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作者:桃桃逃      更新:2021-02-21 07:18      字数:4994
  思想看到凶恶的憎恨的力量,她明白,如果摘下憎恨所戴的手铐,它将毁灭世上的一切,甚至连正义的幼芽也不放过。
  思想发现呆板的信仰拼命地攫取无限的权力。以便奴役一切感情,它藏着一双无恶不作的利爪,它沉重的双翼软弱无力,它空虚的眼睛视而不见。
  思想还要同死亡搏斗:思想把动物造就成人,创造了神灵,创造了哲学体系以及揭示世界之谜的钥匙——科学,自由而不朽的思想憎恶并敌视死亡——这毫无用处却往往那么愚昧而残暴的力量。
  死亡对于思想就像一个捡破烂的女人,她徘徊在房前屋后、墙角路旁,把破旧、腐烂、无用的废物收进她那龌龊的口袋,有时也厚颜无耻地偷窃健康而结实的东西。
  死亡散发着腐烂的臭气,裹着令人恐惧的盖尸布,冷漠无情、没有个性、难以捉摸,永远像一个严峻而凶恶的谜站立在人的面前,思想不无妒意地研究着她。那善于创造、像太阳一样明亮的思想,充满了狂人般的胆量,她骄傲地意识到自己将永垂不朽……
  斗志昂扬的人就这样迈开大步,穿过人生之谜构成的骇人的黑雾,迈步向前!不断向上!永远向前!不断向上!
  (原载1981年第2期《苏联文学》,原诗共两段,这里刊登的是第一段。)
  
  Number : 4292
  Title :灯花
  Author :肖甘牛编著
  Issue : 总第 3期
  Provenance :民间文学
  Date :1980。2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从前,有一个单身汉名叫都林。他在陡山坡上开梯田种稻谷。太阳热乎乎地射在他的身上。黄豆大的汗珠从身上一颗颗地滚下地来,再从地上滚到一个石窝窝里。
  不久,石窝窝里长出一株百合花,柔软软的梗子,绿油油的叶子,开着一朵白玉一样的喇叭花。在红太阳下,光芒闪闪。一阵清风吹来,百合花摇摇摆摆地发出“咿咿呀呀”的歌声。
  都林靠着锄头,呆呆地望着:“咦!石头上长百合花,百合花会唱歌,真奇了!”
  都林天天上山挖地,百合花天天在石窝上唱歌。都林挖得越起劲,百合花唱得越好听。
  有一天早上,都林到山上,看见百合花被野兽碰倒了。他急忙扶起来,说:“百合花呀!这山上野猪多,我带你回家去吧!”
  都林双手捧起百合花回家,种在舂米的石臼里,放在房里窗子下面。
  白天,都林到山上种地。晚上,他在房里茶油灯下编竹箩筐。他鼻子闻着百合花香,耳朵听着百合花咿咿呀呀的歌声,脸上挂着笑容。
  在一个中秋节的晚上,窗外的月光明亮亮,窗里的灯光红堂堂,都林在灯光下编竹箩筐。突然,灯芯开了一朵大红花,红花里面有个穿白衣裙的美姑娘在唱歌,声音嘹亮:
  百合花开的呀芬芬香,灯花开的呀红堂堂。后生家深夜赶工呀,灯花里来了个白姑娘。
  灯花忽地闪耀一下,姑娘从灯花里跳了下来,笑眯眯地站在都林身边。窗下百合花不见了。
  此后,白天,夫妻二人欢欢喜喜地上山种梯田;晚上,夫妻二人欢欢喜喜地在灯光下,一个编竹箩筐,一个绣花。
  每逢圩日,都林将粮食、竹箩、绣花手帕送到圩上去卖,然后买回许多东西。两人的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
  两年以后,都林的茅房变成了砖瓦大屋,粮食满腾腾地堆在仓里,牛羊一大群关在栏里。这时都林满足起来了。他不肯耕种梯田了,他不肯编竹箩筐了,他衔起烟杆,拿起鸟笼,东寨逛逛西寨溜溜。
  姑娘叫都林拿粮食和绣花手帕到圩上去卖,叫他买锄头、镰刀和丝线,可是他却买鸡买肉买酒回来大吃大喝。
  姑娘要和他去山上挖地,他推说脚痛。姑娘要和他在灯下做工,他推说眼疼。
  姑娘劝说:“我们的生活不够好呀!我们还要下劲干啊!”
