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节
作者:白寒      更新:2021-02-21 07:53      字数:4691
  我们看到佛门里面,见佛、见老师行礼都是顶礼三拜,我跟章嘉大师那样的亲密,我没给他顶过礼。我见他,脱帽一鞠躬。章嘉大师知道,很清楚我的恭敬心到了,但是执著什么?我们是现代人,我们行现代的礼节。现代人就是见总统、国家领导人最敬礼三鞠躬,不是从前见皇帝三跪九叩首,一个时代是一个时代的!我是这个时代的人,生活在这个时候,我们行这个时候的礼节。从前是这样的观念。
  所以我跟大师三年,前面两年都没有给他拜过。到后来懂得了,为什么要行接足礼?行接足礼,佛最重要的意思是折伏我慢。我们想想,真的,确实有贡高我慢,懂得礼佛是修行一种重要的方法。所以有人修行专门是采取这个方法,每天拜三千拜,这个方法是定慧等学。拜佛的时候心地清净,一个妄念不生,这是定;一心向佛,一心顶礼,那是慧。你对於佛仰慕,你对於佛敬佩,你对於佛认知,不是大智慧是做不到的。
  依照这个方法去拜佛,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很准确,这是运动,养生之道莫胜於是!养心要清净,你拜的时候心里一个念头都没有,清净,养心清净,心要空;养身,身体要动,身体不动就会坏掉了。平常俗语常讲「活动」,活就要动,不动就不能活了。所以拜佛是活动,用拜佛养身又养心,这个人怎么会不健康?身心怎么会有毛病?
  世间人病很多,病根是什么?贪瞋痴慢,那是病根,那是与生俱来的病毒,而且是严重的病毒。内有病毒,外面五欲六尘诱惑感染,你怎么会不生病?病是这么来的。如果你把贪瞋痴慢拔掉,心里头没有贪瞋痴慢,只有慈悲喜舍,里面病根没有了,外面染污再严重,对你也不会影响。为什么?你里面没有病因,所以外面虽然缘恶劣,也不会有恶果出现。如果身体不好,常常多病,你要想到你要把你的病根拔掉,贪瞋痴慢。还要用助缘,助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放下,这个东西对初学的人有影响。你放不下的时候,依旧是增长贪心,巩固贪瞋痴,贪瞋痴不会淡化。所以初学的时候,真的要从事上去放下,早年章嘉大师教给我的。如果单从理论上讲,事上要做到,只讲理论没用的,贪瞋痴还是那么严重,自己并不知道;必须是表里一致才能看到效果,才会有进步,往往被一般人疏忽了。
  十方一切诸佛所说之法,我们今天讲「一切宝焰光云,相续不绝」,从哪里讲起?这一句话真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浓缩起来那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但是是可以再去找它的总的纲领、总的原则,佛家讲的大陀罗尼门,我们去找这个。世尊常常跟我们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佛就是一切诸佛,这四句偈真的是一切诸佛所说法宝的总纲领。
  「诸恶莫作」,小乘戒。从十善业道,十善业道是最根本的;五戒,在家的菩萨戒,出家的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三聚净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菩萨戒,在家、出家菩萨戒的精神是教你修善;十善、五戒,沙弥戒、比丘戒,重点是诸恶莫作。你看看四句偈里面,前面两句是戒律,以戒为师,你不持戒怎么行?你不修善怎么行?善、戒是人天福德的真因。人天福德尚且没有,你怎么能作佛?不但是佛,声闻、缘觉没分!声闻讲谁?须陀洹,初信位的菩萨你没分。
  我们要想成就,要想来生不失人身,你要不重视善福、善戒,你要不认真修善持戒,来生人天两道缺少引业,你就想想看,这个问题多严重!人身得不到了,人身要是失掉之后,将来再得人身,可没有那么简单。你想想看,你在三恶道里头如何去修戒善?戒善修得不够标准,人身永远不能够恢复。
  佛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可贵之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从这个基础要不断向上升。这个机会很难遇到,尤其是得人身又闻到佛法,你的因缘具足了。那你能不能上升,就在你的善根、福德。善根是什么?能信、能解,福德是能行、能证。这个机会,开经偈上讲「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我们遇到了,应当如何珍惜、如何把握,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对得起佛菩萨,对得起老师。回向偈里面讲的「上报四重恩」,真的报恩。你要是做不到,天天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都在打妄语,做不到!应当反省,应当检点,改过自新。
