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节
作者:孤独半圆      更新:2021-02-20 16:00      字数:4768
  政治部主任朱瑞。红二军团改编为三纵队,司令员彭雪枫‘政委李富春‘副司令员刘亚楼‘参谋长萧劲光‘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军委纵队司令员叶剑英‘政委邓发‘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蔡树藩‘参谋长张经武。纵队下面撤销了师的编制,由纵队直辖团。一纵队下辖一团‘二团‘四团和五团,我们三团和六团被编散,番号也被撤销。三纵队下辖原属红三军团的十团‘十一团‘十二团和十三团,整个先遣支队就只有八个团,另加一个军委纵队。团以下的单位一律缩编,营缩编为连,连缩编为排。毛泽东在会上宣布:“所有的干部通通降一级使用,师长当团长‘团长当营长‘营长当连长。”但允许营长以上的有马骑。原来营长是没有马的,像我这个当团总支书记的,就没有马骑。政治处有匹马,但不是总支书记个人的,是用来驮整个政治处的行李。总支书记位于团营之间,实际上等于营级干部。整编的目的,在于保持部队的战斗力,保持部队的实力,以便在继续北上时更加有力于进行战斗。
  决定传达下来以后,黄永胜‘林龙发和我一起研究,归纳了几条关于部队整编的理由,然后在当晚召开全团会议,向大家宣布整编的决定,进行了动员。黄‘林二人和我在会上讲了话,向大家说明:第一‘整编是经常的事,目前部队减员大,人员不充实,连不象连,只比排大一点,每个连多的不过七‘八十人,少则三‘四十人,整编后,每个连可以有一百多人,能编成三个排,每个班也可以有十多人。这样队伍集中了,战斗力加强了;第二‘整编后减少了勤杂人员,精减了机关,减少了非战斗人员,加强了连队,充实了战斗力;第三‘部队继续北上后,会遇到马鸿宾‘马鸿逵‘马步青‘马步芳的马家骑兵队伍。马家军能骑善战,是一支骠悍的回族队伍,我们必须作好和马家骑兵作战的充分准备;第四‘从历史上看,我们一直在根据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整编,一九三三年以前,我们从游击队改编成独立团,继而又扩编成独立师,以后独立师编入红二十二军,红二十二军又编入了红一军团。队伍扩大了要扩编,队伍缩小了就要缩编。因此整编队伍是常事,不是谁编谁,而是为了集中力量,加强战斗力;第五‘各营‘连的干部,一定要把队伍带好,三团虽然暂时分散,但今后还会在一道战斗。一团‘二团都是我们的兄弟,我们到那里要很好地接受领导,尊重领导,要听指挥,把自己的队伍带好,尽量减少部队减员;第六‘分编到其他各连的人,就在连队好好干,将来是有前途的。大家多年在一起是有感情,这是很自然的,但将来还可以聚在一起。例如打起仗来,就又在一起了。不能搞宗派主义‘本位主义,也不要在同志之间有亲疏厚薄之分,不要搞这些。就这样,我们向全团指战员讲清了这些问题。
  三团的部队被编散了,番号也被取销了,有的营编成了一个连,有的营编成了两个连,并分别被编入了一团和二团。团部的直属队也解散了,卫生队编入一团,供给处编入二团,一些人被调入了连队。我们团的干部也都分散了,黄永胜到纵队部重新分配工作,林龙发调到五团当了政委,我则到纵队政治部重新分配工作。
  开完全团动员大会,已经是夜里十二点钟了,但我们谁也不想睡觉。于是,团里的干部,黄永胜‘林龙发‘徐林‘萧元礼和我等几个人,一起来到黄永胜‘林龙发住的房子里,说明天就要分散了,各走各的呀!大家都不免有点依依不舍。由于我们在一起爬过雪山,走过草地,共同度过了参加红军以来最艰苦的时刻,彼此之间感情很深。黄永胜说:“分散是自然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嘛!将来我们还是有可能到一起工作的。”接着,他解下腰带,拿出仅有的一块钱,说:“明天买点东西,我们大家吃一顿再走吧!”
