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节
作者:僻处自说      更新:2021-02-20 12:32      字数:4948
  崔小眠发现,最近贺远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句“为师饿了”,她是菜馆的大厨,不是他的专用厨娘!
  况且,她只有八岁,谁家里八岁的孩子既要做生意养家,又要伺候大人的。
  从五柳镇回来的路上果然风平浪静,看来贺远深知高老大的为人,算准了他不会报复,这次尝到甜头,他会长期合作。
  再说,于老六死了,张花娘死了,江湖上最有信誊的两位接赃人都死了,贺远也在寻找新的买家,在尚未成熟之前,他不想自己露面,因而他需要保镖帮他运送赃物,而这一次,高老大表现得很好。
  这次去五柳镇,崔小眠长了见识,苏秀才的生意做得别开生面,令人叹为观止,崔小眠已经想改投名师,跟在苏秀才鞍前马后,学习捞偏门做生意。
  这倒也并非不可办到的事,有柳婶婶和浣之哥哥做引见,只要苏秀才不嫌自己年纪小,那么成功率是很高的呢。
  想着离家出走后能有机会改投名师,崔小眠心情舒畅,炒起菜来更加带劲儿。
  这时小丫跑过来,问道:“小掌柜,刚才遇到粮店的李掌柜,他说刚到了核桃桂圆大红枣,过几日就是腊八了,问我们要不要进一些贮备上。“
  崔小眠不解,李掌柜为何还要提醒她贮备上,问了小丫这才知道,原来在桃花城里,每年的腊月初八,各家酒楼食肆便开门品粥。
  腊月初八,民间素有喝腊八粥的风俗,而桃花城里却另有盛事。
  每年这一天,在距此不远的桃城大街就成了腊八粥一条街。
  整个桃花城的大小酒楼食肆都在这里摆摊设点,现场施粥。
  说是品粥,当然和富户做善事给饥民施粥不同,给饥民喝的多是粗粮粥,用于果腹。
  腊八当日,桃城大街上遍布各食肆的粥摊子,把他们精心熬制的腊八粥摆放出来,百姓们只需带个碗筷便可免费喝个痛快,喝粥是不要钱的,重要的不是喝,而是品,每位来喝粥的百姓都会事先拿到三枚彩牌,觉得哪家的粥好,便在那家的彩牌箱里投上一枚。当天会由商会统一开箱唱牌,以所获彩牌数量排出此次品粥会的前三名,这前三名会获得由商会会长亲自颁发的金字招牌,上写“香粥状元”、“香粥榜眼”、“香粥探花”。
  不论是大酒楼还是小粥铺,都想在自家铺子里挂上这块金字招牌,因而每年腊八前的十天里,大到摆摊的位置,小到煮粥用的食材,八仙过海,你争我抢。
  铺子里的米面杂粮都是在李掌柜那里买,见别家都在屯货屯粮,李掌柜便好心提醒一下,免得好食材都被大店屯去,再过几日,就是花上几倍的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上好的杂粮干果。
  崔小眠初来乍到,并不知道这品粥会的事,来了桃花城快一年了,她还没有和商会打过交道。
  这也不能怪她,铺子的老板是贺远,可贺远三天两头的神龙见首不见尾,别说到商会去开会,就连来铺子吃饭的客人也很少能见到他。
  既然有这么一个品粥会,崔小眠就想抓住机会露一小手。
  做为一名专业的私房菜厨子,崔小眠对自己熬粥的功夫非常自信,家常粥保健粥,冰粥热粥牛奶粥,哪一样都是手到擒来。
  没想到小小的桃花城还有这么多花样,崔小眠已经磨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可是她忽然想起一件事,小安子告诉她,让她腊八那天整日留在家里不要出门,原本不出门也无关紧要,可是现在有了品粥会的事,腊八那天肯定是要出门的,而且还要全天泡在粥摊上。
  小安子要在腊月初八那日来找她,十有*便是送解药。
  自从那日被沈玲伊强行灌下百虫散,如今已经过去二十天,崔小眠非但没有任何中毒的症状,还比前阵长胖了,小脸蛋白里透红,水嫩嫩的,丝毫不似中毒的。
  一一一
  ☆、第九十一章 我来自另一时空的天朝
  既然决定参加品粥会,崔小眠就行动起来,至于小安子的吩咐,崔小眠决定放到晚上睡不着觉时再去考虑对策。
  她先是打发顾大嫂和大牛去李掌柜的粮店里采购食材,核桃、桂圆、红枣、银耳、薏米。。。。。。列了一大串。
  桃花城能买到胡椒和辣椒这些番邦的稀罕物,却买不到葡萄干,崔小眠决定用其他果脯代替,只是风味上可能要有差别。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摊位了,自家的腊八粥煮得再好喝,没有摊位也是白搭。
  摊位要到商会去申办,这就只能让贺远出马了。
  崔小眠去找贺远,见他坐在书案前发呆,桌上平摊着那块蓝色绸布。
  见她站在门口,贺远并没有收起绸布,而是冲她招招手,示意她过去。崔小眠走到贺远身边,这才是第一次看清那块绸布。
  当日绸布包着玉璧被她贴身藏着,可情况紧急,她并没有细看,今天一看,忍不住吃了一惊。
  绸布年代久远,崔小眠叫不上名字,可也能看出布料考究,很是名贵。
  对于这块绸布,她曾有过很多想像,藏宝图、武林绝学、甚至是某女写给某男的情书。
  但此时看得清楚,这块绸布上空空如也,无字无花,虽然是块质量上乘的好布,却也就只是一块布,看不出有何异样。
  崔小眠看一眼贺远:“你是如何得知这绸布比玉璧还要值钱的?”
