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0 节
作者:精灵王      更新:2021-02-20 12:55      字数:4916
  傅先生回忆了一下当时屋里的情形,倒是说了句公道话:“我刚才看了屋里的东西,几个箱子都打开了,但拿出来的却只有两匹料子,银钱首饰都没动,想来三弟说得也未必都是假话。”
  栓子却是对祝老三甚至不喜,哼了一声道:“说不定是还没来得及拿呢”
  老祝头揉着眉心道:“你小子太不争气,你大姐姐夫收留你,管吃管住的还给你钱儿,你二哥二嫂也接济你,你还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儿,我都替你脸上臊得慌,这也就是你大姐不在家,你姐夫不好意思管教你,不然你早就挨大耳刮子了再过几天是芍药成亲,你等她回门之后,就拿些银钱自己出去讨生活吧,若是遇到踏实过日子的就再娶一个,别弄的以后都没个养老送终的人”
  说罢老祝头就再也不看祝老三,满脸失望地扭头朝屋里走去,脚步很是沉重,好像很难负担起这样的事实一般。
  祝老爷子在屋里炕头歪着,见儿子进屋,叹气道:“你们对他早就仁至义尽了,不是我做老人的心狠逼着你不认亲儿,你留着他只会给全家招祸。家里如今有做生意的也有去吃公饭的,以后还有闺女小子要配人,坏了名声那可是祸害儿女的大事,不切莫要心软。”
  老祝头狠嘬了几口烟,点头说:“爹,我省得轻重。”然后转了话题道,“咱明个儿就进城去,我先领你去看良子和他媳妇,然后咱再去老2家住两天。”
  “好,好”一提起良子和祝老2,老爷子的心情顿时就好起来了,“你养这几个儿子,就老2最好,心善还有本事,家里过得好了也记挂兄弟们,如今老大和老四都跟着他种苞谷、种蘑菇,养鸡养鸭的,日子也越发都好起来了。”
  “是呢,老2一家是不忘本的。”老祝头跟着应道,第二天就收拾了东西,带着老爷子和祝老三往城里去了,先到荷花家把祝老三放下,也懒得再说什么,只道:“你做的什么好事儿,你有脸就自己跟你大姐说去,我都替你臊得慌”
  祝老爷子充耳不闻,只招呼荷花道:“来,跟祖爷去看你良子哥和盈双嫂子去。”
  祝永鑫赶紧来给赶车,拉着几个人到了良子家,如今良子和盈双家中间的围墙上已经开了一扇小门,盈双家后院儿也被良子盖了土坯房种蘑菇,每年除了卖给孙家铺子以外,还供给一些比较上档次的馆子,几个月便赚足了一年的吃穿用度还有的多,平时偶尔觉得身子骨酸乏了上山跑跑,大部分时间都是做些零散活计或是干脆在家陪着盈双。
  荷花上前敲门,是盈双的小弟出来开门,他当初用石子丢过荷花,每次见到都赶紧躲得见不到影子,这回也不例外,见到门外是荷花,赶紧冲里面喊:“大姐,姐夫,是祝家来人了。”自己一溜烟儿跑了个没影儿。
  “你这小鬼头,我还特意给你包了果子和糕点来,跑得倒是比兔子还快。”荷花嗔了两句,就见良子和盈双一起迎了出来。
  “祖爷,爷、二叔,荷花,赶紧上屋里坐。”良子和盈双一左一右扶着老爷子进屋上炕坐着,端茶倒水,拿果子拿糕点。
  “你俩快别拿了,看得我忙道,坐下说说话多好。”老爷子拉着良子说了半晌的话,趁着盈双跟荷花去西屋说体己话的时候才问:“你们成亲都这么久了,你媳妇的肚子咋还没动静呢,我可还等着抱你的大胖小子呢”
  良子被老爷子说得脸上一红,很是不好意思地说:“盈双年纪还小,过两年也来得及,年岁太小生孩子不保险。”
  一句话说得老爷子没了言语,半晌才拍了拍良子的手说:“我这老头子人老眼不瞎,当初就看着你这孩子好,是我家没这个福气嫁个闺女给你,不过看着你如今日子过的好,我也高兴咧”
  “祖爷,您这话就外道了,且不说您和爷奶对我如何,二叔二婶儿更是把我当亲儿子对待,咱就是一家人,您非要我去做半个儿,不肯要一个不成?”良子知道这老爷子是真心对自己好的,见他神色沉重赶紧劝解。
