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节
作者:无边的寒冷      更新:2021-02-21 07:01      字数:4768
  澳霞冢本〈笸ㄇ牛说廊в嗬铩保涣甘澄侍庾钪盏玫搅私饩觥?br />
  '290'
  而迁都的其他工作也一直在紧张地进行之中,中央各部门的办公单位早在永乐七年(1409)就已经修好,而京城的建设工作于永乐十五年开始,一直进行了三十余年才结束。
  眼见机会成熟,朱棣于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下令:迁都!
  原先的京师改名为南京,北京作为明帝国新的都城被确定下来,从此北京这个城市正式成为了明朝首都,并一直延续了二百余年,但它的历史却并未随着明朝的灭亡而结束,相反,它一直富有生气的存在和发展着,并最终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当今天的我们徜徉在北京这个现代化都市,看着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时,不应该忘记,正是五百多年前的一个叫朱棣的人奠定了这一切的基础。
  要说明的是,朱棣在建设北京时,是有着相当的现代意识的,他十分注意城市的整体规划,分别修建了数条主线和支线,把北京市区规划成形状整齐的方块,并制定了严厉的规定,禁止乱搭乱盖,还铺设了完整的下水道系统。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故宫和天坛等北京著名建筑,都是朱棣时代打下的基础(此后清朝曾经整修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它占地十七万平方米,征用无数劳力,用了二十年完成,它原先只是供皇帝居住的地方,老百姓绝对与之无缘,也没有买票参观这一说,但这并不能影响它在历史上的地位。现在故宫已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无可否认,这正是朱棣的功绩,不能也无法抹煞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迁都决不是一帆风顺,众人响应的,实际上,根本没有几个人赞成朱棣的这一决策。
  原因很简单,除了朱棣靖难带过来的那些人之外,朝廷大部分大臣都是长期在南方生活的,老婆孩子都在南京,狐朋狗友、社会关系也都在这里,谁愿意跟着朱棣去北方吹风?
  恰好在迁都后不久,皇宫发生火灾,而且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自然灾害,当时人们称为“天灾”,大臣们自然而然的就把这些事情归结为——都是迁都惹的祸。
  朱棣为人虽然够狠够绝,但毕竟自然科学理论知识修养不足,他也有点慌乱,便向群臣征求意见,以便弥补过失。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大臣们却借此机会对他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291'
  许多大臣上书,陈说迁都的害处,并表示之所以有天灾,就是因为迁都造成的。其中主事箫仪的言辞最为激烈,史料记载“仪言之尤峻”,至于他到底说了些什么并未列出,但估计是骂了朱棣,大家知道,朱棣从来就不是个忍气吞声的人,他的回应也很干脆,直接就把箫仪杀掉了。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要知道读书人可不是好惹的,自幼聆听圣贤之言,以圣人门生自居,皇帝又怎么样?怕你不成?
  于是众多大臣纷纷上书,言论如潮,还在午门外集会公开辩论,说是辩论会,但会上意见完全是一边倒,其实就是针对朱棣的批斗会,如果换个一般的皇帝,看到如此多的手下反对自己,很可能会动摇,但朱棣不是一般的皇帝,他坚持了自己的看法,坚定了迁都的决心。
  “你们都不要再说了,迁都是我做的决定,一定要迁,我说了算,就这么办了!”
  朱棣这样做是需要勇气的,他在反对者占多数的情况下,还敢于坚持观点,毫不退让,事实上,很多大臣提出的意见也是很中肯的,如迁都劳民伤财,引发贪污腐败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历史将会证明,朱棣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历史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十分有水平的人物,他们能够在形势尚不明朗之前预见到事物将来的发展,如诸葛亮在破草房里就能琢磨出天下将来会三分等,但诸葛亮的这种琢磨是不需要成本的,即使他琢磨得不对,也没有人去找他麻烦。
  容易出麻烦的是抉择,也就是说,必须牺牲某些眼前的利益去换来将来更长远的利益。这种抉择往往是极为痛苦的,因为眼前利益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长远的利益却是看不到的,就好比你让大家丢下手中已有的钞票,跟着你去挖金矿,金矿固然诱人,但是否真有却着实要画个大问号,你说有就有?凭什么?
