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节
作者:莫莫言      更新:2021-02-20 11:46      字数:4737
  ,此时肯定不能回来。
  罗慕清立时站起身来,道:“我愿意跟姑姑去。”
  罗素没吭声,只是看向罗慕清。旁边罗大太太心里都要急出火来,唐氏的指甲立时扎进肉里,两人仍然一言不发。
  罗大老爷也深知这个儿子的脾性实在不太合适上战场,便道:“慕白倒是可以调过去,但慕清……实在不是那块料,去了只会添乱。”
  “父亲,大哥在前线,二哥也要过去,我当弟弟的岂能在家里安享富贵。”罗慕清急切的说着,罗慕远此时除非死或者重伤,不然绝对不能从前线回来,他若是回来就真废了。又道:“我已经成家,正该立业的时候,父亲,你就让我去吧,我也不求军功,只求在哥哥们身边,彼此有个照应。”
  罗慕均也跟着道:“父亲,我也要想跟着兄长们去。”
  罗慕周却是没吭声,只是看着郑王妃,他已经猜出郑王妃的意图。
  “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老实呆在家里。”罗素训斥着罗慕均,又看了一眼罗慕周,侄子里头罗慕周是个靠得住,若是真有什么意外,留他看家也足够了。
  罗老太爷长叹口气,看向罗大老爷道:“罗清想去,那就让他去吧,他素来机伶,跟着两个兄长,他们兄弟总有个照应帮衬。”
  罗大老爷心里难受至极,道:“也是,跟着去吧。”
  “谢祖父,父亲。”罗慕清磕头说着。
  罗素却是长长叹了口气,看向罗慕清的目光有几分感伤。虽然这个意见是她提的,也是为了罗家好,但要不要把更多的侄子送上战事,她自己心里也没有底。此时只是看向罗慕清道:“你是家中三子,一直养尊处优长这么大。现在让你上战场,我没有旁的话说,但有一句话,你一定要记清楚,此回战事,能死不能败。”
  新皇登基之后,罗家就开始走下坡路,罗老太爷辞官让爵,罗大老爷一直不在重要职位上。其实这也是必然的,更换太子之事,罗家最多就是没被连累而己。郑亲王府虽然在皇帝登陆之时立了点功劳,但若说皇帝心腹,肱骨之臣那就差的太远了。皇帝没削郑王府的军权,一是因为登陆之初不太稳定,二则是因为郑王府还没有能让皇帝忌讳。
  就在此事战事起了,郑王府必须拿出兵马大元帅的本事来,出门之前他们夫妻就已经跟谢潜说了,可以死,但是不能败。因为一旦败了,若是皇帝震怒必然会连累家小,回京只怕也是一个死字,相反的死在战场上了,就是败了,人都死了,皇帝不会再迁怒,至少能保住郑王府一脉。
  放在罗家身上也是一样,林阁老联合文官,正极力挑罗家的错处。赢了有赏是理所当然,但若是输了,参罗家的折子能压塌御案。
  种情况下,召回罗慕远,不止罗慕远倒霉,罗家上下都得倒霉,需要为国出力了,却害怕退步了,这样侯府养着做什么。输了也是同理,死了至少是为国捐躯,能保住罗家上下,若是战败回来,只怕等着的就是抄家灭门了。
  当然不是指三兄弟都要死,若是这样,她肯定不会把罗慕白和罗慕清都叫过去。除了想着输,更多的是要想着赢,兄弟们一处多个照应,也是防着小人之心。
  罗慕清听得一震,咬了一下下唇,却是坚决的道:“我晓的,姑姑放心,我绝对不会给罗家丢脸。”
  罗慕周却是突然跪了下来,道:“姑姑,我代三哥去更合适。”他的性格行事都比罗慕清沉稳的多,至于家中之事,若只是继承家业,罗慕清也足够了。
  “你老实在家里吧。”罗大老爷说着,罗素的意思他已经明白,除了排行之外,罗慕周也确实更合适守在家里。
  罗慕清也道:“是啊,四弟,你应该守在家里。只是我也走了,四弟千万不能任性,惹得父母担忧生气。”
  “是。”罗慕周答应着,又向罗大老爷磕头道:“以前是孩儿不懂事,以后不会再惹父亲生气了。”
  “好,好。”罗大老爷连声说着。
  罗家女眷们一直没吭声,到此时罗大太太的眼泪却是止不住往下掉,呜咽哭了起来。罗老太太却是看向她道:“有什么好哭的,等他们风风光光的回来了,挣下军功,也是你这个当娘的荣耀。”
  不是她这个祖母心狠,不怜悯孙儿。只是人这一生本就是如此,得到多少就要付出多少,既然享受了侯府的荣耀,那该付出该献身的时候就不要抱怨。罗素明白,谢衡明白,所以他们才能把独子送上战场。
