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节
作者:僻处自说      更新:2021-02-20 12:32      字数:4989
  这两日便看到正在给她整理厨房,她早就跃跃欲试了,没有什么比不让厨子做菜更痛苦的了。
  那间厨房以后就给她一个人用,就算只做给自己一个人吃,她也挺开心。
  时辰不早,三个人提上在采芝堂买的大包小包回到王府,妩儿回宫,崔小眠从带回来的零食中挑出几样,对贺远的丫鬟苹果道:“你去把这些拿去送给王妃,就说是公主赏的。”
  或许是这位未来王妃在府中一向不受重视,苹果接过那些糖果时,还为难地看看贺远,贺远点头表示同意,苹果这才拿了东西退下。
  “谁教你要去讨好她的?”贺远的声音很冷,可惜崔小眠听不到。
  “没人教我,是我自己想的,我来了多日,你都没带我去见过师娘。”
  “她身子不好,不宜见客,况且她与你同年,你叫她师母颇多尴尬。改日再说吧。”
  崔小眠想见那个假的崔绛春,这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是何种心思,有些好奇,又有几分怜惜,来到王府后,她常常会想,那个假冒她的小女孩是如何被选中,居住王府九年,她又是如何躲过沈玲伊和崔蓉蓉次次算计的呢。
  一一一
  ☆、第一四零章 吃辣
  一转眼,崔小眠已经平到京城两个月了,御医每隔三日便来给她治病,风雨无阻,用的是吓人的针炙。
  她也没有老老实实在府里待着,带着白菜和肥仔,整日在京城里闲逛。贺远同以前一样,整日不着家,两人住的地方只隔一堵墙,偶尔碰面,崔小眠也不理他。
  今天,崔小眠没有出门,用荷叶包了一堆她自己做的卤鸡腿、鸡翅膀、鸡爪子,仰面朝天躺在荷花池边,肥仔在她脚底下等着吃她扔下来的骨头。
  初夏的微风吹得人身上暖洋洋的,并不炎热,天空是纯净的蓝,水边有些微潮,让她想起五夷,那里和桃花城一样,都令她觉得亲切,想起来的感觉和这繁华的京城是不同的。
  王府的荷花池并不小,是从护城河引水而来,天气晴好时,划着一叶扁舟,在荷花间穿梭,也是件挺浪漫的事,可惜崔小眠不会划船,白菜也不会,她就是一棵菜,会做的事不多,不过崔小眠对她很满意。
  “白菜白菜,厨房里有绿豆百合粥,你给我端一碗来,要冰过的。”
  白菜答应着转身走了,崔小眠继续这样躺着,翘起二郎腿,脚丫子碰到什么东西,像是个人。
  她抬起脑袋一看,荷池边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穿身湖绿色衫子,脸得得也和这荷花一样娇艳,正是崔蓉蓉。
  肥仔冲着崔蓉蓉瞪着眼不住地叫,果然是条好狗。
  “这天上有啥好看的,小公子看得这样专注,狗都叫了好一会儿,你也听不到。”
  崔小眠坐起身子,笑眯眯地打量崔蓉蓉:“我在默诵佛经,这才没有注意身边的事,崔大姑娘您平日里念佛吗?”
  崔蓉蓉笑着摇头:“家母倒是常到寺院吃斋,我忙于府内庶务。无法分身陪同。”
  她又看向崔小眠手边的一堆卤味:“我听说小公子擅长厨艺,这些莫不是你亲手做的?”
  “是啊”,崔小眠用她那油搭搭的爪子拿起一条卤鸡腿递给崔蓉蓉,“崔大姑娘你尝尝。是这我做的,师父也爱吃。”
  崔蓉蓉看着崔小眠的爪子,有心不接,可又盛情难却,遂还是接过来啃了一口,脸上的笑容有那么一点点地僵硬。
  崔小眠歪着脑袋,呆萌呆萌地看着崔蓉蓉的樱桃小口费力地啃着鸡腿,原来仪态万方的大美人啃起鸡腿来也是这个样子的。
  “崔大姑娘,好吃不?”
  “好吃,好吃。你这里面加了什么?咳咳咳。。。。。。”崔蓉蓉再也顾不上仪态了,忍不住咳了起来。
  “里面加了舶来的胡椒粉和辣椒粉,这可是妩公主专门从宫里带来的,鞑子国进贡的好货色,比起外面卖的那些成色要好很多。”
  “原来是公主带来的。这就难怪了,当真是。。。。。。咳咳咳。。。。。。”崔蓉蓉连说都说不出了,鼻涕眼泪一起流。
  这些辣椒和胡椒据说在宫里也没有人吃,御膳房的掌事听说贺王府里要,便大方地让妩儿都带出来了,除了磨成粉末的,还有干辣椒和干胡椒。整整几大桶,当日妩儿带着这些来时,崔小眠差点鸡冻得晕过去!
