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节
作者:扑火      更新:2021-02-21 07:29      字数:5015
  段缨络应了一声,两人去了正对面的北厢房。
  来应门的日秋桂,她眼睛红通通地,好象哭过了似地。顾夕颜装作没注意的样子,笑道:“秋桂姐姐,柳姑娘在吗?”
  秋桂勉强地笑了笑,道:“顾姑娘,你稍等,我给你传一声。”
  客厅和内室也只有一道厚厚地绒呢帘子隔着,那边柳眉儿已听到了顾夕颜的声音,高声道:“顾妹妹,别跟我客气了,进来吧!”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秋桂忙帮帮顾夕颜撩了帘子进了屋。
  柳眉儿的眼睛也是红红的,她强露着笑容:“顾妹妹快炕上坐。”
  这个是时候就不能装糊涂了。
  顾夕颜轻声“哟”了声,一边上炕一边道:“柳姐姐这是怎么了?”
  柳眉儿嘴角扯出一个牵强的笑容,道:“没什么,没什么?”
  顾夕颜不好多问,从衣袖里掏出一个手帕儿摊在手掌打开,一对珠光莹莹的珍珠耳环就出现在柳眉儿的眼帘。
  “这是我母亲留下来的小玩意,今天一早才顺着行李过来的,姐姐收下,做个念想吧!”
  柳眉儿一看就知道这对珠子价值不菲,忙推辞:“这怎么能行……”
  顾夕颜重新包上珍珠连手帕一直塞给柳眉儿:“姐姐快拿着……我如今跟着魏夫人。有吃有喝地,留着也无用……”
  然后两人象打架似的,最后柳眉儿不敌顾夕颜的说词,只得收了下来。
  这时秋桂已经给两人上了茶,顾夕颜端起茶盅喝了一口。道:“这眼看快年关了,不知道柳姐姐什么时候启程回成州?”
  柳眉儿苦笑着:“姨母说让我陪她过完年再回去。”
  顾夕颜笑道:“也好,我本来准备你走的时候亲自做一桌酒菜给你送行的……你现在过完春节再回成州。那时候天气暖和了,也免得我冻手冻脚地……”
  柳眉儿一听,怔了怔:“妹妹,要亲自做……”
  顾夕颜点了点头,自嘲道:“我不比姐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也就这粗活拿得出手些……”
  “不,不,不,”柳眉儿忙反驳道,好象反驳迟了就承认了顾夕颜的厨艺是粗活了似的,“这哪里算是粗活,女子六艺,厨艺也是其中之一啊!”
  顾夕颜已经听柳眉儿谈到过几次“女子六艺”,她很想问一句“女子六艺”是哪六艺。可又怕穿梆,只好讪讪然地笑。
  “你都喜欢吃些什么?”顾夕颜问柳眉
  柳眉儿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我什么都吃地!”
  顾夕颜好象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沉吟道:“你说,如果我这几天也给姨母做几道菜……”
  柳眉儿高兴地道:“这个主意好。我姨母是个眼界很高的人,一般的人她都瞧不起。你能在她面前露一手,以后日子总是好过些!”
  两人说干就干。柳眉儿根据自己的记忆拟了一大堆菜名,据说都是魏夫人爱吃的东西。
  顾夕颜拿着写着菜名地宣纸有点犯愁:“得找个地方练习练习才行。柳姐姐正好也帮着尝尝口味。这人隔十里,乡风不同,更何况是菜的味道……”她点评起那天和柳眉儿在洪台吃的几道菜来,最后颜感叹道:“早知如此,就应该带一个回来。到时候也好打个下手什么的!”
  柳眉儿想了想。道:“我们可以求宝娘去……她为人好说话些。”
  顾夕颜露出为难的表情来。
  柳眉儿笑道:“你放心,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顾夕颜落下心来。
  柳眉儿却象想起什么似的。给秋桂递了一个眼色,秋桂就借口要给两位姑娘烧壶热水,请了段缨络出去帮忙。
  顾夕颜知道这一定是柳眉儿有什么话跟自己说,也朝段缨络使了一个眼色。
  待屋子里只有两人的时候,柳眉儿把两人之间的炕几堆到了一边,在顾夕颜耳边低语:“你做什么都好,可千万别做汤圆。那东西,是国公府里的大忌讳。”
  顾夕颜悄声道:“为什么?”
