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4 节
作者:莫莫言      更新:2021-02-20 11:47      字数:4722
  然后紧接着就是二谈三谈四谈,每回箫清和回来,就会把众人叫过来,两方谈话全部做好了笔记,荷地国是怎么个说法,大珠是怎么个说法,接下来还要怎么办,一一向众人汇报了。
  众人听得心中多少有些莫名,箫清和对荷地人说他是从五品小官,这是事实不错,但和谈之事确实是他全权负责。要有大事请示要皇上就算了,箫清和也不说往京城递折子,明明自己就是可以决定下来的事,却是如此来回折腾。
  如此来回谈了五六谈,谈到第七回时就快十月了,海宁几乎没有冬天,最冷的时候也就是穿件夹的,十月时也就换上夹的了。来来回回谈了几个月,箫清和也回京递了两回折子,简单来说就是大珠花钱把琉球买过来,然后一直谈的也就是价格。
  十月中第八次会谈开始,本来也该三天结束的,结果出意外了,箫清和下船的时候不小心从船头栽下去。随从立时把他从水里救起来,只是呛了水,倒也没淹着。但十月天气掉到水里,一般武官肯定没事,箫清和却是立时有事了。
  换了衣服之后就开始发烧昏迷,发烧烧了两天,箫清和醒了之后就说要走,他是过来和谈的,现在病成这样了,没有半个月好不了。荷地的高级军官跟箫清和打了快半年交道了,也晓他的体质是特别了点。
  正吃着饭他也许就能把碗摔了,走路的时候,不小心碰到椅子桌子更是常事。也亏得箫清和有长相有气质,再加上本人谈吐能力很让人信服,这些小毛病也就显得有趣了。
  荷地人看他病成那样,便没让他回去,再者这来来回回都谈七次了,一直以来都是箫清和跑腿,按荷地的想法,正好趁着这回大家进入实际性内容的谈判。箫清和觉得有理,便派随从回去请黄大人,他现在病中不能谈了,人家也要求见高级官员,肯定是黄大人来。
  黄大人听随从说完虽然有些惊讶,但从船头掉下去这种事,发生在箫清和身上不算奇怪。虽然箫清和让他谈什么,但做为一个老油条,推上一天半天是小意思。先跟荷地官员应酬一番,晚上到箫清和养病的屋里问箫清和。
  箫清和便把条约最终条款项拿给黄大人,让黄大人按着标照继续谈,这是底线,要是能在这个基础少拿钱就更好了。同时叮嘱黄大人,要慢慢的谈,不用着急。他现在还病着,这一病要大半个月,黄大人会意,一边谈一边托,足足谈了半个月,等箫清和病好了,条约也谈完了。
  和约是谈好了,但具体签的时候,问题又来了。以荷地的意思,黄大人既然是二品监军,那就直接他做主,条约签了,大珠把赔偿的东西拉到琉球岛上来,荷地收到东西了,自然会退兵走人。
  箫清和听完就笑了,这话说的纯粹就是哄孩子,把金银珠宝全部送到岛上来,那要是收了东西,荷地翻脸不认人,就是不退兵,大珠要怎么办?这大半年来,自己做为大珠的使者来往琉球的次数不少,礼尚往来荷地是不是也要派使者去大珠一趟,以示诚心。
  然后黄大人也提出,他虽然是监军文官,可以代表天家来谈条约,但他本身却没有签约权。军营里头住着一位王爷一位驸马,这么大的事情,自己就是能谈下来,肯定也得他们看过后才能签下来。
  双方僵持不下,箫清和己经病愈,便提出要走,大珠要赔的东西得提前准备上,还有就是双方就如何签约的问题。看样子还要再进行协商,希望荷地能派出官员来。就是大官害怕被扣下拿此威胁,难道连个小官都找不出来吗。
  ☆、224
  箫清和和唐大人回到营帐的次日;荷地就打发了一个小官来了,唐大人和箫清和见的;现在己经从商谈价格到如何交钱了。荷地人很坚持要先拿钱再退兵;理由就是这是大珠的地界上,若是荷地先退兵了,到时候大珠翻脸不给钱,荷地岂不是吃亏。
  第一次在大珠地界上的会谈算是不欢而散,打发走荷地小官,箫清和便起身去了罗慕白营帐中;唐大人见箫清和不叫他,他也不敢跟着。其实他心里也很疑惑;荷出开出了三千万两白银;相当与大珠一年多的国库收入,先不说这个价格是高还是低,现在国库里能拿出这笔钱吗?还是说箫清这样谈来谈去,其实就是等今年国库收到钱了,然后赔给荷地?
