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节
作者:精灵王      更新:2021-02-20 12:51      字数:4852
  的闺女就是哄着男人分家的?”
  方氏开始还压着气,这会儿听到老祝头越说越离谱,竟是扯出自家爹娘的家教问题,再也忍不下去,把手里的栓子交给梅子抱着,上前两步道:“爹、娘,我十五嫁进祝家,到现在已经十四年了,不敢说事事做得周全,但是对长辈从未短过礼数,也从不多事儿拌嘴,更不挑吃挑穿,不管是下地干活还是拾掇家里,都是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从不藏着掖着偷奸耍滑。我做这些不是为了让爹娘念我的好,而是觉得我既然是祝家的媳妇,这些就是我应当应分的。若是我是做错了什么,只要爹娘指出来我一定改,可是这起没头没脑的话,还要攀扯出我爹娘来,却是不得不跟爹分说个明白。爹要是觉得是我撺掇的分家,搅合着你家不得安生,那我今个儿就领着孩子回家,爹再给他找个满意的媳妇。”
  杨氏忙过来截住方氏的话,劝道:“老二家的,说这气话干啥,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爹,灌几口黄汤子就不知道个是非好歹,你当他说话放屁就是了。”
  梅子也忙帮着劝慰道:“嫂子,咱爹不是冲你去的,他从来都是那样,前天不还说要打死我来着?都是酒劲儿上的浑话,若是都跟他计较,那还不得把自己气出个好歹来。”
  这边刚把方氏劝得差不多,老祝头却不知道又说了什么,惹得祝永鑫就跟被点着了火儿的炮仗,酒杯往桌上一摔道:“爹,你这是成心不让儿子吃这顿年夜饭是不是?”说罢起身下地,从梅子怀里抱过栓子,拉着方氏道,“走,不吃了,咱回家。”
  老祝头气得在炕上大骂:“你翅膀硬了是不是,有媳妇就不要爹娘了是吧?”说着手边有什么就抓起来往祝永鑫这边砸过来。
  祝永鑫被个沙包正砸在头上,回身冲老祝头嚷道:“爹,你自己拍胸脯想想,到底是谁娶了媳妇忘了爹娘,我们从小都没见过爷奶,娘过门后就没见过公婆,村里人都以为你是爹娘早就不在了,可咱家拜的祖宗牌位里只有你的爷奶,却没有爹娘的牌位,你能把爹娘仍在老家这么多年不理不睬,我不过就是想分家单过,又不是不给你养老送终,咋就这么戳你的心窝子了?”
  杨氏听儿子说起这话,上来就给他一巴掌道:“你给我闭嘴,你眼里还有你爹?还有我这个娘?”
  老祝头那边却像是被戳破的气球,一下子就泄了气,颓颓地坐在炕上,眼神涣散地发呆。
  祝永鑫见已经如此,干脆站住把话说个通透:“爹,娘,博荣娘嫁过来这么多年,什么样的性子你们跟我一样清楚,她为啥凡事都不争不吵,不是因为她性子软好欺负,她有儿有女有娘家,若是换做旁人,早就尾巴翘到天上去了。”他说着把眼神扫过刘氏,然后又道,“分家从头到尾都是我的主意,我屋里人多劳力少,虽说爹娘不介意,但我也不能心安理得的让兄弟们帮我养孩子。今个儿全家都在,我这话也搁在这儿,爹娘拉扯我长大,给我盖房子娶媳妇,我也不是不孝的人,该说的话腊八那天在祖宗牌位前已经说得七七八八,不管爹娘以后是想跟我们过还是跟别的兄弟,该孝敬的我们也绝不短少,如今看这个家是分定了,爹就休要在生出旁的事端来了。”说罢拉着方氏转身就走。
  方氏本来想开口劝解,毕竟今个儿是大年夜,但是见祝永鑫脸色死沉,抓着自己胳膊的手跟钳子似的,她只好招呼几个孩子跟着一道先回家去。
  回屋之后,祝永鑫就在地上走来走去,方氏都快被他转晕了,叹气道:“你说今个儿大年夜的,咋个闹成这样。”
  祝永鑫气道:“爹如今是越来越……肯定是魏二叔在背后挑唆的。”
  方氏听他如今还觉得是有人挑唆,而不说是老祝头的不是,心里虽然觉得有些委屈,但还是开口先检讨自己道:“不管是谁挑唆,咱们也都是晚辈,遇事让一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今个是我不对,原本就知道爹喝了酒就喜欢胡咧咧,我还跟着裹乱,若是我不吭声就好了。”她说罢也不去看祝永鑫的表情,低下头哄着有些受惊的栓子。
  祝永鑫摇头道:“跟你没关系,咱村里的媳妇里,论贤惠谁也越不过你去,这回……”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咱明个儿就分家。”
  方氏闻言吓了一跳,不由得站起身道:“你疯了,大年初一分家,还不得被人戳脊梁骨,光是唾沫星子就能淹死咱们,以后咋做人?”
