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节
作者:冰点沸点      更新:2021-02-20 17:14      字数:4838
  伏龙丹士邂逅于弱水旁,结为知交,同至昆仑访道,遍历穷荒两载,
  不幸途遇大风雪,伏龙丹士被崩雪所埋,救起时已生命垂危,临危托命,请他将大成练
  气术带返沿海面交恩师大成丹士。
  他以一年岁月觅途返回中原,却又须至大漠制造事端,以吸引朝廷注意,掩护逊帝的行
  踪,无暇至沿海点苍山璧还大成练气术。世事沧桑,人的吉凶祸福亦难以逆料,故先行留
  书,希望发现此书的人,能完成他的遗志,走一趟云南点苍山,壁还大成练气术,以免留在
  世间为祸武林,这种先天真气上乘奇学,如无大成丹士指点,必定岔气伤身,或者练成邪
  道,贻患无穷,更不可落人邪魔外道之手,那将为祸更烈。
  第二卷只有十个人名,秋华看不懂,写的是:“释应文、释应贤、释应能、济道人、塞
  马先生、雪和尚、云门僧、衣葛翁、老补锅、东湖樵夫。”
  后一段另有注记,写着:“应贤 叶。应能 杨。济道人 程。塞马先生 冯
  翁 马公 马二子。雪和尚 郭 雪庵。云门僧 宋 稽山主人 槎主。衣
  葛翁 赵 天肖子。老补锅 王。东湖樵夫 牛 东湖主人。”
  最后大书八个大字:“大义凛然,高风亮节。”
  十个人名包括了僧道儒工各色各样人,秋华先是看不懂,但最后从第一个人名悟出其中
  机妙,惊道:“老天!鲜于老前辈怎么这般大意?这张名单如落在无耻之徒或者官府的鹰犬
  手中,那还了得?”
  他默默地记下了人名和注释的每一个字,然后亮火摺子将名单烧掉。
  西海怪客曾经要收他为记名弟子,因此,他要练拳经剑谱。
  至于大成练气术,他不愿偷练未经本人许可的绝艺,为了小心起见,他将快靴的靴统拉
  开。这是他特制的快靴,两层的靴统可以拉开,可以收藏秘密的小物件。他将绢卷褶成长段
  以减少体积,藏在靴统内。从此,他得时时留心自己的右脚了。
  拳经剑谱倒不算重要,他打算在最近期间熟记所有的心诀,然后加以烧毁,以后再一步
  步苦练。好在他聪明过人,过目不忘,又是行家,记下拳经剑谱中的数千字,毫无困难。
  他砍掉打狗棍上端镂空的一段,截断了两尺余,然后安心地细阅拳经剑谱。他发觉西海
  怪客自己所创的绝学中,有不少是他想不到的奇学,极为有用。直看到日落西山,方始上马
  向宜禄镇驰去。
  昭仁寺已成了崆峒门人的埋伏区,柴八爷带了十八名得力爪牙,配合着崆峒的八名老
  道,在寺中布下天罗地网,等候他和小白龙进网入罗。
  他走了十年江湖,前七年追随着恩师闯荡,用眼用耳默默地观察江湖众生相,尔后便单
  人独剑闯荡江湖,渐渐崭露头角,行事极为谨慎小心。距昭仁寺还有半里地,便将坐骑留在
  荒野中,独自悄然接近。他料想崆峒那群目空一世,急功好利的门人,必定不会甘心,极可
  能在昭仁寺等他,因此提高警觉,向昭仁寺接近。
  昭仁寺的破大殿中,燃起了灯火,八老道有四名在场,柴八爷和五名保镖相陪,一灯如
  豆,破大殿鬼影憧憧。
  为首的老道叫冷雨道长,是个极为自负,而且性情暴躁的中年羽士,也是广成下院中晚
  一辈的高手。等了好半天,直等到日落西山,等得他心中焦躁,所以将柴八爷找来商量。
  他背着手往复走动,状极不耐,发话道:“柴场主,你说,那姓吴的两个小辈,晚上会
  不会在此住宿?这些江湖亡命,只消有三尺土便可过夜睡觉,不一定要回来歇息的。”
  柴八爷搓着手说:“但……但他们的睡具行囊在,断无不回来取走……”
  “他们的睡具放在这儿多久了?”
  “在下不……不知道,这些天来,除了六盘四狼带人来过之外,没有人敢前来窥探。”
  “听你所说,他们晚间经常分头到三大牧场骚拢,今晚会不会仍然分头前往那边闹事
  呢?”
  “在下不敢料定,道长之意是……”
  “贫道认为,守株待兔决无好处,何不到牧场走走,也许可以碰上他们。”
  “这……道长的话有道理,咱们何不赶回盘谷等他?”
