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节
作者:旅游巴士      更新:2021-02-20 14:25      字数:4815
  对此就颇有些顾忌。南方虽说是鱼米之乡,土地肥沃,出产众多,但是若是距离太远,就不好管理。没办法,这年头交通不便,不说平民百姓,便是官宦人家,也多有一辈子待在家乡,从未外出过的。若是在本地没有根基,天高皇帝远之下,不说当地的那些地头蛇是何等反应,但说派出去的那些下人管事,也会因此产生一些心思,偷奸耍滑,中饱私囊也是正常的,再遇上几个胆大包天的,仗着主家的势,做出些鱼肉乡里的事情,那就得不偿失了。因此,若是有江南人过来购买,自然更容易卖得出价。
  史鸿在几次拍卖中淘了不少东西,多半是些书籍,这年头,虽说有了活字印刷术,但是,知识在这年头依旧是被垄断的,很多老童生或许一辈子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压根没读到过别的书,因此,书籍无论是印刷制作成本,还是别的缘故,依旧属于奢侈品的范畴。但是这次不一样,相比较于那些昂贵的古玩珍宝,书画摆件等,书籍数量很多,多数也都是些大路货,大家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清点辨识造册,而且负责这一块的,多半是小吏,他们虽然也识字,但是对书籍的判别能力却实在不怎么样。因此,干脆全部装箱,一箱一箱地卖,价钱就跟市面上旧书的价格差不多。因此,这些书都让听到消息的一些文官给一箱一箱给买走了,史鸿也买了好几箱,虽说里面不少书比较常见,但是版本也不怎么一样,另外,史鸿也算捡了几个漏,里面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连林家的藏书里面也没有,这让林黛玉很是欢喜了一番。
  就在史家的人兴致盎然地掏钱给自家增加一点收藏的时候,贾家那边再次出事了。
  出事的不是荣国府,是宁国府,多年没有露过面的贾敬在清虚观一命呜呼了。
  贾敬这人的存在感实在有些薄弱,好歹也勉强算得上是亲戚,两家住的也不远,但是史鸿这么多年了,还真没见过贾敬究竟长什么样,是高是矮,是圆是扁。结果报丧的人到史家来的时候,说是宁国府大老爷没了,史鸿一开始还以为是贾珍死了,回头细问的时候,才知道,死的居然是贾敬。
  贾敬死的有点突然,而且还有些丢脸,虽说贾家的人为了脸面做出了美化,恨不得直接说贾敬这是被仙人接引,直接**成仙了。但是,只要仔细一打听便知道,这家伙居然是吃丹药吃死的,虽说吃丹药吃掉性命的人不止他一个,好些皇帝都是因为服食丹药,导致重金属中毒的,只是人家是皇帝,自然有人去美化,人家那叫龙驭宾天,贾敬呢,那就叫不知死活。为了遮掩这件事情,不让别人知道了笑话,宁国府的人本来一开始还将清虚观的道士羁押了,后来为了脸面,最终也不得不将人给放了,让清虚观那些担惊受怕了许久的道士们长松了一口气。
  以史鸿的想法,贾敬在贾家的人里面,算是一个难得能够善终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作为一个官二代,贾敬这辈子是生得富贵,死的哀荣,他出生的时候,乃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公之子,那会儿贾家正值鼎盛的时候,放到后世,那就是顶尖的那一撮**了。虽说后来辞了官职,将爵位也丢给了儿子,自己直接住进了道观,按道理,也就是一般的贵族子弟了,也就比平民百姓强上一些,结果死了,圣上还赏赐了一个五品的官职,让他不至于因为无官无职,导致丧礼不够体面。
  贾敬年轻的时候,他也是典型的人生赢家,他是贾家这么多年来,真正意义上金榜题名的一个人,只是因为他本人的原因,还有就是贾代化的早逝,让贾敬辛辛苦苦的科举生涯最终白费掉了。
  但是,贾敬不得不说是个极聪明的人,如贾赦这样的,袭了爵,没有正经的官职,在家花天酒地自然算不上什么错误,贾敬更是更进一步,人家连爵位,世俗的富贵也不要了,直接出家做了黄冠,追求升仙了道去了。不得不说,宁国府恶名昭著,要不然人家也不会说,宁国府除了门口那对石狮子是干净的之外,就没一个干净的人。但是对于贾敬,很多知道他的人,对他印象都还不错。很多人对贾敬的评价就是,还算是个不错的人,就是生了个混账儿子,一些以前跟贾敬有过交情的更是有些遗憾,觉得贾敬实在可惜了,要是当年他在翰林院再多熬两年,如今说不得也能进内阁中枢了,结果后来大概是因为失意,直接放下红尘,连妻子儿女都不顾了。
