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节
作者:泰达魔王      更新:2021-02-20 13:44      字数:4905
  以自己的名义给贾母敬上一道时鲜的好菜。
  虽然整个荣国府实际上是大房完全占据了上风,但是因着贾母坚定不移的偏向二房,一时间二房的影响力倒也没有完全消除。又因着大房目前没有当家主母,丽娘即便是正经的二房姨奶奶却也依然没有权利行使当家主母的管家的职责。
  目前,府里能够管家的也不过就是贾母和王氏两人而已。但是因着贾代善去世的时候,王氏的行事太过出格儿,让荣国府一时间成为了京里上层人家的笑柄,贾母很是生气,遂直接免了她的管家权。随后贾母自己亲自上阵管家,但是因着年纪大了,未免体力有些不济,她本人又是十分惜命的人,最后不得不又让王氏继续帮着管家,只是这一回贾母没有下放所有的权力,只是让王氏管理库房和厨房。
  为了不让王氏一家独大和府里的平衡,贾母又让丽娘也跟着管起了府里的针线房。于是,刚刚忙完整理吴府的诸事丽娘以为接下来可以清闲的时候,又接着忙了起来。
  针线房的差事看起来不如库房和厨房的差事那样威风,油水足和有体面。还有就是在针线房的差事不如其他的差事那样能够露脸和出头。府里有名头的主子就那么几个,并且作为最大的当家人贾母是不穿针线房做的衣裳的,就连贾赦父子的衣服也大多都是丽娘和她的丫头或者是请孙家的绣坊里的女红师傅专门单做的。也不怎么用府里的针线房的东西。至于二房贾政一房的针线,也只有一些大件儿才让针线房里的人做,其他的也都是房里的丫头婆子们做。这么一算下来,针线房除了做府里每年分发给下人的四季衣裳外,也只做些各房有头有脸的丫环的活儿。实在是不太受重视。
  但是,对于如今的丽娘来说,针线房这样清闲的差事反而更好。即便不容易出彩,但是只要不出错就好。更何况,就她的身价来说,大厨房的差事和库房的差事的那些油水她还是不看在眼里的。不是她自吹,这些年她手里的嫁妆经由吴立行和孙启智这些能干的大商人的打点早已翻了好几番。不说能赶得上贾母的私房,但是至少绝对要比王氏的嫁妆和私房多上好些。并且当初在山西的时候,她也打理了内宅三年多,也没少赚的好处。一句话,她是不差钱儿的主。
  即便如此,府里的人一向喜欢站队,所以针线房这个清水衙门里也掺杂了不少的弯弯绕绕。丽娘对这个差事的看法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为说句实话,就她所知道的贾母的性格以及府里的财务状况,这府里的一针一线估计到时候是分不到她所生的孩子们头上一分一毫的。那她干嘛要做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事。
  即使针线房的差事她真的不在意,但是,她即在其位,便要谋其政。她绝对不容许任何人骑到她头上的。
  这一日,春光明媚,阳光普照。丽娘一早服侍完贾赦,等他去了衙门后,她又送了贾瑚和贾珏兄弟两出门。
  她回了屋里,喂迎春吃了白粥,抱着她逗弄了一会儿才起身去针线房里。
  到了针线房刚坐下,早有机灵的丫头沏了一盏香茶,又拿了几碟子佐茶的小点心一齐端了过来。
  丽娘只随意地看了看,却没有动。
  且说丽娘自接受管理针线房以来,她也没有玩儿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游戏,大多数事情也是萧随曹规,本着的就是无功无过,你好我好大家好,即便谁有个什么出格的事儿,只要不误了差事,她也不多言。
  就这样,这些丫头婆子们一开始还战战兢兢地,后来见这位主子既不打雷也不下雨,心下也就慢慢的放松了警惕。觉得先头那些跟着大爷去山西后回来的人说这位主子多精明多厉害的事,怕都是为了奉承或是吹嘘而已,实在是名不副实。
  当五福把这些话丽娘学给听的时候,丽娘只是笑了笑,然后一脸戏谑地问她道:“你说这话对不对?”
