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1 节
作者:标点      更新:2021-02-20 07:16      字数:4936
  约汗业木铀薄!?br />
  “难道就没有人制止?”楚靖瑶停下脚步,看着成君宸,语气微怒。
  “怎么制止?”成君宸无奈的说:“城池不保,被敌国所占,增加的是敌国的人口,财富。所以,这几乎就成了惯例,在撤退之时,屠杀百姓,抢劫财富。四国历代的帝王也都清楚,却没有一个严令制止。四国政局稳定之后,这种情况,才慢慢的改变。尤其是近百年来,四国彼此相安无事,即使有摩擦,也不是大规模的,百姓这才能安稳度日。”
  看着楚靖瑶依旧愤愤不平,成君宸牵着楚靖瑶的手,边走边说:“所以啊,你整改的楚国军队,才会深得百姓之心。这样一支不扰民,军纪严明的军队,可是御武大陆有史以来的第一支。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无能为力,可是以后,我们可以改变。”
  是啊,楚靖瑶叹了口气,看着晴朗的天空,已经发生的事情,想制止也不可能了。以后的事情,还可以杜绝,这样的事情不能再发生了,太惨了。
  国君不能庇佑百姓,百姓如何能与国君同心?纵观前世华夏几千年的历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御武大陆陋习太多,只能一步步改正了。
  “瑶儿。”成君宸停下脚步,看着楚靖瑶。
  “恩?”楚靖瑶抬头,眼神疑惑的看着成君宸。
  “如今明国战事也快结束了,我想,让成国也归顺楚国。”成君宸语气认真的说:“这天下也是时候一统了。”
  “为什么不能是楚国归顺成国呢?”楚靖瑶不解的看着成君宸。
  “本来,这成国的江山,就是为你夺的。现在,交给你不好吗?”成君宸低笑着问。
  如果自己所料不错的话,岳父大人肯定会尽快的将皇位传给瑶儿。到时候,瑶儿不仅仅是成国的皇后,还是楚国的皇上,这四国一统,已经迫在眉睫了。自己可不想因为这些身外之物,跟瑶儿闹得不快。
  “不要。”楚靖瑶心里感到不已,挣开被成君宸牵着的手,双手紧紧的搂着他的腰,埋首在他的怀里,嘟囔着:“才不要呢,我可不想每天对着那些枯燥的奏章。所以,这皇帝的苦差事还是你来做,我还是做你的皇后就好了。”
  “瑶儿。”成君宸摸着楚靖瑶的发丝,严肃的说:“罗国,明国归属,楚国居首功,你这样做,楚国的文武百官会心生不满的。”
  “你是不是忘了,我不仅仅是楚国的皇太女,还是成国的皇后。况且,成国在征讨罗国和明国上,也是尽出举国兵力。”楚靖瑶掐着成君宸腰间的肉,不满的说。
  讨厌,这个男人总是为自己着想,他就不能自私一次?
  “瑶儿。”成君宸无奈的看着楚靖瑶。
  “停。”楚靖瑶捂住成君宸的嘴,柔声说:“咱们先不说这事,等回京之后再说。现在,战事快结束了,咱们还是商量一下,班师回朝的事情。我好想儿子们。”
  成君宸想了想,确实,现在不是谈论这事情的时候。拿下楚靖瑶捂着自己嘴的手,紧紧的握在手里,轻轻的应了一声。
  十一月中旬,各路大军一同上禀,明国东部各城,尽数归顺。历经近一年时间,明国终于全部拿下,楚靖瑶直接下令,各路大军将领,岳州集合。
  十一月十九日,楚靖瑶和成君宸由南州启程,赶赴岳州。留下镇守南州的士兵,慕致远率领剩下的楚军,随行。
  南州世家家主们,南州城的百姓们,齐聚街头,为楚靖瑶和成君宸,以及楚国大军送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南州城,在楚国士兵们的帮助下,已经焕然一新,而楚国士兵们的严明军纪,得到了南州世家家主们,南州百姓们的好评。
  进入十一月之后,南州下了几场大雪,至今南州城的屋顶上,还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南州的街道上,没有一点的积雪,当然这也得归功于楚国的士兵。
  卯时,南州府衙门前,世家家主们,南州有头有脸的人士,都站在府衙外,静静的等候着。
