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作者:孤独半圆      更新:2021-02-20 16:00      字数:5084
  阡巴浼捌渲芪У厍蛲梁莱锟睿凰鸭魏筒计ァ8愕降囊蠛臀镒剩欢妓偷搅司俊?br />
  接着;主力红军准备集中力量消灭罗卓英的第一纵队;由我们红二十二军配合作战。我们全军;于二月二十四‘二十五日从浒弯南撤;星夜兼程赶往宜黄县以南的黄陂‘东陂一带。二月二十七日上午十时;我们到达黄陂附近。当主力红军正在黄陂南面的高山上同国民党军进行激战的时候;我们赶到了;部队立即跑步前进;准备前去参加这一战斗。但我们快跑到山顶时;上面来了通报;说黄陂‘霍源‘摩罗嶂‘登仙桥一带的敌人;已全部被我主力消灭;敌五十二师师长李明被击毙;五十九师师长陈时骥被活捉。
  由于我们到晚了一步;没有参加上这一重要战役。事后听说;这一仗是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在前线统一指挥的伏击战。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了一个大胜仗!
  至此;敌人的第四次〃围剿〃已被撤底粉碎。我们红二十二军奉命转向永丰‘乐安‘新干‘清江方向;深入国民党统治区域活动;继续扩大苏维埃区域。不久;我们攻占了新干县城;缴获了大批资财;扩大了红军队伍;开阔了新的区域。
  八‘ 滕田整编
  粉碎了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后;一九三三年五月;红一军团和红二十二军在永丰县的藤田进行整编。红二十二军被编入红一军团;将红一军团所属的三军‘四军和红二十二军的两个师编为两个师‘六个团。军缩编为师;师缩编为团。红三军的九师‘五师被编为红一军团第一师的一团‘二团;红二十二军的六十六师被编为第三团;红四军的十师‘十一师被编为红一军团第二师的四团‘五团;红二十二军的六十四师被编为第六团;原几个师下属的团就缩编为营;每个营下编四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一师师部由红二十二军军部编成;二师师部则由红四军军部编成。三军军部分散做了安置。原来的师部均改编为团部;师政治部也就成了团政治处;取消了原来的编制;只高设干事若干人。经过整编;机构大大缩减了;非战斗人员减少了;部队也得到了充实。
  我原来所在的红二十二军和六十四师的建制均被撤销;不复存在。整编后的红一军团军团长仍为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先后为扬宁‘左权;政治部主任先后为李卓然‘朱瑞。下属的两个师;一师师长先后为罗炳辉‘李聚奎;政委为蔡书彬;参谋长毕占云;政治部主任谭政;二师师长先后为吴皋群‘陈光;政委先后为胡阿林‘刘亚楼;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先后为刘亚楼‘史犹生等。
  我们原六十四师师长张世杰被任命为六团团长;师政委史犹生为六团政委(后来升任为二师政治部主任);团政治处主任则为赖际发。我仍然留在六团政治处;由青年科长改为青年干事。
  藤田整编对我个人也有着特殊意义。正是在这次整编中;我由六团政治处组织干事罗泽中介绍;由共青团员转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
  藤田整编;使我所在的红二十二军;成为了红一军团这个中央红军主力部队的一部分。从此;我就开始在林彪的直接指挥下工作和战斗。
  整编后;红一‘红三‘红五军团便分散活动。我们红一军团转向宜黄‘南丰方向;准备迎击敌人的第五次〃围剿〃。
  一九三三年九月;蒋介石又集中一百万兵力;兵分四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了第五次〃围剿〃。这一次;蒋介石还总结了前几次〃围剿〃失败的经验;决定采用德国军事顾问的意见;集中兵力‘步步为营‘稳扎稳进。每前进一步都要修筑坚固堡垒;再凭借着堡垒的支援逐步向前推进。敌军每一路都集中了三至六个师的兵力;并配置山炮和野炮;空中还有飞机配合。他们每天至多前进是二十里;一般是十五里左右‘就停下来修筑坚固的堡垒;等队伍集中了;碉堡做好了;再利用飞机掩护向前推进。然后;再筑堡垒;再前进。
