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0 节
作者:曾氏六合网      更新:2021-02-20 07:08      字数:4881
  タ纯矗⒆幼苁谴笫碌摹!?br />
  “大太太昨晚生了个哥儿!”周瑞家的跟吃屎一样的节奏。
  原则上,她不知道那哥儿不是贾赦的啊?家里添丁总是喜事的,反正也不跟二房相关,周瑞家的不至于这么爱主爱家吧?艾若看了贾政一眼,贾政手上拿着洗脸的帕子正准备擦脸呢,生什么他不管,他不过是做个样子罢了,表示他对新来的成员表示了一个叔叔恰如其分的关心就成了。
  “怎么啦?”艾若只好开声自己问了,贾政太不了解他自己的妈了,自己总得有所表示了。
  “说是出生时红光满天,声若洪钟,更出奇的是,口衔宝玉而生。说是宝玉上还刻着字,真正的祥瑞之兆……”周瑞家的都要哭了,她当然站在她的立场在想这个,你大房第三子,至于这么隆重登场吗?你这么登场了,我们家几位少爷不是被比下去?这是她不能忍的!基本上,她现在觉得还是他们家的小少爷最可爱,那球踢得多棒啊!
  而擦脸的贾政,毛巾掉回盆里了,一脸惊愕。艾若倒是没贾政那么那么的吃惊,到了红楼这本书里,有今天,其实也是早料到的,不过,不过,为什么,她还是这么生气呢?
  老太太脑子秀逗了,这种红光满天,还有天生异像也敢说?真真的活得不耐烦啊!问题是。你不想活了,别拉上他们啊。他们还有一大家子人呢,她们还有儿子孙子要活着,要奔前程,她们容易吗?
  “老太太不会给那哥儿取名宝玉,然后写上名字,让满街的叫花子叫宝玉这个名字吧,说好养活?”艾若不记得书里有红光满天的话了。于是想想书里有的,那个比较重要。
  周瑞家的马上精神一振,对着艾若重重的点点头,就像找到知音一般,“不然您以为小的怎么知道的,外头都传开了,连出去的采买都在外头的柱子上看到了写着宝玉名字的纸了。”
  贾政一下子瘫坐在地上了,大家真的是拉起他的,因为他真的两腿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被人抬着坐上炕了。
  原先他还抱着一丝的希望。希望这话还没传出来,只是老娘派人来知会的。他们还有补救的机会,现在没有机会了,全城的百姓只怕就没有不知道的了。
  古时的乞丐可不是仅仅只是坐在街头抓虱子的那一种,更多的是有才有艺的街头混混,他们拿着大骨做的拍子,遇事就编上几句顺口溜,满街的唱着。听着好的,人给俩;听着闹心,还得给俩。谁他们他们有才。看到啥就能马上编出词来,他们混的就是这口饭,于是这手还有特别好听的名字,成了一种艺术形式给留传了,叫‘莲花落’。所以能编,能唱的,全都是牛人。他们一唱,基本上就跟流行歌曲一样,一下子就传唱到街知巷闻,根本没法阻止的。
  贾政现在就是面条泪了,他到底造了什么孽啊?有这样的娘,一点机会也没给他们留啊。
  “老爷,别急,别急,事已至此,咱们能有什么法子,我马上去见瑞王妃,看看能不能……”她觉得现在只能争取主动了,她们真的一点也不知情啊。
  “去,把庄子给我围了,我去报官,一定要说死,这是有人妖言惑众,是想致我们家于死地。”这会,贾政不含糊了,直接吼道,“把接生婆打死,这种事怎么能出?”
