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5 节
作者:交通工具类:沧海一叶舟      更新:2021-02-20 09:25      字数:5005
  斩,但是王上心怀仁德,于是将我发往边界。明里是派我镇守边界,其实是在以此惩罚我呢。”
  “嘿嘿,”秦王笑道,“事情的确如此,不过现在听来,倒像是爱卿有几分埋怨?”
  蒙恬闻言,连忙正色道:“王上说笑了。微臣知道王上对微臣的心疼。感恩都来不及,又岂敢埋怨王上?”
  “哈哈,那就好,那就好。”秦王哈哈大笑,“朕可不愿意朕的爱卿会对朕心怀恨意。”
  “哦,原来如此,看来王上将你派去北边还真是疼惜你呢。如果留你在朝中,肯定会被群臣的舆论声淹死的。”孟姜女总算看见这个秦王对于蒙恬兄弟两个有多么的宠信了。
  她回眸看了看卜香莲,道:“难道在那个时候,你们就已经结成夫妻了?”
  卜香莲摇了摇头,道:“当然没有。当时我想以身相许。当时夫君却断然将我呵斥,还说他已经是有家室的人了。我说宁愿做妾做婢,都愿意随在他的身边。谁知夫君说终身只娶一妻,如果纳妾的话,就是对妻子的不重视,不尊重。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也不好意思再死皮赖脸的跟着他。”
  “终身只娶一妻!”在这个妻妾成群的社会里,这是一种怎样的承诺!可惜多疑善妒的荣阳公主却没有福气享受这份爱意了。倒是眼前这个灵透的女子懂了他的心。“后来呢?”
  卜香莲看向孟姜女,道:“我本来以为我和夫君之间也就只有那么一点缘分,谁知没过去多长时间,又传来了蒙夫人去世的消息。我在想,蒙将军一定很难过。于是悄悄去往咸阳城,想要安慰他一番。到了那里才看见蒙夫人的去世对于夫君是的打击有多大,他忧伤,颓废。我想要接近他,却又怕他生气将我撵走。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却发现夫君被派往北方。于是我也就跟随到北方,后来就这样了。”
  孟姜女啧啧叹道:“啧啧,想不到蒙内史竟是被蒙夫人的痴情和真心打动的。我想,有蒙内史对妻子的那一份尊重和蒙夫人对爱的这一份执着,你们一定会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的。”
  “对妻子的尊重?”这一句话孟姜女说得特别重,引得秦王抬起头来看她。当初可是他亲口许诺,在他以后的生命里只有她一个女人的,但是现在他眼中的无所谓却再一次的伤透了她的心!
  曲终人散,已是深夜时分。秦王本要派人送蒙恬他们回去。却被蒙恬拒绝了。原来,他们来的时候,就把马车留在外面一直没走。
  坐在车上,蒙恬陷入了沉思中。嘴里嘟囔道:“看来此事还真的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老爷,你说什么?”
  “哦,没事!”蒙恬收回神,抬手将妻子揽在怀里,两个人静静地相拥在一起。
  送走蒙恬他们,孟姜女这才发现秦王一直端坐在大厅里,根本没有要走的意思。
  她站在门口蹙眉道:“赵府令,送王上回去休息吧。”
  一直在门外恭候的赵府令正要进来。就听秦王沉声道:“朕今日就在阳起宫里,你们全部退下吧。”
  卷三 第六卷 第一七一章 重重迷雾
  第六卷 第一七一章 重重迷雾
  “是!“赵高低头答应着,悄悄退了出去,自始至终不敢抬头与孟姜女的目光对视。
  对上秦王热切的目光,孟姜女气闷的转身向内室走去。
  望着她的背影,秦王嘴角扬起一抹浅笑,也起身跟了进去。进来两名侍女,服侍他们洗漱完毕退出去,并将门轻轻关上。
  “阿紫,你看这是什么?”秦王伸出手来,手心里赫然躺着夭夭送给她的那支口笛。
  孟姜女一愣,她霍地站起身来,伸手去取那支口笛,嘴里道:“王上,这口笛在哪儿找到的?”