  这次国民党军采用的进攻方法也与以前大不相同。首先是以大批飞机整天轮番轰炸;摧毁我们的工事;用大炮摧毁我们的防线;再以坦克开路;集中两‘三个师的兵力;两‘三万人齐头并进;一起向我们发起进攻;叫你一时消灭不了他们。这种打法;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给我们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敌人的军事策略变了;我们的也在变;但遗憾的是;毛泽东因受王明路线的排挤;离开了红军的指挥岗位;原来红军的那套战略战术丢掉了;代之以李德的那一套。李德是个德国人;由第三国际派来指导中国革命;但他根本不懂得中国革命的实际;硬性搬来了苏联红军过去打仗的那一套。当时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完全听从‘采用李德的一套错误做法;先是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命令红军作冒险主义进攻。进攻失败后;又主张分兵把守;实行单纯防御;搞〃短促突击〃;以堡垒对堡垒;同敌人拼消耗;使红军陷于完全被动的局面。
  九‘ 硝石战斗
  我参军以后打的第一个败仗就是硝石战斗。这实际上是第五次反〃围剿〃开始的序战。
  在硝石战斗之前;红一军团在藤田整编后;就在李德等人的命令下;与红三‘红五军团分开活动;分兵把口;广设防御阵地;以致红军不能在运动战中集中力量歼灭敌人;从而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例如大雄关和草?岗两次战斗;皆因敌强我弱;致使红军在阵地战中伤亡过大而被迫撤出战斗。
  一九三三年夏;红三军团转入闽西作战;占领了清流‘归化‘将乐‘顺昌‘沙县五座县城和闽北的一个重镇洋口;缴获物资甚多。随后;我们红一军团也沿着红三军团的路线向闽西转移;以求巩固和扩大红三军团的战果。当部队行进至将乐县城时;突然接到命令要我们改变方向;去阻击从抚州向我建(宁)‘黎(川)‘泰(宁)地区进攻的敌人。当时国民党军以四个师的兵力进攻黎川;而守卫的红军只有五‘六百人的一个独立团;待我们赶到时;敌人早已占领了黎川城。
  按照常情;我们这时是不应当进攻黎川的;但临时中央的军事决策者却命令我们向黎川‘南城之间的硝石进攻;并要求我们消灭敌人;占领硝石。而此时的硝石已成了敌人坚固设防的阵地。我们在一个拂晓;开始向硝石的堡垒群发起突击。然而;连续几次冲锋;都被敌人打了下来。这一天;我们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十二点;毫无进展;一个碉堡都没有打下来;而我们部队伤亡很大。我们二师六团连续冲锋六次;均未奏效;全团伤亡近六百人;团长张世杰牺牲;三个营长中有两个负伤。但上面还命令我们继续发起冲锋;要我们在黄昏前拿下硝石城。
  当天下午三点;当团政委宋成泉(长征以后听说此人已叛变投敌)正在动员和整顿队伍;准备再次组织进攻时;突然传来命令;要我们停止进攻;立即撤退;而且越快越好。结果除留少数人负责撤退伤员外;其余部队匆忙跑步撤出战斗;一口气就跑了四‘五十里。后来才告诉我们;如果当时不这样做;进攻硝石的部队很可能会全军覆没。因为我们已钻到敌人包围圈中去了。当时国民党军在黎川的四个师‘南丰的三个师和南城的三个师;共十个师的兵力;正分三路向硝石合围过来;离硝石仅有三‘四十里路。我们当时正处在敌人堡垒群的纵深之中;几乎要被敌人全部消灭。
  在接到撤退的命令后;团政委宋成泉在组织撤退时;命令我和政治处的其他几个同志留下负责撤退伤员;但却没有留下任何掩护部队。部队说走就走;在当时那样的紧急情况下;我们只来得及找两副担架;把两个负伤的营长抬出来;还带出来一部分轻伤能走的同志。
  回到团部;政委要追究我的责任。我说:〃你们部队一撤退就跑;都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些掩护的人员;弄出来两个营长和一部分能走的伤员就算不错了;你就是杀了我;我也无法把全部伤员弄出来。〃这一情况后来反映到了师部;师政委刘亚楼‘师政治部主任史犹生都认为不能责怪我;不能给我任何处分。他们说;这是一次错误的战斗;打了败仗;丢了伤兵;怎么能怪吴文玉呢?这才免予追究我的责任。
  十‘ 任警通连指导员
  硝石战斗后;红一军团自江西开往福建;一天;我们六团当前卫;我在后面负责收容工作;正好走在师直属机关的前面。师政委刘亚楼看到我们六团掉队的人太多;就很不高兴地问我:〃你们六团怎么搞的;队伍怎么这样不行;掉队落伍的人这样多?〃我解释说;天气太热;又是这样的长途急行军;好多人都受不了;所以掉队的就多了一些。听了我的解释;刘亚楼没再说什么就走了。
