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节
作者:白寒      更新:2021-02-21 07:53      字数:4687
  ∏烧庵中模艹删汀J莱鍪兰浞ㄗ鲅省⒔残扪罟蟮氖抢鲜担鲜凳亲羁晒蟮摹?br />
  『栏楯周回悉殊丽』,「殊」是殊胜,「丽」是华丽,「栏楯」是栏槛,河岸旁边的栏槛。栏槛表什么?表防护,我们今天讲护法。护谁的法?护自己,自己要知道怎样护持自己,他才会成就。自己不知道保护自己,禁不起风浪,他怎么能成就?讲到防护、防护自己,我们立刻就会联想到四天王,四天王是护法神,那个表法的意思好!东方持国天王,教我们怎样护自己的法?负责尽职,护国天王表这个意思。从表面上看是护国,持国天王嘛!那个国是什么?那个国是自己的心,不是别的。你要护身、护心,佛法讲三业:身、语、意,你要懂得护你的身语意。《无量寿经》上佛说得很明白,「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那是栏楯周回,我们能懂这个意思吗?所以你要懂得持国天王他所表的意思,我们就得受用了。持是保持,不能失掉。
  用什么方法保持?东方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那就是表法的,就用那个方法。不是叫你天天弹琴、唱歌,那你就搞错了。弦乐器里头你看看它,它的音是从弦发出来的,这个弦要是紧了它就断了,松了它就不响,一定要把它调到恰到好处,音色就美了。恰到好处,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中道、儒家讲的中庸。你要懂得用中庸,你才能护你自己的德行、道业、事功,你才能护得了!不能不及,也不能超过,持国天王教我们的。所以,就是我们平常讲的负责任、尽本分,印祖讲的「敦伦尽分」,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能把敦伦尽分的事情做好,这持国天王表的。
  南方天王,南方象徵智慧、光明,增长是不断往上提升,佛法里头讲的精进,现在社会上讲的进步,儒家讲的日新,就这个意思。我们的德行是不是天天在进步?学问、智慧、能力是不是天天在增长?这才能护住自己。你要是不提升自己、不进步,那你就退转了,你被社会淘汰掉了。特别是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科技的人才每年,过去我在美国知道,一年有好几个梯次去参加进修教育,他的科学技术提升。你要不去接受学习的话,你就跟不上;你跟不上,你当然被淘汰掉了,公司不用你了。所以公司里面的技术人员,每年有定期的、有不定期的,都要去参加受训好几次,两三个月就有一次。时间不长,大概是五天到一个星期,新的技术出来了。这个我们一般叫进修教育,佛在三千年前就重视。
  出家人大家晓得有「结夏安居」,结夏安居是什么意思?进修教育。佛的这些学生学得都不错,离开佛到处去教化众生。哪个地方有缘,到哪里去教。但是每年夏安居一定回到佛的身边,这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同学们在外面,各人教化一方,交换教学经验、交换教学心得,把自己教学的技术往上提升;第二个接受佛陀教诲,再教育。所以那是进修教育,一年九个月在外面教化众生,三个月回来接受佛陀的再教育,年年如是!所以学习是永远没有止尽的,活到老,学到老,佛法教学确实是这样的。这是增长,增长天王表的这个意思,这个样子才能让我们永远精进、永远不退转。
  达到这两个目标,后面两位天王提供方法,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你想像这个意思。广目是多看,多闻是多听,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才能达到前面两个目标。四天王的表法,这是教学,佛法是教育;用的这个方法是高度艺术,我们不能不懂。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还是要接著看「藏海安布庄严」,「海间香河」偈颂第二首:
