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作者:绝对零度      更新:2021-02-20 18:41      字数:4765
  。二手男人经历了一场婚姻变故后,有种沧桑写在脸上。沧桑的男人其实是一种毒药,能激发出女人先天的母性和怜爱之情,很多女人往往在一个自称“懂你”的二手男人面前,丢盔弃甲。然而二手女人很多时候却难以做到二手男人那样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洒脱,一次婚姻变故,足以摧毁一个女人,不仅仅是容颜。所以二手女人时常有种不愿言说的伤痛,这种伤痛有时会伴随一个女人的一生。所以男人经历婚姻变故后是沧桑,女人经历婚姻变故后是苍老。沧桑是经历,是魅力,是诱惑,而苍老是无奈,是伤痛,是结局。二手女人尽管也会有一种无法阻挡的风情和魅力,但更多的只能激发男人的幻想和同情,而不是爱情。
  所以,我的看法是,二手男人好娶,并不是二手男人具备多少优势资源,仅仅是男人容易忘掉过去,忘掉伤痛,甚至对那些感天动地的誓言,也会在另一个路口转瞬即忘。因此对那些追捧二手男人的女人,我的建议是,嫁给二手男人是你不可诋毁的权利,问题是你得提前做好心里准备,毕竟前一个女人搞不定的东西,后十个女人也基本搞不定。如果你无法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高超的装修大师,对二手男人来场从外到内脱胎换骨似的彻底更新,否则你也会重复他曾经那个女人昨天的故事,下一个二手女人有可能就是你。而二手女人难嫁,也并不是二手女人魅力不再,关键是女人容易把痛苦写在脸上,把伤痛挂在嘴边,对男人产生了怀疑,以致不敢大胆地去爱,甚至面对真爱也犹豫不决,错失一段美好人生。所以二手女人在选择另一段人生的时候,要努力学会忘掉过去,忘掉才能得到。
  问题是,二手女人要达到二手男人那样的人生态度,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男女性格的不同,决定了男人和女人不同的选择和命运。事实上,二手男人赢的是心态,二手女人输的是性格。
  2007年8月9日屈默于广州
  女人婚姻的幸福指数与年龄无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30岁女人难嫁有情郎》,表达的观点是,“男女爱情观和审美观的不同,注定了同样是30岁后的男人和女人面临的人生选择却是迥然不同:30岁以后的男人好娶,而30岁以后的女人却难嫁。”当时不少女性朋友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像对阶级敌人一样,给予了我猛烈的炮轰和批判,幸好我先天具备视死如归的革命品质,才不至于淹没在美女们的滚滚口水和泪水中。
  最近,在《羊城晚报》看到新鲜出炉的《中国社会婚恋调查报告》,我竟然有种惺惺相惜的幸福感。这份报告的调查显示,今年女性眼中最理想的男性结婚年龄由去年的25岁推迟到31岁,而女性的结婚机会从25岁起逐年递减。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这份据说耗费巨大的社会婚恋调查报告,我就想好好表扬一下自己。在没经过任何调查的情况下,我就在《30岁女人难嫁有情郎》一文中指出:男人要在而立之年结婚,女人要在花样年华的30岁之前把自己嫁掉,否则,人生总有遗憾。
  谢谢CCTV,谢谢婚恋专家学者们,谢谢我那英明神武的伟大情商。我发表这样由衷的感言,一则是对发布《中国社会婚恋调查报告》的专家学者们给予我“30岁女人难嫁有情郎的预言”的充分论证和有力支持,二则是总有一些“知音”让我泪流满面。我之所以拿这份婚恋调查报告来为自己拉大旗,也并不完全是类似找到党组织的那份喜悦,更为关键的是这份报告有意无意的证明了一个有些残酷的社会现实:“老”男人越“老”越幸福,“老”女人是越“老”越伤悲。