  柳眉儿支耳听了一会动静,确定周围没有什么声响,这才凑到顾夕颜耳边道:“爷原有一个弟弟,叫齐瀚地,七岁那年元宵节,几个孩子在槐园玩,周夫人亲自下厨做了桂花汤圆,三兄弟抢着吃,齐瀚……就被呛着了,什么都不知道了,躺在床上拉撒……第二年水姨娘就死了……齐瀚一直住在承禧院,十年前才去世。老国公爷关了榕园,三爷没人管,这才被送到西北大营的……爷承了爵后,周夫人才被放出来的。又过了两年,三爷在蒜苗胡同开了府,想接周夫人过去同住,爷看在三爷的份上,就向朝庭给周夫人讨了诰命……要不然,她一个失了宠的妾室,怎么就有了夫人的称谓呢……”
  真地没有想到……七岁的孩子,那么大了,怎么就会被汤圆给呛着……
  “齐瀚的母亲水姨娘,原来是不是住在桂园?”
  “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柳眉儿,“这还是我前年在国公府里过元宵节的时想吃几个汤圆,小厨房里主厨的王嬷嬷告诉我的。”
  顾夕颜眉眼一动:“柳姐姐,我们何必去惊动宝娘,既然槐园有小厨房,不如就请了王嬷嬷帮帮我,你看如何?”
  ()好看的txt电子书
  柳眉儿笑道:“也好。那个王嬷嬷,在姨母面前服伺了三十几年了,手艺一流,对姨母地嗜好也了如指掌,有她指点指点你,那是最好不过了。不过,这人粗俗地很,说起话来没根没栏的……”
  那就再好不过了。
  顾夕颜嘴角不由翘了起来。
  来找柳眉儿,真是再正确不过地决定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捕风捉影(三)
  到了掌灯时分,顾夕颜和柳眉儿结伴去给魏夫人请了安,然后在魏夫人屋里吃了晚饭。
  席间,魏夫人一直细细地观察着顾夕颜,等两人走后,宝娘陪着魏夫人出了槐园,两人不紧不慢地走在人烟俱廖的长长巷子里。
  “怎样?”魏夫人淡淡地问。
  宝娘悄声地道:“举止很文雅,谈吐也得体,隐隐透着点飞扬……即不象是大家规矩里约束下的姑娘,也不象是楚馆秦楼里培训出来的……我也说不好!”
  魏夫人站定了,目光就眺向了东北角。
  “可详细交待过带信的人?”
  东北角,桂园就在那里!
  宝娘心中有点惶恐,低语道:“交待过了。魏姑娘会赶在二十四日小年以前到的。”
  魏夫人点了点头:“你安排安排。”
  “你放心!”宝娘保证道,“我办事,什么时候出过错。”
  魏夫人露出明亮如烈日般灼人的笑容来。
  第二天一大早,顾夕颜和柳眉儿又结伴去给魏夫人请了安,魏夫人留两人吃了早饭。饭后,魏夫人在宝娘的陪同下出了槐园,顾夕颜好奇地问:“夫人这是去哪里?”
  柳眉儿道:“姨母每天饭后都会在恭顺院里散步的。”这到是个养生地好习惯!
  柳眉儿领着顾夕颜推开了正屋和东厢房交界处的角门。门后是一条约有十来米长的抄手游廊,游廊左边是一个小小的花园,右边是高高的粉墙,游廊地尽头是一个虚掩的角门。柳眉儿指着那角门道:“那后面就是槐园的小厨房了。”
  两人进了虚掩地角门,是一个颇大的院子。三间的平房,红砖铺成的地面,墙角种着一株合抱粗的树。树下有一口架着轱辘围着栏杆的井,收拾得干干净净。有两个妇人正坐在井前地栏杆上一边摘菜一边低语着。
  跟在两人身后的秋桂甜甜地喊了一声“陈婆子”,两个妇人齐齐转过头来,双双迎了上来,笑道:“昨就听说柳姑娘来了,正想去给姑娘请安呢。没想到姑娘行来了。”
  柳眉儿露出持矜的笑容来:“王嬷嬷在吗?”
