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节
作者:孤独半圆      更新:2021-02-20 16:00      字数:4743
  到中午十二点左右,就把敌人都包围在两个较大的庄子——崔庄和大王庄之内了。彭明治当即下达命令,要一大队攻占崔庄,三大队攻占大王庄。之后,两个大队稍作了一下准备,就发起了攻击。下午一点钟,两个大队就先后攻进庄子,解决了战斗。
  这时,丰县的日军百余人出来增援,被守候在那里的二大队击退。当时,王献臣正好在崔庄,他见势不妙,立即带了三十多个便衣,从二大队防线旁边的村子溜过去,跟随增援的日军逃进了丰县城。
  这一仗,打得王献臣最后只剩下了几十个人,队伍基本被消灭。战斗结束后清查战果,共俘获一千五百余人,另有一部分逃散了。经过清查,俘虏中有一些是老百姓,真正的伪军官兵八百多人。我们还缴获步枪一千多支,轻机枪三十余挺,驳克枪三‘四十支。不过,由于战斗中一些枪弹打在麦垛和房子上,使有的村子着了火,崔庄和大王庄也都烧掉了一些房子,给群众造成了一些损失。
  战斗结束后,我们部队在郭影秋的带领下,经两天的行军,到达顺河集以北的十字河口肖庄,同挺进支队和湖西特委会合。这时,已是一九三九年的元旦,老百姓纷纷送来慰劳品。部队和湖西特委‘挺进支队一起会餐,共同祝贺我们顺利到达目的地,并欢庆首战胜利。
  在中共湖西特委的所在地肖庄,我们住了一个短时期。当时湖西地区党的领导机构称为特委,一九三九年五月以后,改为湖西区党委,当时的特委书记是白子明,特委下属的各县都有党的组织,有县委,也有区委,但人数都很少,而且大多还处于秘密状态。各级组织当时的工作主要是发展抗日武装,组织游击小组‘游击分队,没有建立其它的群众组织。
  当湖西特委知道我们在八路军总部听过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传达以后,就请求我们向他们传达会议精神。经支队军政委员会讨论,决定同意他们的请求,由我向特委进行传达。参加这次传达六中全会精神会议的,有特委组成人员及几个县委书记,约十余人。我首先传达了全会精神,然后,对六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学习和讨论,同时根据全会所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湖西地区党的工作‘政权工作‘统战工作‘妇女工作‘青年工作和根据地的群众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作了重新部署和安排。由于当时地方工作还是归特委负责,我们只是给予协助,所以我在会议上只是建议特委,要充分利用我们到来的这个时机,掌固和发展崔庄战斗的胜利,打开局面,恢复和扩大湖西抗日根据地。
  在我们消灭了王献臣这一股湖西地区的最大的敌人后,湖西地区的形势很快就扭转过来了。原先回家隐蔽的挺进支队干部‘战士纷纷带枪归队,挺进支队新的领导班子也组成了。挺进支队的新领导班子共四人,即司令员李贞乾‘政委郭影秋‘副司令员李发‘参谋长孙鹤一。挺进支队司令员李贞乾,在当地群众尊称为“李司令”。李贞乾出身于丰县北部的一个大地主家庭,曾是国民党丰县县党部委员和进步人士,在当地群众中威信很高。丰县一沦陷,中共湖西特委就以他的名字号召,组织了一个抗日义勇军挺进支队,队伍发展很快,一下子就发展到了七‘八百人。挺进支队组织起来以后,日本人把他家里的房子烧了,还把他家里的人也杀了,可以说为了抗日,他是倾家荡产,为抗日救国作出了重大牺牲。
  挺进支队政委郭影秋,原为国民党铜山县政府的教育科长,是中共地下党员,一直在敌后坚持抗战。挺进支队成立后,湖西特委派他担任这支抗日武装部队的政委,是挺进支队的主要领导者。副司令员李发,参谋长孙鹤一都是老红军干部,是由部队派去负责军事指挥工作的,就由他们几个人组成了挺进支队的新的领导班子。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队伍又恢复到了原有的规模。
