学,佛一定教你。我们在经上看到,他对於他这个行业尽职,现在人讲敬业,他的敬业是达到满分。给大家上课,为大家解决问题,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我们在经上看到「二时讲经」。古印度把一天这一昼夜分为六个时辰,昼三时夜三时,所以古印度的一个时辰是我们现在的四小时,二时就是八个小时跟大家上课。我们想想,现在在这个世间,哪一个做老师的每天上八个钟点课?四十九年不中断,没有放假、没有星期日休息一天,没有!
  所以,有人不明这个事理,说佛教是消极,那释迦牟尼佛消极吗?释迦牟尼佛要是消极,世间还有什么人是积极的?这个我们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我们今天展开《大藏经》,里面许许多多这些小部经都是世尊当年答问的;学生提出问题,佛给他解答,纪录下来,这小部经很多很多。佛的愿力,不是为名、不是为利,永远不休息。就像普贤菩萨《行愿品》里面所说的「无有疲厌」,真正是学不倦、教不厌。我们现在知道,这不是一生一世,生生世世永远没有间断,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就有应。
  《普门品》里面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