  其中一个忙答道:“在,在,在,我去叫去。”说着,起身闪进了平房里。另一个则要进屋去搬凳子:“柳姑娘,今天没风,就在院子里坐吧。屋里有烟燎味,免得熏了姑娘。”
  柳眉儿也的确不想进屋,笑道:“那就有劳李婆子了。”
  李嬷嬷的身影刚刚消失在平房的门口。陈婆子已和一个年约五旬的瘦瘦小小的妇人并肩迎了上来。
  柳眉儿笑着喊了一声“王嬷嬷”。
  那妇人满脸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原来是柳姑娘,王婆子在这里给您请安了!”说着,曲膝朝着柳眉儿福了福。
  柳眉儿笑着受了她地礼,指着顾夕颜道:“王嬷嬷,这是我表妹顾姑娘,想借你的厨房一用。”
  王嬷嬷怔了怔。有点为难的样子:“这,还是跟宝姑打声打招呼的好……”
  柳眉儿笑道:“我顾妹妹想烧几道菜给姨母尝尝……宝姑知道了,还不等于是姨母知道了,那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
  王嬷嬷笑道:“也是。姑娘们瞧得上眼,直管使就是。”
  柳眉儿对王嬷嬷的上道很满意,使了一个眼色给秋桂。秋桂就从怀里掏出两块小小的碎银子递给了王嬷嬷:“天寒地冷地。给几位婆子卖酒喝。”
  王嬷嬷不客气地收了下来,笑着给柳眉儿道了谢。然后又领了顾夕颜进了平房。
  原来这平房就是槐园的小厨房。
  顾夕颜很意外。
  灶台上干干净净的,案板上用碗装着的调味料用雪白的细纱布蒙着,厨房里的碗碟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各种装东西地竹蔑筐之类的东西按大小不同整整齐齐地撂在一起……没有印象中的脏和乱。她忍不住用手轻轻地在灶台上擦了一下,然后手指轻捻着。
  没有一点油渍。
  就在此时,顾夕颜突然感觉到有目光投在了自己的身上,她猛地回头,却看见王嬷嬷回避似地转开了头。
  顾夕颜心中一动。
  一个在魏夫人身边呆了三十几年的人,一个能把厨房收拾得这样干净的人……
  她不相信王嬷嬷真如柳眉儿所言,是个“嘴里没根没栏的人”。
  柳眉儿可能是真对这厨房里的事没有太大的兴趣,她站在门槛前,笑道:“你要什么食料,直接跟王嬷嬷说就是。”
  顾夕颜笑着曲膝向王嬷嬷行了一个礼:“有劳嬷嬷了!”
  王嬷嬷忙回了礼,笑道:“姑娘要些什么呢?”
  顾夕颜笑问:“不知道嬷嬷这里有没有皮蛋和盐鸭蛋。”
  王嬷嬷嘴角微晒,问也没问顾夕颜要做什么菜,直接吩咐李婆子:“你快给姑娘准备准备。”
  李婆子应了一声,按照顾夕颜的要求拿了两个皮蛋、五个盐鸭蛋。
  柳眉儿笑盈盈地站在厨房门口,王嬷嬷陪着说些闲话:“姑娘这是从洪台回来的吧,怎么样,见么我们爷没有?”
  柳眉儿脸色绯红:“又胡说些什么?我只是奉了姨母之命,去给爷送药了!”王嬷嬷就嘻嘻嘻地笑了起来。
  柳眉儿恼了:“你在胡说。我就让姨母赶了你去!”
  王嬷嬷忙在一旁陪着笑脸:“别,别,别,看我这嘴……”
  那边李婆子已经点了灶火,顾夕颜却吩咐她:“上蒸笼吧!”
  和柳眉儿说着话地王嬷嬷不由转了头。
  顾夕颜嘴角微翘。
  看样子。你还是很注意我这边的动静的嘛!
  李婆子眉头微皱:“上蒸笼?”
  顾夕颜若有所指地道:“千人千方,婆子只管照做就是。”
  李婆子目光就转向了王嬷嬷,王嬷嬷一边和柳眉儿说话。一边轻轻地点了点头。
  很快,李婆子找了蒸笼出来。
  顾夕颜做的是一道在现代人看来很平常餐前小点。
  把盐鸭蛋蒸个几份熟,在鸭蛋的顶上开个小洞,然后把皮蛋剁碎了塞进去,让鸭蛋里地蛋白流出来。最后将塞了皮蛋的盐鸭蛋上笼蒸熟,出笼后解刀即成。
  完成的菜和普通地解刀盐鸭蛋唯一的区别在于蛋白的地方变成了皮蛋。
  王嬷嬷却看得动容。
  盐鸭蛋上笼蒸的时候要适好在蛋黄有点凝固了而蛋白还没有完全凝固的时候。这,是要有火候的;出笼后地蒸蛋解刀,力道轻了,蛋壳敲不开,力道重了,蛋壳又容易敲碎;蛋壳敲好了,下刀就要快、准、稳,而且是直切下去斜力回刀,这。是要讲刀功的……
  她不由住了嘴,注意力全集中到了顾夕颜摆在白瓷小碟里的成菜上。
  顾夕颜不动声色,将小碟端到柳眉儿和王嬷嬷面前,笑道:“洗手做羹汤,先请嬷嬷尝。”
  王嬷嬷目光一闪,夹了一个放在了嘴里。
  “怎样?”顾夕颜笑道。
  即有盐蛋黄的油润又在皮蛋的开味。
  “心思真是巧!”王嬷嬷若有所思地道。
  “我也来尝一个!”柳眉儿笑道。也夹了一个在嘴里,“嗯,味道真的不错。这下我相信你是真的会做菜了。”
  顾夕颜态度谦虚地请教王嬷嬷:“你看,明天早点用这个怎样?”
  王嬷嬷笑道:“夫人吃了,定是欢心。”
  顾夕颜道:“我想煲个汤给夫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