  “不!此至盘谷有三十里。两个小辈即使赶得到,也没有那么大的狗胆前往生事,他们
  决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须防备贫道师兄弟们在牧场坐镇。不知三大牧场以哪一座最近?”
  “最近的是浅水牧场,辛场主也是受害最烈的人。”
  “那么,咱们不妨先到浅水牧场,和辛场主商量商量。场主速派人备马,咱们准备
  走。”
  柴八爷不敢反对,立即吩咐手下备马。
  秋华像鬼魅似的,伏身在庙左的丛草中。
  庙前一阵乱,二十七匹坐骑虽摘了铃,但喷气声和杂乱的踢蹄声,仍可远传百十丈外。
  “柴场主,请在前面领路,贫道不知至浅水牧场的道路。”已跨上雕鞍的冷雨道长大声
  说。
  “道长请随在下来。”柴八爷答,领先带了五名保镖驰出。
  伏在暗处的秋华心中一震,忖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降伏了辛场主,这些
  家伙这时前往挑唆,岂不大费手脚?
  不行,我得前往看看动静,免得明天去浅水牧场上当。”
  他正想返回藏马处,却又怕小白龙回来时找不到他,同时,独自前往也孤掌难鸣。有小
  白龙在旁,多一个人也方便些,便决定等小白龙到了再说。
  不久,蹄声从庙后传来,他奔向庙后,果然不错,一身白的小白龙赶回来了。他发出一
  声暗号,迎上说:“任兄,先不必进庙。”
  “怎么了?”小白龙下马问。
  秋华将崆峒门人出现的事说了,最后说:“咱们也到浅水牧场看看,看杂毛们搞什么
  鬼。”
  “也好。老弟今天有收获么?”
  秋华不想泄露打狗棍内的秘密,只将寻获打狗棍的事说了。
  “兄弟倒探出一些眉目,有人亲见一个穿了黑衣的女人,乘健马在午间东下,可能是修
  罗姹女杀了西海老前辈之后,向东走了。”小白龙说。
  “她是否受了伤?”秋华问。
  “透露消息的人是个村夫,语焉不详。再说,她一直骑在马上,谁也不知她是否受
  伤。”
  “那……那么,她是最可疑的人了。此地事了,兄弟设法找她问问。”
  两人先到秋华藏马处取回坐骑,越野而走,驰向辛家的庄院。
  他们来得正是时候,庄中迎客之礼已过,重归沉寂,便利他们乘虚而入。
  大厅中灯光明亮,全庄一无戒备,警哨尽除,充溢着和平安详的气氛。牧奴们已恢复了
  自由。他们的处境已加改善,衣食获得与打手们相同的待遇,仅在心中仍有些少恐惧,不知
  辛场主会不会在秋华走后故态复萌。
  大厅中,宾席上高坐着柴八爷和五名保镖,八老道位于上首。其他的保镖打手则在堂下
  就座,他们不配上堂占一席地。主
  座中,辛大爷兄弟俩相陪,没带任何保镖打手,五名中年仆人伺候茶水,闲人一概回
  避。这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现象,以往辛大爷接见客人,比一般大臣还神气,保镖打手帮闲
  带上一大堆,以便炫耀他的场主声威。
  柴八爷眼睛雪亮,已经看出有点不对了。双方客套毕,引见了双方的人。柴八爷呵呵一
  笑,说:“兄弟这次承蒙冷雨仙长前来相助,两个亡命恶棍像是釜底亡魂,因此前来知会辛
  兄一声,希望辛兄能派出一些人手,四出搜寻那两个亡魂的下落,以便让仙长们搏杀他们永
  除后患,不知辛兄能派出多少人?”
  辛大爷摇头苦笑,说:“八爷,抱歉得很,兄弟恐怕爱莫能助了,本场的人,已经不再
  准备和他们两人争强斗胜……”
  话未完,柴八爷脸色一沉,抢着问:“什么话?辛兄你和他们妥协了?”