  都林翻着一双白眼,鼻子哼了一声,他衔着烟杆,拿着鸟笼到别的寨子玩去了。
  一天晚上,姑娘一个人在灯下绣花。忽然,灯芯开了一朵大大的红花,一个五彩孔雀在灯花里展开美丽的尾巴唱歌:
  百合茶花开呀芬芬香,
  灯花开的呀红堂堂。
  后生家呀成了懒家伙,
  姑娘随我呀到天上。
  灯花忽地闪耀一下,孔雀从灯花里跳下,钻到姑娘的胯下,飞了起来,扑扑扑从窗口飞出去。
  都林忙从床上爬起来,追到窗口,只拉得了一根孔雀尾巴毛,眼巴巴地看着孔雀背起姑娘飞进月亮里去了。
  都林没有姑娘劝导,更加懒惰了。他大吃大喝,以后就衔起烟杆,拿起鸟笼,各处溜达。
  都林把粮食卖光了,牛羊卖光了,衣服卖光了,又准备把床上仅有的一张席子卖去。他揭开席子,看见下面摆着两幅绣花。一幅上面绣着都林和姑娘白天在梯田里笑眯眯地收获稻谷。稻谷满山满岭,像黄金一样发出闪闪的金光。又一幅上面绣着都林和姑娘晚上在灯下笑眯眯地,一个编竹箩筐,一个绣花。仓里堆满了粮食,栏里关满了牛羊。
  都林眼睛看着看着,心里想着想着,忽然眼泪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泻在绣花手帕上。他用手捶敲自己的脑壳,说:“都林,都林,你自讨苦吃呀!”
  他转过身来,咬着牙,抓住烟杆,用力折断,撂进灶里。他把鸟笼打开,让画眉鸟飞出去,再用脚踏碎鸟笼,又撂进灶里。
  他即刻扛起锄头上山挖起地来。
  从此以后,都林白天在梯田里耕种,晚上在灯光下编竹箩筐。没日没夜地干着。
  有一天,都林在窗下抬得一根孔雀羽毛,顺手丢在窗下舂米的石臼里,他望着石臼,想起百合花,想起美姑娘,眼泪又扑塔扑嗒落在石臼里。
  不久,石臼里的孔雀羽毛不见了,却长出一株香喷喷的百合花来,发出咿咿呀呀的歌声。
  在一个中秋节的晚上,窗外的月光明亮亮,窗里的灯光红堂堂,都林在灯光下编竹箩筐。突然,灯芯开了一朵大红花,红花里面美姑娘穿着白衣裙在唱歌:
  百合花开的呀芬芬香,
  灯花开的呀红堂堂。
  后生家没日没夜地做工呀,
  灯花里跳出来白姑娘。
  灯花闪耀一下,姑娘从灯花里跳下来,笑眯眯地站在都林身边。窗下的百合花不见了。
  从此以后,夫妻二人,白天上山种梯田,晚上在灯下编竹箩筐、绣花。生活过得比花还要香,比蜜还要甜。
  (原载《民间文学》1980年第2期)
  
  Number : 4293
  Title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Author :刘倩倩
  Issue : 总第 3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我国9岁儿童刘倩倩创作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在联合国去年举办的“世界儿童诗歌比赛”中荣获“菲利亚”金质奖章。
  下面是刘倩倩为本刊抄录的原诗。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她吃,
  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
  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请问问安徒生爷爷——
  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
  Number : 4294
  Title :美的法码
  Author :黄亚屏
  Issue : 总第 3期
  Provenance :贵阳晚报
  Date :1981。3。27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暑假,我同两位同学到了被称做贵州高原花朵的花溪。回校后,同学们问我的印象,我只回答了一个字:美。
  游花溪,不能不过跳墩。踏上第一块石墩,就仿佛走到了美的交点上。你会感到美是这样的集中。清澈见底的溪水,像一根弯弯曲曲的琴弦,从脚下穿过,能听见优美悦耳的琴声。
  过跳墩,既是意志的锻炼,也是美的检阅。我惊奇,站在跳墩上这么久,我竟没有吐痰。我有随地吐痰的恶习,但我明白,往这清得可爱的溪水里吐痰,简直是罪过。美,有它无声的力量,会使恶习屈服。