  因此,史鸿心里想着,贾敬虽然死得有些乌龙,但是,他死的的确很是时候,要是过上几年,贾家获罪抄家,贾敬老大一把年纪了,还要被不孝儿孙连累,落得个锒铛入狱,没准还得被流放边境,受尽屈辱,倒不如现在早死早超生,不必看到子孙不孝,家业凋零,曾经的荣华,尽数化作尘土。
  当然这是对贾敬,但是对贾珍与贾蓉这对父子刚刚起步的仕途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就在前一段时间,贾珍与贾蓉才走通了上面的门路,跑到外地赴任去了,虽说官职不高,但也是有实权的位置,他们费了老大的力气,花了许多钱财打通了关节,这才得以补上那两个缺,这下子全泡汤了。
  贾珍和贾蓉新官上任还没来得及放上三把火呢,之前想要鱼肉乡里,大捞特捞的想法也还没来得及实行,甚至,为了跟同僚下属联系感情,先行投资的那一部分钱还没来得及捞回来,这下子,一切努力都白费了。无论是作为独子还是嫡长孙,两人都是要守孝三年的,若是别人,或许还能得了恩典,夺情什么的,但是贾珍和贾蓉算什么东西,也值得圣上专门下旨恩典?因此,父子两个不得不跑回来给贾敬守孝。
  或许也因为贾敬死得实在不是时候,贾珍和贾蓉在贾敬的丧礼上也实在表现不出什么悲痛来,倒是让碍着脸面,过来吊唁的人,看了不少笑话。
  要不是有荣国府的存在,史家跟宁国府也搭不上什么关系,因此,史家不过是史鸿出面吊唁了一下,在贾敬出殡的时候又出了一次面,之间虽说贾珍跟贾蓉一个亲热地叫史鸿兄弟,一个叫叔叔,想要攀关系,但是,史鸿一直保持着不冷不热的关系,让贾珍他们失望不已——
  作者有话要说:一大早部门经理就一顿夺命连环call,喊人去公司加班,折腾到天黑了才回来,还是无偿的,还好没吃公司的工作餐,要不然的话,没个**点别指望下班了,真是受够了!
  第 113 章
  史家庄子上;红薯已经种下去了,之前打听的时候;又听说了一件事;说是红薯可以靠着扦插藤蔓就可以生长了;因此,只需要先种上一块地,等到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剪了藤蔓栽下去就行。史鸿也发现了这玩意最大的麻烦;一直以来;土地交税交的都是粮食;国家认可的就是稻麦,毕竟,这玩意晒干之后;储藏个两三年不成问题,可是红薯不行,这虽然能吃饱,但是,不能用来交税,而且也卖不出价,因此,愿意种植的人就非常少了,因此,史鸿加大了寻找玉米的力度,这玩意论起保存来,比稻麦还强一点呢。红薯也可以适当扩大种植范围,不过,还是要想办法进行深加工才行。
  史鸿暗叹自己没有某点男的命,换了个人,谁要这么麻烦啊,一股脑儿全部种土豆红薯,什么都没问题,怎么到了他这里,问题就一桩接一桩呢!
  史鸿其实就是闲得无病□,种田的事,他也不懂,全是庄子上积年的老农在干,他不过是两嘴皮子一翻,出个主意罢了,要是他当年学化工的,这会儿还能想办法弄点化肥什么的出来,问题是他又不是,他根本不知道化肥主要成分是什么,因此,将事情安排下去之后,他就没多少事情了。
  又值休沐日,史鸿护送着林黛玉还有史湘霓去城外的慈恩寺上香,这年头女人受到的限制很多,一贯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林黛玉又在孝期,不能出门交际,因此,史鸿隔上一段时间,便会带林黛玉出来一次,虽说一般就是去寺庙,捐献一些灯油钱,将林黛玉抄写的经书供奉在佛前,但是好歹出来一趟,也能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
  这会儿已经是五月,路边的槐花正在盛开,一路上满是槐花的香味,林黛玉与史湘霓坐在一辆马车里面,两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史湘霓出嫁的日子差不多定下来了,就在秋天的时候,松快的日子也就不多了,因此,这些日子以来,秦夫人对史湘霓多有放纵。
  史湘霓一直是一个比较喜欢热闹的性子,她透过车窗上用细竹篾编的帘子,隐约可以看到外面的人群,经过的店铺,脸上露出一些欢喜之意:“这次出来,可真是占了嫂子的光了,哎,最近天天在家做针线,做得我手指头上都要起茧子了!”
