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莫再讲      更新:2021-02-20 18:13      字数:3479
  抢锟嘞耄膊皇怯昧礁鲅劬θタ础N揖头⑾郑暄湃吮4嫦吕吹氖笪幕泄糯幕峭耆呛系摹K俏裁椿嵩谛率魇贝δ敲吹紫碌那榭鱿拢ǚ涯敲创蟮木θバ藿ń鹱炙藿ㄕ饷淳薮蟮氖螅褪俏嫠吆蟠凑照飧龇椒ㄈソ心谇螅谔迥谌デ笾ぬ烊撕弦坏牡览怼K淙慌分薜拇淌浚诩崆估诘难诨は拢堑母呒吨悄芗乓还肆耍阉堑奈幕哺沟谆倜鹆耍灾劣谥皇O氯臼椤U飧龃淌亢罄匆步辛蒜慊冢艿搅吮竟那苛曳炊裕罄丛俅谓肼暄湃司幼〉兀锹剂怂堑姆缢紫肮摺?br />
  我就从他们记录的这些风俗习惯里面,就解读出玛雅人的教育,跟中国祖先留给我们中华民族的教育方法是一致的,一直流传到现在,在中国农村里还没有被西方文化冲击到,还在继续沿用其中的科学道理。这个科学,是西方科学所远远望尘莫及的,是一个超科学。因为它没有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在近百年、近几十年来,我们都是被全面西化。对农村文化结构的改变,还没有达到一种细致入微、全盘西化的阶段。比如,想把西方的摇篮,全面推行进农村,不太可能,不容易被接受,因为占地面积就太大,而且浪费原材料。中国的藤编摇窝,它的底部是圆圆的,是曲线型的,把孩子放进去,他就会自然向上仰睡。而且,在中国民间,还保留着让孩子枕硬枕头的风俗,使头部能够扁平,好看。但实际不是追求好看,是为了使孩子们的松果腺——第三只眼的焦距变短,能够预防它衰退到一种不可挽救的状态。这样,中国人的第三只眼就比西方人容易开发出来。因为西方人的头颅结构是长的,因为他们向左、向右趴着睡的时间多,使头型变成冬瓜型的结构,就跟人的眼球结构一样,焦距拉长了,看东西就模糊了,老花眼、近视眼,都是焦距出现异常所致,对准焦距困难。我们人体颅脑底部就有这个东西,保持右脑的图像思维能够生成,不至于被屏蔽,祖先们设计了这个东西。
  古代行文和排版,也都是这样设计的。翻开台湾出版的书和解放以前出版的书,都是竖排版,而且是从右到左分布。这种从右到左的格式,只有使用左手书写最为方便。古代中国人全部是左手书写,只是在2500年前儒学占据了主导地位以后,他们采用智能考虑,强迫性改为右手书写,所以鲁迅有句评价:“吃人的礼教”。我觉得这句话,非常适合2500年以前盲目仿效周朝礼制所诞生的纯粹智能性的礼教,那的确是吃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违反了大道对众生的终极关怀。老子说:“道生之而德畜之”,道德就是能量,就是一种品德,并不是一种哲学假设,在道德面前,人人应该都是平等的。在大道的终究关怀下,人没有高低贵贱的等级层次分别,只有能量的高低、厚薄、多少的差异。所以,在2500年以前的轴心时代,在教育中曾经产生过这种非常遗憾的现象。
  我们的教育,丢失了冥思的方法,只剩下了苦想的煎熬。大家看一下“苦想”的“想”字,上面是一个“相”字。在中国文化中,什么叫“相”呢?就是有形有质的东西,能够被肉眼双眼所见证的,就是“相”。心里面所想的,全部都是肉眼可见的东西,不知道黑中的状态,在黑中不能见到光明。《易经》里所描述和强调的,要求达到内文明才是智慧。体内没有见到内文明的时候,那就不是智慧状态。“想”,恰恰是引导自己的双眼外视,被物相所蒙蔽,所以在苦想的状态下,没有办法达成内文明。所以门捷列夫在发现元素周期表时,他苦想了很长时间,始终得不出结果,最后是在极端疲劳的情况下,反而放松进入了梦乡。在梦乡里,他进入了一种冥思的特定状态,看到了所有的元素自己跳出来,扭着秧歌,排着队伍,一个个主动站好自己的位置,并且有的位置还留下了空缺。当他醒来以后,马上迅速把这个梦境全部记录下来,梦境中提示的结果,后来果然验证了这个周期表是最科学的。这个结果,是想出来的吗?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他在梦中进入了另一度空间,开启了右脑深层次质层的功能,他才发现了这个规律性。而且其中所遗留的元素空位,也被后来的科学家发现后填补进去,非常准确。这不就是一种大智大慧的现象吗?所以,欧洲人在读了中国的《老子》和《易经》以后,这是人世间最高的学问,是人类精神的一个源泉,只要走进它、使用它,也就能获得智慧。