  “爹说初二让我写了休书送你回娘家,不分家也没法做人,还不如分开算了。”祝永鑫气得直喘粗气,“我原本觉得咱家人口多本就占便宜,所以凡事都忍让些,只要爹娘过得舒坦,咱们受点委屈也没啥……现在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方氏听到这话就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差点儿把抱着的栓子都脱手摔了,满脑子回荡的都是休书那两个字,两行泪水顺着脸颊滑落,砸在栓子的小脸蛋上,惹得他哇哇大哭起来。
  祝永鑫伸手把方氏和儿子搂进怀里道:“只要我不肯,谁说了也不算,以后咱们自己过日子,不管好坏咱心里舒坦。”
  屋里的气氛凝重得吓人,荷花左右看看,大哥和茉莉都阴沉着脸色,博宁的年纪小还不是很能听懂,脸上满是茫然的神色,不过还是能体会到爹娘的情绪,坐在荷花身边偶尔扭动几下身子,最后悄悄趴在荷花耳边道:“荷花,我还没吃饱咋办?”话音未落肚子里就传出来咕噜噜的叫声。
  荷花先是一愣,随后就扑哧笑了出来,从炕沿上跳下地道:“娘,我们都没吃饱,让大姐去蒸粘豆包吧!”
  方氏闻言抹去眼泪,脸上重新挂上笑容道:“得了,大过年的哭哭啼啼不吉利,不过就是分家,啥时候分你做主就是,分到啥算啥,日子还得自己过起来不是。”说着把栓子递给祝永鑫抱着,自个儿挽起袖子道,“我出去看看家里还有啥,咱随便弄点儿吃……”
  话还没说完,梅子推门进来道:“二哥、二嫂,爹娘让我叫你们回去吃年夜饭。”
  祝老四也跟着进来说:“二哥,你今个儿是咋了,爹就是那么个人,等他酒醒了以后,自个儿干了啥说了啥都不记得,跟他赌气那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嘛!,”
  方氏闻言没有说话,只把目光投向祝永鑫。
  梅子上前揽着方氏的胳膊又劝道:“你们若是不回去,娘今晚哪里还吃得下饭?再说二嫂今个儿为这年夜饭忙了大半日,怎么能不吃饱就下桌的,你若是不回去那你自个儿在家呆着,二嫂和孩子们得跟我过去。”
  祝老四也直接从炕上抱起博宁,拉着荷花往外走说:“走,四叔领你们放炮去。”
  祝永鑫见状也只得无奈地摇摇头,回去后果然没人再提干刚才的事儿,全家一起吃过年夜饭,晚上男人摸牌女人们包饺子,小孩子们拎着窗纸糊的灯笼满村子乱跑。
  半夜放过鞭炮全家吃过饺子,杨氏安顿了喝醉的老祝头,出来对着满屋的儿女和孙辈说:“我跟你爹已经商量好了,明晚全家坐在一处把分家的章程拿出来,等十五过后就分开各过各的。”
  第一卷 瑞雪兆丰年 第二十六章 分家
  正月初一晚上,全家吃过饭都聚在老祝头和杨氏的屋里商量分家的事儿。老祝头和杨氏坐在屋东头的椅子上,四个儿子蹲在地上都叼着烟袋,媳妇们溜溜地在炕沿儿上坐了一排,梅子领着孩子们避到西屋去,只有荷花硬拗着拱在方氏的怀里,怎么扯都不肯走,最后总算是得以留在屋里听个分明。
  杨氏先在屋里环顾了一圈,然后才扯扯衣襟儿道:“昨天下晚你爹跟我商议过,平素都是我管着家里的钱粮,所以既然已经定了分家,就还是我来拟这个章程。你们几个都是我十月怀胎生出来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也不会偏谁帮谁,等家里商议好怎么分,再找里正做个见证立个自居,以后咱就算分开过了。”
  她说完又看看屋里的人,问他们有没有什么要说的,大家自然都没的可说,于是她继续道:“我心里合计了一下,咱这回分家,就把老大、老二和老三你们哥仨分出去,老四和梅子还跟着你爹跟我,等啥时候成亲啥时候再说。你爹跟我的房子依旧是我们住着,啥时候我们百年了,再给你们兄弟几个平分。如今老大和老二家已经有了房子,继续住着就是,开春儿之后家里拿钱,比着跟你们一样的房子起一趟,这之前老三家先暂时住在家里。盖房以后剩下的钱还有家里的粮食分成四份儿各取一份,以后老四娶媳妇还有梅子出门的时候,该花啥各家平摊,你们寻思着咋样?”
