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节
作者:童舟      更新:2021-02-20 17:32      字数:4785
  一式无常高帽,麻袍黑带,每人手中一对哭丧棒,所不同的是第一次出来的哭丧棒是白色,其他是红色,或绿色,蓝色!
  “烈火禅师”一声冷笑道:“武林中帮会组织,贫僧也见过不少,不知阁下又是何种帮会。”
  “白无常”咄咄一声怪笑道:“大和尚既然看得起我们,就不必再问名道姓,咱们上啦!”他边讲之间,一对白色哭丧棒,兜天划了两个圈子,顿时数十个“白无常”齐高举各式哭丧棒,向“烈火禅师”攻去。
  “烈火禅师”又是一声冷哼,运足功力,挥起一掌,将南面攻来的几人劈去。
  哪知他一掌劈出,吱吱几声怪啸,眼前几个“白无常”已失去踪影,掌风劈在陵墓之上,顿时一阵沙土飞空。
  灰尘过后,顿时那几个“白无常”又现在原来地方,发出吱吱几声怪笑。
  长孙骥此时借“骊珠”之力,内伤已癒,轻轻走到小和尚身边道:“你知道这些“白无常”是甚么来历么?”
  小和尚慧性摇头道:“小和尚不但未见过这些人,更未听家师提起过,难道这些“白无常”也是帮会不成?”
  长孙骥道:“江湖奇士,本皆性情怪异之辈,但这也只限於个人而言,如以数十人皆穿着同一衣色定是帮会之流!”
  小和尚一笑道:“这些人看来并无恶意,我和尚真是感激他。”
  他们正说之间,那“烈火禅师”向围攻之人,又劈出七掌,这七掌皆是以迅厉无匹的掌力打出,但掌风所到之处,顿失去踪 迹!
  等他掌力一收,那些人又现了出来,百十支哭丧棒,齐向他围攻。
  “烈火禅师”虽然怒气攻心,但亦无可如何,“白无常”又是一阵豪笑道:“天地之灵。 ”
  群无常答道:“山河之英。”
  “白无常”又是一声怪笑道:“用以为阵!”
  群无常答道:“其阵无形!”
  “白无常”又道:“倏倏忽忽!”
  群无常道:“渺渺瀛瀛”
  “白无常”道:“宰猪困兽!”
  “白无常”又是一声咄咄怪笑道:“以屠蝼蚁!”
  这几句话虽然简短,但一问一答,无疑说“烈火禅师”是一头猪。 小和尚慧性哈哈笑道:“照你们这样一说,这个阵岂不是变成了困猪阵了?”
  “烈火禅师”大怒道:“小秃驴,贫僧终有一天将你屍骨全毁。”
  长孙骥见和尚是秃驴,不由噗的一笑。
  此际那一群无常又攻了数十招“烈火禅师”虽是功力高强,却无法应付。
  “白无常”又是一笑道:“你们不走,难道也等着一尝我们这困猪阵的滋味么!”
  长孙骥听得一愕。
  小和尚慧性拉着他的手道:“走啦!既然有人架梁,咱们还在这里干甚么?”
  长孙骥猛然惊醒,向场中看了一眼,与小和尚如飞而去。
  就在他们走了不久,这些“白无常”吱吱的猛叫一阵,故意放出一条出路,让“烈火禅师”逃去,他们又归还到棺材之中。
  长孙骥因内伤初癒,因此走得不快,与小和尚到达“天长镖局”
  之时,天色已亮,月色已隐,草地上微微沾着一层露水。
  他回到房,总感到周身气脉,有些运转不灵,不由心中一惊,难道那“烈火禅师”的掌力,竟含着巨毒不成?他猛然想起了那云台山“妙手回春”梅柏样赠他的九芝回天丸,忙取出一粒,用口液嚥入腹中,顿觉有一阵兰麝之香,上透脑际,全身气质,经这九芝回天丸一服,发生急极的变化,身形似浮轻了一半。
  长孙骥暗中一喜,想不到九芝回天丸的功力,竟然如此雄厚,忙盘膝运功,顿入了消魂忘我之境。也不知经过多久,忽听门外有人叫道:“少侠醒来了么?”
  长孙骥双目一睁说:“是谁!”
  “我!梁寿!”
  “原来是梁大侠,请稍候,我来开门。 ”
  他说着翻身下榻,将房门打开,梁寿匆匆走进!
  长孙骥倒了一杯茶笑道:“昨夜睡得晚,竟不知晨鸡报晓,现在是甚么时辰啦?”
  “乌骨针”梁寿一笑道:“已是夕阳西下。”
  “已经这样晚啦!梁大侠有事么?”