  五福一下子愣了,随后也跟着笑了起来。然后有些傲气地狠狠道:“这些不知所谓的人,理他呢。”
  所以今日,丽娘依然只是随意地让人拿来花名册点了名,看人都来齐了,就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又问清楚了最近要用来送礼的绣品的赶制进度后,也算是在自己的预期内,心下有数了,也更是不在多言,又吩咐了几句,就起身准备回了。
  正在这时,原本针线房的采买婆子王大春家的凑了上来,屈了屈膝行罢礼,然后呈上一个册子来,道:“回姨奶奶,这册子是奴婢列的府里下人夏季所要用的衣料的数量和种类,请您过目一番,若是没有问题了,您批一个条子,奴婢好拿了条子去库房支银子。”
  五福忙接过册子递给丽娘。
  丽娘翻开册子只看了一眼就扔到了春家的头上,冷着声问道:“往日里你的册子也是这么写的?”
  王大春家的仗着自己是王氏的奶嫂子,一向在府里横行霸道惯了,往常就连张氏她都不怎么放在心上,像丽娘这样的人更是不在她的眼里。她只抬头直视着丽娘道:“姨奶奶毕竟是没有管过府里的事,不知道府里的规矩,往日里太太和我们二奶奶理事,规矩一向如此?难不成就为着您这半个主子理一回事,就要把这规矩改了不成?这可是自老国公爷时就有的规矩。”说完,她一脸的得意洋洋。
  丽娘被她气的笑了起来,心想,这朝廷还有改朝换代的呢,这荣国府的规矩就是铁铸的不成,一死儿都不能改了?不过,眼下也不是逞口舌之快的时候,只抚着额头似笑非笑的看着她问道:“这规矩改不改不是我说了算,那我再问你,这做给你们这些下人做衣服用的棉布料子难道比大爷往常冬天的用的毛料子,绸缎料子还要贵上几分不成?”
  王大春家的本来心里就有鬼,这会儿更是被丽娘的话噎得厉害,只是她一向都是占上风惯了,即便知道事情露馅儿了,可是她想着她的靠山可是王氏呢,索性嘴上依然不服软道:“姨奶奶怕是不知道吧,京里的物价怎么着也要比山西那些穷乡僻壤贵上几分吧。更何况,我们府上买的料子又一向是京里顶尖的铺子里出来的,这么个价钱,也就不足为奇了。”
  丽娘按耐住性子,问道:“你说的哪家铺子,我这就派人去把掌柜的招来问问?可真是这个价”
  王大春家的这才焉儿了下来,有些支支吾吾的道:“这个奴婢就不清楚了。”说着,她还拿眼角儿的余光觑着丽娘。
  丽娘也实在不想跟她胡搅蛮缠了,只开门见山的说:“这实际上是怎么一回事儿,大家伙儿都心知肚明,我也不想把事情做绝了,大家脸上都难看。这个我是不会批得,你拿回去重新写过再拿过来。只要价钱在合理的范围里,我自是不会难为人的。你看如何?”
  王大春家的这才知道了厉害,只是到底心有不服,还想反驳来着。
  丽娘就是圣人脾气,这会儿也忍不得了,只摆了摆手,打住了她要出口的话,有些不耐烦的道:“你非要我把难听话说出来,是不是?回去告诉你家二奶奶,这满京城的各家铺子的料子是什么价钱?二奶奶她自己陪嫁的铺子里的料子卖到府里又是个什么价钱?你也让人去打听打听,她的铺子对门儿的那家京里最大的绸缎铺子的主子姓什么?在京里做了多少年的生意?你们二奶奶的这价钱可不是只高了一成两成?而是翻了两倍不止?她这样肥己损公可是要得的?难不成真要我去问太太大爷二爷不成?”
  周围的其他人听了这话,有的恍然大悟,有的一副早知如此的样子,还有的幸灾乐祸,当然,更多的则是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王大春家的更是面皮涨得紫红,再也不敢反驳,弯腰捡起册子,嘴里喃喃道:“不敢,不敢!”,然后有讪讪地站到一旁。
  丽娘皱着眉头环视了众人一眼,“哼”了一声,众人忙做鸟兽状散了。
  丽娘这才又看向王大春家的道:“你拿回去可记得要仔细地写了,若是我再不满意的话,那这管事的人我可是要换人的。”
  王大春家的只得憋着气,点头哈腰的应着。然后行了告退礼退下不提。
  丽娘发了这一通脾气,也觉得怪没意思的,只又喊了其他人过来说了一回话后,才回了梧桐苑。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409597的地雷!
  今天也算日更了吧,继续求评论,求收藏!谢谢!