  还有什么事,比让一个现代厨子在古代拥有几大桶辣椒和胡椒更幸福的事啊!
  大成市面上也有卖的,但成色普通,且价格昂贵。像这样的几大桶,至少价值千金。
  “崔大姑娘既然喜欢,回头我让人给你送些过去。”
  “咳咳咳。。。。。。不用。。。。。。不用了。”崔蓉蓉已是花容失色,妆容残褪,被眼泪和鼻涕弄得像只大花猫。她从未吃过辣椒和胡椒,竟是微微有些过敏,一根鸡腿没有啃完,脸上和脖子就冒出大大小小的红斑。
  贺远去了封地,已离开数日,今天刚好回来,远远地闻到一股熟悉的卤肉味道,自从离开桃花城,他再也没有吃过这么好的卤味,这次的味道有些特别,似乎是辣的,师徒两个都爱吃辣,崔小眠抠门,这种带辣的每次只做一点点,连同鸡米花,都是师徒两个的零嘴儿。
  寻着香味,远远地他就看到崔小眠坐在那里啃鸡爪子呢。
  “你做了卤味?有鸡翅吗?”
  崔小眠嘴里嚼着东西,递过荷叶包,里面还有两只鸡翅。
  贺远可没像崔小眠这样下手去抓,他像变戏法一样从身上命出一把小银刀,用银刀将一块鸡翅插起来,刚吃了一口,就听到一阵嘶心裂肺的咳嗽声传来,贺远这才看到荷池边还有一个人。
  “你是。。。。。。崔大姑娘?”你说崔蓉蓉有多狼狈,贺远竟然差点认不出她。
  即便如此,崔蓉蓉也没忘起身施礼:“王爷,奴家。。。。。。咳咳咳。。。。。。”
  贺远疑惑地看看崔小眠,那眼神里写着:你把她怎么了?
  崔小眠一脸无辜,指指贺远手里的卤鸡翅:咱俩吃了都没事,就她这样。
  贺远秒懂,又看看崔蓉蓉的大花脸,竟然嘴角向上勾起,但随后又放下,一副想笑又不能笑的模样。
  刚好这时白菜捧了绿豆百合粥过来,崔小眠忙对崔蓉蓉道:“这是我熬的粥,崔大姑娘快快喝了。”
  其实这绿豆百合粥最是消火,吃了辣椒再喝这个很是适宜,可偏偏崔蓉蓉一听说是崔小眠熬的粥,早已心悸,竟是连连摇手:“不。。。。。。不用了,奴家回去。。。。。。休息片刻。。。。。。便好。”
  见人家不领情,崔小眠也不相让,对白菜说:“再去给王爷端一碗,把余下的鸡翅也拿来。”
  师徒两个吃吃喝喝,好不痛快,连崔蓉蓉何时离开都不知道。
  “崔大姑娘走了?”
  “可能吧,吓也吓走了,怕咱们拉上她一起吃。”
  “你是故意整她的吧?”
  “才不是。”
  “病治得如何?”
  崔小眠摇头:“没有进展,再过两个月,还是治不好,我就不治了。回桃花城去。”
  “那怎么行,你还小,耳朵又有病,师父不会让你一个人住到那里。两个月后真是治不好,师父陪你回桃花城,住上一阵散散心。”
  崔小眠扁扁嘴,人家回去找浣之哥哥,关你个电灯泡毛线?
  “我看师父你也挺忙的,就不用陪我了。“
  贺远看着她,好一会儿才道:“以前你不在,为师一门心思找你回来,如今你回来了,却又不知如何与你相处。你若永远长不大该有多好。”
  “切,我如今长大了,是同你要嫁妆了,还是要分你家产了,你有何不能相处。还不就是你表妹害过我的事。”
  “那倒不是,不论是不是表妹害你,你都是因为师父才受苦,所以师父更应好好照顾你,只是师父自己这里一堆烦心事,不能像当年那样,带着你四处走。我看你还是想要那样的日子,是吗?”
  崔小眠点头,其实现在想起来,最快活的就是四处游荡的那几年,在桃花城固然生活稳定,却先有一两银相逼。又有贺远将她丢在桃花寺,再有冯老头的绑架,日子反而不如当年安宁。
  贺远拉她起来,道:“还是先治病,不给你把耳朵治好。师父永远都不能安心,趁着天色还早,师父带你去遛马。”
  贺远换了便服,知道崔小眠学会了骑马,便又到马厩里挑了匹个子小的母马给她:“玲珑温顺,你骑它吧。”
  玲珑通体枣红,还是第一次出门,有些新奇,却并不胆怯,崔小眠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师徒两个走在前面,阿木带了几个人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崔小眠忽然想起一件事:“哪个是隐?”