  这些事儿都是没什么值得计较的,也很容易分得平均,大家自然都表示没有意见,刘氏忽然开口道:“娘,这些个都没啥好说的,你且说说家里的地咋分?”
  田地是分家的重头戏,祝家一共不到四十亩地,但是其中也有孬好之分,靠近山脚的八亩肥田是最好的,那是当年杨氏的陪嫁,这块地最是方正整齐,土也是黝黝的黑土,用力一握恨不得都能捏出油来。稍微次点儿的就是村西边儿的十二亩中等田,是老祝头刚到村里自个儿开荒之后贱价买下来的。靠南边儿还有五六亩零散的荒地,早年间种过些年头,但是那地不吃肥,下多大力气都越来越荒,最后因为投入和产出实在不成正比,所以家里省吃俭用又去江边儿买了十亩薄田。
  一提起分地,家里的人就都不吭声了,各自心里都在算计,一亩肥田差不多能抵两亩中等田的产量,或是能抵近四亩薄田的产量,至于荒地,有没有也没什么区别。
  李氏惦记这那八亩肥田,但是又不好开口直接要,在心里折腾了几圈,最后终于决定迂回地试探着道:“那八亩肥田是娘的嫁妆,而且耕种起来省力还产量好,自然是应该留给爹娘的。”
  她知道这八亩肥田自家独占那是不可能的,最好的结果就是每户分到两亩,她心里的算盘打得挺好,杨氏素来都是个替别人着想的人,自己这么一说她定然要反驳,到时候自己再说平分之类的话。
  可是李氏万万没想到的是,杨氏竟然直接点头道:“嗯,我也是这么寻思的,老四的地也暂时归到你爹和我这儿,等以后他娶了媳妇再分给他。你们若是没有旁的打算,我就说说今天老二跟我提的分法,八亩肥田你爹跟我先种着,西边的十二亩中等田,老大和老三每家六亩,老二家只要江边的那十亩薄田,我寻思着把那几亩没人种的荒地也给他家,你们说说这样分行不?”
  刘氏开始听说是老二提的分发,就瞪着眼仔细听着,憋着劲儿等杨氏说完就反驳,但是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分法,若是这样说,绝对是老二家最吃亏,八亩肥田如今搁在爹娘手里不动,等以后老人没了还是会各家平分,而自家这回得了六亩中等田,她心里还算是满意,只是对老二家的这种举动觉得十分不解,转着心思猜他们是不是有别的什么图谋。
  老四忽然开口道:“我寻思着还是均分成五份,然后我的那份跟爹娘的先一起种,其他三份给三个哥哥家。”
  李氏赶紧道:“老四你懂什么,你二哥既然说这么分,肯定有他自个儿的道理,娘都同意了咋就你事儿多?”
  “就是,老四你如今还没娶媳妇,很多居家过日子的事儿你都不懂,这样分其实挺好,那十亩薄田需要干的活多,你二哥家里人多好拾掇,而且种些个糜子、番薯这些个不挑地的贱物,产得多也免得他家人多不够吃。”刘氏也忙跟李氏配合着搭腔道。
  方氏只是抱着荷花安静地坐着,对什么都不发表意见。
  “老大和老二家里家伙什儿都齐全,开春儿再给老三家添一套,牲口家里只有一头牛,先各家合用着,以后你们自个儿有钱再添置。”杨氏朝两个媳妇脸上扫了一眼,最后一锤定音道:“咱家本来就是这么个一穷二白的样子,拢共这么多东西这也就算是分得差不多了,以后各家都少生事端,安分地过日子,逢年过节的回来聚聚就是了。”
  祝永鑫见杨氏一脸的落寞神色,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喊了声娘,跪在杨氏身前把头深埋在双手之间,肩头压抑地耸动着。
  自从初一把分家的事儿商议已定,方氏的心情就好了起来,里里外外地干活似乎浑身使不完的劲儿,对刘氏时不时的挤兑也毫不在意,左右再熬几日就彻底解脱了。家里的孩子感受着方氏的喜悦,也都一扫先前的小心翼翼,都变得欢实起来。
  大年初十这天全家吃饭的时候,李氏忽然道:“娘,博凯和博荣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