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2 节
作者:莫莫言      更新:2021-02-20 11:47      字数:4725
  衲昴甑资翟谔袅耍旒颐蛔氨福藜乙裁蛔急负谩?br />
  再者罗老太太的身体看着还很好,虽然主持了分家分财产,那也是担心她万一躺在床上不能理事,到时候反而不能随自己心意来,现在趁着清醒把身后事全部料理了,万一哪天真倒头起不来了,也不至于遗憾。
  新一季的冬装换上来,虞秋荻的肚子也慢慢大了起来。管家理事交际应酬统统不理会,只在家里安胎,也因为时间空闲多了,罗慕远又不在,罗大太太便叫辰姐儿过来跟着虞秋荻同住,一是让他们母子亲近,再则也是怕虞秋荻寂寞。
  辰姐儿这几年虽然跟着祖母,但每日早晚过来请安,再加上罗大太太教养,肯定不会让她们母女生份,虞秋荻每日早晚看着女儿,两个儿子也是定时过来请安,倒也觉得十分欣慰。
  临近新年,因为事务太多,罗大太太带着唐氏和萧云灵操办。虞秋荻本欲帮忙,不让罗大太太劳累,罗大太太却是体谅她怀孕不易,只让她好好养胎。虞秋荻这才安心在房中养胎,也不知道是不是以前过的操劳过度,二十几岁身体竟然有几分虚了。
  虞秋荻自己的田租,照例交给罗慕清代收,罗慕远早有书信过来,年前肯定回不去,看年后什么时候吧。家中大哥二哥不在,自然是罗慕清顶起,照料家中一应事务。
  罗慕清先收了家里田租,然后又代收虞秋荻的田租,收租时罗慕清很有心,把罗延旭叫了去。以罗延旭的年龄虽然不能直接主事,但可以围观学习了。一应东西入了账本,唐氏便带上银票帐本,罗延旭跟着一起给虞秋荻汇报一下成果。
  唐氏也不说话,只让罗延旭给母亲报帐,虞秋荻听得十分高兴,再过几年儿子就能立起来,这些事情也就能交给他做了。
  虞秋荻收下银票,田庄上的东西,虞秋荻则让罗延旭给各房都送些,剩下的一些柴火之类的则是交与公中。她每年的收益十分可观,庄头早就说过,柴火之类的东西也可以换成银子,虞秋荻却说没必要,正值过年,花费正多的时候,还不如送到公中以显她的心意。
  罗延旭领命去了,虞秋荻留唐氏坐下喝茶,辰姐儿也在旁边坐着。说了几句闲话唐氏却是打发辰姐儿出去玩。
  等辰姐儿出了门,唐氏这才笑着道:“大嫂这些天在屋里不晓得,顾家因为分家闹起来了。”
  “分家闹了起来??”虞秋荻愣了一下,却是立时反应过来,顾大老爷的孝虽然未满三年,但他只有一个独生子,没什么家好分的。倒是顾家一直以来都是三房人同居,顾老太太在世,倒是不用分家。只是以前是顾大老爷在世,他当兄长的领着下头的弟弟们过,现在他去了,顾惜风成了族长,再领着叔叔们过,只怕是矛盾就来了。
  顾老太太虽然很可亲,但论起来她并不是管家理事的人才,就是以前有才能,都到这个年龄了,再加上顾大老爷的去世对她打击太大。虽然没有传出大病的消息,但据说已经卧床不起。
  到这个到步,确实可以谈一谈分家的事,尤其是顾老太太到底还在世,她若是活着主持分家,其实是最妥当的。就像罗老太太,觉得身体不好了,就自己主持分家,其实也是省得以后扯皮,万一闹起来大家难看。现在长辈主持,小辈不好不从。
  “可不是,大概一年前顾老太太就说要分家,下头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不愿意,说大哥去了,母亲在世,他们兄弟要侍奉母亲,如何能是分家出去。”唐氏说着。
  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的话是没啥问题,道理是这样的也不错。但是这种话当做客套话说说也就算了,就比如罗老太太说分家的时候,罗二老爷也可以这么说说,我要侍候母亲云云,但分还是要分的,因为接下来的形势是必须要分家。
  顾家的形势比罗家还有不同,罗老太太就是没主持分家也没什么,罗大老爷作为兄长还可以主持。但到顾家,那就是顾惜风主持跟叔叔们分家,就是顾惜风占了侯爷和族长的位置,但说到底他是晚辈。顾家最好的就是顾老太太主持分家,有个大长辈在,像罗家这样,提前分了,等到顾老太太去世之后再执行都行。
  结果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说不分家,这不是推托的话,是真不想分。那就不得不让人想想了,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想干嘛,必须要分家的时候说不分,莫不是打算等顾老太太去了,好多从侄子那里弄些钱来?