  府衙门前,一辆四匹马架着的豪华马车,正对府衙大门停着,马车后面整齐的站立着,整装待发的楚国士兵们,除了马儿不时的嗤一声,鼻孔里冒出一股白气,府衙门前可以说是寂静无声。
  卯时一刻,楚靖瑶一身雪白的长裘,手中抱着一个暖炉,满脸微笑的,与身着黑色长裘的成君宸走出来,身后跟着依旧是一身黑色斗篷的云青山和身穿火红色长裘的秋灵。
  等候在府衙门前的,楚靖瑶的护卫们,纷纷跪在府衙大门两侧。
  “参见皇太女殿下,参见成皇陛下。”
  府衙外,早早就等候着的世家家主们等人,以及楚国的将士们,纷纷跪地行礼,齐声高呼,“参见皇太女殿下,参见成皇陛下。”
  成君宸,扫了一眼跪地的人,搂着楚靖瑶腰,一步一步走下台阶,淡淡的吐出两个字:“平身。”
  “谢皇太女殿下,谢成皇陛下。”
  走到马车前,楚靖瑶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原南州几位官吏,南州世家家主等人,微笑道:“南州以后,就要靠各位多费心了。”
  原南州官吏,南州世家家主们纷纷弯腰,恭敬的说道:“请殿下放心,南州不久之后,就会恢复往昔的繁荣。”
  “本宫等着南州的佳报。”楚靖瑶点头。
  “该走了。”成君宸抱起楚靖瑶,将她送到马车上,随后跃上马车。
  直到马车里传出,成君宸沉稳的声音,“启程。”
  驾车的车夫,跳上马车,扬起马鞭,一抽,‘啪’一声脆响,马车开始缓缓的行进。
  南州官吏,南州世家家主等人,纷纷跪倒在地,叩首,高声喊道:“恭送皇太女殿下,恭送成皇陛下。”
  从府衙到城门,道路两旁跪倒一地的百姓,恭送声接连不断。
  楚靖瑶收回往外望去的目光,满脸微笑的对成君宸说:“相信不久之后,南州定然会比往昔更加的繁华。”
  经历过磨难的人们,会更加的珍惜现在的日子。就如南州幸存下来的百姓,相信他们会更加珍惜现在的日子。
  成君宸盘膝坐在白色的皮毛上,伸开双臂,对楚靖瑶柔声道:“过来。”
  楚靖瑶坐到成君宸的身边,任由他将自己抱到腿上,看着他拿着锦被将两人的腿盖住,低笑着说:“哪有那么娇气,这车里还烧着暖炉呢。”
  马车的两边摆放着四个正燃烧着的暖炉,整个车厢里都暖暖的,丝毫感受不到一点的寒气。而且,凭着自己现在的内功修为,哪里能冷到。楚靖瑶靠在成君宸的怀里,娇嗔的瞪了他一眼。
  成君宸低笑不语,宠溺的看着被自己抱在怀里的楚靖瑶。知道她现在不怕冷,可是自己就是享受这样跟她在一起的感觉。
  车外南州百姓的恭送声,依旧高喊着。慕致远一身银色盔甲,威风凛凛的骑在马上,跟在马车后面,数万的楚国士兵,高举着楚国大旗,迈着整齐的步伐,目不斜视,昂首挺胸跟在后面。
  出了南州城,大军的速度加快了,这样的天气,虽然太阳在逐渐的升起,依旧不能减小寒气。厚厚的积雪,将整个世界都染成了一片白色。人马走在积雪上,发出,吱吱的声响;凌烈的寒风刮起,刮得旗帜,发出啪啦啪啦的声响。
  “明国比起楚国还要暖和许多,还这样冷。得传书让秋灵通知沿途炎黄商会,多准备烈酒,给将士们驱寒。”楚靖瑶闭着眼睛,低声道。
  “恩,一会休息的时候,让慕致远去办。”成君宸轻吻楚靖瑶的额头,轻轻的应着。
  楚国京城,皇宫,崇政殿。
  楚皇高坐在龙椅上,看着站列的文武百官吩咐道:“今年冬天格外冷,皇太女不日将凯旋,各部,尽快做好准备,还有传位大典要加快准备,明年就是新帝改元第一年。”
  镇国公出列,满脸喜悦,笑道:“陛下放心,兵部和户部已经将出征大军,回来所需一切都准备妥当。”
  大皇子也出列,满脸微笑的说道:“父皇放心,传位大典已经接近尾声,在皇太女殿下回来之前,一定会完工。”
  宰相李詹也出列禀告道:“各地在雪季到来之前,就做好了准备。因此各地,都没有百姓伤亡。归义候和蒙古汗王,以及成国两位王爷,也快抵达京城了。”
  楚皇听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对镇国公说:“京城的防卫,还要镇国公多费心。”
  “臣遵旨。”镇国公跪地叩首。