  隐是皇帝老爹安在贺远身边的人,身份和一两银一样。
  “我派他出去办事了。”
  “那是不是每位皇子身边都有这样一个人?”
  贺远看她一眼,淡淡道:“也不全是,只有封王之后才会有吧。”
  “那有几个封王的?”
  “封王的有十人,弱冠以上只有五人而已。”
  贺远排行第六,却也不过二十四岁,其他皇子显然年纪更小,年纪小也便不用担心他们有反心,或做出兄弟相残之事。
  “那你三哥这几年还欺负你吗?”
  贺远心里一暖,小东西不单单是好奇,还是在关心他,就像当年一样。
  “三哥发现一两银的身份后,本想借我之手杀了他,没想到却被他诈死逃了,一两银既是父皇的人,那三哥前几年杀我的事,父皇也定是已经知晓,但却一直隐忍不发,别说三哥,就是我也不明所以,但三哥倒也不敢轻举妄动,我这几年还算安生。”
  “一两银被你放了,你三哥会不会杀他灭口?”
  “或许会吧,不过据可靠消息,他已经逃出边境,去了平田,你的一两银大叔一时半刻不会有事,你可高枕无忧。”
  贺远说到“大叔”两个字时,故意加重了口气,显然他对崔小眠称一两银“大叔”觉得很有趣。
  崔小眠想起来,五夷距平田并不甚远,据说翻过凤凰山,古时就有一条秘道直通平田,那条路已多年弃用,五夷人与平田人并无往来,那条路又过于凶险,汉人去平田往往直接从边境过去,不用绕道五夷,时间一久,就连五夷也没人能找到那条路,崔小眠也只是听玉竹说起过,对了,当时一两银也在场。
  莫非当年一两银是想从五夷逃往平田?
  他是因为找不到那条路,这才留在五夷的,这一留就是整整两年,直到她长大,他才离开。
  一一一
  ☆、第一四一章 父母
  那日遛马之后,师徒两个的关系缓和了许多,崔小眠自栩是个大度的人,不谈她知他不知的夫妻关系,单只这多年的搭档情分,她也该日日为他祈祷,盼他和沈玲伊早成眷侣,再纳崔蓉蓉为妾,组成高端上档次的极品家庭,而那时自己早在千里之外与浣之哥哥数星星看月亮,逍遥快活。
  只是她没想到,她会很快又遇到熟悉的人。
  她想做糯米丸子,小厨房里恰好没了糯米,她便打发白菜到府里的厨房里去领。
  不多时,白菜领了糯米回来,听厨子们说起王妃的爹娘来了,却不肯留下吃饭,白白让他们准备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崔小眠的心里咯登登如重拳锤下,王妃的爹娘,那不就是这一世她的亲生父母吗?
  虽然只在崔府住了半年,又一直由乳娘带着,但她对爹娘还是有印象的。她记得他们都很年轻,两人都是十九二十的年纪,那时已经有了小弟弟,母亲大多时都在照顾弟弟,鲜少到她的房里来,但却每日都打发丫鬟来问她吃了没有;睡了没有。
  父亲崔寿光读书好;年纪轻轻便中了举人;因此祖父对他极是赏识;常常带在身边;接待名流雅士;只等秋闱之后,取个功名谋个一官半职;
  而母亲黎氏本就是世代书香的大家闺秀;容貌娟好知书达礼;进了崔家仅仅四年;便添了男丁;在公婆面前极有面子;连带着崔小眠(那时她叫姐儿)的待遇也比家中其他女儿要高些;只有两三岁;老太太赏下的头面首饰便存了一盒子;母亲来看她;特意嘱咐乳娘将这些东西登记造册;两三岁的崔小眠偎在母亲怀里;听到她笑着说:“全都存好,留着给姐儿当嫁妆,让那夫家看看,咱崔府的嫡小姐是何等的娇贵。”
  到了封妃的圣旨下了,全家都欢天喜地,冷清多年的帝师府重又宾客盈门,却只有母亲抱着崔小眠偷偷抹眼泪:“姐儿啊,娘亲没有用,保不住你了。你一向懂事,嫁过去更要一切隐忍,你那夫家不比寻常人家,娘听说那位六皇子最是顽劣。你事事要当心啊。”
  关于六皇子顽劣一说,崔小眠就是在娘亲那里知道的,事实证明,母亲没有说错。
  崔小眠坐不住了,她觉得她需要去看他们一眼,不为自己,也要为原主,没有这两位,就没有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