  罗慕白此时正在练兵,箫清和特意叮嘱过他,士兵操练一天不能松懈,他也就越发的勤勉,连带着士兵铠甲兵刃也清点了,但凡少的全部补上。箫清和便坐在帐中等了一会,没把罗慕白等来,却把卫策等来了。
  箫清和连忙起身行礼,卫策笑着道:“箫探花连日辛苦,快请坐下。”
  说着卫策先坐下了,箫清和这才坐下来。先闲话了几句,不过乎是你来找罗慕白吗,我也是,结果他不在,那大家一起等。
  说话间卫策不禁上下打量着箫清和,身量修长,面如冠玉,在这个纯汉子的军营里越发显得与众不同。当然一个能上岛上与敌人和谈了八次,并且还能在敌营中住上半个月的人物,确实是与众不同,卫策自觉得自己做不到。
  “说起来我还没有感谢箫大人当年的提携之恩。”卫策突然说着,最早向天熙皇帝推荐他来前线的就是箫清和,只是当时天熙皇帝没理会。
  “卫驸马是难得的军事人才,我如何当的起提携二字。”箫清和笑着说,看向卫策的神情却有几分复杂,道:“我早闻驸爷当年也是京城出名子弟,弓马娴熟,更有空手打死猛虎之力。后尚得公主……今能为国出力报得皇恩,驸马是如愿以偿?”
  卫策听得默认半晌,宜轩长公主很好,只是驸马的日子并不好过。本以为也就是那样一辈子,现在有幸到得前线,一展才智,确实是余愿足矣。心情感慨万千,千言万语却说不出口,末子了笑着向箫清和拱手道:“所以我才要谢谢箫大人的提携之恩。”
  荷地小官回去之后,没两天又来了,箫清和摆出大家继续谈判的架式。这样的协商其实荷地人都有些怕箫清和了,这位实在是谈判高手,最重要的是有耐性,谈个价钱能从五月谈到十月,来来回回的折腾,还有黄大人也是老油条一个,说话的技巧实在太高,条约的每一行字,都得请文人研究一回才能确定没有陷阱。
  不过从箫清和的态度也能看的出来,大珠确实是有诚意和谈,也就因为有诚意,才如此的拉开架式谈。具体条款都列好了,现在到拿钱的时候,也就不想这么磨叽了。
  箫清和非常坚持荷地先退兵,就是不能全退也得退一半,双方签约必须是荷地到大珠的地界上来,我方重要大臣过去了,万一你把人和银子都扣下了,再以此相胁,大珠岂不是亏大了。荷地人也说了,按你说的我们先退兵,然后再派人过去签条约拿钱,你们翻脸趁机发难要如何办好。
  箫清和也非常直接,既然如此,我过去当人质,你们有人质在手,也就能踏实放心了。荷地人马上就说了,你个从五品小官来当人质,你哄孩子的吧。箫清和就说了,那黄大人和罗慕白一起当人质,这样总够了。
  荷地人仍然不愿意,两个如何能够,至少得把卫策,谢衡,谢潜连带着罗素都捎上才够。谈判桌上箫清和就笑了,荷地这是打算跟小兵们签条约吗,所有能主事的人都不在,那谁来主事。而且荷地要了这些人当人质,那荷地也得派了同样身份的人质来。卫策是驸马,谢潜是王爷,也请荷地人先把自己国家的王爷和驸马请过来当人质,大家再谈。
  这都不是和谈交换人质的问题了,而是事关尊严,荷地现在的最高指挥官也不过是个大将军,就是派他过来签约,大珠出个罗慕白当人质就足够了,还敢再求多少,这就是得寸进尺了。
  如此吵嚷了几天,最终协商结果也出来了,大珠以卫策,黄大人以及随行的几个文官为人质。荷地撤一半兵力到琉球二百里之外的小岛上,然后派出大将军,副使过来签约拿银子。荷地先撤兵,然后大珠把人质送过去,同时荷地的大将军和副使也要乘大船过来,拉银子肯定得用大船。
  方案敲定,罗慕白登船看着荷地撤兵,又派船只在旁边看着。确实撤走了,大珠的人质军团也开始准备。黄大人对与自己要当人质之事虽然担心,但同样当人质的还有卫策,这让他很放心。这可是天熙皇帝的亲妹妹,卫策要是真出了事,就是天熙皇帝能饶,宜轩长公主和太后岂能善罢甘休,荷地人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情愿不要罗慕白也要卫策。