  「自净其意」,那是真实功夫,这一句里面是讲定慧。但是没有戒你就没有定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是天然的秩序、次第,没有法子躐等的。不要戒律能够得定,哪有这种道理?不修定想开智慧,没这个事情,「无有是处」,佛法讲的。所以真正的佛弟子,一定要遵守如来教诲,按这个次第去做。四句偈讲到修行纲领,就是这三句十二个字。
  末后这一句「是诸佛教」。诸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在《华严经》上讲的世界海微尘数诸佛如来,教化众生都是这个总纲领。如果说是疏忽戒律你能成就,不是佛说的,魔说的!凡是佛说的,决定不会违背这个总的原则、总的纲领。
  我们再把说法的范围缩小,讲到我们现实的境界,现前境界。印光大师说得好,他老人家也有四句偈,我认为那是祖师传法心印,也是十六个字,「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这十六个字我所体会得的,印祖一生的示现,就是把这十六个字教化世间末法九千年众生,只要你照这十六个字去做,你决定得生净土。
  我们再仔细观察,印光大师一生把这十六个字表演给我们看,这十六个字就是印祖住世八十年的写生。印光大师是什么样的人?这十六个字说尽了,就是他,他就是这十六个字。我们跟著他去学,照这十六个字去学,一点都不错。有人说他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化身再来的,我肯定这个说法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他老人家一生所行的、所教的,跟「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一点违背都没有,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相应;而他这十六个字就是「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的浓缩,不可思议!
  「敦伦」,什么叫伦?伦是同类。敦是什么意思?真诚恳切,对我的同类要以真诚的心诚恳的心来对待。哪些是我的同类?说近一点,我们今天得的是人身,所有一切的人跟我是同类、同伦。这是狭义的说法,就是说对一切人类,不分国家界限,不分族类,不分宗教信仰,对一切人真诚恳切,和睦相处,这是敦伦的意思。如果把这个伦扩大,《华严经》上所说的,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跟我是同类,这个敦伦讲法,那真的是大势至菩萨,没有话说。
  大势至菩萨是我们净土宗法界初祖,真的是这个心量。我们跟一切畜生道同伦,我们跟饿鬼道、跟地狱道、跟诸天道、跟诸佛菩萨、跟妖魔鬼怪,甚至於跟植物、矿物都是同类。这话怎么说?《华严经》上佛告诉我们,虚空法界刹土众生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同一个心性、同一个藏识、同一个根源,他怎么不是同伦?确实是同伦,我们要懂这个道理。我们对一切众生要真诚、要恳切、要和睦相处,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头一句「礼敬诸佛」,所有一切众生都是诸佛,「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同一礼敬,这是敦伦的意思,这是敦伦圆满的意思。
  「尽分」,我们为一切众生服务,就是为我同类的服务。照《华严经》讲,同类的包括植物、矿物,我为它们服务要尽我自己的本分。我今天从事於哪一个岗位、哪一个行业,我在我本分的岗位、在我现在的行业当中,全心全力为一切众生服务,尽分!我今天选的这个行业,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我在这个岗位上、在这个行业上为一切众生服务,精进不懈,不疲不厌,尽我的本分,不要求报酬。要求报酬那是买卖,你给我工资多一点,我多做一点;你给我少一点,我少做一点。不是!我们是尽义务的,不要报酬,真正尽到了本分。这第一句的意思,你看看这里头是不是断恶修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第二句「闲邪存诚」。闲是防止,一切时一切处要知道防范邪知、邪见、邪行。佛经里面讲的邪见恶业,这个恶业就是恶念。邪见是见思烦恼里面的见烦恼,恶念是见思烦恼里面的思烦恼,时时刻刻提高警觉,要断烦恼;闲邪是断烦恼。存诚,要培养这个心跟佛心一样。诚是至诚心,至诚心是菩提心的体。