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节
作者:冰点沸点      更新:2021-02-20 17:15      字数:4843
  伤的药医治已无能为力,首先需替他找郎中才行。”
  “吴客官,请郎中须到黄牛堡,这……”夏店东为难地说。
  “到黄牛堡来回要两天,恐怕来不及。”
  “那……”
  “这儿有药店么?”
  “由此向南翻越泰岭,在和尚原有药铺。”
  “这儿难道没有?”
  “也许到关内找军医,或可找得到药。”
  “军医不行,他们不会有固元培本的名贵药材。”
  “有药没有郎中,也是枉然。”
  “当然不能乱下药,请问今晚的客人中,有没有郎中?”
  “这个……恐怕没有。”
  “何不问问看?”秋华抱着一线希望问。
  “今天客人稀少,统铺只有十余位客人,而且都是些贩山产的小行商,其中不会有郎
  中。”
  “请领小可前往问问好不?”
  夏店东离座而起,说:“敝下伴客官前往一走,问问也好。”
  两人带了三名店伙,直入后院的东厢,那儿有一间与前面客房相同格局的房间,也是统
  铺。
  已是掌灯时分,客人大多在准备就寝,一个个坐在床上聊天,拧着脚丫子大谈栈道见
  闻。
  秋华大踏步入房,高举着写着店号的灯笼。他的目光,首先落在床东的角落上。那儿,
  一个穿灰袍,梳道髻的高年老叟,正俯身安放包裹,这人的背影吸引住他的目光,他感到有
  点眼熟。
  老叟挺起腰背站直,回过身来,现出面容,看上去约有八十高龄,相貌清癯,留着掩口
  长髯,一双老眼似乎有点昏花,举动迟钝,毫不起眼。
  他呼出一口长气,自语道:“不是在老槐冈所看到的灰袍人,他不像练武的。”
  他起初怀疑这位老人是大树将军庙赠丹的灰影,甚至以为是在孔公寨地道中,抓退铁笔
  银钩的灰影。但看了老人老眼昏花、举动迟滞的光景,疑云尽消。
  他高举着灯笼,亮声叫:“对不起,打扰诸位乡亲片刻。”
  一位脱光上身的客人问道:“老弟,有何贵干?”
  “请问诸位乡亲中,谁会把脉开单方?”
  一名坐在床上揉着脚丫子的壮汉大笑道:“哈哈!你的意思是找郎中罗?”
  “正是此意,有一位客人重病在身,需要一位郎中。”
  “哈哈!你不睁开眼睛看看,咱们这一群苦朋友像不像郎中?要不我去看看,保证药到
  命除。”壮汉怪声怪气地说。
  秋华心中正在焦躁,闻言不由火起,沉声道:“人命关天,你老兄还有心情打哈哈,简
  直不通情理。”
  壮汉也不是个好气量的人,不悦地问:“老兄,你说什么?”
  “说什么?如果病的是你,你阁下便知道在下说什么。”秋华冷冷地说。
  壮汉一蹦而起,穿好靴子叉腰大骂道:“混帐!出门人口没禁忌,你咀咒我么?”
  “老兄,你发这么大的脾气干嘛?”秋华冷冷地问。
  “干嘛?哼!老子走了一天长路,要早早歇息。明明知道住统铺的人没有郎中在内,你
  鸡猫鬼叫地叫什么魂?滚你的蛋,别打扰老子的睡眠,明天还要赶路呢?”壮汉恼羞成怒地
  叫,声势汹汹向前逼进了两步。
  秋华摇摇头,苦笑道:“好,算你利害,在下不和你计较。”
  壮汉已迫近至面前,怒叫道:“要计较你又想怎样?去你娘的!你滚不滚?”
  夏店东和店伙都在门外等,里面太窄,听到叫骂声便待进入排解,但秋华站在门内,挤
  不进来,只能在外面叫:“诸位不必动火,少讲两句,免伤和气。”
  秋华示弱地退后一步,说:“在下说过不和你计较,你利害,这总成吧。”
  “你要计较又能怎样?你咬我鸟?再不走,老子要撵你出去,快滚!”
  秋华忍无可忍,冷笑道:“如果要计较,在下……”
  “你要怎样?你的拳头比我硬?”壮汉抢着叫,将大拳头直伸至秋华的眼前,狞笑着
  说:“老子拳头上可以站人,胳膊上可以跑马,跑遍天下没有人敢在老子面前称能,你要不
  要老子给你两拳爬着走?”