  “乌骨针”梁寿一笑道:“我想问问少侠几时去苗疆?”
  长孙骥一叹道:“萍踪 浪迹,本无定期,但如今此间事了,我想明日动身,不知梁大侠问此事有何用意?”
  “乌骨针”梁寿道:“我尚有一件心愿未了,意欲少侠赴苗疆一行。”
  长孙骥眼眶一红道:“你说是我哥哥的大仇!”梁寿无言的点点头。 长孙骥叹道:“梁大侠胸襟磊落,真非常人能及,大哥之仇得报,今后我当以兄礼相待。”
  梁寿一笑道:“能得少侠如此着重,梁寿虽死何憾!”
  长孙骥叹道:“我辈中人,皆以道为先,我就回去辞亲,明早五鼓,在局里见。”
  一声才了,他人又向外飞去。
  长孙骥别了梁寿,一经出了镖局,走出西城,向侯广所购的庄院行去,他这时满腹心思,不知不觉已走到庄门。 李小环正在门前练剑,武卿云与阎小凤在一旁观看,一见长孙骥就是一阵娇笑说:“骥哥哥你回来啦!”
  长孙骥笑道:“娘呢!”
  李小环一停剑道:“娘与玲姊姊在瞎聊,”
  长孙骥一笑,随同三人走入后堂,果见燕玲正自笑个不停。
  他母亲露着一脸笑意,显然两人谈得极为融洽。
  他向前一礼,叫声:“娘!”
  “孩子你回来啦,局子里平安么?”
  长孙骥便将近两月里所发生的事,讲了一遍,又道:“孩儿准备明天到苗疆一行。”
  “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做甚么?”
  “此行与兄长之仇,以及玲妹父母之仇,都有关连!”
  “时间不早,我尚要回局里料理一下,怎的未见到秦姊姊?”
  他母亲看了他一眼道:“你秦姊姊对你甚是关念,她已走啦!”
  长孙骥道:“人皆讲秦姊姊是“栖霞老人”的孙女,其实她是老人家晚年所生的最小的一个女孩,性情纯真,只是个性有些偏激,孩儿走了!娘好好保重!”
  “我有你这四位妹妹,不会寂寞的,倒是你杀兄之仇,以及玲儿的父母之仇,不管如何艰险,一定要复。”
  “孩子晓得,四位妹妹珍重!”珍重两字,刚刚出口,人已斜飞而出。
  后面有人叫道:“骥哥哥等一等!”
  长孙骥回头一看,却是燕玲!忙道:“玲妹有事么?”
  燕玲脸上露出依依离别之情,道:“骥哥!你给孩子留一个名字下来吧!”
  “你!你有了身孕!”
  燕玲面色一红,微微点头。
  长孙骥激动的拉着她手道:“你要保重,功夫搁下也罢!”
  燕玲点点头道:“娘也是这样说,只是我练惯了武功,早晚不活动一下,似乎怪不舒服的!”
  “为了下一代,你忍耐下吧!”燕玲微笑点头。
  长孙骥俯首在她脸上吻了一下道:“你回去吧,娘一个人在家寂寞得很,我得便回来看你们!”
  此际后面又飞来三条人影,武卿云、李小环、阎小凤三人,同时道:“我们来送骥哥哥一程!”
  长孙骥一笑道:“不敢劳动诸位妹妹,夜凉露冷,别冻坏了身子,噢!环妹的爹已出了“八卦门”伤势已好,现住在匡家堡,不知侯二叔可曾告诉你!”
  李小环眼眶一红道:“已告诉我了!”
  “如今我远离家中,家中也乏人照顾,你们商量一下,通知局里,请侯二叔派人接回来住,尚有卿妹的父母,也可一同接回来,这样大夥儿在一起,彼此有个照顾。”
  他母亲此际突然现身门外叫道:“孩子!你安心去吧,此事我已想到,明日我便派人去接,听说菲菲姑娘长得跟天仙一样!”
  长孙骥一笑道:“娘说的是,这李家妹妹长得的确很美,娘!你保重,孩子去了!”
  身形微飘之下,人已下去七、八丈远近。
  再等他回到镖局之时,刚好五更左右,大厅上灯火辉煌,摆好了两席酒,众人正坐着闲谈。
  侯广一见他回来便笑道:“老弟,大夥儿正等着为你跟梁大侠饯行!”未等他落坐“申埠商隐”周桐、吴伟民“蓝衣狐”钱归,一齐赶来敬酒。长孙骥一一领谢,立饮数十杯。
  随与“乌骨针”梁寿一齐上路,登山涉水全是走的捷径,一路向苗疆行去。
  第八十二章 双走苗疆
  初秋的风,吹在人身上,有些凉意,只是在江南地区,仍觉得有些炎热之感。
  此际在江岸上飞行着两个人。
  一个青衣文士,神态飘逸,另一个中年壮士,神威虎虎,这两人并肩而驰,年轻文士脚程甚快,走上几步,便等上一等,两人边走着,看江边风光,怡然自得。
  这两人正是长孙骥与“乌骨针”梁寿。
  梁寿一笑道:“少侠的功力,与日俱增,看来武林争霸之举,非你莫属了?”