  “对,说得对”祝老爷子坐着直了直腰说,“上了年纪身子骨就不中用了,如今博荣儿女双全,博凯家的也就快了,就剩下你还让我惦记着,只盼着我这把老骨头入土前,你能让我抱个大胖小子亲亲。”
  “祖爷累了就躺会儿,您身子骨硬朗,以后还要喝玄孙的喜酒,再抱小孙儿呢”良子哄着老爷子睡下,却觉得老爷子这话说得有些不太吉利,弄得心里有些异样的沉重。
  芍药的婚事如期进行,因着是热孝成亲,一切可以省略的步骤全都省了,连唱喜歌儿的喜娘都成了锯口葫芦,家里请了个全福婆婆来给她开了脸,上了妆,让博凯背着出去上了花轿,就冷冷清清地被抬到了卢家,进门迈门槛,过马鞍,跨火盆,然后拜堂成亲。
  对于芍药的出嫁,家里也只有杨氏还有些伤感,祝大姐被祝老三的事儿气病了,在荷花家炕上躺了几日都没起来身儿,芍药成亲的时候让枝儿扶着,强撑着出来应了个卯,晚上却又再次发热起来。
  =》《= 以下闲话不收费 =》《=
  新上线的活动,“大神之光系统”,在书名的右上角处,凡订阅过小无所有书的读者,都可以去领取,网站的前几名读者会有IPAD、签名书等等的奖品哦~在女频首页的公告区可以看到详情~
  顺便再说,所有订阅本书已经超过十元钱的亲们,都会得到系统赠送的评价票,只能用在本书,大家留着也没用,还没投过的亲们记得丢出来哦~
  手打txt 第三百三十三章 祝老爷子辞世
  第三百三十三章 祝老爷子辞世
  昨晚熬夜看球,看完球坐在桌前码字,心情还是有些难以平复,预料到意大利会输,但是真心没有想到会输得如此惨烈,别的不论,却是很为布冯觉得遗憾,这应该是他的最后一次欧洲杯,也许这位天才门神的黄金时代终于无法挽回地成为了过去,但是这样一个句号,画得实在不算完美。
  =》《= 前面不算钱的分割线 =》《=
  博凯和良子接到了消息都惊呆了,急忙收拾了一下城里的东西往村里赶。巧然因着孩子还小,被博凯把娘俩先送回了娘家,盈双也陪着良子一起去了齐家村。
  虽说论起血缘关系,博凯跟老爷子自然是没得说的,嫡亲的玄长孙,可若说起亲厚程度,却是良子跟老爷子的感情更加好一些。
  郑大夫路上详细地问了老爷子的情况,听得也只嘬牙花子,苦着脸叹气道:“寻常人摔破了头都凶险得很,更何况老爷子都这把年纪了,不过还是得到家看看再说。”
  一行人急匆匆地到了齐家村,进屋见到老爷子的情形,都忍不住潸然泪下,即便是跟老爷子算不得亲的博凯,也用拳头堵着嘴抽噎起来。
  良子双腿一软就跪在了地上,膝行几步上前,抓着老爷子的手就开始哭:“祖爷,祖爷我是良子啊,你睁眼看看我,你还说等着我生儿子,您要抱大胖小子呢……”说罢趴在炕沿儿上泣不成声。
  郑大夫上前查看了老爷子的伤势,又细细地把了脉,看了之前大夫开的方子,说是极对症的用不着添减,听说老爷子还能自个儿咽得下药,点点头说:“比我路上想得情况要稍稍好些,这几日继续吃这个药,我给针灸着看看有没有效验。”
  但是出了屋子却又叫了祝家三个兄弟到跟前儿说:“我当着你家老爷子说得乐观些,不过我也少不得叮嘱你们,老爷子年纪大了,别说是这么严重的伤势,就算是个小病小痛的都容易坏事儿,你们该准备的就都得准备起来了。”
  祝老大一听这话,人就颓然地蹲在了地上,揪着头发不吭声,祝永鑫和祝老四也都忍不住背过身去抹眼泪。
  最后反倒是杨氏先抹了把泪说:“行了,我知道你们心里都难受,可如今最难受的是你爹,都按着你爹夜里说得去忙活,外头的事儿你们兄弟三个商量着办,家里做饭熬药和置办东西这边我盯着点儿。”又扭头对方氏道:“让荷花赶紧给博荣写信,看能不能赶回来见一面……”
  大家各自应了就去忙了,小一辈的都守在炕边,荷花一边擦眼泪一边给博荣写信,写完低声念给方氏听了一遍,又依着方氏的要求加了几句嘱咐的话,便封了信交给博凯,让他到城里去寻人送信。
  郑大夫每日三次地把脉,早晚两遍给施针,老爷子一直没醒,但是喂汤汤水水的却还都能自个儿喝下去,便这样不好不坏地拖着。
