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漂亮格子      更新:2021-02-20 17:08      字数:5034
  “说得那么详细,自然是希望你去。告诉他,你一定会去的。”小余笑嘻嘻地说。她的话道出了苏青梅的心声。
  她心里还真是这么想的。
  虽然内心已经笃定了,但嘴上还是否认:“闭嘴。你知道啥……”
  几天后,苏青梅去图书馆数据中心炮制论文。
  临近期中,选的三门课虽然都不需要考试,但论文还是要写的。零零比她惨,本科的老师都很变态,考试论文和点名,样样不能少。
  写到一半,听见旁边两个女生在窃窃私语,她听到了“黄昀昊”三个字,人一下敏感起来,恨不得把耳朵贴到人家的嘴上。
  “我们越剧选修的老师在追黄昀昊……”
  “她好像在微博上经常@黄昀昊。”
  “黄昀昊离婚好几年了还单身着。她老婆最近又结婚了。大家都说书法家太可怜……”
  苏青梅听得内火中烧,思路没有了,论文也写不成了。干脆登陆微博去弄个清楚。
  其中一个女生看见她的电脑界面也是黄昀昊的微博,心照不宣的冲她笑笑。她却一点笑的心情都没有,大师的前妻要再婚了,大师却还在单身中。怎么都感觉自己的大师被冷落了,内心生出一丝悲凉。
  一登上大师的微博,就看到了更新。贴的是一幅书法作品,大师的笔迹,清秀干净,笔法倒是和李清照词的意境甚是融洽。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苏青梅知道这首词是因为那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毕竟和自己的名字相关,平时多少会关注些。
  只是这首词刻画的是少女内心的娇羞,大师以此为文,又是什么用意呢?苏青梅不由得想到了他的前妻,是不是这首词里藏着大师往昔美好的情愫?以致今日梦碎,只能在那些妍词丽句中去追抚往昔?
  有些东西只要你愿意化时间去推究,蛛丝马迹总还是会有的。苏青梅心想,这大概就是那些娱记爆料不断,八卦不止的原因吧。
  很快她就发现了黄昀昊微博的一个常客,叫“水乡曲调”,看名字看简介,应该是越剧选修老师错不了。她的微博里时有转发黄昀昊的书法,转发时总要点评几句。那言语婉转恳切,似是倾注了极大的感情。苏青梅看完后,脑海里浮现出一幅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伤感画面。
  接着她在身边女生略带强迫的指点下,找到了据说是黄昀昊前妻的微博。微博名倒是和大师很般配,一个是“阳光漫野天正好”,一个是“水光接天月正浓”。
  苏青梅浏览微博,习惯从最早的开始看。她点击末页,一条条的往回恶补。当看到一年前5月17日的那条时,心里咯噔一下。她做过大师的功课,知道那一天是大师的生日。
  那天的微博是一张照片,虽然经过了朦胧化处理,但苏青梅还是认出了其中一人是黄昀昊,他穿着那件青灰色的衬衫,微乱的胡渣。身旁是个笑容可掬的女子,长得很是惊艳。照片的上面写了一句话:生日快乐!
  苏青梅感慨油然而生,去年还在彼此的情绪里,今年却要嫁作他人妇了。连她这个旁观者看着都纠结,更何况大师了。
  大师啊,你之前还劝我心静如水,你自己的心还处变不惊吗?
  作者有话要说:最爱老男人了。。。
  让男猪和女猪慢慢慢慢地靠近吧~~
  7第五章 现场书法会
  很快一周过去了。
  周三的公选课,因为零零的缺席,现场演示的“美差”便又落到苏青梅身上。
  今天开始教单个字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秦老师以“昊”字为例在黑板上示范。他还没写完,苏青梅已经在台下紧张得簌簌发抖。
  等上台演示时,已是满头大汗。秦老师一张美人脸都扭曲了,“只不过是现场演示,怎么就被你搞得像是现场杀猪?”幸好他只是很小声的说。不然苏青梅别想在公选课上再混下去了。按着记忆里瓷猫底座上写的“昀昊”字样,苏青梅硬着头皮一笔笔的下去,再提起。写最后一捺时,脑子里不知怎的闪过黄昀昊写“回首向来萧瑟处”时的场景,还有那一份淡淡的悲凉,忍不住在旁边又写了一个,这一次提笔落笔都轻松了很多。
  看苏青梅写完,秦子砚扭曲的表情终于回归到原位,这让苏青梅不由松了口气。“现场杀猪”终于结束了。
  正当她以为秦子砚又要握住她的手重新示范一遍时,这张美人脸开腔了:“第二个字写得不错。书法没有捷径,苦练是唯一方法。苏青梅的进步大家也都看到了。听说她一副对联能写十几遍,大家要向她学习。”
  一番话说完,苏青梅的脸已经红得像茄子了。没想到自己在书法上也有翻身农奴得解放的一天,她不由得有些飘飘然。
  等她完全平静下来,终于发现不对劲了。一副对联她能写十几遍固然没错,可他秦子砚是怎么知道的?