  “哦,我拾到的呀。”秦王趁机握。住孟姜女的手,往怀里一拉。
  孟姜女不曾防备,竟被他拉入怀。里。他紧紧地抱着她,满足的叹了一口气。
  “阿紫,我想你了。”他贴在孟姜女。的耳边,温热的气息在她细致的颈项处流连,似逗弄,又似在闻香一般。
  孟姜女一惊,挣扎着想要躲了开去。
  秦王察觉出她的挣扎,双臂抱得更紧了一些。他抬。起她的脸,专注的看着她的眼睛,“阿紫,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做,求你,不要逃避我好吗?”他的声音沙哑,一字一字的将话从唇间吐出,每一个字都重重的砸在孟姜女的心上。
  “我……”前尘往事随着这些让人心悸的话语全部涌上。脑海,她的大脑短路,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往下说什么?
  她轻颤的粉红唇瓣,像玫瑰花瓣般软嫩细致,秦。王再也按耐不住心底的潮涌,他手臂倏地收紧,似乎欲将她搂进心坎,俯首贴上她的唇瓣。
  几乎窒息的孟。姜女别过脸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她有些怔忪——他身上没有她熟悉的那股香气?!
  “哦……不……”孟姜女猛然想要推开他。
  秦王抬起头来,一双目光灼灼的盯着她,“阿紫,为什么要拒绝我?”
  “我……我……”孟姜女目光闪躲,如果说是因为没有香气而拒绝他,是不是太强词夺理?但是直觉里,她就是要躲避,这种事情,不是也需要感觉的吗?
  “阿紫,我只是想要疼你,爱你!”秦王脸上浮上一层阴郁。
  “你先放开我。”孟姜女抬起头来,倔强的盯着他。
  “不!”秦王的话固执得毫无一点回转的余地。
  也罢!今日若不把话说明白,只怕以后还不知会经历多少这样的尴尬场面?
  “好!那我就告诉你,你现在既然有了秀妃,你就根本不应该再来我这儿的。”孟姜女垂下头去,又道,“而且游离宫苑里嫔妃也甚多,你何苦非得来这儿?”
  “阿紫,这不是理由!”秦王握住她的肩膀,一双深邃的目光霸气十足,“阿紫,历代帝王,哪一个不是后宫嫔妃无数,而且游离宫苑早在你来以前就有了,你现在再计较这个,岂不是胡搅蛮缠吗?我看你根本不是在乎游离宫苑,你在乎的是秀妃母子吧?”秦王顿了一顿,脸上竟有一丝懊悔,“其实,秀妃那只是一个意外而已!”
  “意外?”孟姜女冷冷的笑容足以冰冻所有的空气,“好一个意外!王上的一句意外,就可以抹杀掉一个女人的一生吗?”
  “我……”秦王不仅有些结舌。
  孟姜女直盯着他,问:“王上,你可还记得当初你自己说过的话吗?”
  “话?我说过什么?”秦王迷惑的望着她。
  “哼,果然是全都忘记了!”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她却发现秦王的额头上竟然渗出汗珠来,握着她的手掌也不自觉的松开了一些。
  孟姜女趁机挣脱开他的钳制,在梳妆台前坐了下来。
  秦王并没有追过来,只是闷闷不乐的睨着她。半晌,他苦恼的蹙起眉头:“阿紫,我这几年好像忘记了许多事情。”
  “哦,”孟姜女抬眼看向他,脑子里却想起白日里怜儿说的话。‘王上自从从西山修道回来以后,整个人都改变了许多。’再联想到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孟姜女心底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王上,听说你闭关修道了?”
  “阿紫也听说了?”秦王身形一震,抬起头来对上她询问的目光,他脸色稍稍缓和。沉吟了一下,他道:“阿紫也知道,我一直在寻找得道成仙的方子。到那时,就可以与阿紫一起携手天下,共享千秋万代的荣华。后来阿紫离开我以后,我苦寻阿紫却毫无踪迹。世人纷纷传扬神女已经回归天界,于是我陷入了绝望的境地。这一刻,我才突然明白,失去了阿紫,站在高端的快乐再无人能与我分享,纵然权衡天下又能如何?于是我决定闭关修道。等我修成正果那一天,我哪怕是上天入地,也要找到阿紫。”
  这样的话,秦王不止一次说过,每一次听了都让她感动!但是,这一次竟然没有那种心悸的感觉。孟姜女忍不住暗暗苦笑,难道时间真的能磨灭一切曾经有过的痕迹吗?
  她不想让他在这种暧昧的话题上再说下去。于是道:“王上如此诚心诚意,想必已经感动天界,得道成仙了?”