  一百多年后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就是栽倒在这种抉择上的,因为那些大臣们宁可抱着手上的那点家当等死,也不肯跟他去走那条未知的道路。
  朱棣就是这样一个很有水平的领导,也是一个敢于抉择的领导,他知道迁都是一项大工程,耗时耗力,但他准确地判断出,影响明帝国的长治久安的最大因素就是北方的蒙古,要想将来平平安安过日子,就必须舍弃眼前的利益,迁都北京。否则明朝将难逃南宋的厄运。
  '292'
  与张居正相比,朱棣有一个优势——他是皇帝,而且还是一个铁腕皇帝,一个敢背骂名我行我素的皇帝,所以他能够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所以他终于完成了迁都这项艰难的工作。
  朱棣迁都的行为招致了当时众人的反对,很多人也断言此举必不可行,但十九年后站在北京城头遥望远方的于谦应该不会这样想。
  历史才是事物发展最终的判断者,在不久之后,它将毫无疑问地告诉每一个人:朱棣的抉择是正确的。
  郑和的壮举
  之前我们曾经介绍过,朱棣曾派出两路人去寻找建文帝,一路是胡荧(有三点水旁),他的事情我们已经讲过了,这位胡荧(有三点水旁)的生平很多人都不熟悉,这也不奇怪,因为他从事是秘密工作,大肆宣传是不好的。
  但另一路人马的际遇却大不相同,不但闻名于当时,还名留青史,千古流芳。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郑和舰队和他们七下西洋的壮举。
  同样是执行秘密使命,境遇却如此不同,我们不禁要问:同样是人,差距怎么那么大呢?
  原因很多,如队伍规模、附带使命等等,但在我看来,能成就如此壮举,最大的功劳应当归于这支舰队的指挥者——伟大的郑和。
  伟大这个词用在郑和身上是绝对不过分的,他不是皇室宗亲,也没有显赫的家世,但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就了一段传奇——中国人的海上传奇,在郑和之前历史上有过无数的王侯将相,在他之后还会有很多,但郑和只有一个。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
  下面就让我们来介绍这位伟大航海家波澜壮阔的一生。
  郑和,洪武四年(1371)出生,原名马三保,云南人,自小聪明好学,更为难得的是,他从小就对航海有着浓厚的兴趣,按说在当时的中国,航海并不是什么热门学科,而且云南也不是出海之地,为什么郑和会喜欢航海呢?
  这是因为郑和是一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信奉伊斯兰教,而所有的伊斯兰教徒心底都有着一个最大的愿望——去圣城麦加朝圣。
  '293'
  去麦加朝圣是全世界伊斯兰教徒的最大愿望,居住在麦加的教徒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可以时刻仰望圣地,但对于当时的郑和来说,这实在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情。麦加就在今天的沙特阿拉伯境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地图上把麦加和云南连起来,再乘以比例尺,就知道有多远了。不过好在他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差,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去过麦加,在郑和小时候,他的父亲经常对他讲述那朝圣途中破浪远航、跋山涉水的惊险经历和万里之外、异国他乡的奇人异事。这些都深深的影响了郑和。
  也正是因此,幼年的郑和与他同龄的那些孩子并不一样,他没有坐在书桌前日复一日的背诵圣贤之言,以求将来图个功名,而是努力锻炼身体,学习与航海有关的知识,因为在他的心中,有着这样一个信念:有朝一日,必定乘风破浪,朝圣麦加。
  如果他的一生就这么发展下去,也许在十余年后,他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完成一个平凡的伊斯兰教徒的夙愿,然后平凡地生活下去。
  可是某些人注定是不会平凡地度过一生的,伟大的使命和事业似乎必定要由这些被上天选中的人去完成,即使有时是以十分残忍的方式。
  洪武十四年(1381),傅友德、蓝玉奉朱元璋之命令,远征云南,明军势如破竹,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平定了云南全境,正是这次远征改变了郑和的命运。顺便提一句,在这次战役中,明军中的一名将领戚祥阵亡,他的牺牲为自己的家族换来了世袭武职,改变了自己家族的命运,从此他的子孙代代习武。这位戚祥只是个无名之辈,之所以这里要特意提到他,是因为他有一个十分争气的后代子孙——戚继光。