  往前走几十墩,一个葫芦形的小洲上,两位老人在垂钓。三、四米深的水,清澈见底。老人呢,静静地吐着缕缕青烟。这真是一幅美妙的图画。
  宁静也是美 。静得出奇,静得使人产生一种虔诚的意念。我忍不住咳了一声,老人转过头来,善意地对我一笑。我感到脸红:十年的狂热,烤焦了我们的思想,也烤焦了我们的感情。我们这代人,感情上粗的和硬的东西较多。这种宁静的美,我们欣赏不了。
  再往前走,跳墩的下游就是芙蓉洲。这名字就够美的。星罗棋布的小洲上,芦苇丛生。那点缀其间的红的、黄的是盛开的芙蓉。忽然,水里掉进一朵白芙蓉。我们抬起头来。哦,是一位穿白色连衣裙的姑娘。她身材修长,眼睛像溪水一样。狭窄的石墩上,总有一人得让。我没有犹豫,跳到旁边一块礁石上让她先过。
  同学们笑了。是的,我可以不让。几年前我会这样做:叫她让我。现在我没有权利这样做。对于美的东西,我们历来不够尊重。她轻盈地在石墩上跳过,双脚像跺在巨大的琴键上,奏出优美的旋律。她没有谢我,朝我善意地一笑。我快慰地想:我在心中的天平上放上了一枚美的砝码,尽管只有一克。
  站在最后一块石墩上,我回过头来不舍地看着这蜿蜒的跳墩。那立于水中坚实的石墩,多像一枚枚巨大的美的砝码!它会使人感到美的存在和美的力量。
  
  Number : 4295
  Title :韩美林的动物世界
  Author :
  Issue : 总第 3期
  Provenance :十月
  Date :1980。2
  Nation :
  Translator :
  在韩美林新出版的画集里,第一页就是他构思多年的《患难小友》。
  “你没从它的眼睛里看出什么吗?”他问一位友人。
  “看出来了。天真、欢乐、痛苦和疑问……但,不是一切。”
  韩美林又点了点头,他懂得这个“一切”的意思。
  韩美林是天真的,天真到幼稚和轻信的程度。他无话不可对人言。他做梦也没想到,他的一位“知心朋友”,已经把他“密报”给了上级。1964年,四清工作队宣判他思想反动,把他下放到八公山下淮南瓷厂劳动改造。
  在淮南瓷厂,他从事过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少不了嘲笑和折磨,但工人们对他很好。常常,在他力不能及时,边上就伸过来不知是谁的有力的手。师傅们常常在节假日把他叫到家里喝一盅,师娘用大碗给他盛饭、夹莱;把浆洗缝补好的衣裳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他手上……,用那样同情和爱怜的眼光看着他,就像小时做错了事,母亲看他的眼光一样。可现在,他是大人了。他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以致不敢直视这些眼睛。以后他谁家里也不敢去了,每到星期天,就一个人到八公山顶上去号啕大哭一场……。
  一个星期天,韩美林躲在一棵大树边上吃饭,想到明天不知哪位好心的师傅又要拉他去家吃饭时,他发愁了,苦苦地思索着推托之词。忽然,觉得有谁在扯他的衣袖而且热烘烘的。回头一看,是一只卷毛的小狗,好瘦,很脏,毛散乱地披着,眼睁睁地瞪着小韩的饭盒,看样子很饿。“一定也是个不走运的多余的‘人’。”小韩苦笑了一下,把自己饭盒里的饭都倒给了它。小狗高高兴兴地给他打了个滚儿。
  第二天,小韩又照例到八公山上大哭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小狗的呜咽。小韩低下头来,不知什么时候,它也跟来了,蹲坐在小韩脚边,无限同情地仰望着他。小韩禁不住心里一热,一把就把它抱进了怀里。
  从此,不但每天吃饭时,小狗趴在他的脚边;每星期上八公山,小狗都陪着他呜咽,而且他到哪儿,它也到哪儿。小韩进到高温窑洞作业,穿着鞋袜全身披挂还烫得难受。而它,就伸着它那粉红色的舌头热得直喘,把四个爪子轮流倒换着着地,烫得跳着,疼得浑身直颤。但无论多久,只要小韩在里边,它就绝不出来。而且两眼目不转睛地盯着小韩,好像一错眼珠,小韩就会消失似的。
  开始武斗的年月,小韩回家去养病,小狗寸步不离地跟他进了车站。等小韩上了火车,而它被拦在车外时,它的眼里流露出那样多的悲哀,惊慌失措地叫了起来。小韩坐到了车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