  据《中国社会婚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8成左右的女性认为而立之年的男人最适宜结婚。即使到35岁仍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愿意嫁给他,甚至40岁的“不惑男士”还有15。2%的女子来选择他。相比之下,理想的结婚年龄对女性比较残酷。65%的男士认为最理想的结婚对象是25岁的女性,从30岁起,她们的结婚机会就直线下降:30岁的时候,有25。5%的男士认为娶她还OK;35岁的时候,仅有12。5%的男士能够接受。事实上,现实要远比这些冰冷的数据对女人更残酷。男人历经岁月留下的是沧桑,女人历经岁月留下的是苍老。沧桑是经历,是魅力,是诱惑,而苍老是无奈,是伤痛,是结局。
  最为有趣的是,男人在追女人的时候,对女人委婉的拒绝,总是充满自信:“我有的是时间,我可以等。”而女人却终究是经不起等待的,毕竟岁月不饶女人,却厚待时常负心的男人。生活中的大多悲剧,其实是无关男人的。在爱情的路上,经得起时间消耗的男人并没有多少毅力和耐心去等待一个女人,痴痴等待的却往往是容颜易老的女人。男人善变的永远是心,女人善变的仅仅是脸。所以再愚笨的男人,都会让热恋的女人迷失方向,全心付出,而再聪明的女人,即便是如何的千娇百媚,迷惑的都只是男人的眼睛,却难以深入他的灵魂。
  所以,女人什么时间结婚更幸福,其实并没有什么定论。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事实上,很多女人在心里也承认,女人是种子命,生的好不如嫁得好。聪明的女人,即便是在事业达到最辉煌的时候,也愿意舍弃很多虚名,与一个等着她的男人真实的牵手。而那些如鲜花独自绽放的女人,往往错过花期后,即使招摇,也如烟花般的落寞,无人喝彩。
  现实终究是这般的残酷,女人可以与命运抗争,却无法与时间较劲。我自己的看法是,女人宁愿在最美的季节与人分享,也不要在落寞时节独自欣赏。遗憾的是,现实中的女人,总是幻想多于实际,往往输得一败涂地。更让人叹惋的是,不少男人总是给女人很多幻想,而女人却始终相信这种幻想就是婚姻的未来。
  无数事实证明,女人婚姻的幸福指数,虽然与年龄并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但与女人的性格却紧密相关。许多难嫁的女人,并不是真的难嫁,而是无法跨过自己给自己设置的一道门坎。对此,张爱玲说得精辟,爱就是爱,不要去追问值不值得去爱。
  2007年11月11日夜屈默于广州
  当年,你是否真的爱过我?
  这是肥肥生前在自己主持的谈话节目里,追问特邀嘉宾老帅哥郑少秋的一个问题。问题很简单,简单得只需回答“是”或“不是”。老帅哥郑少秋想得没来及想,就回答“是”了。一句肯定的回答,竟然让历经情劫的肥肥为之动容,感动不已。作为旁观者,我除了对肥肥坦率纯真的个性很是欣赏外,更多的只是感慨。我敢说,肥肥在多年后听到曾经负心的人一句宽慰的回答,其灿烂的笑容背后掩藏着深深的无奈和沧桑。
  谁都知道,肥肥和老帅哥郑少秋的感情恩怨,几乎纠缠了彼此一生。直到肥肥回归尘土,这段情劫依然被世人拿来演绎。因此,仅凭老帅哥郑少秋一句“我曾经真的爱过你”,就可以与肥肥一笑泯恩仇,我是宁愿输给你100万元钱也是不会相信的。女人痴情,但女人也记仇。没有一个女人会与一个当年深深伤害她的男人握手言欢,不论多少年。尽管肥肥在镜头前对这着负心的男人,有种不计前嫌的洒脱,但依然无法掩盖她心灵深处的落寞和幽怨。其实,肥肥心里比谁都清楚,男人的承诺和誓言不可靠,男人对当年是否真爱过自己的回答也不过是在敷衍,至少也只是一种虚假的安慰。有意思的是,即便是男人的回答是在敷衍和搪塞,也会让女人为之动容,甚至感动得一塌糊涂。就连聪明如肥肥这样的女人,也无法逃脱男人设置的温柔陷阱。这是宿命,也是必然。女人需要誓言,所以男人喜欢承诺。男女性格的不同,注定在感情世界里,男人和女人PK只有一种结果:男人输掉一夜,女人输掉一生。
  站在爱情的路口,回想肥肥生前和老帅哥郑少秋曾经的恩爱片段,总觉得是一场有预谋的演练。风流如楚留香的老帅哥郑少秋,当初离开肥肥时,那般决绝,真有点像江湖传说中的大侠。当老帅哥郑少秋和肥肥多年后在银屏中含情对视,然后一问一答的煽情,终究给人的感觉是在背台词,鲜见人生真诚地赤裸面对。在我看来,即便是一切风流皆可雨打风吹去,也难以抚平肥肥刻骨铭心的伤痛,这肥肥比咱们看得更明白。人生充满欺骗,要么自欺,要么欺人,要么被人欺,谁都明白的道理,可谁都不愿意太明白的活着。