  【宝阶行列妙庄严,栏楯周回悉殊丽,真珠为藏众华饰,种种璎鬘共垂下。】
  『栏楯』表护法,护法内容也是说不尽,我举四天王表法的意思来跟大家解释。看到「栏楯」,栏楯是保护,怕我们不小心跌到河里面去了,防护的,就要知道如何防护邪知邪见、如何防护恶念恶行、怎样防护德行、学问、道业的增长。人能常常这样提起,这个人哪里会不进步?哪里会不成就?所以佛的教学好!如果有人天天给你讲,听多了你厌烦了、讨厌了,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佛懂得人情,不用人来说、不用言语,用这些形形色色来表法,让你看到、接触到,你马上就提醒了,这个教学是高等的艺术、高等的手段。人与人当中再好的朋友劝导,古人讲「事不过三」,你劝人不可以劝三次,第三次可能就翻脸。所以只能劝一次、劝第二次,第二次不听,以后就不要再说了,各人因果是各人自己事情,我们已经尽到劝导的责任,古德教导我们的。只有父母教儿女可以超过三次,老师教学生止於三次,第四次绝对没有;朋友之间往来,两次!有分寸,保持将来以后好见面,不要翻脸。也就是保持一个和睦相处,这是社会安定、和谐重要的教诲。
  但是在今天要知道,孝道没有了,家庭破碎了;师道没有了,师生当中的情义没有了,佛门也不例外。早年我在新加坡看演培法师,演培法师大我十岁,我们佛门的一位长老。我去看他,他跟我谈起:现在这个时代,佛门里头没有师徒。我听了,我同意他的话。现在道场大家住在一起,能够做到个朋友就很不错了,五伦最后落到朋友。朋友做不好,这个世间肯定大乱。有德行、有智慧的人,自己求往生,为什么?对这个社会大众帮不上忙;帮不上忙,就要走自己的路。能帮上一点忙,尽心尽力,这是行菩萨道,这是大慈大悲。所以,一定要懂得怎样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德行、保护自己的道业不要被破坏。要晓得,人会破坏我们,环境也会破坏我们,我们没有离开人事、环境生存,这是决定离不开的。在这些人事、环境当中,你应该要懂得怎么样防护。
  我们前面讲过,持国天王他所表的意思、增长天王表的意思,把护持的道理、原则说出来了。要怎么样才能做到?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这两位天王教给我们方法。广目,顾名思义多看,你看这个社会一切人事物,从早到晚,从初一到腊月三十,这里头变幻无穷,你要看清楚!在这里头看什么?看性相、看理事、看因果,你要有这个本事。天王手上拿的是一条龙或者是一条蛇,龙跟蛇在传说里面都是善於变化,这说明什么?这个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善变,变幻莫测!所以刚才我说了三个纲领,这是佛经上讲的,你看什么?看性相的变化、事理的变化、因果的变化,你看这个!长学问、长智慧。
  天王右手拿个珠,或者是左手拿个珠;右手要拿个龙,左拿著珠。珠代表什么?代表不变。虽然人事物千变万化,这里头有不变的原则。你要是把不变的原则掌握到,永远保持,你就能够控制这个社会,你在这个社会里头能做得了主宰,不会被它影响。你可以影响它,你能带动整个社会。这个不变的东西是什么?道德。在佛法里具体来说,戒定慧三学永远不变。佛门里头不变的东西多了,戒定慧三学是总说。分开来讲,声闻四谛不变,菩萨六度不变,我们念佛人信愿行不变,你学哪个法门,你掌握著这个法门的总纲领,这是不变。以不变应万变,广目天王教我的!那个像塑在那里,那是上课、那是教学,不能把它当作神明看待,那你就搞迷信了。你想想看,佛法教学这个手段高不高明?
