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节
作者:扑火      更新:2021-02-21 07:29      字数:4876
  端娘见她面露犹豫,知道她是放不下顾家的一切,要不然当初跑了就不会回来了。她苦苦哀求她:“姑娘,这件事,你一定要听我的……天下不平的事多着呢,我们哪能管得过来。自己能过好自己的日子,不给家里的人添乱,关键的时候能给家里帮一把,也就对得起老爷和大姑娘了。姑娘,您在这事上可不能范糊涂。天下的好事多着呢,哪能样样都占全了。大姑娘那样一个谪仙似的人物,当年退了米家的婚事自请进了宫,又能怎样,没有子嗣的嫔妃,就象那没有线的风筝,总是虚的……”
  ()
  退了米家的婚事……原来顾朝容也不是被迫进的宫啊!
  念头一闪而过,顾夕颜却象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尖叫一声跳了起来,把端娘吓得一哆嗦。
  不错,不错!没有子嗣的嫔妃,就象那没有线的风筝……除非有个儿子,不然都是空谈……一个让皇太后顾忌的女人……承乾宫里那道冷冷的目光,让她想起来就觉得通体生凉……
  不,不,不!
  顾夕颜摇摇晃晃地从端娘抱里挣扎着站起来,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的光影都化成了一片黑鸦鸦的乌云朝她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
  “姑娘,姑娘,”端娘扶住脸色煞白的顾夕颜,“你这是怎么了……墨菊,墨菊,快去请大夫来……”
  顾夕颜一把抓住了端娘的手,虚弱地道:“不,不用,我就是头晕,想躺躺……”
  “好,好,好!”端娘忙应着,“那到床上去躺躺。”
  第四十一章 峰峦叠起(一)
  顾夕颜无力的点了点头。
  端娘脸色慌张地扶了顾夕颜上床,然后又给她在身后垫了一个大迎枕,墨菊也被端娘的声音叫了进来,紧张地站在床头张望。
  顾夕颜靠在迎枕上,勉强地对墨菊笑了笑,吩嘱她:“你出去给我倒一杯热茶就行了!”
  墨菊望了望屋子中央圆桌上的茶具。那里面就有热茶。可看到顾夕颜那张苍白的脸,她还是决定顺从顾夕颜的吩嘱,不仅要出去倒一杯热茶来,而且还要在厨房多呆些时候。
  顾夕颜望着挂着帷帐的玉钩发呆。
  会不会是自己太敏感,搞错了呢!
  顾朝容对顾盼夕的维护又该怎么解释呢?对自己的亲切又该怎么解释呢?还有,当自己提出来不进宫的时候,顾朝容还说揶揄的话开着玩笑没有一丝的责备和不悦,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姑娘,姑娘,”端娘的喊声打断了她的思路,“出了什么事了,跟您说话也不应一声!”
  顾夕颜这才回过神来,她歉意地笑了笑,并不解释自己发呆的原因,风轻云淡地问道:“刚才您问我什么,我没听明白?”
  端娘犹豫了一下,说:“我想就这几天出去找找锦心,她原也是在夫人身边伏侍的丫头,而且是夫人从连家带过来陪嫁的家生子。老爷把她嫁给了威远侯蒋老侯爷为十二房妾室,她虽然没有子嗣,但为人敦厚守礼,性子又柔和,在蒋家人缘关系挺好的。蒋家原是和太宗皇帝一起打江山的功勋世家,百年基业。子女又多,略略有点家底的人家都和他家沾亲带故的,我去请求她,让她给你留个心,找个好人家。”
  顾夕颜还在犹豫。
  如果真是自己搞错了呢?
  “姑娘!”端娘眼中闪过焦急。“到了秋天您就满十四岁了,这事拖不得了!”
  顾夕颜望着端娘有点急切的脸庞,突然一笑。
  是啊,有什么好急的。就好像端娘和她个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妥娘,如果想把连夫人留给顾夕颜的这份财产私自吞了。完全可以不拿出来。
  顾朝容也一样,她到底是怎样想的,只有时间能证明。
  她释怀了,心情也慢慢平静下来,说:“端娘,这事也急不得,又不像是买菜,都摆在那里等着挑就行了。再说。我又刚刚闯祸,父亲还没有消气。如果再有什么风声传到父亲耳朵。家里又要起风波了……我看我们还是先把中断的学业续起来再说,还有请赵嬷嬷来教针线活的事,也要跟夫人提一提才好……”
  顾夕颜和端娘说着以后打算的时候,顾夫人也正和她的七堂哥刘左诚说着她以后的打算:“七哥,我想回江南看看爹爹,你能不能帮着安排一下。”
  刘左诚一怔,小心翼翼地问:“可是妹夫有什么地方让你操心地?你只管说给我听,万事都有我了!”