  世上有两种东西最不可靠,男人的誓言和女人的年龄。有趣的是,明知道男人的誓言不可靠,女人也要缠着男人发誓说“我爱你”。所以,女人要一个她曾经爱过的男人回答“当年,你是否真的爱过我?”,我估计问10个男人,会有11个男人回答“真爱过”,包括屈默自己。这年头,女人宁愿活在虚幻与谎言中,也不愿面对残酷的现实。有时想想,男女那点事,你情我愿,纠缠一生,终究还是走不出爱情谜局,不管多么聪明理智的女人。
  男人为义气两肋插刀,女人为爱情心上插刀。刀插在肉里,伤得再深,也不过是皮肉之痛。而刀一旦插在心上,就会痛彻心扉,伤口一生都难以愈合。所以男人可以义薄云天,也可以情薄如纸。女人却只会痴情不悔,宁愿拿刀刺向自己,也从不刺向那个背弃自己的男人。才女张爱玲聪慧过人,也没能逃脱爱情的伤害,最后也只能如弃妇般独守窗前,听巴山夜雨黯然感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当年,你是否真的爱过我?这其实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因为再愚蠢的男人,也会给出一个让女人感动得找不到北的答案。毕竟男人的回答,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终归只是一种虚伪的安慰。聪明的女人不问也罢。
  2008年3月13日夜屈默于广州
  虞姬美人,至今思项羽乎?
  大当人熊、狗熊、猫熊等成为社会大力追逐和追捧对象的时候,当美女们不再以“来世再称雄”的英雄为偶像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项羽,那个“力拔山兮”的盖世英雄西楚霸王。
  司马迁《史记》记载:项羽,是一位英雄。天生神力,“吴中子弟皆惮之”。其志向博大高远。他很讲信义,只因允诺了项伯“善遇”刘邦的进言,他不顾亚父“示之者三”,于鸿门宴上放走了罗网中的刘邦。当兵败乌江时,他拒绝登上乌江亭长的救生船,面对身后的丛林干戈,他笑对死亡,最终自刎死乌江,气概何其豪迈。
  在我不多的历史人物崇拜名单中,项羽是排在第一位的。男人崇拜男人,尤其是对一个“力拔山兮”却最终自刎乌江的失败男人的崇拜和敬仰,是需要勇气的。在电影中看西楚霸王,汉军四面唱起楚歌,项羽与虞姬对饮,慷慨悲歌,最后在“虞姬虞姬奈若何”的悲叹中,拔剑自刎的片段,我满怀悲情,扼腕叹息;在传统戏剧中,看霸王舞剑,虞姬是如何的千娇百媚,柔情似水,我充满着虔诚般的膜拜和向往;在屠洪刚的《霸王别姬》中,那句“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的唱词,让我热血沸腾,突然滋生一种仗剑天涯的冲动。
  在以成败论英雄的年代,项羽是一个悲剧人物。
  项羽当上西楚霸王的时候,年方27岁,宰制天下,声势如日中天。27岁的年轻霸王,对于年逾50的垂老之人刘邦而言,是有足够骄傲的资本,甚至是蔑视。然而历史却以另一种结局划上句号。在楚汉争霸中,孤独求败的西楚霸王尝到了一败涂地的四面楚歌滋味。霸业昙花一现,功败垂成。历史却出现全盘皆输的大逆转,项羽以32岁的英年兵败自刎;刘邦则承袭了秦始皇的大一统格局,尽收天下,开创了绵延四百年的汉朝。
  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政论家马基维利说:“一个胜任的君主,必须拥有狮子般的凶猛和狐狸般的狡诈,但若两者不能兼得,宁可拥有狐狸般的特色。”项羽缺的就是“狐狸般的狡诈”,尤其是在风起云涌、诡谲多变的历史大变革中,无法面对人心的险恶成了英雄的致命硬伤。所以自杀或被他杀都是必然,也是最好的选择。历史不属于孤独的英雄。
  我也常常假设,要是当初霸王委曲求全,带着虞姬,过了江东,是不是也会如卧薪尝胆的勾践,反败为胜,反客为主?要是在鸿门宴上,项羽以小人心态,略施小计,就可置刘邦于死地,历史或许就是另一种格局了。但历史是不容假设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