  灰袍老人站在那儿不言不动,昏花着眼茫然地注视,似乎吓呆了。
  所有的客人,皆摇摇头站得远远地,只有一个獐头鼠目,长了一脸大麻子的中年人叫:
  “孔老二,打他一顿,叫他爬出去。”
  孔老二的大拳头向下沉,向秋华的小腹捣出。
  秋华忍无可忍,左手的灯笼向外移,右手向下一拨,拨开捣向小腹的大拳头,手掌上
  升。
  “劈啪劈啪!”四记不轻不重的耳光,把孔老二的脑袋打得像是惊闺鼓。
  “哎……哎……”孔老二大叫,向后踉跄倒退五步,口中出血,掩住两颊狂叫道:
  “你……你打人?你……”
  秋华迫近,冷笑道:“你先动手,四耳光便宜了你。你要是想活的话,给我爬到床底下
  去躲,想死,大爷剥了你的头皮。”
  孔老二大概挨了四耳光,心中有数,输定了,凶焰尽消,恐怖地向后退,口中仍顽强地
  叫:“你……你打人,我……我到衙门里告……告你,告你行凶想……想打劫。”
  “你要死还是要活?”秋华沉喝,逼进两步。
  孔老二略一迟疑,突然屈身向床底爬去。
  秋华突然伸手抓住坐在床中、大麻子伸在床口的右脚,向外一带。
  大麻子会飞,平空飞落床下,哎唷哎唷怪叫连天。
  秋华冷笑一声,叱道:“你也不是个东西。说!要死还是要活?”
  大麻子不叫了,狗也似的钻入床底。
  秋华转身出房,身后,传来一阵哗笑声。
  “还有客人么?”他向夏东主问。
  “没有了。”店东信口答。
  回到前面,秋华指着西院的上房,问道:“夏东主,西院上房有山轿,不是有客人
  么?”
  夏店东双眉紧锁,说:“他们是从凤翔来的客人,已住了三天,一位管家,两位苍头,
  带着两位小姐,三天来心事重重,足不出户,像是大户人家的家眷,怎会有郎中?”
  “有没有人?”秋华问。
  “主人倒有,住店的第二天,便动身转回凤翔,至今未见返回,大概要等十天半月才能
  回来。”
  “大户人家的管家,必定是有见识的人,不妨前往看看。”
  “管家姓李,他们的主人姓秦。李管家交待下来,不许人前往打扰小姐的安静,不听召
  唤,禁止店伙入内,西院他们全包下了。”店东为难地说。
  “事急从权,为了救人,咱们也管不得那许多。夏东主,咱们两人前往请见李管家。”
  “这……”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必迟疑了,不然在下单独前往。”
  “好吧,我随你前往走走。”
  进入西院门,店东高叫道:“请问李爷在么?敝下是夏店主,请见李爷有事相求。”
  厅门徐开,一位老苍应声踱出厅门,含笑欠身道:“原来是店东,请进请进,敝管家在
  厢房洗嗽,请稍候半刻,请进。”
  老苍头白发苍苍,举手投足之间极有分寸,到底是大户人家的人,见过场面,谈吐不
  俗。
  老苍头接过秋华的灯笼,肃客就坐,亲自奉上香茗,连称慢客。
  厢房在右首,隔了一座小天井。不久,进来了一个中等身材,年约花甲的青衣人,进门
  先抱拳施礼,笑道:“对不起,两位久等了。夏店东光临,不知有何见教?两位请坐下
  谈。”
  夏店东和秋华站起迎客,依言落坐。
  “李爷,敝下未经召唤前来打扰,十分抱歉。”他向秋华伸手,又道:“这位是小店的
  客人,姓吴,名秋华。”
  秋华站起抱拳道:“小可冒昧,李爷休怪鲁莽。”
  “老弟请坐,不必多礼。请教老弟在何处得意,仙乡何处?”李管家含笑问。
  “舍下祖居洛阳,小地方。小可流浪在外,倚赖小手艺混日子,没出息。今晚小可日
  昧,只因为……”
  他将落店发现病危老人的事一一说了,最后说:“小可已经向店中的客人打听,其中没
  有郎中,因此前来打扰李爷,不知李爷对方脉之学是否涉猎。大户人家的管事爷们,也
  许……”
  “呵呵!老弟抬举老朽了。老朽不学无术,对方脉之学一无所知,好教老弟失望。”李
  管家诚恳地说。
  秋华确是失望,苦笑道:“看来,那位老客官恐怕拖不过一两天了,无论如何,我得连
  夜到黄牛堡把郎中请来。”
  “你连夜到黄牛堡请郎中?”两人同声惊问。
  “是的,小可不能见死不救,小可脚程甚快,必须一走。”
  “但……但郎中不肯来的。”夏店东摇头道。
  “哪怕把他背来,我也会背的。”秋华断然地说。
  “这……”
  “请郎中要钱,不瞒店东说,小可阮囊羞涩,有心无力可否请店东负责日后的请郎中费
  用?”