  下面的剧情会加快一点儿的。
  99
  丽娘刚到梧桐苑门口的时候,远远地就见她院子里服侍的一个小丫头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曲膝行了礼后,大喘气的笑着回道:“回……,回,姨奶……,奶奶,刚……,刚刚。”
  丽娘见了她满脸通红结结巴巴的样子,忙道:“先别说话,等你气喘匀了再慢慢儿回话。”
  “谢……,谢姨奶奶……体恤。”小丫头憋着气儿谢道。然后,站在原地不动,慢慢地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
  过了不一会儿,待她脸上的红晕褪干净了,气息也平稳了,才缓缓回道:“回姨奶奶话,刚刚外院有人过来传话说吴家舅爷派人过来传话说,他们一家今儿一早就到了京城,但是因着他要先到吏部报备,让人先到您这里告罪一声,待他们休整好了,明儿一早再带舅奶奶和表少爷表姑娘过来问安。”
  丽娘听了这个消息,心中大喜,把原本因着在针线房里收的气都消散得一干二净。
  当下急急忙忙的回了屋,翻箱倒柜地找准备给侄儿侄女的礼物,看看这个觉得不好,看看那个又怕他们不喜欢,一时间愁得不行。
  吴嬷嬷见了她这幅样子,只是一脸纵容的看了一会儿,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叫人过来帮着收拾被她翻得乱七八糟的东西。
  东西还没完全归置好,就见丽娘又急匆匆的往西厢小厨房的方向去了,嘴里自言自语的嚷嚷着:“他们明儿一早就过来,不知道是否用了早饭。哎,恪哥儿爱吃的菜我倒是还记得,可是玉谨玉谆玉珑他们几个的口味不知道变了没?”
  就这样,直到贾赦下衙回府,贾珏下学回家,贾瑚也会完了朋友回来。父子三人按照惯例聚在梧桐苑说话,考察功课,顺带着还逗弄了迎春一会儿,丽娘依然还在进进出出地忙着吩咐小厨房准备各色食材,以便做出合乎吴家人口味的饭菜来。
  贾赦想着丽娘毕竟有六年没有再见吴立行了,多少有些她的这番举动,只是纵容的看着她笑了笑便罢。
  贾瑚一向和吴家人亲近,这几年吴立行和陶氏又给予了他父母般的疼爱和关怀,遂他对于丽娘的忙碌除了表示赞同外,还时不时的帮忙提些意见供她参考。
  迎春还小,不能发表意见。
  贾珏却有些不干了。一开始还能安静地坐在贾瑚的旁边,即便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可是不一会儿他就有些耐不住了。虽然自妹妹迎春出生后他在娘亲心中的地位远不于以前在山西时那样,但是想到他是哥哥,得让着妹妹,并且这个妹妹白白嫩嫩的又乖又可爱,他自己也爱的不行,所以,慢慢地他也就能接受了。可是,娘亲对那些他还没有见过的表兄妹们这么热心,他心里就有些吃醋了。
  只见他从凳子上跳了下来,小脸阴沉沉地走到丽娘跟前,指了指被王嬷嬷抱着的迎春,一本正经的说:“娘亲,舅舅和舅妈都是大人了,他们不会饿着自己的。妹妹和我都是小孩子了,不吃饭会长不高的。”
  丽娘一愣,忙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确实已经不早了,想着自己已经忙得忘了时间,忙拍了拍贾珏的小脑袋,语带歉意的说:“是娘亲不好,饿着了我们的珏哥儿,我这就叫她们摆饭,好不好?”
  “恩,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贾珏一本正经的卖弄着刚刚从夫子那里学到的新知识。
  屋子里的人见他这幅样子,也都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
  丽娘又好气又好笑地轻斥道:“这个小东西。”
  一家人就在这祥和热闹的气氛里用了晚饭。
  第二天也是个难得的大晴天。阳光明媚,碧空如洗。
  这一天也正好逢着贾赦休沐,一大早丽娘就让贾瑚陪着贾珏去学里告了假。贾赦用了早饭后,临出门的时候,顿了顿,会转身来吩咐丽娘道:“我去荣禧堂给太太请安了。一会儿还有些事要办,就先不过来陪你等立行了。回头他们打了只管打发人去叫我就是。”
  丽娘笑着应了,又上前替贾赦理了理衣服,才一脸笑意的送了贾赦出门。
  丽娘一直站在门口,直到看不见贾赦的背影的时候才回过神来,掏出怀表看了看,刚辰时初刻,估计算了一下吴府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