  罗大太太如何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亲生孩儿,五个送去三个,她这个娘心只怕都要熬碎了。忙擦眼泪道:“老太太说的是。”
  说着又看向虞秋荻和唐氏道:“我们都安心在家里,等着他们凯旋回来。”
  虞秋荻和唐氏此时都好像是泡在冰窑里,尤其是唐氏,本来只是大伯子上战场,没想到自己丈夫也要送上去了,而且罗素直接放下那样的话,脸色都有些苍白。却是强打起精神来,两人起身道:“请老太太,太太放心,我们必然保住自己。”
  罗素听得也松了口气,最麻烦的女人就是男人上战场了,她们在那里哭闹不休。道:“你们都有孕在身,好好保重才是最好的。”
  “是。”虞秋荻和唐氏答应着,来的时候虞秋荻是捏着一把冷汗,到此时连冷汗都没有了。
  又说几句,罗素就要走了,她和谢潜明天早上出发,此时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唐氏和罗慕清也走了,明天早上就要走,上战场收拾的再简单,那至少也要包上衣服才行。虞秋荻也跟着走了,她怀着孕不合适常坐。
  罗大老爷和罗大太太也是有想吩咐罗慕清,也跟着走了,一时间屋里就剩下罗老太爷,罗大太太,还有罗氏,一般家里有事,就算是当背景板,罗氏也会在场。
  等众人走了,罗老太太就看向罗氏就道:“你以前老是跟你姐姐比,但是你看看她,这个时候带着儿子上战场,你有这个能耐吗?”说实话罗氏要是有罗素的能耐,她也照样可以过罗素的日子,眷养女情人开后宫,哪怕真跟戏子有一腿,贺子章都不会管她。
  罗氏听得低下头,却是不作声。
  罗老太太叹口气,一直忍着的眼泪也掉了下来,三个孙子去战场,女儿带着外孙也去了。若是真到必要的时候,谢潜都不能活了,罗素只怕更活不了。她只觉得自己的心好像被架在火上烧着,生生把她这把老骨头烧烂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罗家受了一百多年的天恩,这时候不回报还要等到何时。”罗老太爷说着,他心里不比罗老太太好受,不过忠臣良将精忠报国是应该的,战场杀敌这些都是份内事。
  罗老太太叹了口气,擦了擦眼泪,看看旁边的罗氏,虽然一直表现的还是马马虎虎,但罗家现在事情太多,尤其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只怕要顾不上她,不如现在给她寻户人家,把她嫁出去了也算了了一件心事。便看向罗氏道:“你从贺家回来眼看着也有一年了,姑娘家不能总是呆在家里的,我想跟你大嫂商议着给你寻婆家。你现在是二嫁,年龄也不小了,我就是想问问你,你自己可有想法,想寻个什么样的?”
  当初与贺家的婚事,也是问过罗氏的意见,罗氏当时说了不同意,结果罗家还是把她嫁过去了,后来和离归家,想来也是有这方面的原由。现在二嫁了,便想想问罗氏自己的意见,也省得她以后抱怨。
  罗氏听得有几分愣神,好一会才道:“我听老太太的。”从贺家归来之后,她有时候也会有一种不知何去何从的感觉,再嫁会怎么样,她自己也不敢去想。
  罗老太太想想又道:“依你的年龄,又是二嫁,当原配只怕要低嫁许多,相公估摸着也要比你小上好几岁。若是寻填房,高门大户里只怕是寻不着,再低一些也就是平常小官员,不过多半也是有子有女的,若是特意去寻无子无女的,只怕又要低嫁些。”
  女子二嫁,几乎没有趁心如意的,林氏二嫁,虽然得四品诰命,却是妾室。还有原本的虞家大姑娘,据说二嫁的是个街头混混。现在到罗氏二嫁了,罗家再有本事,也不可能让她如意,只看她怎么选了。
  罗氏神情显得十分犹豫,罗老太爷却是突然道:“后妈难当,情愿嫁低些,哪怕被人笑话,也不要去当后娘。家世什么的也不要很挑,只要人品好,也就是了。”
  罗老太太也觉得罗氏不是当后娘的料,却不由的道:“若是定要寻个无子女,只怕门第会差许多。”无子女,又要本人质量过关,这种条件,要么从落魄子弟中寻,要么就是从商户中寻,那真是低到尘埃里去了。