  “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若是有什么想头,也未免太……”虞秋荻没再说下去,顾惜风的娘是大长公主,皇帝的姑姑,妹妹顾惜颜是郑王妃。反观顾家二房和三房,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属于不是败家子,但也不是有才干之人,在顾惜风之前,顾家根本就没有人出仕。顾家全凭着嫡公主撑着,再加上顾大老爷善与经营,家业才慢慢积累变多,有现在的富裕。
  这样的家务官司,顾家二房和三房拿什么去跟顾惜风争。虞秋荻想了想便道:“顾家二房和三房只怕想的不是分家,是想被侯府养着,顾大爷又……”
  顾惜风又是克妻殇子的命格,一直到现在只有一女在身边,当然顾惜风现在还年轻,还不到立嗣的时候。若是顾惜风一直无子,为了爵位传承肯定是要立嗣,天熙皇帝也不会让自家亲姑姑无后。按照血缘从近至远原则,那很有可能从二房或者三房抱孩子。
  唐氏笑着道:“嫂子果然聪明,可不就是这样。听说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求了顾老太太许久,说二房和三房若是分出去,生活难以周全,只望老太太能心疼儿子。”
  远的不说,就看罗二老爷分出去,罗老太太和罗大老爷算是很厚待的了,做到兄弟平分,罗二老爷得那么多的东西。但算算年收入,一年也不过万把两银子,就是田庄收益好的时候也不过一万五千两银子。不过罗二老爷和罗六爷都有官职,每年薪俸冰碳又是一大笔,分出去之后虽然不能有侯府的排场,但家中也能有百来口下人。
  顾家则是多了一房人,分的产业少了一层不说,二房和三房也没有人出仕,自己不能挣钱,只花祖产老本。生活不继还不至于,但跟侯府比就是天差地别了。
  虞秋荻不禁轻轻叹口气,说一千道一万,老子有钱,大哥有钱,不如自己有钱。像罗二老爷这种,自己和儿子都有本事挣钱,分家的时候也不磨叽。又问:“那顾家又怎么闹起来了?”
  “是顾老太太执意要分,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领着房中老小跪到顾老太太床前,这才传出来的,据说现在还不可开胶呢。”唐氏说着,眼睛却是看向虞秋荻,她说这些并不只闲聊说八卦。
  顾家的文姐儿是许给罗延旭的,文姐儿的情况还很特殊,她是独生女,以后会不会有兄弟姐妹真的不很不好说。若是只有文姐儿一个,那以后顾家不管是过继,还是财产分配上,只怕是一大盆狗血。罗慕远夫妻不是会图儿媳妇嫁妆的,但姻亲关系在这里摆着,若是闹大了,也不可能装不知道的。
  “我听大爷说过,顾大爷是个果断的人,这事……只怕闹不了多久……”虞秋荻说着,她跟顾惜风不熟,但罗慕远跟顾惜风就很熟了。镇远侯府也好,公主府也好一直都是顾大老爷一个人打理,现在顾大老爷去世,顾惜风夫妻一直住公主府,肯定兼顾不了侯府。连向来心软的顾老太太都说要分家,只怕二房和三房趁机捞了不少,弄得连顾老太太都看不下去。
  顾惜风并不是包子脾气,他在朝堂上官职不低,母亲和妹妹又都有身份。只要他说要分,顾家二房和三房不能怎么样。至于顾惜风无嗣的问题,这是顾家的事,文姐儿再过几年就要嫁过来,那时候顾惜风和年氏都在,再以后如何,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顾惜风还不到三十岁,谁敢说他一定生不出儿子来。
  唐氏听虞秋荻如此说,也跟着笑了起来,道:“还是大嫂看得明白,我也是外头听说来的,便过来说一声,唠唠叨叨的说了大半天,倒是扰了大嫂休息。”
  “看你说的,我一个人闲着也无事,正好与我说说话才好。”虞秋荻笑着说。唐氏也是好心,怕万一顾家的事情要闹大,罗慕远不在京城,她也一直在家里安胎,事情到跟前了,还两眼一抹黑。
  ☆、210 ;
  腊月二十七顾家大分家的消息传出来了;消息传出来的时候;京城许多人家震惊。马上就要过年了,再急也不急这么一会,总要一起过了年,出了正月里再谈分家之事,哪里能在年前几天就要分家。
