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节
作者:莫莫言      更新:2021-02-20 11:45      字数:4734
  轿涣耍恢劣谌寐藜夷芽埃渌乃补懿涣肆恕?br />
  妯娌两个各自回房,罗大太太也是满心的愁苦,平姨娘端茶上来,劝着道:“太太也别太担心了,当初舅爷也不是上船,后来挣下那大份的家业。”
  她是罗大太太的贴身丫头,自小一起长大,后来罗大太太做主把她给罗大老爷,先是通房后是姨娘,跟着罗大太太十来年,料理家务,处理琐事,是罗大太太的超级心腹。就是平姨娘心里,也是罗大太太优于罗大老爷。
  “老三上船时,我的心都差点要跳出来了,夜夜不能入眠。现在好不容易他娶妻生子,洗手不干了,又到儿子了,我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啊。”罗大太太捂着胸口说着,从接到罗慕远的信,她就觉得自己心神不宁。有卫连舟照看着是好的多,但刀口上舔血,那日子岂是那么好过的。
  平姨娘劝着道:“现在大爷只怕上了船,跟着舅爷的船队走,大爷怎么着也不会有事。太太不如好好想想,怎么让老爷同意了这门亲事,让大爷娶了虞姑娘,遂了他的愿,他自然就回来了。”
  “我何尝不想让他娶虞姑娘,但老爷……”说到这里罗大太太手指都颤了起来,因无旁人在,也就直接道:“你还不知道,那就是一头驴,我能怎么办!”
  平姨娘不敢接话,门口却是传来罗大老爷的声音:“你说谁呢!”
  罗大太太心里气结,也不顾忌了,直接道:“我又没说你,你倒是应的快。”
  罗大老爷掀帘子进来,平姨娘赶紧过来侍候。
  罗大太太并不起身,只是塌上坐着,眼刀直射向罗大老爷,道:“中秋节,姑姑成亲,慕远都没回来。再加上你要先给慕白定亲,许多亲友都问我,为什么把长子闪到一边,还问我罗家要不是要像卫家那样,废长立幼,立幼子为世子。”
  罗大老爷此时也是满脑门的官司,儿子也是他的,知道罗慕远跟着跑海运,他岂能不心疼。但他是老子,儿子反了他违逆他跑了,难道还让他这个爹先向儿子求饶吗,写信给他说,你说娶谁就娶谁,只求儿子你能回来,他父亲的威严何在。
  罗大太太抹泪道:“你若真有这个心思,那你就尽早说了,让他全心全意跑海远,也好给自己挣下一份家业。我可怜的儿啊……”
  “我什么时候说要过废长立幼了……”罗大老爷叹气说着。
  “外头的事情我虽然不懂,但是二姑娘嫁到了罗家,慕白又娶了林家长女,这样两宗联姻下来,还不够嘛。你还想给慕远娶个更好的,你满京城看看,你还想娶多好的。”罗大太太抹泪说着,又道:“老是说家族联姻如何如何好,你看看二姑娘,嫁过去这才一个月,回来就说贺侯府不进她房门,她还不到二十岁呢,将来的日子可要怎么过。亏得两家是先好说的,若是平常嫁过去,女儿回家如此哭诉,人家娘家能没意见吗。”
  平姨娘也在旁边道:“老爷是没看到,二姑娘在娘家几天哭的好惨,贺侯爷就头三天进了她的房,其他时间根本就没有在府里,二姑娘想见夫婿都见不着。她一个新媳妇就这样被冷落,想来也是可叹。”
  “女人这辈子不图夫婿封妻荫子,只求个真心疼爱,一辈子热热闹闹。你给慕远寻的亲事,必然是高门贵女,但不管人家多好,慕远看不上,你就是逼着他成亲,他看不上媳妇就是不进人家门,姑娘回家哭诉,就是大礼不输人家,人家娘家人心里能没怨气吗。你到底是想结亲呢,还是想结仇啊。”罗大太太跟着说着。
  “好了,你们两个一唱一喝的。”罗大老爷挥手说着,却是又向罗大太太道:“你总在这里说我,老太爷那里要怎么办?他可是不愿意的,你别指望我去找骂。”
  罗大太太听到这里心中大喜,知道罗大老爷这头驴是攻下来了,脸上却不敢露出来,道:“老太爷的主意除了王妃之外谁也不改不了,老爷只要把慕远的信给王妃看了,王妃素来是疼慕远的,肯定会劝着老太爷。”