  长孙骥一叹道:“其实我毫无此种想法,只要两家大仇得报,我想要找个隐秘所在,过此一生算了。”
  “乌骨针”梁寿奇道:“少侠正是年轻有为之时,何出此语。 ”
  长孙骥叹道:“人世沧桑,瞬息万变,看不破的,觉得样样可贵,看破了,则又无可争执,人本来是个很奇怪的东西。”
  梁寿道:“自从离开“花鸟岛”后,我亦有此想法,复经罗刹岛,听那白眉老叟,一夕谈玄,觉得人世间的恩怨纠葛,本无法清理,因此更觉悄然,要不是我尚有一件心事未了,早已作归山之想了。”
  长孙骥道:“梁大寿所指,可是有关於家兄之事?”
  “乌骨针”梁寿道:“正是!”
  长孙骥叹道:“梁大侠既不愿违背师门,又欲全朋友之义,这种胸襟,长孙骥是及不上的,不知梁大侠将以何种方法,能使此事两全其美!”
  梁寿叹道:“本来此事势难两全,如果告诉你借用“乌骨针”之人,又违背了恩师本意,如果不告诉你借用之人,又难全朋友之道,此因在下为此事一再之思,并无善策。”
  长孙骥一叹道:“为了在下仇恨,倒使梁大侠费煞苦心。”
  梁寿一声豪笑道:“做人处世,本有许多难处,有时明知不可为,而又偏偏要为之,有时明知可为,而又不愿去做,世事幻演,本有许多矛盾之处。”
  长孙骥叹道:“这就是佛道两家所以要抛脱是非,而专重清修的道理。”
  他们边走间,天色已暗了下来,江面上掀起了一阵波浪,天空的月色,又慢慢明了起来。
  梁寿用手一指道:“你见到么?”
  长孙骥跟着他手指处看去,见隔江岸上,露着一星灯火,正自随风摇曳,灯火隐隐射在江面上,发出一线金色斑纹,颇波晃动,甚是美丽,忙道:“人家已是灯火高烧,准备晚膳,此情此景,如何的安定,而我们却仍在江岸上奔波,尚不知今夜宿於何处,这倒是名副其实的天涯浪子了!”
  梁寿道:“如果我们也找个宿处歇下,必致耽误行程,如不投宿,又觉精神疲累,肚子也饿啦!”
  长孙骥道:“不如找个村镇,先吃点东西再定!”
  梁寿一笑道:“我倒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梁大侠请说!”
  “趁此月色,何不雇一叶扁舟,泛舟江上,既不耽误行期,又可借机休息,饮酒谈心,其不甚好!”
  长孙骥道:“好是好!只是目下四野荒僻,哪来的船只?”
  “乌骨针”梁寿向前看去,只见二里之外的江边,闪烁着一星灯火,忙道:“我们到那边去看看去。”
  这二里路的脚程,以他们两人而言,何消片刻工夫,亦已到达,仔细看去,见一艘渔船,正停泊岸边。
  一个打渔的老翁,正在生火做饭,甲板上尚放着一大壼酒,十数尾鱼,亦已做好,正冒着热气。
  长孙骥细看那长者,约古稀之年,项下的鬍鬚,银光闪烁,再经火色一点。 更觉好看,忙一抱拳道:“在下两人因赶急事,欲借宝舟赶一段程,不知可有空暇!”
  老者目光一转,半晌突发出一阵大笑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老朽这只船,虽以打渔为业,但无一定码头,整年整月随着长江的浪头转,何况月夜泛舟,别具风趣,两位既有此雅兴,不妨上船同喝一杯如何?”
  这老者精神瞿乐,谈吐不俗,倒使两人一怔,随又一抱拳道:“如此打扰了!”
  身形微晃之间,已上了船舷,随坐在甲板之上,老者又从舱中取出两个菜来,一盘醃菜,一碟落花生,另外一大碗红烧猪蹄。
  梁寿呵呵一笑道:“少侠!这位老丈豪放得很,我们的口福也不错,来啊!大家乾一杯!”
  长孙骥笑道:“反正我们是银钱照算,梁大侠先请!”
  老者叫道:“二位船向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