  包括DNA的研究,包括西方近代哲学的诞生,实际上德国的莱布尼茨是一个通才,无论是他的数学天才表现也好,还是他的哲学思辨方式也好,都来源于哪里呢?根据他自己临终前写给朋友的信,其中有对上帝坦白的一种记录。西方人,在这一方面是比较诚实的,平时干点小坏事儿,但是在教堂里会坦诚说出来,临终前也会把自己一生中所犯下的错误进行忏悔,留给后世去鉴别。所以,莱布尼茨在这封信中,就坦诚了自己的发现是受到了中国古文化的影响,也就是《易经》和《老子》思想的影响。所以,针对西方哲学在16世纪以后逐步超越了中国人,我自己也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老子思想西游记”。包括李约瑟,都是对中国古代文化非常推崇,认为中国古文化才是开启人类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
  联合国文教卫的几位官员,跟我在一起座谈的时候,他们也有这个体会,他们用英语进行表达,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孔子的思想,只是接近西方基督的思想,两者在一个水平面上;唯独老子的思想和易经的思想,才是人类最高的智慧。老子的五千言,就像party约会的邀请书,只要去诵读它,那么就会进行一场心灵的约会。在德国,每四个家庭就拥有一本《老子》五千言。在座的各位,家里有没有《老子》五千言?有没有《德道经》或《道德经》?可以说,在中国这个老子思想诞生的国度,一千个家庭中也难以找到一本《德道经》;而在德国这个哲学家摇篮,每四个家庭就拥有一本,各种译本琳琅满目。
  我在驻德大使馆的文化中心里举行讲座的时候,凡是遇到我在那里讲解老子的时候,每次会议室都是满当当的,中国人、德国人都去听课,连走廊外面都坐满了人。但是,其他学者在讲孔子的时候,听课的一般不会超过20个人。为什么西方人这么重视老子?他们就是认识到老子思想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一个捷径,是一个智慧的井泉。
  说到底,回到“关于人类是先天本慧还是后天教会的”这个问题根本上来进行解析,人类都是先天就具有大慧的。佛学中说:人人心中都有一尊佛;道家说:人人体内,皆是道。这个道和佛,实际上就是指本慧。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肯定下来。它就储存在我们的一点灵光里,中国古代是用“性光”这个词进行描述的。为什么使用“性光”这个词,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性”字,分解开来是“忄(心)”+“生”,性光受心的制约。庄子也有一个论断,在人类逐步下滑蜕化的过程中,有一个“去性从心”的阶段。“去性从心”,就是从完全的大慧状态,开始进入到需要慧智同步。“用心”的阶段,实际上就是左脑的智和右脑的慧一起结合运用。这个时代的开启,是发生在夏朝,从夏朝以后有历史记载,人类的心里开始产生私心和欲望以后,人类的本性就受到了心的制约。当发生了“去性从心”,要通过心来思和想完成生命进程以后,又继续下滑,发展到了“去心从脑”,要靠脑袋苦想而不是靠心思考。现在民间还是有这样的说法,当批评孩子时习惯说:你为什么不用心想?光用一个笨脑瓜子考虑怎么行?就像现在人思考的时候,一得意的时候,就习惯把脑瓜一拍:我这个主意高。有人失败的时候,会习惯把屁股和大腿一拍连连感叹:糟了,糟糕,怎么是这样一个臭主意。很自然地就会去拍大腿,而不会拍脑门儿,因为智能活动处于一个低下的层次,而只有慧性才是高层次。人的很多本能的动作,就反映出是否启动了灵慧。灵慧一旦启动了,它就会势不可挡。
  我们在教育过程当中,唯一的任务就是保护孩子们和我们自己的慧性,让我们后天智能主动去让位,“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这个“损”,不是损的道,不是损的慧,而是要介绍智能知识的堆积。所以,爱因斯坦有句关于教育名言:“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我非常赞赏,因为他是一个智慧者,他是一个图像思维者,爱因斯坦是运用右脑进行图像思维的一个科学天才。他对教育的理解和定义,就是把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后,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们所有的智能教育糟糕得很,不论是东方教育,还是西方教育,都没有把握住如何使人们的后天智能按照善正德的路径进行培养,正确地认识生命,正确地去认识这个世界,所以孩子是越教越笨。
  我们自己按照智能的猜想所发明出来的东西越多,给这个世界带来的破坏就越大,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就综合性解答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