  虽然罗素一直以来的态度是不赞同不反对,这跟她的身份有关系,毕竟是出嫁女,对娘家的事不能十分插手。尤其是父兄明显不赞同时,她最多也就是中立。现在罗大老爷松口了,罗素那里也好说话了,现在全家也就罗老太爷一个人不同意,多做做罗老太太思想工作,罗素也跟着劝劝,估计这事就成了。
  罗大老爷虽然松口了,心里却仍然不太乐意,道:“你在这里想的挺好的,齐家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呢,万一人家早给虞姑娘订了亲事呢?”说起来也奇怪,虞姑娘年龄不小了,孝期也满了,却一直在庵堂里住着,齐家怎么不给她定亲呢。
  罗大太太笑着道:“你担心这个啊,明天我就去威远侯府一趟,亲自去探探齐二太太的口头,齐二太太只怕要乐疯了。”
  “齐二老爷………”罗大老爷想了想,道:“他也不是什么厚道人。”面子上说起来是个大孝子,若真是孝子就该让齐瞬庭娶了虞秋荻,何至把一个孤女逼至如此。
  夫妻俩一起行动,罗大老爷拿着信去找罗素,罗大太太则去齐家探口头。虽然罗老太爷还没同意,但儿女婚事,父母是第一责任人,更不用说罗老太爷早就宣步退位,家中一应事务全由罗大老爷同意。
  这也可以说是策略的一部分,话先说出去,对方也对同意了,罗老太爷就是有心有不满,只怕也只能同意。
  齐家现在守着孝,有理由不出来应酬,不然只是虞秋荻进庵堂的事就足够让齐二太太抬不起来。齐罗两家近几代没有结亲,尤其是齐二老爷是过继的,也显得根基不足。婆子突然传话说罗大太太来了,齐二太太还真是吓了一大跳。
  迎到二门处,平姨娘扶着罗大太太从车上下来,罗大太太满脸笑意从容自在。齐二太太多少显得有些拘束,虽然是名正言顺的侯府第一夫人,跟其他人说话应酬时还好。面对罗大太太这个定远侯府第一夫人时,她不自觉得心中就比较起来,只怕比罗大太太差了。但越是这样比,越是落了下程。
  迎着到正房坐着,罗大太太并没有急着进正题,闲话着家常,然后不动声色的打量着齐二太太。齐二太太出身不好,虽然当了十几年的侯府夫人了,但她骨子里的气质并没有因此有多少改变。齐老太太当初又满心想的让虞秋荻当世子夫人,对于齐二太太应该是半放养。
  齐二太太不想虞秋荻进门的心思,罗大太太多少能明白,都是要当婆婆的人了,不能在儿媳妇跟着摆谱,甚至于儿媳妇比婆婆还要名正言顺,婆婆心里是舒不了。但是齐家这样的情况,舍了齐老太太精心培养出来的虞秋荻,齐二太太能不能撑起侯府是个问题,若是新媳妇管家,婆媳只怕也会有问题。简单来说,齐二太太就是地主婆的本事,偏偏不认命,非得要去当侯府夫人,还要做当家夫人。
  “大太太今日来有什么事吗?”齐二太太忍不住问了出来,罗大太太一直说的都是些不着际的话题,虽然是贵妇们常说的,但齐二太太听着总觉得怪怪的,有点跟不上。再者跟罗家没什么交情,罗大太太突然过来总有几分奇怪。
  罗大太太笑了起来,有几分欲言又止,道:“贵府在孝中,本不该说亲事,但我想想孙子辈的孝期都满了,便冒昧来了。”
  齐二太太先是愣了一下,罗二姑娘已经出嫁,罗家剩的是小子,她家剩的也是小子……也有可能是罗大太太替人家来说亲,这种事是常有的,便笑着道:“庭哥儿的孝已经满了。”虽然父母守孝中,儿子也只是穿素服,但孝是满了。
  罗大太太微笑着道:“是啊,虞姑娘的孝也满了。”
  “噫?”齐二太太稍稍怔了一下。
  罗大太太仍然微笑着,看来齐二太太根本就没有想过给虞秋荻寻亲事。道:“我觉得虞姑娘很好,想要了她给我家儿慕远。”
  “啊??”齐二太太几乎都要惊叫出来了,实在觉得很不可思议,罗慕远可是定远侯府的嫡长子,罗家怎么可能会看上她的。
  罗大太太笑着道:“虞姑娘温柔和顺,却又柔中带刚,又是受了齐老太太教养的,以后管家理事再合适不地这。我看着很好,想娶为儿媳,二太太觉得这门亲事如何?”