  贺远看来心情不错,也若许是因为他拿了这块绸布却久久不能看出端倪,急需有人可以与他分享,便将这事娓娓道来。
  平田国原是西北诸多小国之一,以盛产玉石闻名天下,国小而富庶,便成了一块人人想抢来吞下的肥肉。
  最想吞掉它的便是邻国阿萨,平田国王胆小懦弱,无力对抗。只得拱手称臣,每年将大批珍宝女人送给阿萨,换来表面上的国泰民安。
  但阿萨仍不肯善罢甘休,要求越来越苛刻。并将重军调至与平田相接的边境线,时刻准备大军压境。
  平田国王无奈,便派出心腹大臣吉惹带着镇国之宝的玉璧前往大成,寻求支援。
  吉惹到了京城,却迟迟不能晋见皇上,无奈便前往林丞相府第,想请林相周旋,让他能早日得见天颜。
  林丞相对平田这类巴掌大的小国根本没有放在眼里,但却对这枚镇国之宝的玉璧甚感兴趣,遂以将玉璧代呈圣上之由。骗了玉璧,把吉惹打发回驿站等待。
  吉惹在驿站一等就是三个月,没有等来皇帝的宣召,却等到了平田灭亡的消息。
  平田被阿萨吞并,国王自杀身亡。两位王子下落不明。吉惹闻讯后连夜动身回了平田,但一踏进边境便被阿萨军士所杀,这枚玉璧自此便成了林丞相的囊中物。
  十年前,骁勇善战的平田大王子复国成功,并一举吞并周边五国,使平田成为与阿萨国力相当的国家,傲立西北。
  吉惹早已死去。当年的真相无人可知,新国王对大成没有出兵相助之事耿耿于怀,并悬下重赏寻找镇国玉璧,派出密使专程来大成督办此事。
  林丞相吞了玉璧的事原本无人知晓,贺远却不费吹灰之力就打探出来了,正值林相告老还乡。各路人马均想打劫这名巨贪,别人求的是金银珠宝,贺远却只想拿到这枚玉璧。
  他还在京城为乳母守丧时便已经在盘算此事,待到与崔小眠下手时,已计划周详。十拿九稳,可是在抢夺玉璧时却发生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
  林丞相的大船虽极尽奢华,但船上毕竟狭窄,林丞相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塞满整间船舱,而最宝贝的几样却就在他的寝舱之内。
  抢夺的过程中,玉璧从林相手中散落掉至地上,让贺远吃惊的事情发生了,林老头没有先去捡那枚价值连城的玉璧,而是将整个身子都扑向用来包裹玉璧的蓝绸布,贺远只好把他打晕,才把这块布抢过来。
  船上高手云集,为了掩护崔小眠带着玉璧顺利逃脱,贺远被打成重伤,九死一生。
  高老大见到的那位买家便是平田国派来暗中督办此事的官员,贺远不想亲自与那人接触,便想出了利用高老大做保镖的法子。
  据他所说,像他这样的神秘大盗,当然不能亲自去见那位平田官员,可崔小眠心里清楚,你丫的就是怕让人知道你以皇子之尊当小偷,偷得是你老爹的心腹大臣,拿着邻国的镇国之宝去找人家换钱花,一旦传出去,丢尽他爹的老脸事小,牵扯到的两国邦交之事就是大了。
  这块布抢过来了,贺远每日都会拿出来看上一番,可贺远却一直没有看出有何不同。
  “小孩子眼神好,你来看看这布究竟有何异样。”
  崔小眠看得眼珠子发酸,也同样什么都看不出来。
  “要不去把林老头抓过来问问。”
  贺远摇头:“或许是他太喜欢这块布了,被为师取走之后,他便一病不起,没等到家便死在了船上。”
  说的好像与他无关似的,林老头八成是认出了六皇子,误以为是皇上想要做掉他,吓得心脏病发作,这才一命呜呼。
  师徒两个拿着那块布翻来覆去看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有收获。
  直到贺远忽然道:“徒儿,为师饿了。”
  崔小眠猛然想起她来找贺远的目的,被他这么一打岔,险些耽误了正经事。
  她把品粥会的事告诉了贺远,道:“你别再做甩手掌柜,到商会申请摊位的事就交给你了,你是店老板,又是成年人,这事只能你去办。”
  贺远对品粥会很感兴趣,但听说要让他去申请摊位,立刻眉头蹙起,满脸不高兴:“低三下四求人办事,不是为师的风格。”
  崔小眠把小手叉在腰上,杀气腾腾地看着他,一高一矮默默对视长达十秒!