  “等一下,接生婆是我送去的,都是手艺好,性子耿直的,万不敢这般,去派人查,一定要查出来。”艾若也终于清醒了,是啊,她当初也怕这手,所以上次带着接生婆去的,她深悔,昨夜自己不该怕麻烦,而不去。早知道他们会这样,自己怎么着也该去看着,万不会让他们弄出这一出,就算是真的,她也不会让那破石头面世的。
  “产房内外的,都给我打死。一个也不许留。”贾政恨恨的说道,他不管这些人是不是艾若送去的,但让这种事流出来,都该死。
  周瑞家的看看艾若,她也是老人了,她很明白贾政的意思,现在就算是真的祥瑞,老爷也要把他说成假的,贾家一定不能出这种所谓的祥瑞。这已经不是她们一房的事了,但是问题是,而是他们整个家族的生死。她们这些人也有卖身契了,主死仆亡,他们可是一根绳的,周瑞家的都有些杀气了。
  艾若看了贾政一眼,轻轻的扶着他的肩膀,她真心的同情贾政啊,明明力争上游,明明努力让自己脱出家族的影响,结果,就因为一个愚蠢的老娘,每每受挫。他们到底有什么仇啊?那老娘怎么就不肯安生的让子孙们有条活路呢?轻轻的拍了他一下,起身去换衣服,准备去庄子了。
  贾政带着贾瑚去报官,说有人妖言惑众,想要构陷贾家。于是满街的乞丐抓了一个遍,人只说有管家一样的人让他们唱的,还给了他们银子,不过呢,再想想,人家其实只说,小孩生下来口中衔玉,什么红光满天,声若洪钟,倒是他们为了压韵而特意加的。
  贾政马上说道,昨夜才生的孩子,怎么会一早就传得遍地都是,他们是骨肉至亲还得得到信,怎么就传到乞丐耳中,还全城得知?定是那有不轨之心的,想置贾家于死地啊!说完伏地大哭起来。这眼泪是真的,连贾瑚都哭了,他真的觉得二叔和自己真的真的太不容易了。
  顺天府也真的觉得贾政叔侄不易了,谁家有这么不省心的,也真的活得不易了。当然,他绝对不会承认,贾政是他儿子的班主任才会心生同情的。
  人家直接把这些乞丐一个打了十板子,教训他们被人利用了,真有这样的事,谁家会这么干啊。乞丐们其实说聪明,也不很聪明,难得看官老爷这么和颜悦色过,想也觉得是这话,谁家这么傻,花钱去说这种要掉脑袋的话,于是也都赌咒发誓的说不会再说了。
  乞丐的问题解决了,贾政扶着贾瑚出来,他真的被弄得心力交瘁了。贾瑚看看二叔,“二叔!”
  “没事,你二婶去庄子了,不会有事的。”贾政刚刚哭得太久了,身体一下子都虚弱了起来。
  “那孩子会不会真的含着玉出来?”
  “子不语乱力怪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贾政马上正色的说道。
  “是,侄儿错了。”贾瑚点头。
  “娶妻求贤,此时想想看,这会就明白了,你二婶的好。人看着厉害点,但是这时,就能明白,家有贤妻,夫无横祸的道理?”贾政真的有感而发了。想到老爹,他真的觉得娶个好太太,果然是男人一生最重要的事。不然真的不但连累老公,更重要的是连累子孙。
  “二婶人很好。”贾瑚明白贾政的意思,只是贾政是儿子,他是孙子,很多事,只能这样了。
  “回去吧!”贾政真的累了,或者是心力交瘁。
  “不去看看宝宝?”名义上,那是他的弟弟,他此时若不能去看看,显然会让人说话的。
  “不用了,又不是什么大事。”贾政摇头,他真的没力气了。而且此时,他对那个孩子就有了原生的厌恶,提都不想提。
  贾瑚也不想去,点点头,扶着贾政的手臂,扶着他慢慢的上车,他第一次觉得二叔开始老了。
  贾政回家就躺下了,贾瑚请了太医,叫人去请来了小唐氏,现在二婶去了庄子,家里总得要人看着不是。
  小唐氏也接了信,也是一头包,终于等来了贾瑚的信,于是赶紧来了贾政府。
  到正房外头,看到贾瑚,赶忙过来,“怎么样?二叔怎么样?”
  “二叔太累了,京里的事差不多了,现在二婶去庄子了。现在流言其实已经满天飞,就算二叔二婶努力,其实也不可能完全制止。”贾瑚轻叹了一声,看了妻子一眼,“你要不要去看看太太去,怎么说也是太太。”
  小唐氏并不知道邢氏的身份,更加不知道那个孩子与贾家根本没有什么关系,自己若说要照顾二叔也说得过去,但媳妇如果也不动,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小唐氏当然知道,不管老爷和二房的人都不怎么待见那位了,但是,那位却还是他们的太太,她的正经婆婆。不管怎么着,她生了孩子,她也得去侍奉的。不然她刚刚在家也不着急了,她做小的,其实也为难了,二婶去庄子没叫她,家里又没人,她冒然的去了,惹得二房不高兴怎么办。她初来乍道,她真的为难啊。现在相公说了,她松了一口气,点点头,安排了贾政府上的下人准备贾政的膳食、补品准备好,自己叫人套车,带上一早就备下的补品,赶忙的往郊外赶。
  ps:真心的,我对贾母的智商表示捉急,宝玉出生异像,还让乞丐满街的去叫名字,传事迹,真真的活得不耐烦啊。你想想,古代这么干的,陈胜吴广,程咬精,梁山起义,还有赵匡胤。人家这有名目的,叫受命于天。所以,皇家灭你们,真不冤枉,不灭你灭谁?