  齐二太太仍然在发怔中,倒不是对这门亲事有什么意见,实在太出乎意料外了。本以为虞秋荻能跟齐瞬庭定亲就是高攀了,谁想到罗大太太竟然要说给自己的嫡长子。
  “二太太不愿意吗?”罗大太太看着齐二太太的神情问着。
  “不,不是的……”齐二太太说话的时候有点结巴,她哪里敢说不同意,只是有点惊讶了。又道:“只是外甥女的婚事,我总要问过老爷再敢做主。”
  “也是,是要齐二老爷做主。”罗大太太说着,又笑着叹气道:“为了给慕远娶亲,我是挑了又挑,选了又选,下头弟弟都定了亲,哥哥的亲事也不敢落后了。”
  齐二太太不太明白罗大太太的意思,只是笑着道:“是啊,都是为儿女操碎了心。”
  罗大太太听得微微一笑,又跟齐二太太闲话几句,便要起身回去,齐二太太亲自送到二门上,没回屋直接去了齐二老爷的书房,齐二老爷在孝中,所有职务都没有了,大部分时间都在书房看看书,练练字。
  齐二太太过去把罗大太太过来的事前后说了,齐二老爷当时就愣住了,看向齐二太太道:“这样的好亲事你还不当场答应,马上……不,午饭过后亲自去定远侯府。”
  罗大太太说得很明白,你要是愿意,大家结亲,不愿意,我马上找别人。现在罗家是不如以前了,但罗家才跟贺家,林家结亲,罗家不差。现在有机会跟罗家结姻亲,多好的亲事,这该马上答应了才是。
  齐二太太听得一脸委屈,直到此时她都没有愣过神来,倒不是不想虞秋荻嫁的好了,主要是想不通罗大太太怎么会求亲。道:“罗大太太怎么会突然看上虞姑娘?”
  “你管她怎么看上做什么,你只要知道这一门好亲事就行了。”齐二老爷叹气说着,看着齐二太太这样他也是真心着急,齐老太太大丧时的各种乱活就不说了,丧事过后,后院内宅的家务事,齐二太太就没处理很妥贴,有好几回都要他出门料理。以前齐老太太活着时,他还没啥感觉,现在深深觉得后宅之事真的很烦琐。不禁又道:“我知道老太太压了你这些年,你心里很不好受,想自己当家理事,什么都握在自己手里来。我也希望你理事,但你得有这个本事,想当侯府夫人,你就得有这个气量和眼光。”
  “我……”齐二太太听得一脸委屈。
  齐二老爷也不想再跟她细说这些,只是道:“把衣服寻好,准备饭食,午饭过后我就去罗家。”齐二太太一口答应了多好,哪里还用他再跑一趟。
  ☆、115
  新一季的冬装送过来;虞秋荻看都没看就让丫头收了起来,她的孝服已经满了,虽然在庙里祈福不能穿红着绿,但已经除了孝,正好到换季添衣服时;吴婆子便特意给虞秋荻做了几身鲜艳的衣裳;虽然不是很扎眼那种;却都是精致漂亮;结果虞秋荻看都没看一眼。
  吴婆子满心的着急;这几个月虞秋荻是心如止水;虽然没说过,但脑子就是一个念头,她是真心想出家。
  “说起来墨晴也不小了;让妈妈好好给她的个婆家吧。”虞秋荻说着,墨晴跟她那么多年,本想出嫁后也跟着她,但她已经不想嫁了,就不要拖累着墨晴。
  墨晴哭泣道:“我从小侍候姑娘,姑娘在哪我就在哪。”
  “傻丫头,让吴妈妈给你好好说门亲事,风风光光的嫁出去才是好日子。”虞秋荻说着,有头发都不想当秃子,能嫁人就好好嫁人过日子,何必跟她这样。
  吴婆子道:“姑娘放心吧,交给我再妥当不过。”虽然是孤身一人,无儿无女,但还有兄弟姐妹的,他们早就放出去独立发展,唯独她一直留在齐家。
  虞秋荻早把给墨晴的嫁妆准备好,此时也一并交给吴妈妈,道:“其他的事情我也不说了,妈妈带着墨晴去吧,成亲之后就好好过日子。”与人为奴再怎么样也不如放出去自在,墨晴本是虞家的家生丫头,是她特意带过来的,虽然家人还在虞家为仆,放她一个出去有些寂寞,但也好过在庙里跟着她。
  吴婆子带着墨晴走了,亲事早就说好的,是李婆子的孙子,今年十六岁,齐老太太去世之前就把他们全家放了出去,现在也是良民一个。像这种累世仆从,虽然还是下人,但银子并不少的,男管事女管事,想捞点钱都太容易了。
  吴婆子做媒,虞秋荻又给墨晴厚厚一笔嫁妆,三日之后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回门会亲之后,墨晴便过来给虞秋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