  虽然让人震惊;倒没人因此说什么;因为是顾老太太主持;顾二老爷和顾三老爷都是她亲生的;不存在继母或者嫡母偏袒的情况。长平大长公主旁听;出嫁女顾惜颜也回家了,开宗族分家产,具体家产如何分的;外人不得而知,但消息已经传出来,出了正月顾家二房和三房就要从侯府搬出去,顾惜风则是带着长平大公主以及年氏,女儿回侯府住。
  各家各户都有准备备过年事宜,都没空去八卦,等到新年过去,各家各户都忙着请年酒,交流八卦的时间也就有了。顾家二房和三房还没搬走,顾二太太和顾三太太仍然以侯府媳妇的身份对外行走,消息也就跟着散了出来。
  顾家两房都觉得很委屈,说当年顾大老爷治下来的许多产业都记在公主府名下了,二房和三房最后只分到几处庄田,三万两银子,然后还被勒令正月之后就要搬走。虽然分家时两房各得了一处房舍,但多年不住人,年久失修,翻修收拾还不知道要多久,正月里那么多事务,哪里能搬走的走。
  然后又说顾惜风这个大侄子,已经坐拥金山了,多少也该顾看叔叔们一些。顾家二房和三房都有要议亲的儿女,借借侯府的光,把亲事订下来也耽误不了多少时候,现在把儿女婚事都耽搁了。
  二房和三房对外如此抱怨,年氏此时还守着公爹的孝,不能出门应酬,顾惜风更是绝口不提此事,对二房和三房的态度就是,分家也分完了,你们年前搬走就好。
  京城对此事的舆论,是各有说辞,宗族大家相互照应是常有的事,顾惜风这个侄子过的好,帮衬叔叔点也是应该的,反正顾老太太还在,再晚几年分家也是常理。不过要是细论起来,顾大老爷只是兄长,不是爹,当年顾大老爷承爵时顾家是什么模样,京城许多人家还都记得。
  风云飘摇的顾家,经过顾大老爷的手打理成这样,照顾下头弟弟这么多年,现在他撒手走了,顾老太太也卧床不起,是要为将来以后打算。至于顾惜风的财产多,那是来自母亲,嫡公主的待遇等同亲王,只要长平大长公主活着,顾惜风就有使用不尽的钱。羡慕这个是羡慕不来的,这是投胎技术活。
  吵吵嚷嚷中一个正月过去,顾家二房和三房如期搬迁,但从二月一直搬到三月还没搬完,期间的各种事非不断,给京城人士的茶余饭后添了许多佐料。虞秋荻一直安心养胎,偶尔听听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么一大家子哪里没点事呢。
  罗家不能说闲也不能说忙,罗欣的婚事就在眼前,罗二太太忙的脚不沾地,虽然是庶出的庶出,但罗老太太也话了,罗家这辈就这么一个女儿,风风光光打发她出门好看。
  两家婚期订三月底,除公中的嫁妆和罗老太太添妆外,罗二太太自己又添了一千两。罗大太太则是几件玩器和一套头面。下头从虞秋荻起这些嫂子们,要么就是几件首饰,要么就是几件玩器,也就是添妆了。
  “舅太太来了……”婆子传话进来。
  虞秋荻正在榻上歪着,听婆子说了便让丫头扶着坐起身来,昨天小陶氏就写了贴过来,说今天要过府来看她。因为她大着肚子,快到临盆之期,并不能去迎。刚才就有婆子报信说小陶氏到了,但并不能马上过来看她,亲戚晚辈来了,自然要先去看过罗老太太和罗大太太才能过来。
  吴婆子带着辰姐儿去迎小陶氏,进到堂屋里,虞秋荻也从里间出来。回京这么久,小陶氏衣饰也全换了新的,既然已经到了京城,免不了交际应酬,衣饰也就成了行头,怎么也不能让人小瞧了去。
  让着坐下来,辰姐儿又过来给小陶氏见礼,小陶氏看辰姐儿懂礼也十分欢喜。闲话了一会家常,虞秋荻看小陶氏似乎有话要说,便让吴婆子先带着辰姐儿出去玩,笑道:“说起来嫂子也要为怡哥儿和吉哥儿操心婚事了,可有看好的人家?”吉哥是小陶氏第二个儿子,眼看着也到了议亲的年龄。
  她现在大着肚子,马上要生产,不能劳心劳力的时候,以虞秋元和小陶氏的性格就是真有事也不会这时候来麻烦。最有可能的就是给孩子议亲时,想打听一下姑娘的品行,所以找她八卦了,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