  “低就低吧。也别寻太远的人家,就是京城寻不到好的,也要京城边上的,时常能见到才好。”罗老太爷感叹的说着,罗素这一去还不知道会怎么样,若是真有什么万一,就剩下这么一个女儿了,总不想她太走远了。
  说着又看向罗氏,道:“都是因为我自小宠爱你,把你的性子脾气都宠坏了,以至于被和离归家。现在要二嫁,为了你好,也顾不得面子,低嫁就低嫁了,你把以前的那些心思都收了,也不枉你母亲待你这份心意。”
  以前他都都觉得,教育子女是罗老太太份内的事,直到这回罗氏和离归家之后,罗老太太还能拿出功夫和性子教她,罗老太爷就感触颇深了。不管对罗二老爷,还是对罗氏,罗老太太这个嫡母都十分称职。
  ☆、159
  一个简单的包袱;罗慕清辞别罗家众人;就跟着谢潜的大部队走了。亲王世子亲自出征;阵仗并不算小;罗素男装便衣跟随队中,第一站是青阳。倒不是说这里是战场,只是要从这里登船去江宁;青阳算是内陆港口;战火若是烧到青阳来,那京城就有可能会危险。
  快马加鞭两天赶到青阳,谢潜带着人马登船去江宁,江宁处与大珠之最北;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国家机器控制力相对薄弱,距离琉球却是最近,战争爆发地。
  “慕清跟着你表兄去江宁,我晚些天再过去。”罗素吩咐着罗慕清,又转头对谢潜道:“你虽然是世子,但前线海战之事,你所知不多。幸得卫三爷一直都在,到了之后,你多听他的意见,他在海上十几年,凡事都清楚明白。”
  谢衡与卫连舟有同窗之谊,谢衡手握兵权也信得过卫连舟,以前浪人来犯就得卫连舟协助不少,现在荷地国要强占琉球,若不是卫连舟出船,出钱,出人,再加上他的指挥暑能,琉球只怕已经丢了。
  谢潜答应道:“儿子明白,到前线之后自会听三爷调派。”
  罗素听得点点头,随即叹气道:“只可惜小九困在宅院里,不然也是好个帮手。”不管是论武功还是军事材能,卫策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各方面强力比谢潜强。
  谢潜和罗慕清听得都是默然,罗素又看向罗慕清道:“战场上刀枪无眼,容不得调皮任性,到了江宁之后,要听你舅舅和大哥的话。”
  “嗯,姑姑放心。”罗慕清说着。
  罗素叮嘱完毕,换了衣服就骑马出了驿站,直接快马去了沈家。她在青阳停下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来沈家。早在好些天前,谢衡就给沈书君写了信,让沈书君帮个忙,能不能想个办法约见绍清词。前几天接到沈书君的回信,绍清词人正在青阳。
  罗素现在去沈家,就是为见绍清词。元五峰虽然属于海外海盗体系,但他本人是大珠人士,只因为官奴籍,这才跑到海上为盗,手下人有人船,战斗经验非常丰富,若是能把这支海盗团体收编,与大珠是大大的有利。
  转弯进分岔路口时,罗素不由得把速度放慢,她被跟踪了。罗素左手抓紧缰绳,全身绷紧,右手却是放在怀里,那里放着暗器。
  “你果然来了。”蓝先生轻声说着。
  罗素掉转马头,只见蓝先生就在拐角处站着,正值中午,阳光明媚之时,但她刚才过来之时,竟然都没留心到。
  “你……”罗素怔怔地看着蓝,张口一个你字,却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停了一下才道:“我本以为我到江宁之后才能看到你。”蓝的地盘就是江宁,此时江宁开战,几方的打得正热闹,按理说蓝应该在江宁。
  “我实在想念你,所以在这里等你。”蓝说着,这里去江宁的必经之路,海上大战开始,罗素不可能在府里安享富贵,冲锋献阵才会是她做的事。
  罗素轻轻叹了口气,翻身下马走向蓝,她对不起这个男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若是换个人,就是一刀捅死她,她都不意外,但对于蓝,她就有这么大的把握。道:“等我一会好吗,等我办完事情,我去老地方找你。”
  “你想说服元五峰投大珠。”蓝直接说着。
  罗素点点头,叹气道:“一支军队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