  李管家突然接口道:“那位客人能拖多久?”
  “小可已给他服下护身保命的丹丸,无奈他目前已不是伤而是病毒在体,丹丸只能保住
  些少元气,不管用。据小可推测,他病势凶险沉重,能拖至明日已是不错的了。”
  “两位请稍候。”李管家离座说。
  “李爷之意……”
  “家主人是凤翔有名的儒医,只是不以行医济世而已。家小姐对歧黄之术,涉猎甚广。
  老朽且请示小姐,事急从权,看小姐是否……”
  话未完,内室突然传来银铃似甜美嗓音:“李伯伯,快请夏东主派人将那位老客人抬
  来,安顿在西面厢房,我立即准备应用物品。”
  显然,说话的女郎早就在内倾听他们的说话了。
  秋华心中一震,肃然起敬,心说:“这位姑娘有一付菩萨心肠,委实难得。可见天下间
  不是没有善心的人,只是我所见不多,没遇上而已。”
  “大小姐,老奴这就请夏东主准备。”李管家向内室欠身说,转身向两人道:“那就是
  我家大小姐,两位已经听到了,请赶快准备。”
  夏东主和秋华大喜过望,赶忙道谢辞出。
  不久,一名店伙和秋华用门板将老人抬到,夏店东亲自掌灯领路,由李管家领入西厢
  房。安顿停当,夏店东和秋华偕店伙回避出厅,内室中刚好出来一高一矮两位女郎。高的年
  约十六七,矮的还是个孩子,年约七八岁。
  秋华心中一震,心说:“这位大小姐确像观音大士,她的心地正如她的面貌。”
  大小姐身材相当高,眉目如画,脸色白里泛红,吹弹得破。她脸上挂着安祥慈和的笑
  容,那神情不仅是美,而是灵性的化身。任何人在她面前,只感到爱慕而不敢亵渎。
  “好个集灵秀于一身的女郎。”秋华低下头来心中暗叫。
  第二十五章 好心救奸佞
  十余年的江湖生涯,阅人多矣!秋华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但确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灵秀的姑娘。
  这位姑娘年纪约在十六七岁之间,刚发育完成。严格地说来,她并不算人间绝色,美而
  不艳,也缺乏武林英雌特有的刚气,钻石般的凤目明亮清澈,丝毫不带令人心慑的光芒。穿
  着朴素而另具一种高贵的风华,素绢窄袖衫,水湖绿坎肩,水湖绿透地长衫。云鬓堆绿,梳
  了代表待字闺中少女的三丫髻,仅结了三朵球花环,一根风头钗,未施脂粉,粉颊泛着健康
  的绯色光彩。
  她身旁,是一位七八岁的小姑娘,穿得也朴素,难得的是见了陌生人神情仍然显得天真
  活泼。两位姑娘的脸蛋长得有七分相像,小小年纪已是副美人胎子。
  李管家堆下笑,向秋华和夏店东伸手虚引说:“大小姐,这位是吴爷秋华,那一位就是
  夏店东。病人已安顿在西厢房,要不要找两位大嫂来帮帮忙呢?”
  大小姐向两人行礼,含笑道:“吴爷和夏东主热心救人,盛情可感。既然客人病危,而
  诸位已尽了心力,无法可施,小女子只好不揣冒昧,事急从权献丑了。只是,小女子虽曾涉
  猎方脉之学,却经验缺乏,恐怕力不从心,难以切中脉理。吴爷既然曾替患者换药,并曾以
  保命丹赐其内服,想必对伤病所知甚为广博,尚请吴爷相助一二。”
  秋华苦笑道:“小可外行,不敢班门弄斧。如需小可出力,决不敢辞。”
  大小姐向夏店东笑道:“夏东主请小坐,也许尚需东主相助哩。吴爷请。”
  秋华不再客套,站起说:“小可先入内准备。”说完,入房而去。他将病老儿的手用净
  巾拭好,大小姐已和小姑娘跨入房中。
  秋华拖过一张短椅,请大小姐落坐,站在一旁说:“伤在右胸胁,深入胁内,创口已有
  腐烂之象,青肿肌肉大如海碗,而且右半身及上体麻痹,病人似乎已对痛楚失去感受。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