  “八爷,这不是妥协与否的事,而是兄弟已……”
  “哼!柴某可不愿意听你这种窝囊话。两个外地亡命到咱们宜禄镇行凶,要毁咱们三大
  牧场,杀人放火,情理难容,想不到贤昆仲略受挫折,便低声下气俯首屈服,你忘了上次在
  府上咱们三大牧场的协议了么?”柴八爷火爆地叫吼。
  辛大爷毫不动容,缓缓地,沉静地说:“八爷,不瞒你说,兄弟确是无法支持下去了,
  已到了山穷水尽之境。再说,这次出事……”
  “咱们不谈出事的经过,也用不着研讨谁是谁非,咱们三大牧场唇齿相依,休戚相关,
  两个小亡命既然罢咱宜禄镇的市,杀伤咱们三大牧场不少人,已经不是你浅水牧场辛家一家
  人的事了,而是咱们整个宜禄镇的事了。辛兄,你甘心向他们屈服,我决不答应。”柴八爷
  声色俱厉地说。
  辛大爷长叹一声,苦笑道:“八爷,并不是兄弟贪生怕死……”
  “你本来就贪生怕死。”
  “好吧!就算兄弟贪生怕死好了。”辛大爷无可奈何地说,不再争辩。
  “你打算怎样?”
  “兄弟将牧地分给牧奴,让他们自己经营。兄弟希望保有镇附近的一块牧场,请来的师
  父们愿留则留,不愿留的人厚遣离镇,今后……”
  “砰”一声暴响,柴八爷一掌拍在案桌上,茶杯跳落地面,“乓”一声打得粉碎,倏然
  站起怒吼道:“你这是什么话?岂不是存心给咱们两座牧场难堪么?岂有此理!想当年,咱
  们在宜禄开办牧场,原本议定采同一行动,好好经营替宜禄镇争口气,目下只不过受到一点
  小小的挫折,你便贪生怕死自行毁约,置柴某和杨兄于何地?”
  “八爷请息怒,请听……”
  “我不听,没有什么可说的,咱们话讲在前面,先小人后君子,无论如何,三大牧场敌
  忾同仇,共进同退,决不许你出卖咱们,不然休怪柴某对你不客气。”
  辛大爷强按怒火,仍然沉静地说:“八爷,舍下目前已无可用之人,武师们死伤惨重,
  先后逃走了不少人,就是想拼也力不从心。兄弟已决定各行其是,如果八爷和杨兄不谅,那
  么,兄弟只好结束此地的生意,迁离宜禄镇。”
  “那么,你这儿的牧地……”
  “兄弟决定全部交由牧奴们经营。”
  “那不行。”
  “八爷的意思是……”
  “必须交由我和杨兄处理。”
  第 十 章 秘卷触目惊   老道们会错了意,以为秋华要在庙中藏身,用暗器计算他们呢,艺高人胆大,他们不
  怕,奋勇追入。
  岂知秋华根本没作在庙中决战的打算,从庙侧进入,抄近道抢出了庙门,到了坐骑旁飞
  身上马,向东飞驰,等八老道追出庙门,他已远出十丈外,奔上官道,向东绝尘而去,一面
  大叫道:“杂毛们,咱们回头见。”
  柴八爷带了坐骑到了庙前,秋华已远出百十丈外,八老道心有不甘,为首的老道上马大
  喝道:“追!贫道不信他能逃上天去。”
  二十余匹健马狂风暴雨似的向东追。马匹有好有坏,追了五六里,二十余匹马成了半里
  长的凌落行列,最先的十一匹马彼此之间也拉远至丈外。八老道三骑在前,柴八爷和两名得
  力保镖在中,另五骑在后,追了八九里,前面已失去了秋华的踪迹,他们只能循蹄迹狂赶。
  再追了两里地,秋华的蹄迹居然消失了。
  秋华已离开了官道,从北面绕走,穿林越野,到了浅水牧场最东面的槽仓附近,找一处
  山丘藏身,准备入暮时分返回昭仁寺与小白龙会合,商量对付崆峒弟子的计策。
  那时,武当开山立派为时甚暂,还未正式广收门人。张三丰自己则云游在外,从未在武
  当逗留,听说在武当主事的人,是他的亲传弟子冯一元。总之,武当派弟子尚未正式在江湖
  中走动,但武当派首创的内家拳绝学,已经成了武林朋友耳熟能详,但似信非信的怪谈了。
  其实,武学并无内外之分,只不过张三丰本人是修真羽士,羽士们自古即重视养气修真
  的所谓性命之学,特别重视练气术,揉入拳术中去芜存菁,加以宏扬光大而已。但在当时那
  些守旧人士心目中,却名之为邪魔外道,食古不化,对武当诸多非议。
  可是,在这些人的内心深处,却又默默地承认内家拳确有独到之处,而且无可否认的事
  实,更令他们生出妒嫉的念头,因为前往武当挑衅的人,可说无不铩羽而归,武当内家拳反
  而名震天下,誉满武林。
  因此,风波又起,第一个出面否认武当是内家拳创始人的反对者,便是崆峒的掌门人正
  一道长,说崆峒派立派三千年,方是货真价实的内家拳始祖。
  至于当时的武林北斗少林派,却一笑置之,并未重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