  她迅速的罗列出嫌疑人名单,发现有可能的只有两人,零零和大师……大师应该不会八卦到这种程度吧,那就一定是零零告的密,此处必有JQ啊。
  快下课时秦子砚向大家提了提周六现场书法表演的事,还说有很多名家要来,黄老师也要登台表演,让大家有空的话一定要去看看。
  秦老师的话让苏青梅陷入莫名的紧张中。她想起之前关于大师的那些传言,担心他的状态可能不太好。那么多人的场合,大师顶得住吗?
  正胡思乱想着,一只大手向苏青梅拍来,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秦子砚笑嘻嘻的妖孽脸。
  “今天零零怎么没来?”他捧着装着书法工具的大纸盒。
  “参加专业课期中考试去了。老师找他有事?”苏青梅问。
  “没事,只是随口一问。”他摇摇头离开了。
  走了差不多三四米远,突然回过头问苏青梅:“周六的活动你来吗?”见苏青梅点点头,又说:“黄老师打算到时写那句‘门隔流水,十年无桥’。”
  门隔流水,十年无桥……流言纷纷的节骨眼上,大师选择这一句话现场表演,很有深意啊。苏青梅的内心开始翻腾起来,直到秦子砚走远还没有缓过神来。
  周六的临海公园人山人海。苏青梅和几个公选课的学妹一起坐在山坡上的亭子里等候活动开始。今天她穿了小余送的水蓝色旗袍,外面披了件毛衣,又把头发绾了起来,在人群里很是显眼。
  公园的广场上已经铺好了一条十余米的画卷,一会儿书法家就在这里现场表演。苏青梅听到有人喊她名字,回头看是墨艺斋遇见过的校友,肩上扛着个摄像机和媒体记者的长枪短跑挤在一起。
  出于礼貌,苏青梅走过去和他打招呼。
  “我问学院借来的,”校友指了指摄像机说,“等会儿一定要把黄老师书写的全过程拍下来,回去临摹学习。”
  苏青梅听完,惊叹一山还比一山高。以为自己已经够崇拜大师了,没想到还有一个全程录像、比她更虔诚的。
  “这不是外院的学长吗?”和苏青梅一起的几个女生也走过来凑热闹。
  “嗯,我在外院读教育硕士,我叫李南京。”校友看见这么多美眉围着自己,赶紧自我介绍。
  苏青梅乍听以为是某个领导人的名字。正好旁边有个不耻上问的学妹也问那几个字怎么写,这才弄明白他的名字。
  “李学长,你是南京人啊?”小学妹继续问。
  “是啊,说起来还和黄老师是半个老乡呢。”
  “半个老乡?”