  顾夫人强笑道:“没什么事,就是好几年都没见到爹爹了,很是想念。而且进宫去见皇贵妃娘娘的时候,她也嘱吩我把盼兮送到江南私塾去读书,七哥,你就帮我安排安排吧。”
  ()免费电子书下载
  刘左诚道:“你走了,这府上的事务谁来管理?”
  顾夫人道:“我秋天就身上不舒服。家里的事基本上都交给了二姑娘。她年纪也不小了。我寻思着明年开春就要操心找婆家的事了。想趁着她还在家里,回江南一趟。”
  刘左诚沉思着。
  顾夫人叹道:“我虽然糊涂。可也不傻。顾家的这几个主,我一个也惹不起。不如趁着这机会带着盼兮回江南,也正好避一避。”
  刘左诚听了诧异地望了顾夫人一眼,很想说一句:你才是这个家里的正经主子,应该是她们躲你才是,怎么你倒躲起她们来了。可一想到自己这个妹妹的性情,把话又咽了下去。
  他沉思了半天,最后无奈地说道:“既然如此,等我在盛京的事办得差不多了,我们一起回江南去吧!”
  等刘左诚把盛京的几个铺子的帐对的差不多了,时间已经进入了五月中旬,顾府那边一直没有什么动静,他想着自己这几天就可以启程回江南了,就准备去顾府那边一趟,最后确定一下刘彩霞是否真的想跟自己回江南去还是一时的感慨之言。
  他带着小厮刘三刚走出二门,身后就传来一阵急切的喊道:“七爷,七爷,快快留步!”
  刘左诚回头,看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白净胖子满头是汗地朝自己跑来。
  这个胖子叫王顺,是刘家在盛京管理生意的大掌柜,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现在刘家的家主刘三多走南闯北,深得刘三多的信任,而且在刘家的诸多大掌柜里一向以行事稳重著称。
  刘左诚一看王顺这个样子,就知道出了大事。
  他几个疾步上前迎向王顺,低声地问:“大掌柜,出了什么事?”
  王顺朝左右看了看。
  刘左诚会意,吩嘱刘三:“我和大掌柜到书房里说话,你在门外守着,什么人也不准进。”
  一行人进了书房,刘三上过茶后退出来守在了门外,王顺好像还嫌书房不够僻静似的把刘左诚拉到书房的一个角落里,低声道:“坏事了,我们在高昌的那批货被燕军收了。”
  刘左诚听得心里一滞,却声音沉稳地说:“大掌柜别急,慢慢说来。”
  王顺从衣袖里掏出一条帕子来擦了擦汗,顺了顺气,这才一五一十地将事情说给刘左诚听。
  原来,自二十几年前湖州吴家搭上了皇太后方氏这条线成为江南织造的供应商后,刘家的织造生意就一年不如一年,好在刘家家底雄厚,又秉着民不与官斗的原则,先后做过银楼生意、粮米生意、酿酒生意,虽然都没有赚到什么大钱。也保住了那几年的开销。九年前。刘三多为刘彩霞的婚事在盛京住了一段时间,偶尔间认识了一个姓姚的高昌人,这人说自己是高昌最大的药材商,专营参果。
  参果。在夏国又称“复生草”,是指这种只有拇指大的朱红色的果子有“起死回生”之效,是这世间最名贵的药材之一。由于它生长在极冷的北寒之地,夏国也只有燕地缨河附近有少量的参果,但紧邻燕地的高昌国却是盛产参果的地方。从高昌国到熙照要经过燕地和晋地,而燕地和晋地又都属于自辖区,在熙照的世面上是很难见到参果的影子的,简直可以说是价比黄金,一向是燕、晋两地朝圣的贡品。
  刘三多是非常成功的生意人,立刻嗅到了此间的商机。顾刘两家连缘后,刘三多通过顾宝璋的一个同年,也就是晋国公府的府丞王政打通了晋地的过路关节,又通过顾老太爷的一个在燕国公府做录事的门生结交了燕地西北大营左骑军参军。这五六年来,刘姚两家合作愉快,生意做的是随风随水,赚了个盆满钵满。刘三多不仅仅满足于经营参果生意,还和姚家合作经营毛皮、东珠生意,每年来往的资金都在百万两黄金。
  刘左诚觉得自己的脖子好像被什么东西勒住了似的,他解开一颗扣子,问:“有多少钱?”