  秦王闻言,一种怪异的光芒在他眼底一闪而过。然后摇了摇头,道:“想要得道成仙谈何容易?我不但没能成仙,反而还导致我忘记许多东西……”
  “王上,我早就劝过你,不要痴迷那个卢生,你偏不听。”孟姜女怜悯的看着他。
  提到修道,孟姜女想起关于萧煜和卢生的传言,于是又道:“对了,那个卢生和萧煜呢?王上将他们怎么了?”
  “这二人?”秦王深深地看着孟姜女,刚硬的脸上凝重起来。
  半晌,他道,“阿紫,这二人当初总说自己道行高深,尤其是那个卢生,每每总是说得天花乱坠,谁知朕要让他施法,他却毫无半点法术,而且还想害朕,我一怒之下,将他杀了。”
  “杀了?”孟姜女一惊。虽然对卢生并没有好感,但毕竟是从同一个世界来的,听说他落得如此下场,心里不仅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秦王看向她道:“阿紫,难道我将那卢生杀错了?”
  孟姜女想起当初在那亭子里,卢生说得那些狂妄的话,那时的他就已露出对权力的痴迷,免不了心里对皇位有所觊觎。想到此处,她不禁摇了摇头,道:“虽然王上此举欠妥。但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落得如此下场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说到这儿,孟姜女突然面呈紧张之色:“那个萧煜呢?难道也被王上处死了不成?”
  听她提起萧煜,秦王身形轻微抖动了一下,然后面无表情的看着她,却并不说话。
  “你为什么不说话?难道你将他杀了不成?”孟姜女倏地站了起来。
  秦王表情复杂的看着她:“阿紫如此紧张,也以为那个萧煜不该死吗?”
  “我怎么能不紧张,王上难道忘了,当初巡游天下的时候,阿紫跌落悬崖,若不是萧太卜出手相救,只怕阿紫早就命丧黄泉了。后来冷宫里……”孟姜女说到半截,突然想起秦王并不知道此事,于是打住了话题。
  她越是想要回避这个话题,秦王却越是兴致盎然。他追问道:“在冷宫怎么了?”
  “哦,没什么,”孟姜女转化话题道,“要知道萧煜是阿紫的救命恩人,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只是觉得萧大人的恩情我阿紫还未来得及报……对了,王上,萧大人到底怎么了?”
  秦王并不回答,只是意味深长的看着她。
  孟姜女见他避而不答,心底只以为他已经将萧煜也一起杀死,不仅有些黯然。想起自己一个人在冷宫时,他的安慰和鼓励,现在这一切都还历历在目,想不到人已经命丧黄泉,而自己始终都为来得及向他说一声谢谢。
  她抬眼看向秦王,伤心地质问道:“王上,萧煜何错之有,你怎么能杀他?怎么能杀他?”
  “阿紫,”秦王睨着她,嘴角竟然浮出一抹温柔的笑容。他低低的喃喃自语道:“阿紫分明就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但是为何却偏偏对我这般无情?难道只是因为我是皇帝吗?”
  孟姜女抬起头来,对上秦王眼眸里复杂的神色,她一愣,这才惊觉说了这么半天,自己像是进入了重重迷雾之中,在那四十九天中,南山道观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
  自从经过那天晚上的长谈,秦王再也没有骚扰过她。
  不过每天只要忙完朝政,无论天色都晚,他都会来到阳起宫里坐上一坐,然后才会起身离去。
  “娘娘,这我就不懂了。”怜儿对于王上这种举动纳闷不已。
  “你不懂,我也不懂呢!”孟姜女蹙眉凝视着窗外。
  她知道怜儿说得不懂是指秦王从不在阳起宫过夜的事情,而她的困惑却是另有所指……
  怜儿笑睨着她:“娘娘,你有什么不懂的?”
  “嘿嘿,你不懂什么,我就不懂什么呀。”孟姜女和她打着哈哈,然后站起身来道,“算啦,咱们与其在这宫里大眼瞪小眼,还不如走出去,逛逛院子去。对了,风儿呢?”
  “哦,昨日里,王上专门在新来的太监里挑拣了几个机灵的小太监送给小公子,这几个小太监都不过十来岁,哄得小公子好不开心。现在想必几个人在左边的厢殿里捉迷藏呢。”怜儿笑吟吟的回答着。提起这个聪明机灵的小主子,阳起宫里就没有不稀罕的。
  孟姜女闻言却微皱眉头,以忆风现在的思维和智商,是应该让他上学的时候了。自己也不是没有时间,但是要教给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