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节
作者:指点迷津      更新:2021-02-20 13:22      字数:4716
  。
  现在让那位贵人犯了病却还不能当头棒喝,让他警醒自己的错误,爱惜自己的身体,改变固有的饮食习惯,贵人与她所付出的代价,岂不是白费了吗?
  长痛不如短痛。有些东西,是一定要去面对的。只要把话说完,能够让他幡然醒悟,大家面临的局面就完全不一样——贵人的身体会慢慢好转,关心他身体状况的人会欢喜;而加诸在她身上的责罚也会变成奖励。这个险值得一冒。
  她当下装着没有看见两位教习的示意,接着道:“贵人既然对那种痛苦印象极深,那么小竹想问您,您现在不管自己的身体,只顾着自己口腹之欲,您有没有想过加诸在您亲人身上的痛苦?您的父母,您的妻子您的儿女,他们看着您身体不适,常常犯病,那种痛苦,又岂比您当日所受的少?恐怕只会更多。这种痛苦,不亚于凌迟。您只顾着吃得开心,您看淡了生死,您以为这仅仅只是你一个人的事。可您有没有想过,您这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了亲人的痛苦之上!您的牙齿在咀嚼那些美食的同时,还在一口一口吞噬着自己亲人的心!这是何等的残忍!何等的自私!”
  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以至于谁也没来得及去阻拦她。而且听到最后,大家忽然的也不想阻拦。
  这些道理,就算当局者迷,认识没有那么清晰,但道理大家都懂,可从来没有人敢这么直白大胆地把话说出来,还说得如此尖锐。
  外人与下人且不必说,那是不敢,也是事不关已谁也犯不着拿别人自找的事来让自己身险危险境地。
  而亲人中,皇上早已在三年前便神志不清了,皇后也疾病缠身,谁也不敢把不好的事拿到她老人家面前烦她。而王妃所说的话,王爷只当耳旁风。儿女之中,公子的话王爷还听一些,但作儿女的,哪能拿这样的话来质问父亲,让父亲为了自己的心情而让父亲禁口?那岂不也是自私,更是不孝?!
  袁天野只觉得林小竹这番话,一字字一句句,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说到了他的心底里。这是他一直想对父亲说的。可事关孝道,怎么也不宜说出口。说出来,既便达到了效果,但每每想到父亲是为了他的心安而禁了口,了无生趣地活着,那种自责,也能让他寝食难安。
  所以林小竹这番话,虽然大胆,虽然尖锐,虽然有可能会激怒父亲。但他还是没有阻止,希望这一番话能如佛家禅宗和尚那当头一棒,猛然一击,将父亲骤然警醒。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林小竹这番话一落地,袁天野眼里那一瞬间所迸发的光亮,那高山流水遇知音般的表情,那投射过来的目光里深挚的期盼,还有一丝隐隐的矛盾,袁知柏全都看到了眼里。
  他朝外面看了一眼,猛地一掌击到榻沿上,怒道:“这是哪来的下人?如此的没有规矩?本老爷的事情,岂能容一个下人多嘴?来人啊,给我把这丫头拖出去,重重地打二十大板。”
  俞教习自打听了林小竹那番话,身体便僵直着,心则悬到了嗓子眼里。可怕什么来什么,王爷果然发火了,而且惩罚得还如此的重。他也顾不得别的,一掀珠帘跪到了地上,叩首道:“爷您息怒,息怒。小竹那丫头不懂事,说话没个轻重,可这心是好的,希望爷您能身体健康,长命百先,老俞恳请爷从轻发落。”说完又“咚咚”磕了两个头。
  马教习见状,也跪到俞教习身边:“林小竹一向勤奋努力,厨艺出众。请王爷看在她一贯表现优异的份上,从轻责罚。”
  而自打袁知柏拍那一下榻沿开始,袁天野心急之余,百念急转,分析着父亲这一怒之下的动机。自打那天晚上承认自己有心爱的女人开始,父亲恐怕就在猜测那女子是谁了。刚才林小竹那番话一说,自己观察过了,父亲当时急促的喘息忽然停了下来,脸上深深动容,看向自己的目光是那么的自责,这说明父亲将这番话听进去了,而且触动很深。
  以他对父亲的了解,只要觉得有道理的话,他是不会轻易责罚说话人的。可现在却猛然发怒,必是事有蹊跷,恐怕是想用此事来试探自己。
  可再试探,这情他也不能不求,总不能让林小竹真挨打吧?他在心里苦笑一下,站起身来,拱手道:“爷,我觉得俞师傅所说的话甚有道理。林小竹虽然犯了规矩,但出发点是好的,她的初衷,跟我平时劝您的一样,都是为了您好,想让您的身体健康。您以前也教导过我,说属下犯了错,要看到他让犯错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果出发点是好的,便可斟情处理,万不可一概而论,寒了下属的心。所以还请爷看在林小竹一番好心的份上,饶了她这一回。”
  袁知柏发的那一通火,就是想看看儿子的反应。可两位大厨求情在先,儿子后面才说话,而且求情的这一番话,还让人看不出端倪,他便猜不透这位说话的姑娘,是不是儿子钟情的人。不过戏不可演过火,他当下缓了缓脸上的表情,向袁天野摆子摆手,又对两位教习道:“你们起来吧。”
  却又冷下声音,冲着外面道:“林小竹,你知不知错?”