  按照总部的决定,部队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微山湖西,东部就到微山湖边为止。我们在肖庄小住一段时间以后,便迅速把三个大队分别撒了出去:一大队撒到往沛县这一边,向东朝铜山发展;三大队撒到鱼台‘金乡那一边,向西北方向发展;二大队撒到丰县那一边,向南往砀山和单县发展。挺进支队则在丰县以北‘鱼台以南地区活动,并寻机向东往微山湖边发展。我们支队部和区党委靠拢在一起,在单县‘丰县‘鱼台‘金乡一带活动。一时间,军地双方密切配合,工作进展很顺利。
  国民党的几个县政府知道是我们八路军到了,纷纷向我们靠拢,希望依靠我们来帮助他们恢复政权。首先是丰县县长董玉珏‘县大队长黄体润,大摆了一桌宴席,专程来支队请彭明治和我去县政府吃饭。然后是砀山县县长窦雪岩,派人给部队送来了粮食和猪肉。最后沛县县长冯子固也来要求我们派部队,去沛县支持他们的抗日斗争。他们甚至公开向我们表示,现在他们离省政府很远,省政府对他们是鞭长莫及,管不了他们,因此他们愿意把我们当成上级领导看待,在日军“扫荡”时,听从我们的指挥,叫他们怎么打就怎么打。出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考虑,我们同他们商定,由这几个县供给我们粮食和物资,平时双方互通情报,战时配合作战。
  在我们的帮助下,几个国民党的县政府很快就巩固了政权,他们利用这个时机,拼命发展自己的武装。不久,丰县董玉珏‘黄体润的队伍发展到了四‘五千人,沛县冯子固的队伍更是发展到了六千多人,连砀山县窦雪岩的队伍也由几个人发展到了二千多人。这些人都是地头蛇,借助我们的力量,巩固了政权,发展了武装,队伍的发展比我们还快得多。
  这个时期,是湖西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高潮时期,不过事后看来,当时我们的思想有点“右倾”,对国民党人的支持太多,以至于他们以后还有能力反过来和我们搞“摩擦”。如果当时把他们搞掉,后来的局面就会大不一样。但当时他们打的也是抗日的旗号,而我们又要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如果真的把他们搞掉了,极有可能还要说我们犯了一个大错误。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建立自己的政权。占领了鱼台‘全县和金乡等地以后,我们派出了自己的县长,其中金乡县的县长,就是我们支队政治部的民运股长李英。不久,我们又建立了两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并开始筹备成立专员公署,准备由李贞乾任专员。在部队的发展上,苏鲁支队经几次扩兵,队伍由三千多人发展到了近万人。挺进支队也发展到一千多人,下编为三个营。
  当时的湖西地区有个特点,就是散落在民间的枪不少。原因是一九三八年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会战后,队伍全线溃退南撤到徐州的途中,丢下的步枪‘机关枪‘驳克枪和各种子弹不计其数。这些枪弹有的被地主搞走,拿去组织了地主武装,有的则被当地的老百姓收藏了起来。因此,有了人,就不愁没有枪。要想发展队伍,只要把国民党军队丢下的枪支收集起来,就可以编成一支像样的队伍。
  一九三九年二月,沛县北部有一支伪军部队,约一千四五百人,司令员名叫藉兴科,副司令员何玉祥,经我们同湖西特委的郭影秋同志的一系列工作,主动提出反正,要求我们派部队前去支持。结果我们队伍一到,他们就反正起义了。事后,经报请十八集团军总部批准,我们将这支队伍改编为八路军苏鲁支队的独立大队,由何玉祥任大队长,郭影秋兼任政委。因为藉兴科年纪既大又吸大烟,不适宜在部队工作,所以由特委统战部门给他另行安排了工作。
  这一年的三月,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领师部‘六八六团和补充团进入到了鲁西北和沂蒙山区,在恽城‘宁阳‘汶上等地连打胜仗,歼灭了伪军两‘三千人。胜利消息传来,我们知道是师部到了,于是立即发电联系,。很快师部就来了命令,要我们将挺进支队正式编入苏鲁支队,统一对湖西地区抗日武装的领导。接到师部命令,我们立即向湖西特委作了