  304 骗局
  庄子里静得跟死了一般,小唐氏再进宅子,之前那些人还是穿着绫罗绸缎,头上满是珠翠,但一个个面色如土,看到小唐氏都一个个的像是惊弓之鸟一般。连行礼都行得战战兢兢,完全没了之前那种志得意满的张狂。
  小唐氏再傻也知道,二婶没叫自己,自己先来,定是要先把一些事处理掉的。她是新嫁进来的孙媳妇,什么事,长辈自有些避讳的。当着自己的面,二婶也不好真的不给老太太下台;而老太太当着自己,怎么着也得跟二婶斗上一斗的。所以此时,二婶显然已经把事情处理完了,不然,这些下人们也不可能看到自己是这付鬼样了。
  小唐氏虽然年轻,不过也是经过事的主,她可是出生在不分家的大家族里。好些事,她也是从小看大的。不管多么和睦的家庭,家族成员之间,都会有各种口角,争斗,哪怕只是为了一个口头的上下,都要争上一争,不过是面子做怪罢了。她从小就看着母亲为了家族内部的事,拼命调和,抹着稀泥,严厉的管着下人不可乱说乱动过来的,所以嫁到了荣府,除了来庄子让她吓着之外,其它时候,她真心的觉得,父母给她挑了一个好人家。人口简单,上无公婆,下无小姑,小叔。跟前的长辈二叔二婶还不要他们晨昏定省,日子真的太好了。
  然后,荣府和贾政府上的规矩、体统,她也觉得很舒服,下人们很守规矩,根本不用她操什么心。因为跟他们家差不多。不过她不知道的是,因为大家用的是一个下人体系,于是自然的,大家家里的体统就差不多了。
  等猛不丁的看了庄子的作派,于是真的一下子就吓到了。所以那天来,看到庄子里这些人。回娘家还跟自己娘说,太太那儿真的很没规矩啊。老太太住在那儿,怎么也不说管管?任由着那暴发户的脾气留着让人笑?
  唐太太拍拍脑袋,她倒是真的忘记了之前贾母那些事,她只想着,贾母归二房管,大太太是继室,又被关在乡下的庄子里。荣家由女儿全权做主,自然不会讨那个嫌,把人家不想提的旧事还拿出来嚼舌根子。不过女儿现在提及,她却也不能不说,总得让她明白,贾家是怎么回事不是。
  本来贵妇圈子里,十年上下的故事都不是旧闻,更何况,当初贾母与二太太,闹成那样。全城都当成戏看了,她那会虽然年轻。却也好个热闹,很是关注了一段时间。便原原本本的把当初的戏码讲给了小唐氏听。小唐氏这才明白,合着那天二婶那么对老太太,是有历史根源的。然后顺便,唐太太又把张氏和代善的死也说了一下,这两桩,只是隐隐的传言。唐太太并不很清楚,所以只能把传言一笔带过。
  小唐氏捂住了嘴,老太太没有诰命了。基本上像这样的老勋贵之家,拿掉所有的诰命,其实就是待罪之身了。不过上面给家里其它人面子,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了,于是才做了这个决定,但是,这对勋贵之家来说,也是极伤体面的事了。所以此时,小唐氏想想那天二婶对老太太的态度,一切也就明白了。
  至于说自己家的新太太现在跟着老太太打得火热,那公公能待见她才怪了,难怪自己家的相公对着老太太,大太太都是淡淡的,连一个笑脸都挤不出来,表现得跟在二叔二婶家完全不同了,合着这都是有原因的。
  所以这几天,她过得也挺辛苦的,倒是有些度日如年了,觉得相公可怜,从小没娘,家里又那样,能长到今天,真是不易,又想到二叔、二婶,其实运气也挺差的,明明分家出去了,明明二婶跟老太太之间有化不开的结,却还是没法子,只能侍奉老太太到老,人生果然处处不如意。
  但这些对小唐氏来说,只能说是,她知道了,体会了,却没多大用,她是孙媳妇,老太太再怎么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