  历史真是让人难以捉摸啊。
  对于明朝政府和朱元璋来说,这不过是无数次远征中的一次,但对于郑和而言,这次远征是他人生的转折,痛苦而未知的转折。
  战后,很多儿童成为了战俘,按说战俘就战俘吧,拉去干苦力也就是了,可当时对待儿童战俘有一个极为残忍的惯例——阉割。
  这种惯例的目的不言而喻,也实在让人不忍多说,而年仅11岁的马三保正是这些不幸孩子中的一员。
  我们不难想象当年马三保的痛苦,无数的梦想似乎都已经离他而去了,但历史已经无数次地告诉我们,悲剧的开端,往往也是荣耀的起点。
  悲剧,还是荣耀,只取决于你,取决于你是否坚强。
  '294'
  从此,这个年仅十一岁的少年开始跟随明军征战四方,北方的风雪、大漠的黄沙,处处都留下了他的痕迹,以他的年龄,本应在家玩耍、嬉戏,却突然变成了战争中的一员,在那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战场上飞奔。刀剑和长枪代替了木马和玩偶,在军营里,没有人会把他当孩子看,也不会有人去照顾和看护他,在战争中,谁也不能保证明天还能活下来,所以唯一可以照顾他的就是他自己。
  可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怎么能照顾自己呢?
  我们无法想象当年的马三保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多少次死里逃生,我们知道的是,悲惨的遭遇并没有磨灭他心中的希望和信念,他顽强地活了下来,并最后成为了伟大的郑和。
  总结历史上的名人(如朱元璋等)的童年经历,我们可以断言:小时候多吃点苦头,实在不是一件坏事。
  在度过五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后,他遇到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这个人就是朱棣。
  当时的朱棣还是燕王,他一眼就看中了这个沉默寡言却又目光坚毅的少年,并挑选他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卫,从此马三保就跟随朱棣左右,成为了他的亲信。
  金子到哪里都是会发光的,马三保是个注定要成就大事业的人,在之后的靖难之战中,他跟随朱棣出生入死,立下大功,我们之前介绍过,在郑村坝之战中,朱棣正是采用他的计策,连破李景隆七营,大败南军。
  朱棣从此也重新认识了这个贴身侍卫,永乐元年(1403),朱棣登基后,立刻封马三保为内官监太监,这已经是内官的最高官职, 永乐二年(1404),朱棣又给予他更大的荣耀,赐姓〃郑〃,之后,他便改名为郑和,这个名字注定要光耀史册。
  要知道,皇帝赐姓是明代至高无上的荣耀,后来的郑成功被皇帝赐姓后,便将之作为自己一生中的最大光荣,他的手下也称呼他为“国姓爷”,可见朱棣对郑和的评价之高。
  上天要你受苦,往往会回报更多给你,这也是屡见不鲜的,郑和受到了朱棣的重用,成为了朝廷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作为朱棣的臣子,他已经得到了很多别人想都不敢想的荣耀,想来当年的郑和应该也知足了。
  但命运似乎一定要让他成为传奇人物,要让他流芳千古。更大的使命和光荣将会降临到他的头上,更大的事业将等待他去开创。
  '295'
  出航
  朱棣安排郑和出海是有着深层次目的的,除了寻找建文帝外,郑和还肩负着威服四海,胸怀远人的使命,这大致也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的老传统,但凡强盛的朝代,必定会有这样的一些举动,如汉朝时候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唐朝时众多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留学生来到我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都是这一传统的表现。
  中国强盛,万国景仰,这大概就是历来皇帝们最大的梦想吧,历史上的中国并没有太多的领土要求,这是因为我们一向都很自负,天朝上国,万物丰盛,何必去抢人家的破衣烂衫?
  但正如俗话所说,锋芒自有毕现之日,强盛于东方之中国的光辉是无法掩盖的,当它的先进和文明为世界所公认之时,威服四海的时刻自然也就到来了。
  实话实说,在中国强盛之时,虽然也因其势力的扩大与外国发生过领土争端和战争(如唐与阿拉伯之战),也曾发动过对近邻国家的战争(如征高丽之战),但总体而言,中国的外交政策还是比较开明的,我们慷慨的给予外来者帮助,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