  通报,并随即将挺进支队改编为苏鲁支队的第四大队,由李贞乾任大队长‘郭影秋任政委并兼独立大队政委,李发任副大队长,孙鹤一任参谋长。
  不久,我们将支队下面原相当于营级建制的四个大队,改编为相当于团级的建制,并在每个大队下编四个营,每个营下编四个连。独立大队编入三大队,编入三大队下属的一个营,由何玉珏任营长。我们以苏鲁支队和湖西特委的名义共同发电报,将改编情况报告了一一五师‘山东军区和山东分局,同时报十八集团军总部,得到了批准。
  经过我们几个月的作战与工作,湖西地区的局面基本是打开了。湖西的抗日根据地,北面到了金乡‘鱼台,东面到了微山湖边,南面逼近陇海铁路,占领了砀山等县。因为西面是国民党的占领区,我们没有过份进逼,可是也进入了中共鲁西南地委的所在地曹县。与此同时,我们苏鲁支队也发展到了一万二千余人,在当地是名声大振,称得上是当时整个苏鲁地区举足轻重的一支重要武装。可以说,这个时期是我们在湖西地区发展的鼎盛时期。
  六‘南下陇海路,番号改为苏鲁豫支队
  在巩固和发展湖西抗日根据地的同时,我们也曾多次寻求向南发展的机会,我们的部队就曾两次南下越过陇海路进入过萧县境内,当时萧县属于江苏省。
  第一次越过陇海路,是应萧县县委之请。抗战开始以来,萧县的形势一直比较好,差不多整个县都在我们党的领导和控制下。县委书记叫李中道,解放后曾任过吉林省的省委书记。县长叫彭笑干,县委还有纵汉民同志,在他们的领导下,萧县的武装曾发展到四‘五千人。但由于萧县距徐州较近,敌伪活动很厉害,这也给县委的工作带来了困难。听说我们支队到了湖西,从一九三九年三月起,县委就再三派人来,要求我们派一部分队伍南下支援他们。经支队军政委员会讨论,我们决定派支队副司令员梁兴初‘政治部主任王凤鸣率二大队越过陇海路,去萧县开展工作,同时侦察了解情况。
  半个月以后,他们回来报告说,陇海路很好过,只要两边搞好警戒,一下子就过去了。到了萧县以后,在县委提供的情报和带领下,半个月内打了好几仗,这里二百,那里二百,把一些土匪‘汉奸的队伍打掉之后,局面就打开了。
  他们还讲了一件事:有的土匪头子听说八路军到了,怕被我们消灭,就想向我们靠拢,同我们结成统一战线,但萧县县委认为,这些土匪武装在打着抗日的旗号,依然还去抢老百姓的东西,坑害当地群众,性质根本没有改变,因此绝不能同他们搞统一战线。根据县委的意见,梁兴初‘王凤鸣他们想了一个办法。一天,我们部队在白楼子东面一个叫洼子口的地方住下以后,搭了个台子,宣布要召开联合抗日大会,把那些土匪武装头子及其部下找来开会,并把他们放在会场中间,我们的部队则布置在会场的四周。一宣布开会,梁兴初就向空中打了一枪,以此为号,我们的部队立即举起枪,把那些土匪吓得要命,一个个乖乖地缴了枪,一下子就俘虏了四百多人,都交给了县委。
  梁兴初等人还反映,在萧县搞枪很容易,那里村村寨寨都有国民党军溃败时扔下的枪支,那时发展部队,多么需要枪呀!二大队南下只半个月,就搞了十几挺机枪和几百条步枪。他们认为,在安徽宿县‘河南永城等地区,尽管汉奸‘土匪活动猖獗,但如果支队主力南下,相信很快就可以打开局面。
  听了汇报,我和彭明治商量后认为,根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总部和师里的指示,在湖西地区局面基本打开以后,队伍可以而且应该继续向南发展。于是我们向湖西特委提出,留挺进支队在湖西坚持斗争,苏鲁支队的全部主力南下,往豫东‘皖北方向发展。特委同意后,我们又向总部及师部发电请示,总部回电报说,按照情况,是否南下,由我们自己考虑决定,如果决定南下,要注意同彭雪枫部队取得联系。总部还告诉我们,一一五师师部已经进入山东,我们的行动以后由一一五师直接指挥,与总部只要保持联系就可以了。
  接到总部的电报,我们决定南下。四月初,支队部率领一‘二‘三大队和独立大队开始越过陇海路南下。我们这次南下的目的是铜山以南‘宿县以东‘灵壁以西地区,主要是想把这一地区的伪军和土匪队伍消灭掉,压缩敌占区,扩大抗日根据地。
  我们很顺利地过了陇海路,之后又在地方党的帮助下,在徐州和宿县之间的夹沟顺利通过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