  “黄老师前妻是南京人。他在南京住过很长时间。”李南京面对美女,甚是耐心。
  “原来如此……”大家一阵唏嘘。反正怎么都要和大师沾上点边才算荣耀。
  “那黄老师是哪里人?”小学妹又问。搭讪的意图十分明显,只不过大家都想八卦黄昀昊的事,所以颇有兴趣的凑在旁边听。
  “苏青梅,你是杭州人吧?”李南京突然转头问苏青梅。
  “是啊。”苏青梅被他的突然一问吓了一跳。
  “你难道不知道自己和黄老师是老乡?”李南京很不可置信。
  确实不知道啊。真是愧对家乡愧对大师啊,回家后一定要去借一本《杭州志》补补。苏青梅的心狂跳不已。原来她和大师是老乡……
  这样一想,顿时觉得连自己的形象都高大起来。恨不得马上诏告天下,少年黄昀昊和她苏青梅喝的是同一条江的水,吸的是同一片天的空气。
  人潮开始涌动,大家都踮起脚尖往前挤。苏青梅人不高,又穿着旗袍,怎么都挤不过人家。只能退回到亭子里,亭子建在山壁旁,居高临下,视野反而很好。她看见礼仪小姐指引着十余个人向画卷慢慢走来。人群里有的养着山羊胡子,有的是白发满头,仙髯飘飘,十分雅致,一看就知道是书法家。
  她正在人群里寻觅黄昀昊的身影,有人拍了拍她的肩。
  “穿灰白对襟衫的是黄老师。”是秦子砚,他指了指人群的中间。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苏青梅看到了队伍中间那个灰白色的身影。穿着淡雅的衣服,从容地走着,边走边和身边的人说着话。
  差不多一个多月没见,黄昀昊看上去依然是那样的淡然平和。校园里的那些传言似乎和他完全没有关系。他笑意盈盈,和大家点头示意着。
  直到这一刻苏青梅心里的石头才算落地了。
  礼仪小姐一一为大家介绍到场的书法家,每介绍一位就引来观众一阵欢呼。介绍到黄昀昊时,呼声特别大。苏青梅虽不是外貌协会的,也知道皮相好的男人,是女人天然的杀手。
  好的气质是成功的一半。就算在书法界,也不能幸免。
  “零零怎么没和你一起来?”秦子砚的话把苏青梅从放空状态召了回来。
  她停顿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在图书馆赶论文。”
  “这么好的机会错过,可惜了。”秦子砚连连叹息。
  书法家们已经在画布前站定,苏青梅没来由的一阵紧张。
  然后看到大师一脸的平静,秦子砚也是如常的神色,这才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她想到秦老师知道的内|幕一定比她多,就问:
  “黄老师最近的状态好不好?”
  秦子砚看了她一眼,说:“还可以啊,最近一直在抄李清照的词。”
  苏青梅松了口气。这才静下心来看现场展示。名家们都已经开始动笔,有的写的是均衡对称的小篆,有的写的是连绵起伏的狂草,还有楷书、隶书……果然是大手笔,下笔如有神,运笔如行云啊。
  从苏青梅的角度看黄昀昊,正好是侧脸。他静思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倒墨、舔笔,一切就绪后,也不急着动笔。
  眼看着其他人都快收尾了,苏青梅的内心又不安起来:
  “秦老师,黄老师以前写书法没有斟酌那么久啊……会不会是状态不好?”
  秦子砚白了她一眼说:“他写的是单联,肯定比别人快,所以要礼让,请别人先写。”
  苏青梅这才恍然大悟,在心里默默地鄙视自己。
  黄昀昊落笔了,一竖,横折,一横,两横……苏青梅静静地看着他一笔一笔的添加,每写一笔,她都在心里临摹一遍。上午的阳光柔和温暖,把黄昀昊笼罩在一片金黄里,使他笔尖流泻出来的字,也多了几分柔意。
  苏青梅下意识得拿今天的字和瓷猫底座里的字比较,总觉得今天写的更为圆融和流畅。仿佛有一点点悟到大师说的“心静自然见神骨”之意了。
  当大师写完最后一个“桥”字,大家也差不多收笔了。他放下笔,拿出印章,轻敲印泥,按下名字,前后动作流畅自然。他抬起头,松了口气,眼睛有意无意向苏青梅的方向看了一眼。
  虽然相隔很远,苏青梅仍能感觉到那目光里仿佛带着某种暖意,实实在在的扫到她的身上。
  展示活动结束后,书法家们在大家的赞叹声和掌声中鞠躬、退场。墨香扑鼻的十米长卷旁很快站满了观众,很多人弯下腰细看着真迹,忍不住惊叹连连。苏青梅走下亭子,从一片美女簪花、铁画银钩的字迹中,找到了黄昀昊的字。近看时,更感觉笔酣墨饱,暖意融融,不知不觉已陶醉其中。
  过了一会,几个工作人员上来收拾画卷,加了衬纸,把它移走了。人群开始慢慢散去,苏青梅看见李南京正在整理摄像工具,忙走过去说:“到时候视频也给我备份一份好不好?”
  李南京满口答应,问苏青梅要不要一起吃午饭。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