  王顺哆哆嗦嗦地伸出两个指头:“二三百万两黄金!”
  刘左诚心里一咯噔,失声道:“这次怎么这么多?”
  王顺道:“内务府仅参果就定了十万两黄金的货。”
  刘左诚脸色阴了下来:“哪个关节出了问题?”
  王顺脸上又冒出汗来:“去年七月,燕地的西北大营突然出兵高昌国,十二月份的时候占领了高昌。姚家的关系全完了,他们掏空了家底把货给我们凑齐了……我们这边也是刚得到消息。朝廷那边好像还没有什么动静。不过,我看知道也就是这两天的事了……”
  和高昌国的生意一向是他的嫡亲弟弟刘右诚负责的,他并不知道详细的情况。刘家可不是什么和稀泥的家族,出了这么大的事,是要有人出来负责任的。搞不好家主刘三多的位置都危险。他的额头也冒出汗来,连声问道:“右诚还在高昌吗?为什么不当机立断终止交易?是谁来回的话?人在哪里?”
  王顺苦笑:“是十二爷身边的刘文。我把他安置在了兰院。”
  刘左诚一撩袍角出了书房,朝兰院奔去。
  兰院是个典型的四合院,迎面的壁照上绘着几株兰花,因此叫做兰院,是刘家一些职位比较低的人进京出公差住的院子,布置很简洁,院子的墙角还爬着一架丝瓜棚,有点田园风光的气息。
  刘文是个二十出头的高挑小伙子,面色蜡黄,嘴角干裂,全身瘦的只剩一把骨头了。看见刘左诚,那么大个子的一个人扑在刘左诚脚下哭的像个孩子:“七爷,您救救十二爷吧,他如今还被关在燕州大牢里呢。腿也折了,身上也烂了,再晚了,十二爷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七爷,我给您磕头了……”说着,就要给刘左诚磕头。
  王顺一把把刘文拽了起来:“你胡说八道些什么?七爷和十二爷是什么关系,要你在这里嚼舌根子。”
  刘文站在那里只抹眼泪。
  刘右诚也是个人才,为人胆大心细豪爽,刘左诚管着刘家江南的织造生意,刘右诚则管着刘家这条见不得光的“走私”生意,刘左诚一直觉得这事太冒险,曾经劝过弟弟,可刘右诚说:“哥哥过几年就要参加家主的选拔了,我做的越好,哥哥就越有底气说话。我可是记得娘临终前的话:上阵亲兄弟……”
  刘左诚只觉得心角一阵刀绞般的痛。他忍着眼泪问:“当时为什么不中止交易?”
  刘文抽抽泣泣地道:“已经付了五十两黄金的定金,姚家也交齐了货品,那个该死的参军拍着胸脯说一定没有问题,十二爷也说富贵险中求……”
  第四十二章 峰峦叠起(二)
  刘左诚不想再在这圈子上打转了,他打断刘文的话问:“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
  刘文回答道:“半路遇到的是燕国公贴身的卫军……根本不给面子,当场就把那个参军砍了,货全没收了。”
  刘左诚眼瞳一缩,淡然地嘱咐刘文“你好好休息吧”,然后疾步出了兰院。
  王顺满头大汗地跟着刘左诚身后重新进了书房,刘左诚沉声地吩嘱王顺:“你赶快做两件事。一个是列个清单出来,看哪些是要紧的商客,我亲自去交涉;二是派个人给家主写封信,用官家的驿道传到江南去,请他老人家亲自来一趟。”
  王顺不住地点头,神色间有点犹豫:“那,十二爷那边……”
  刘左诚目光阴森:“这件事还要大掌柜费费心,看我们在盛京还有没有什么路子……”
  燕地居夏国北寒,中间隔着晋地和一条淞江,又有“藩王不得远交近臣”和“未奉诏不得离藩地”的禁令,别说是像刘家这样祖居江南而且是在江南起家的豪商,就是熙照的封疆大吏都未必能和燕地扯上什么关系。
  王顺沉吟道:“要不要通知大少爷一声,再怎么说,也总是自家的人……”
  王顺口中的“大少爷”说的是刘彩霞的哥哥刘漫天,熙照285年的两榜进士,在江南有神童之称,现在也只有三十三岁,已经官至平原郡布政司左参政,从三品的大员,在吏部连续六年的考绩都是“优”,在同年中也算的上是少年得志、官运亨通了。他的岳父安远侯洪其只是一个赋闲在家的侯爷,可他的岳母却是本朝的长公主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