  十秒后,崔小眠改变作战方案——
  “师父大人,午饭想吃点啥?”
  “你上次做的农家饭很好吃。”
  。。。。。。
  对付有些人,只能智取,不能莽攻。——摘自崔小眠之《我与贺远的恩怨缠绵》
  师徒私房菜中午时客人很少,大多时候只有外卖,到了晚上才会宾客爆满。崔小眠把十几道外卖的菜炒完,给贺远开的小灶也同时蒸好了。
  香干蒸腊肉,蒸四喜碗子,干笋小酥肉、咸鱼蒸豆腐,这都是地道的农家蒸碗,隔水蒸成,出锅后扣到碗中,再配上顾大嫂的馒头和小米红枣粥,虽不精致,却别具风味。
  香干蒸腊肉用的是整个大成独一无二的崔氏腊肉和自己种的青蒜苗,四喜丸子里还藏了鹌鹑蛋,干笋小酥肉加了崔小眠自制的咸豆豉,咸鱼切成小丁,煎炸成金黄色,这才与豆腐同蒸。
  这并非是传统的陕西蒸碗,而是崔大厨自己改良过的,兼有江浙和广东风味,前世开私房菜馆时,农家小菜和蒸碗曾经一度是她的招牌菜。
  贺远素来挑食,吃得也精细,却对这些烹调简单的农家小食甚感兴趣,自从上次吃过崔小眠做的韭菜盒子,他就念念不忘,可惜宝贝徒弟最近看他一直不太顺眼,懒得做给他吃,今天有求于他,这才免为其难,又给他露了一手。
  扳过崔小眠的脑袋,让自己的视线尽量与她平行,贺远问她:“你究竟是跟谁学的烧菜,你五岁就跟着我,莫非从娘胎里就开始学了?”
  贺远不是傻子,崔小眠在厨房里的一刀一式娴熟稳健,一看就是苦练而来,她说她两岁就拿锅铲了,这个没人会相信,两岁的小孩还在蹒跚学步,怎么可能进厨学做菜。
  崔小眠讲义气,有见地,深知谎话只能应付一时,看他问得认真,便实话实说——
  “我来自另一时空的天朝,是一位上的厅堂、下的厨房、学贯中西、诗情画意、美丽无双的仙女。。。。。。”
  可惜说实话的人总是被人误解,甚至打成冤假错案,崔小眠话还没有说完,头上就又重重挨了一记,崔小眠表示,如果有一天她变成傻瓜,一定是被贺远打的。
  从这之后很多年里,贺远都没有再问过她相同的问题。
  崔小眠有时也会想,在她八岁那一年对贺远说过的这句实话,他到底信了几分。
  吃完午饭,贺远就去了商会,直到傍晚才回来,对崔小眠说:“成了。”
  这个“成了”就是说,他不但申请到摊位,而且还是一个好摊位,被上届状元、榜眼和探花夹在中间,所有参加品粥会的食肆谁也不敢要的位置,被贺大掌柜拿下了。
  崔小眠除了哀叹贺远没有商业头脑以外,也没有别的办法,谁让她是小孩,不能亲自去商会申办呢,好在这个地方位置醒目,相对要比分到一个偏僻的位置要好吧。
  一一一
  唉,昨天上午刚刚更新简介,宣布和氏璧就加更,晚上就收到小艾mm的和氏璧,话说你一直在等着这一天吧,谢谢亲爱的。
  加更的事十三不会食言,今天或明天便会送上,真的。
  ☆、第九十二章 腊月初八,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