  第二天,我们用那一块钱买了两只鸡‘两斤肉,把团部里的七‘八个主要干部,找在一起吃了顿饭,就分手了。当时大家是不喝酒的。这顿饭后,我们休息了一天,第三天早上便高高兴兴地各自分手,到自己新的工作岗位报到去了。在那天晚上开动员大会时,我们几个团干部就已经分别向各个连队告了别,因此走的时候再也没有到各连队去。几个连队就由各自的连长(即原来的营长)带着,分别到一团或二团去了。那时的部队少,住得也都很靠近,走不了几里路就到达了新的驻地。
  黄永胜和我到纵队部也不是一起走的。他先走,等他走后,我把政治处的郭成柱‘蔡六福事情都交待完了,人也都送走了以后,才一个人背上一个包袱‘一条毯子,走了约五里路,八‘九点钟就到了纵队政治部。
  这次在哈达铺,我们一共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将整个部队整编工作完成了。
  二十二‘ 到二团任俱乐部文任
  到纵队政治部后,政治部主任朱瑞直接找我谈话。他告诉我,领导决定我的工作是到纵队部的无线电大队去当政委,我表示自己没有当过政委,问他无线电大队有多大。他说不大,一共十七个人,但很重要。我说:“十七个人的政委不好当,我当不了,搞电台工作的都有技术,我也不懂,我一直都没有搞过电台工作,怕搞不好。
  朱瑞说:“是要你去当政治委员,你还不去呀!你看别的单位都不设政委,只有团里‘师里‘军团才设政委,这证明无线电大队是个很重要的单位。“
  我说:“再重要也是在机关里,不能打仗,没有仗打,打起仗来我们还得在后头。“
  朱瑞大概没想到我不愿意干,就跟我说:“我很看重你,才叫你干这个,连这个你也不去呀?“
  我表示愿意在团里工作,干什么都行,就是当指导员也行。朱瑞听了我的意见,当即和纵队政治部的宣传部长商量了一下,决定把二团的俱乐部主任调回纵队政治部,要我去二团接替他的工作。我马上答应说很好。事情就这样决定了。纵队政治部当即下了个命令,任命我为红军抗日先遣队陕甘支队一纵队二团俱乐部主任。命令是由纵队政委聂荣臻‘政治部主任朱瑞签署的,当时对部队政治干部的任命,司令员一般是不签署的。
  我马上动身,十点多钟就来到了二团,见到了二团政委邓华。邓华原来是红二十二军六十六师的政委,编入红一军团后,就一直在二团当政委。邓华是学生出身,文化程度比我们高,年龄比我们大,不仅领导能力强,而且待部下很宽厚,能在他领导下工作,我很高兴。我还见到了二团的总支书记王道邦,以及青年干事‘民运干事‘特派员‘技术书记等人,他们都表示欢迎我到二团来工作。
  当天下午,邓华就召集政治处的同志开会,布置了下列几项工作:
  第一‘抓紧时间,做好调查工作。主要是根据党的民族政策,调查了解回族同胞的风俗习惯,以便向部队进行教育,从而达到团结广大回族发群众的目的。
  第二‘帮助部队做好防止减员的工作。部队整编以后,人员已经比较充实,而且第二天就要出发,继续北上。我们要防止逃亡,防止开小差,同时要防止掉队。因病掉队落伍的,可以找人帮助抬‘也可以找车帮助推,无论如何要收容上来,各连的连长‘指导员‘尤其是指导员,一定要竭尽全力,减少本单位的减员。
  第三‘部队到哪里,就要把宣传工作做到哪里,西北的群众过去从来没有见到过红军,因此要向他们多宣传红军北上抗日的正确性,尤其要以不拉夫‘不扰民‘买卖公平和不打回民土豪等实际行动‘来向群众进行宣传。一定要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我们的“传家宝”。
  第四‘继续调查汉族土豪劣绅,并征集他们的物资钱财。
  根据会议的布置,我们在会后分头访问了村里的回民,向他们请教回族的风俗习惯。从他们那里详细了解情况后,我们向邓华作了汇报,并将重要的几条作为纪律:
  一‘每个回民村子里都有清真寺,这是回民做礼拜的地方,部队不能随便进去,宿营更不准住清真寺。清真寺里有阿訇,是“管辖”回族人民的,要对阿訇表示尊重。
  二‘对回民不能讲“猪”这个字,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因为回民不养猪,不吃猪肉,也不吃猪油。至于为什么这样,我们就不知道了。
  三‘回族妇女都比较严肃,部队指战员不要随便和她们说话,特别是对年轻妇女,更不要随便接触。
  这几条纪律规定下来后,邓华要我们分头去到各营‘连作了传达,要求部队除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外,一定要特别注意回民政策。
  二十三‘ 继续北上
  部队从哈达铺继续北上后,我们又开始像以前一样,每到一个村子宿营后,如果时间还早,我们就召开群众大会,向群众进行宣传;如果天色已晚,就发动干部‘战士在住宿的群众家里开展宣传工作。
  有了群众,我们再也不会像前一阶段那样挨饿了。可部队却又碰到了一个怎么吃饭的问题。我们都是南方人,部队在南方一直都是吃大米。到了藏族地区,虽说吃的是青稞麦,但我们也是把青稞麦粒像大米一样煮着来吃,面粉很少,因为来不及磨。现在到了北方地区,也就是在到达哈达铺以后,我们有了面粉,但各部队的炊事员都不知道怎么做,既不懂发面,也不会擀面条,只好用水一和,做成一个个汤圆,结果把这些面团放到锅里一煮,就都成了面糊糊,大家当然觉得不好吃,吃了以后都说:“这个面怎么这样难吃呀!”