  楚皇呵呵笑着,手捋胡须,心里想着: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只不过,瑶儿可要辛苦了。
  十一月二十三日,远征明国的楚国,成国,罗国,已经归顺的明国大军,从岳州启程,班师回朝。此次回京,不仅仅有远征明国的将军,已经归顺的明国将军,还有明国各地推选出来的世家家主们,这些家主们等候在明国的京城。
  十一月二十八日,大军经过明国京城,等候在京城的世家家主们,随同大军一起赶往楚国。
  天寒地冻,沿途炎黄商会得到命令之后,早早准备下了烈酒,和驱寒的物品。从明国到楚国,路上,楚忠,楚烈,楚义,玉兰,玉琴,玉蓉,玉蝶,先后赶到,与楚靖瑶会和,一同回京。
  十二月二十三日,小年的这一天,大军连续急速行军,终于看到了楚国京城的影子。
  京城外,大皇子,三皇子,八皇子率领文武百官,从罗国赶回来的归义候,蒙古汗王,成国来的两位王爷等人,迎接凯旋而归的大军。
  “怎么还没来?”三皇子跺着脚,拢了拢身上的披风,焦急的问。
  “别急,应该快了。”大皇子抬头看看天空的太阳,温和的说。
  “这都巳时末了。”八皇子低声嘟囔着。
  “大军,大军来了。”京城城墙上,一个士兵,指着远处,激动的喊道。
  “来了?”
  “皇太女殿下回来了。”
  等的心急的人们,顿时来了精神,精神不济的百官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等了将近两个时辰,大军终于回来了。
  不一会,一匹疾驰的马,快速的奔来,远远的看了一眼等候在城外的人群,调转马头,又返了回去。
  等候在城外的人,上到皇子,下到百官,纷纷整理衣衫,站直了身体,看着前方。城墙上,值守的将士们,纷纷挺直了腰杆,一脸严肃的看着前方。
  午时刚到,当各色上书,楚字,成字的大旗,出现在众人眼帘时,所有人都满脸激动,看着那越来越近的大军队伍。
  整齐的步伐,整齐的队列,当大军越来越近,离京城只有几里远的时候,百官们纷纷跪倒在地,大声高喊;“恭迎皇太女殿下,成皇陛下凯旋而归。”
  当大军距离迎接人群几丈远时,作为前军的慕致远,举起右手,大声喊道:“停止前进。”
  大军逐渐停了下来,前军分列站到两旁,让出了被挡住的车队。
  为首的马车停在迎接队伍,几步之外,成君宸率先下车,扫视了一眼等候在城门外的人群,转身将刚刚走出马车的楚靖瑶给抱了下来。
  一袭白色长裙,外罩雪白长裘的楚靖瑶,与一袭黑色长袍,外罩黑色长裘的成君宸,牵着手走向迎接的人群。
  三位皇子,一撩袍脚,跪地行礼,“恭迎皇太女殿下,成皇陛下,凯旋而归。”
  归义候季玄鸣,蒙古汗王宇文寒天,三王爷,五王爷,齐齐跪地,高喊:“恭迎皇太女殿下(皇兄),成皇陛下(皇嫂)凯旋而归。”
  “平身。”楚靖瑶和成君宸异口同声说道。
  “谢皇太女殿下(皇兄),谢成皇陛下(皇嫂)。”
  楚靖瑶对三位皇子等人,微笑着点点头,转头对慕致远吩咐:“慕致远,大军驻扎城外,将军及各位世家家主,随本宫进城。”
  “末将领命。”慕致远骑在马上,拱手,调转马头,对着大军,大喊:“皇太女殿下有令,大军驻扎城外,将军及各位世家家主随殿下进城。”
  “皇太女殿下有令,大军驻扎城外,将军及各位世家家主随殿下进城。”
  一声声的传令声,传达下去,军中的将军纷纷策马赶到队伍的前。
  “殿下,成皇陛下,请进城。”大皇子转身走到一边,跪地恭敬的说。
  身后的百官们,纷纷站到两边,跪地高喊:“殿下,成皇陛下,请进城。”
  楚靖瑶看了眼,跪在前面的苏太傅等人,与成君宸转身上了马车,跪着的三位皇子率先起身,等楚靖瑶和成君宸的马车过去,接过护卫送上来的缰绳,翻身上马,跟在马车后面,归义候,蒙古汗王,成国的两位王爷,与三位皇子并马而行,百官紧随其后,后面则是各位将军们,世家家主们的马车。
  京城百姓们,站在街道两旁,欢呼,迎接皇太女凯旋而归。
  崇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