佛在《观经》里讲的菩提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个至诚心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至诚心。至诚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是深心,回向发愿心是慈悲,存这个心。然后以这个心行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这也是一切诸佛讲经说法教化众生的总纲领、总原则。「一切宝焰光云,相续不绝」,我们从这些地方去学习。今天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海间香河」,长行末后一句,这是总结。
  【若广说者。一一河各有世界海微尘数庄严。】
  前面普贤菩萨给我们说了十种,略说;要是细说,香水海无量无边,一一香水海有四天下微尘数香水河,一一香水河又有『世界海微尘数庄严』。经文所说的是从事相上讲的,依《华严》教义,清凉大师告诉我们,「皆是一多无碍」,大师这句话非常重要,无障碍的法界。长行我们就介绍到此地,下面是偈颂。请看经文: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这一句我们就少说一点,每一段说偈仪我们都说得很多。因为它不断在这里重复,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启示;不断给我们启示,教导我们要认真努力的来学习。不仅是在修学过程当中,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成佛了还是要求诸佛如来神力加持。成了佛之后很谦虚,佛跟佛互相谦让,一丝毫傲慢的习气没有,一丝毫自以为是的习气没有,一丝毫自满的习气没有。我们在世尊一生行业上见到,我们也在中国孔老夫子一生处事待人接物里头看到,真的他们烦恼习气断尽了。请看偈颂:
  【清净香流满大河。金刚妙宝为其岸。】
  偈颂里面一共有十首,这两句是半首颂,它说一桩事情,所以也把它分成一个段落,两句是一个段落,赞颂「岸体金刚」。可是我们一定要记住,经里面讲的真正的义趣,是八识起作用的相应心所,不要忘记这个。这个要是忘记,你读经文就像读文学作品一样,你得不到真正的受用。大海,华藏世界四周的大海是表藏识,华藏世界地面的香海是表藏识里面的含藏种子,香海流出来的香河、河流表藏识起用的心所,明白这个,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佛说经的宗旨义趣,他教我们怎样学习。为什么他不讲藏识,他不讲习气种子,他不讲相应心所,他讲这个世间种种事物?我们不知道,不了解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性相一如,理事不二。就现相上、就事相上,你要能够见性,你才能成就。所以这种说法就是教我们从事相上见到体性,也能教导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一切时一切处不失观照功夫。
  香港这个地区靠近大海,我们看到大海就想到藏识,就想到藏识里面含藏的种子。海边一定有许多河流,从内陆流入海的这些河流,一看到河流就想到阿赖耶识起作用相应的心所。这里头,佛在《华严》上教导我们,我们要修纯净纯善,这就对了。
  从哪里看到纯净纯善?你看到经文上,『清净香流满大河』。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特别是修净土的人,多少年来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示,没有入佛门。佛教有多少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些法门都是真的,世尊为我们说的,在《华严》上看到世界海微尘数诸佛如来各各宣说,法门真的是无量无边。但是佛在《般若经》上告诉我们,法门再多,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殊途同归,所以它是平等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到最后入门了,入哪个门?《华严》说得最具体,入华藏。怎么入华藏法?华藏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真佛!不是假佛。入华藏明心见性,三门。好像你到达我们的讲堂,讲堂就有三个门;没有到达讲堂之前,你们从各个方面来的,那是无量法门;到达,将要进门,只有三个门。这三个门是「觉、正、净」三门,觉正净就是佛法僧,佛是觉,法是正,僧是净,这是三宝,最后从这三门进去。这三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