  后来一问老百姓,才知道要把面做成烙饼‘面疙瘩‘擀成面条,或是先把面发起来做成馒头,这样才好吃。当时红军的政治工作是很细致的。我们当即与供给处的人一起,召集各连指导员和司务长开会,并请来老百姓当教员,终于在一‘两天时间里解决了吃饭问题。
  部队一路北上,只几天就通过了通渭城,听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曾在通渭召开了一个大规模的宣传大会,可惜我们没有能够参加。在直罗镇战斗之前,我一直都没有见到过毛泽东。
  那段时间里,部队都是正常行军,日行夜宿,每天行军大约六十到八十里。一般每走十里路,就有一次约五至十分钟的小休息;走到三十里路左右时,则是一次大休息‘吃午饭。每到休息时间,我们这些政治工作人员就对部队讲形势‘讲任务,进行北上抗日的宣传教育,同时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进行民族政策的教育,另外还利用空隙时间教战士识字‘唱歌,活跃部队情绪。军事工作人员则抓紧时间对部队进行打骑兵的教育。
  先前我们在毛儿盖准备过草地时,为防务藏族骑兵来袭,也曾在部队中进行过打骑兵的教育和训练。由于马在草原上跑得快,战士们看见骑兵来了,心里都有些慌,结果枪打不准,被骑兵冲上来把我们的部队给打散了。后来我们研究了一种对付骑兵的战术,采取我们在江西打大刀会时的办法,集中火力来打敌人的骑兵。同时教育战士,遇到骑兵一定要沉着冷静,只要我们沉着,瞄准了他,他在马上就更好打。为此,红一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彭加伦还专门编了一首歌,让各个连队来学唱。歌词大意是:“敌人的骑兵不可怕,沉着敏捷来打他,目标又大又好打,排子枪齐放一起射杀。”这首歌对部队的情绪鼓舞很大,使战士们对打骑兵有了信心。不过,在以后过草地时,除六团外,其它部队都没有遇过藏族骑兵。
  部队经通渭后继续前进,快到静宁附近时,过了一条河,名叫葫芦河,是洮河的支流。河水不深,只及膝盖,但石头很多。鉴于以前过河时曾有人被河水冲走的教训,这次过河时,我们格外小心。当时邓华提出了一个口号,叫“摸着石头过河”,意思就是要我们扶着河底的石头走路,这样就不会被河水冲走了。以后邓华又向我们解释说,这是一句成语,意思是说,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制定好对策,然后再脚踏实地地往前走。这样,我们一步接着一步地往前走,事情就会办得比较稳妥一些。
  我们过葫芦河时,已是深秋,河里的水又是从雪山上下来的,冰冷刺骨。那天,我在涉水过河时,一不小心,腿在石头上碰了个大口子,立即就哗哗地流血。上岸后找到卫生员,弄点碘酒擦了擦,简单包扎一下。但以后伤口竟溃烂起来,一直到陕北都没有好。后来还是邓华告诉我,弄点辣椒擦一擦试试,我就找了点辣椒,用棍子擀成面,糊在伤口上。嘿,还真管用!不到一个星期,伤口就长好了。
  二十四‘ 部队进入宁夏
  过了静宁,就是六盘山。一九三五年十月七日,我们翻过六盘山,进入了宁夏的古原县。就在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