  北方天王多闻,毗沙门天王。北是最上,在北半球北是最上,四天王的首领。多闻,它名词含义是多听,听别人所说的。你不听,不听你就被蒙蔽,你就不长智慧。多听!多听,当然这里头有是有非,你要有智慧、有能力辨别是非真妄,有能力辨别邪正。它手上拿的是伞,伞盖。伞盖表什么意思?防止污染,今天我们讲的环保。现在讲环保只知道环境要保护,其实最重要的是什么?心地。如何防止,保护心地清净不受染污?这个重要!它表这个意思。社会,现在大家知道是个大染缸,谁能在这里头不染污?毗沙门天王。他在这个大染缸里头游行自在,不被污染。他用什么来防护?这个佛在经典里面教诫就很多了。
  天王身上穿的是铠甲,佛法里面用铠甲表什么?大小乘经论里面佛说得很多,戒律、律仪,佛常常讲这个是铠甲。铠甲是防护的,持戒修善;更深一层,持戒修定。六道里面的染污你就有能力防卫自己,不受染污。所以佛教导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自利,众善奉行是利他,这是菩萨戒。佛教人以戒为师,无论出家、在家,你持戒、你修善,你就有铠甲,你就有伞盖,防护邪知恶见你有能力了,不被它所害。你们想想看,这意思多好!这些小小的东西都是前面讲的,「宝末为轮布其地」,佛这种教学普遍在大地,佛陀的学生、弟子代代承传,用这些来教化众生。
  古时候这些教学的设施,大家都懂得这个意思,能收到教学的良好效果。现在人不懂了,不懂就变成迷信,把它当作神明来看待,盲目的烧香拜拜,供养祈福,你说好笑不好笑?我们怎么知道古代人懂得?你看看清凉注《华严经》,哪一句经文不是讲表法的意思?而且这个意思说得深。从前人讲,清凉大师当年在世的时候,《华严经》讲五十遍,那个时候讲绝对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讲法,两三句讲好几个钟点,绝对不是我们这个讲法。为什么?那个时候的人一般都懂得点到为止,现在人由於跟旧文化、跟佛陀教育脱了节,这个时间相当长。佛教原本是教育,你看释迦牟尼佛一生的行谊,不就清清楚楚了吗?他老人家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你们要记住这一句话,讲经说法是上课,四十九年是干这个事情!天天给人上课,天天给人解答疑问,这个不是教学,什么叫教学?
  教学的宗旨说明宇宙人生真相,说明三桩事情:性相、理事、因果。帮助一切众生提升自己的境界、成就自己的德行学问,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佛教学的宗旨、目标,哪里有一点点迷信?经上讲的这个,从这里我们真正看出他老人家教化众生手法的高明,高明到极处!我们明白了、看懂了,自自然然五体投地,佩服到极处!实实在在我们做不到,显示出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果报呈现出圆满的相好。这是『栏楯周回悉殊丽』里面的义趣,《金刚经》上教我们要「深解义趣」,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了东西,学了马上就管用。
  『真珠为藏众华饰』,这都是讲岸边的装饰,香河岸边的装饰。「真珠」意思前面跟诸位说过,真是真诚,真珠是真诚心,珠是圆满。「藏」是什么?藏是果实。岸旁有花有树,这个树开花结果,果是什么?菩提果。花是什么?花是六度花,取这个意思。大菩提果就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菩提心!菩提心之体,《观经》上佛说为至诚心,真诚到极处!至诚心,这是体,真心。真心起作用,有体当然有用,用里面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自受用,佛在经上讲,深心。这个名词我们很难懂,什么叫深心?所以我换句话来讲,我说清净、平等、正觉,这个大家好懂。这是自受用,自己要清净平等,要觉悟。他受用是回向发愿心,也不好懂,我用慈悲,大慈大悲对待一切众生,这是他受用。都是真诚心起用,真诚心对人接物,就是一片慈悲;真诚心对自己,就是清净平等觉,这是「真珠为藏」里头表法的意思。
  『众华饰』,众是多,「众华饰」是六度万行,装饰在外面的,美不胜收。大乘法里面讲的四摄六度,表现在外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你要真干!天天念,念了不干,没用处!不能够落实,那就是古来祖师大德常讲的「说食数宝」,自己得不到受用。像银行里面小职员,天天在数钞票,自己一张也得不到;自己要得一张,犯法、犯罪,数宝!说食,肚子很饿,想到菜馆里面哪一道菜、哪一道菜,说了几十道,一口也没吃到。说食数宝,没用!我们学佛,如果每天读诵经典,甚至於讲经说法,不能够把经典里面的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把经典里面的教训境界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那就叫说食数宝,讲经也是说食数宝,你得不到受用,你没有办法入境界。
  聪明人,古德常讲「随文入观」,观是观照、照住、照见,这里头层次不同。上上根人照见,经典一展开,完全契入,跟经教合而为一,这入佛境界。中根的人没有这样殊胜的成就,他照住,照住是自己起心动念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