  林小竹做事之前,总喜欢做好最坏的打算。当觉得那最坏的打算自己能够承受时,那事她便会做;反之,如果感觉承受不起,那事她便不做,而是重新思考换一种方式。所以自打说出那一番话起,她就有了心里准备。待得听到打她二十大板时,她也并不感觉惊慌。她相信打板子的人,一定会在袁天野的示意下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二十大板也不会有太大的伤,绝不会让她一命呜呼。
  现在听得袁知柏这话,便知道他已被劝住了,只不过不好当众改口,想在一个台阶。当下很配合地把台阶递上,躬身道:“贵人息怒,小竹错了。小竹不该枉顾规矩,说话如此僭越。还请贵人看到小竹为贵人的身体担忧,不顾一切规劝的份上,饶了小竹这一次。”
  袁知柏本就没生气,听得这话,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这丫头,胆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即便是求饶认错,也不忘表功,说自己“不顾一切规劝”。当下忍住笑,冷哼一声:“照你这么说来,本老爷不但不应当罚你,还要嘉奖你才对了?”
  “小竹不敢。不过公道自在贵人心里,罚还是奖,小竹相信贵人自有决断。”林小竹道。
  “哼,巧言令色。我问你,你既说了那么多大道理,无非就是奉劝我别吃肉食。可那桌上摆的什么?不是红烧肉和酱鸭吗?你一面规,劝我为身体健康,不吃肉食,一面却又做了肉食奉上。如此言行不一,信口雌黄,是不是为了获得那第一名?今天你要不说出些道理,别说第一名,那二十大板板子也是跑不掉的。”
  第一部 山中学艺 第一百三十三章 把这丫头给我吧
  听得这句问话,大家都担忧地看着林小竹。端王就是一只典型的笑面虎,当面装出孝友恭让的样子,其实却满肚子的冷酷无情。王爷当时重情,屡屡上他的当,吃了好几次亏。而最大的那一次,便是袁天野被下毒一事。之后王爷虽然也学会了虚与蛇委,但平生最恨的。就是表里不一的人。
  此番林小竹如果全部做了素食,她刚才那番大道理将王爷一打动,再去尝她做的美味的素食,想必她做出来的素食是不会令王爷失望的,那么这件事最是圆满不过,王爷感她的情,公子也念她的恩。可她千不该万不该,为了迎合王爷的口胃,而做了红烧肉和酱鸭。此时,就算口才再好,也百口莫辨,难以自圆其说了。王爷要是真恼怒起来,打她二十大板,这还是小事。可要是让王爷讨厌了她,那她在山庄就再难呆下去。更何况,还有她跟公子的事……
  “林小竹一定能说服姑夫的,你放心。”有姑夫在,一直作老实状的唐宁远凑近袁天野,悄声安慰他。
  袁天野一笑,摇了摇头。眼睛望着外面那个俏立的身影,半晌移不开眼睛。还有什么比得上心仪的女子跟自己心有灵犀,给自己巨大帮忙,帮着劝阻父亲,还取得了极好效果更让他心曳神摇的事吗?刚才那一番劝慰的话,便是那些才高八门的老学究都说不上来吧?那么她将那两道荤菜说出诺大的道理,说服父亲不罚反赏有何难?这丫头的口才和机敏,他又不是第一次知道!就算真惹恼了父亲,不是还有他吗?
  大家正着急之际,却见夏山上前一步,躬身作揖,正要开口说话,林小竹眼疾手快,使劲地拽了他一把,然后抢先道:“不知贵人可看出小竹所做的红烧肉和酱鸭,与别的红烧肉和酱鸭有什么不同之处没有?”