  部队到达建宁附近的一个地主宿营后;团里突然通知我;说师首长要找我谈话。我心里想;找我干什么;一定是刘亚楼要批评我收容工作搞得不好。我刚行了一天军;很累;但还是不得不往返十几里路去师部。
  来到师部;师政委刘亚楼和师政治部主任史犹生两个找我谈话。他们告诉我;要把我的工作变一变;调我到师部警通连当指导员。这个决定大出我的意外;我说:〃我从来没有当过指导员;怎么当法?〃
  刘亚楼说:〃吴文玉;你别嫌官小。不要以为只是个连指导员;这个官比你当青年干事可大得多。警通连有一百八十多人;共四个排;包括警卫排‘通讯排‘侦察排‘电话排在内;你可以指挥一百八十多人;实权比青年干事大得多。至于工作嘛;慢慢就会熟悉的。〃
  我说:〃那我服从命令;我主要是怕当不好这个指导员;至于官大官小我不在乎。我是队伍在藤田编队前;才由青年团员转为党员的;现在入党才几个月;就怕当不好这个指导员。当不好你们可别怪我。〃
  这次谈话后不久;我就到警通连任了职。警通连的连长懂业务;架设电话‘搞侦察都有一套。我当指导员;主要任务就是做干部‘战士的思想工作。
  我天天跟着连队行军。各个排的业务不一样;做思想工作太笼统了不行;都得要具体布置。早晨连队集合时要讲话;要提出当天的注意事项;行军时要走在队伍的最后面;收容掉队落伍的人员;晚上一到宿营地;还得听取汇报;解决问题;布置工作;工作确实是难搞。为此我找史犹生诉苦;说这个警通连比一个营的人还多;又没有副指导员;我又是支部书记;什么事情都得我自己干;实在是搞不了。
  几个月后;我对指导员的工作慢慢熟悉了。但突然来了调令;要我到红一师政治部任青年干事;重操青年工作。刘亚楼看到调令后;就问我是否向上面写了报告。我十分委曲地说:〃我没有写报告;我向哪里去写呀!〃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军团政治部组织部的青年干事周冠南从中做的工作;他认为一师的青年工作需要加强;于是通过军团政治部主任李卓然;把我从二师调到了一师。
  就这样;我离开了红二师来到了红一师;又见到了谭政;又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了。当时红一师政治部的组织科长是谭甫仁;宣传科长是彭加伦;地方科长是方国华。政治部共约七‘八十人;我们相互之间相处得很好。我这时对青年工作也比以前熟悉了一些。
  十一‘ 乌江战斗和温坊战斗
  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由于李德等人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我们在国民党军优势兵力的攻击下;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各条战线;包括南线‘北线‘东线‘西线;都不得不一步步地向根据地中心区域退却。就我所知;我们红一军团在这期间一共只打了两次胜仗;即乌江战斗和温坊战斗。
  第一次胜仗是乌江战斗。当时;红一军团由东线转向南线。经过连续几天的急行军;部队来到永丰地区一条也叫乌江的河流附近。这时正好蒋介石的八十一师从永丰县城出来;到了离永丰县城约五‘六十里路的乌江附近;敌人的另一个师也从吉水往兴国前进;但与八十一师相距较远。当八十一师的队伍正在向前行进时;我红一军团的两个师突然赶到;切断了敌人向永丰的退路;全部包围了八十一师。战斗从上午十一点开始打响;到下午四点全部结束。把国民党军第八十一师全部歼灭在乌江地区。这是红一军团在第五次反〃围剿〃开头打的第一个胜仗。
  当时我仍在红一师政治部任青年干事。谭政派我去一师三团参加战斗。三团的团长为黄永胜;政委是邓华。在黄永胜‘邓华的指挥下;三团的队伍全部展开;像赶鸭子一样;很快就把敌人赶到一个山头上;全歼了敌人一个营。
  乌江战斗是第五次反〃围剿〃以来;我们打得最痛快的一仗。当时中央苏区的各种报刊都发表文章赞扬红一军团;特别是把红一团和红五团大大宣传了一番。
  乌江战斗本来是一场运动战;我们是远道奔袭;八十一师离开堡垒群已五十多里;来不及修筑工事;敌人另一个师在后头又赶不上来;等他们赶到;我们已全部消灭了八十一师。后来却硬把这场战斗说成是〃短促突击〃的胜利;这就有点牵强附会‘强词夺理了。
  红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