  林黛玉轻笑一声:“怎么就占了我的光呢,小姑你要是想出来,跟你哥哥说一声,他难道还会不答应不成!再者说了,等到日后小姑你出了门子,将来的姑爷,难道还能委屈了你不成?”
  “谁知道呢,又不是什么人都像哥哥一样的!”史湘霓心里也有些憧憬,不过还是脸上微红,轻声说道。
  林黛玉心里也是一甜,说句老实话,史鸿毕竟是后世来的,原本家教就不差,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男性对女性就更加温和一些,史鸿这辈子依旧保持着上辈子的习惯,加上林黛玉本身也是个美女加才女,性子也极好,史鸿自然对林黛玉也极为体贴温柔,林黛玉对此不是不感念的。
  姑嫂两个人凑在一起说说笑笑了一阵子,慈恩寺也到了。
  慈恩寺算起来也是千年古刹了,香火很旺,又正是休沐日,前来上香的人络绎不绝,寺门口还有很多小贩,叫卖着一些小玩意,比如说荷包香包,各种各样的佛香,还有支着摊子卖茶水乃至各种小吃食的摊子,生意都很不错。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吃得起慈恩寺里面有名的素斋的,很多人拖家带口过来敬上一炷香,一家子就在寺庙门口喝上一碗粗茶,花个几个铜板,吃碗素面什么的,也就差不多了。
  马车在慈恩寺门口停了下来,因为史鸿事先就叫人过去打了招呼,自然不需要跟一大堆善男信女挤在一起去上香,而是直接被在门口等候的知客僧引到了专门接待大户人家女眷的佛堂。
  林黛玉和史湘霓两人戴上了幕笠,遮住了头脸,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进了佛堂,史鸿陪着上了一炷香,便在佛堂外面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了下来。
  “咦,子嘉你也在?”天气很好,暖风吹得人薰然欲睡,史鸿正眯着眼睛,有些犯困,却听到了一个耳熟的声音从一侧传了过来,史鸿睁开眼睛,转头一看,却是冯紫英跟卫若兰。史鸿跟他们关系平平,往来并不多,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他还是赶紧站起身来,做了个揖,招呼道:“原来是冯世兄与卫世兄!”
  冯紫英笑道:“叫这么生疏干嘛,直接叫我们的名字就是了!”卫若兰也在一边点头,笑道:“说起来,这两年子嘉你勤于王事,你堂哥又去了南边,倒是跟咱们都生疏了!”他们两个出身都不差,如今都在禁军里面厮混,虽说品级差不多,但是,本朝虽说不至于跟宋朝一样重文轻武,但是不得不说,哪怕是相同的品级,除非打仗,否则,文官升得都是比较快的,也更容易进入权力中心,他们都是世家子弟,自然知道史鸿如今的分量,难得遇到,还不赶紧过来套近乎。
  “是小弟的错,小弟在这儿给两位赔罪了!”史鸿算不上什么功利的人,无论是冯家还是卫家,也没有在什么敏感的地方犯错误,他们原本跟史家也算是一个阵地上的,至今也还是有些来往的,史鸿自然不能让人家热脸贴上冷屁股,直接把人给得罪了。
  冯紫英跟卫若兰都是暗地里松了一口气,之前瞧见史鸿似乎有些昏昏欲睡的时候,他们还犹豫了一下,要不要上前打个招呼呢,这会儿见史鸿很给他们面子,心里也舒服起来,冯紫英笑道:“子嘉今儿也来上香!”
  “是啊,陪家妹与拙荆过来的!”史鸿笑道,“你们呢?”
  冯紫英笑道:“我们也是差不多,主要是陪若兰!”他挤了挤眼睛,带着一点促狭说道:“若兰他们家正在给若兰议亲,若兰偷听到说的是永兴伯家的姑娘,正好听说那姑娘今儿出来上香,便想要偷偷见上一面!”
  史鸿张大了眼睛,天哪,又是一个官配被拆了,卫若兰不是史湘云的对象吗,如今居然换人了!不过这也难怪,似乎原著里面,贾家也没考虑过史湘云,对贾宝玉的婚事,一直就在薛宝钗跟林黛玉之间拉锯,没有这个选择,史家自然早早地就给史湘云定下了卫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