  大家顿时一怔。莫非林小竹做的这两盘肉食还有什么奥妙不成?早已退出外面的俞教习和马教习也顾不得什么僭越不僭越了,凑近珠帘伸长脖子朝里望,想要看看林小竹所做的两盘菜跟夏山、吴平强的有何不同。他们都是老厨子了,一眼就看出了两盘菜在颜色上跟众不同。不过却没有吱声。这颜色的不同,还是王爷自己看出来的好。
  袁知柏仔细地端详了一会儿,点头道:“嗯,你做的这两道菜,比另两人做的菜更为红艳。”转过头来看着帘外,“是何缘故?”
  小竹一躬身,恭敬地答道:“小竹做的那两道荤菜,其实是用了一种东西,不光可以让肉物肥而不腻,更能治疗因嗜食、少动、肥胖而引起的头痛、心悸等症状。这种东西,叫做红曲米,是秦管事从家乡带来的。”
  “哦?”袁知柏闻言眼睛一亮,人为惊喜。既能让身体健康,又能人快朵颐;既能让自己高兴,也能让家人不担心。这不是两全其美、也是自己一直期盼的事吗?
  袁天野作为一个大夫,最是容不得没有根据的说话,眉头一皱望向秦管事:“还有这样的东西?”
  秦管事自听得红曲米三个字,便在一旁发愣。这会儿见公子看他,赶紧躬身道:“禀公子,属下确实从家乡带了一种叫红曲米的食材。不过不敢隐瞒爷和公子,在我们乡下,这东西一向是用来染色的,在办喜事的时候做红色的糕点。至于它能不能治病,属下便不清楚了。”
  袁天野看向了外面:“林小竹,你为何说它能治病?你有何根据?莫非,又是听你那爷爷说的?”
  “我爷爷以前出山的时候,曾遇过一个姓李的人家。那家人最喜欢吃这红烧肉,家里却没有一人肥胖,身体都极为健康,便是连老人也不例外;而且他们家的红烧肉特别好吃。一打听,原来就是放了这红曲。”这是林小竹子已想好的说辞,跟事实吻合,只是不是这个时空所发生的事而已。
  “哎,我相信这小姑娘的话。”袁知柏巴不得林小竹能说出许多道理来,好人饱口福。当即给了她极大的支持。
  相处三年,袁天野也知道林小竹看似胆大脱跳,实则性子极为沉稳谨慎,不会为了不被责罚就胡言乱语,更不会为了得那第一名就信口雌黄,昧着良心说话。而且这丫头每每能创造些奇迹,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所以虽然嘴里提出疑问,心里却已相信了大半。见父亲愿意相信她,当下便不再说话。
  他的这番举动又让袁知柏啧啧称奇。事关自己的健康,儿子又是一个慎重的人。如果换作平时,他绝不可能就这轻易放过此事,必然要林小竹拿出真凭实据来不可。可这会儿,他竟然不再追问下去,好像是默认了林小竹的话。这事就不得不让人费思量了。
  不过袁知柏没有多话,直接向袁全手上拿过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便放进了嘴里。
  说得再天花乱坠,也得看看手上的真功夫如何。
  黄酒的香,酱油的咸,冰糖的甜,还有红曲米那微不可闻的淡淡的酸,经过长时候的烹煮,早已浸进那肥肉与瘦肉相间的五花肉里,跟肉完全融合在了一起,没有丝毫油腻的感觉。酥而不烂,味道醇香。咬一口下去,与葱姜相合的汁液一起,合着肉香在嘴里再一次相融,所产生的那一种醇香瞬间弥漫了整个口腔,弥久不散,齿颇留香。
  “好,好,好!”袁知柏满心的赞叹,化为了三个“好”字,“老俞、老马呀,难怪你们会不顾自己的老脸,也要为这小姑娘求情。这小姑娘的才华,果然了得。青出于蓝胜于蓝!她这红烧肉,比起你们做的来,味道不只是好上一星半点。来来来,你们都来尝尝。”
  好东西,自然要大家一起分享赞叹,这才叫有滋有味。所以袁知柏丝毫不吝啬这盘红烧内就这么七、八块,让袁天野、唐宁远和三位大厨都尝了一块。
  “林小竹,红烧内做出这样的味道,是因为放了红曲的缘故?”最为惊讶的就是秦管事。他没想到家里做的红曲,竟然能有这样的功效。
  “不光是因为红曲,这肉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