  寿板是老爷子七十大寿那年就备了的,上好的红松木料,祝老大按照天六寸、帮五寸、底四寸的规格,已经寻了工匠开始拾掇。
  寿衣是这几年闲暇时候慢慢做起来的,上九下七,从贴身的到棉衣再到罩衣都准备妥当,妯娌几个细细翻查了都没有线头疙瘩之类,就都叠好搁在西屋炕上,另去扯了布缝孝袍子、孝帽子,还要做棺中的铺盖、枕头踮脚等物。
  乡下俗令儿,老人咽气之前须得把这些都备好穿上,东西全都要铺陈妥当,不然就叫光着身子走的,是活着的亲人最大的遗憾。所以几个人每日除了照顾老爷子,就都是凑在西屋里做针黹,不到半月就都累得眼窝内陷,一个个强自撑着。
  荷花虽说心疼方氏,但更担心祝老爷子,而且这时候大家都在忙,谁也没法踏实地歇着,倒不如就由着去了。倒是王寡妇总记挂着方氏对她的帮衬,在这个时候了也不避讳,闲暇时候就到家里来陪方氏说说话,帮她做点儿活计。
  就这样拖了进一个月,刚开始是因为每日只吃些汤水,人肉眼可见地就瘦下去了,到得大半个月后,手脚就都开始浮肿,原本褶皱老干的皮肤被撑得紧绷,连施针都没法子只得停了,汤药也已经基本喂不进去,大家也都明白,许就是这几日的事情了。
  家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那许多的人在屋里,却偏生都没什么声响,也没人说话,偶尔谁不小心咳嗽一声,都惊得全家心里一跳。
  寿衣已经都摆在了祝老爷子身边的炕上,铺盖、枕头也都准备妥当,一口上了漆的大棺材已经做好,放在院中的草棚中搁着。
  方氏扯着袖子抹眼泪,伏在祝大姐的肩头,低声道:“老天保佑博荣快快地赶回来,能见最后一面也是好的……”
  要说这人也是不经念叨,方氏说了还没两日功夫,这一日天还没亮,外面就是一阵急促地拍门声,这夜正是老大媳妇姜氏守着,赶紧拢着灯出去应门,问清楚了是博荣从南边儿回来,这才敢给开了门,迎进来说:“赶路累了吧,先到屋里来困一觉,有啥事儿明早再说。”
  博荣急着去看了老爷子,见到这般光景自是大哭了一场,然后去见了老祝头和杨氏,又惦记着家里,直接辞了这边回去。
  方氏正睡得迷迷糊糊,就觉得自个儿一直在做梦,梦得不是有人追自己,就是有人来害自己,一晚上都没睡踏实似的,听到拍门声还以为也是梦里头的,烦躁地翻了个身,伸手揉了揉枕头又要再睡,就听见外面有人喊娘,这才一骨碌坐起来,推着祝永鑫说:“快,快点灯出去看看,是不是老大回来了。”
  博荣离家大半年,如今两下想见,他看着祝永鑫和方氏满脸憔悴,方氏却又看着儿子一路风尘仆仆的样子可怜,各自都红了眼睛。
  “看过你祖爷没?”祝永鑫急着问。
  “看过了……”博荣低头抹着眼泪,“我先去的那头,然后才回得家。”
  方氏却朝博荣身后看看,没见到有别的人影,急着问:“小秀和栗子呢?”
  “我急着骑马回来,她娘俩坐车慢,还在后头呢”博荣应道。
  “胡闹”方氏气道:“她一个女人家,还带着个孩子,你怎么能抛下他们娘俩儿自个儿先回来,这路上若是出点儿什么差错,你还不得后悔一辈子”
  “娘不用担心,是跟着我们当地来北边的商队走的,都是那边镇上知根知底的人家,也有好几户的女眷随行,我有分寸的。”博荣忙宽慰方氏道。
  方氏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又嘱咐道:“你岳丈在咱家守着一个多月了,明日见了你先把小秀的事儿说个清楚,让他放心才好。”
  祝老爷子就勉强剩下一口气吊着,家里儿孙都围了满屋子,连办白事的张罗都已经请到了家中。
  张罗是当地的土话,大家都这么随口叫着,就是专门承办丧事的人,各项习俗他们都懂,家里又是伤心又是忙乱,只能靠张罗一项项地提点指挥着做事,所以他们都是见惯了这些的,见老爷子脸色都已经灰白,却还余着一口气吊着,不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