  文官们打包收拾了两件贴身衣物,签约拿银子不会这么快,虽然银车己经一车车的拉过来了,但还是差了些,而那么多银子就是抬上船也要许久。荷地国也要合同签下来,银子拿到手了才会把人质送回去。
  小厮本欲给卫策收拾衣服,卫策却是挥手让他们退下去。正帐中独坐发怔,谢衡,谢潜,罗素进到帐里,卫策愣神中忙站起身来。
  谢衡道:“我己经叫人去请箫探花了。”连带着门口,他也派人守着。
  话音落,箫清和和罗慕白一起进来了,谢衡分别去叫的,正好同路两人就在一起了。看着人到齐了,都没顾上让坐,罗素就直接道:“都到这个时候了,箫探花也该把旨意拿出来了。”
  银车是拉过来了,但里头装的未必是银子,虽然再老道的强盗也没看出破绽来,但以天熙皇帝的性格,与其拿这么多银子赔人家买回自己的领土,不如拿银子去把荷地人灭了。
  箫清和并不意外,从贴身衣服里掏出来一封秘旨,旨意内容只有一句话,军中大事箫清和全权料理负责。
  众人跪下接了旨,谢衡忍不住道:“箫探花果然深得圣心。”能下这样的圣心,这是把这场战事的胜负全然压在箫清和身上,豪赌这一把。
  箫清和并不接话,只是从衣袖里又拿出另一个张图来,这是他在琉球病的半个月,他身边的小厮探得的。他身边小厮随从并不他的人,是天熙皇帝派的人,看起来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小厮随从,尤其是跟箫清和上岛的四个,两个年龄大的,还有两个小的,看着都像是娈童。
  就是两个看着像娈童的,跟他上八次岛,尤其是最后一回他在岛上养了半个月的病。琉球本是大珠领土,地图是有的,现在查的是军事布防。总算不枉他往海里栽一回,小厮趁机查出了不少东西。
  箫清和直接把图纸交给罗慕白,他是文官,实际操作打仗他只怕连个小兵都不如。然后继续讲解他的计划,天熙皇帝从来没有和谈的意思,更不用说还要花那么多银子和谈。只是以此为障眼法,骗得荷地先撤走一半兵力,然后诱其将军与副使过来斩杀与营中。
  荷地人为了拉银子肯定是大船,穿荷地人的衣服,乘荷地人的船,把士兵藏在船上,趁机不备攻上船去。若是天佑大珠,此番就能拿下琉球。
  “不才谋划至此,一切事务还要劳烦罗将军。”箫清和最后说着,他一个文人只能如此谋划,具体怎么打,肯定还要罗慕白排兵布阵。尤其是二百海里外的荷地兵船,就是前头能占了便宜,这也会是一场硬仗。
  “箫探花好计谋。”罗慕白哑声说着,声音却微微有些打颤,瞪向箫清和道:“你置我小舅舅与何地?”早在最初箫清和让他严加练兵时他就料到了,和谈是假,接下来肯定还有战事。没想到的是竟然是如此谋划,大珠送过去的人质肯定得死。
  卫策伸手拦住他,看向箫清和淡然道:“卫家世受皇恩,今上战场早就忘了个人生死,更何况一人之死能换得天下太平,我死的其所。”
  箫清和拱手作揖道:“驸马爷大义,请驸马爷放心,皇上早有诺言,若是能收复琉球,必延卫氏一族五世恩泽,让子孙后代得沐天恩。”
  卫家是国公府,卫策是第五代国公爷,他尚驸马时皇帝就下旨延了一代,算是可袭六世,再延五代,也就是延续到第十一代。这就是天家的恩泽,绵延孙子的爵位,从来都是祖宗们拿命换的。
  “好,好……”卫策连着说了两声,脸上神情像是哭也像是在笑,此时此刻连他自己都说不清。
  “这是箫探花与皇上献计?”罗素突然问着,皇上连许诺卫家的话说了,那就是早就有打算。
  箫清和点头,道:“是我的主意。”但因为耗时过长,再加上中间变故颇多,所以天熙皇帝才在秘旨上只写了一句话。
  “探花郎如何计谋,可曾想过身后事?”罗素问,卫策死了,宜轩公主和太后那里,天熙皇帝估计都不好交待,杀了箫清这是极有可能的事。
  “我既来到这里,就没想过能活着回去。”箫清和坦然说着,他八次上岛,小厮随从暗中调查岛上布防,稍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