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5 节
作者:低诉      更新:2021-02-20 04:51      字数:4827
  萧琛
  武帝尝以枣掷兰陵萧琛,琛仍取栗掷帝,正中面。曰:〃陛下投臣以赤心,臣敢战栗于陛下。〃琛尝于御座,饮酒于北使员外常侍李道固,不受,曰:〃公庭无私礼,不容受卿劝。〃众皆失色,恐无以酬。琛徐曰:诗所谓:〃雨我公田,遂及我私。〃道固乃屈状受酒。琛历尚书左丞。(出《谈薮》)
  【译文】
  武帝曾经扔红枣打兰陵的萧琛,萧琛也用栗子回敬,结果正打在武帝的脸上,萧琛说:〃陛下投臣以赤心,臣敢战栗于陛下。〃萧琛曾经在武帝的座位旁向北使员外常侍李道固敬酒,李道固不接受,并且说:〃宫廷议事的地方,不讲私下的礼节,我不接受你的劝酒。〃众位官员的脸上都变了颜色,以为萧琛无法下台。萧琛不慌不忙地说:〃诗经里面讲,即使是在井田的公田里下雨,也要和耕种另外八块私田的人家发生关系。〃李道固表示服气,接受了敬酒。萧琛曾经担任过尚书左丞。
  朱淹
  后魏太皇太后冯氏崩,齐使散骑常侍裴昭明来吊,欲以朝服行事。主客问之。昭明曰:〃不听朝服行礼,义出何典?〃著作佐郎朱淹接对,谓之曰:〃吉凶不同,礼有成数,玄冠不吊,童孺共知。昔季孙将行,请遭丧之礼,千载之后。犹共称之。卿远自江南奉慰,不能式遵成事,乃云义出何典,行人得失,何甚异哉?〃昭明曰:〃齐帝昔崩,李彪通吊。于时初不素服,齐朝不以为报,那见苦得邀迫。〃淹曰:〃彼朝不遵高宗追远之慕,乃逾月即吉,李彪行吊之时,齐之君臣,皆以鸣玉盈廷,朱紫照日。彪既不被主人之命,何容独以素服间厕衣冠之中哉?来责虽高,未敢闻命。我皇帝仁孝之性,侔于有虞,谅暗已来,百官听于冢宰,卿岂得以此方彼也?〃明乃摇手而言曰:〃三皇不同礼,亦知得失所归。〃淹曰:〃若如来谈,卿以虞舜高宗非邪?〃明对曰:〃非孝无亲,请裁吊服,今为魏朝所逼,必获罪于本邦。〃淹曰:彼有君子,卿将命抗中,应有高赏;若无君子,但令有光国之誉,虽复非理得罪,亦复何嫌,南史董狐自当直笔。高祖赏之,转著作郎。齐又使员外郎何宪、主客邢宗庆来朝,遣淹接对。宗庆谓淹曰:南北连和既久,而比弃信绝好,为利而动,岂是大国善邻之义?淹曰:夫为王者,不拘小节,中原有菽,工采者获多,岂得眷眷守尾生之信?且齐先王历事宋朝,荷恩积世,岂应便尔篡夺?庆等相顾失色。何宪知淹昔从南入北,谓淹曰:〃卿何不作于禁而作鲁肃?〃淹曰:〃我舍危就顺,欲追踪陈韩,何于禁之有。〃宪不能答。(出《谈薮》)
  【译文】
  北魏的太皇太后冯氏死了,南齐的使臣散骑常侍裴昭明前来吊唁。他想要穿平日上朝的礼服参加吊唁活动,北魏的主客质问他,裴昭明说:〃不准穿朝服行礼,这个规矩出自什么典籍?〃著作佐郎朱淹接过话茬说:〃吉事和凶事不同,在礼节上有不同的规矩,不能穿礼服戴礼帽参加丧事,这是连儿童都知道的事情,从前季孙将出门,请问遭遇丧事的礼节。千年以后,仍然受到人们的赞扬。你自江南奉命前来吊唁,不能按规矩把事情办好,反而问礼节出自什么典籍。你作为使臣,不明白什么是得失,多么让人奇怪啊!〃裴昭明说:〃当初齐朝皇帝驾崩,李彪去吊唁,当时并没有穿丧服。齐朝也没有怪罪他,哪像你们如此苦苦相逼。〃朱淹说:〃你们齐朝不怀念高宗皇帝,过了一个月就结束了居丧。李彪去吊唁的时候,齐朝的皇帝和大臣都已经穿起了腰间饰玉的礼服上朝议事了,太阳下尽是穿着鲜艳礼服的高级官员。李彪又没有接到主人的命令,怎么能独自穿上白色的丧服夹杂在穿礼服的人群之中呢?去的责任虽然重大,但不能不听从主人的安排。我们皇帝既仁义又孝顺,自从举行葬礼拜祭以来,到开始居丧的时候,文武百官全都守候在墓地。你怎么能把我们这里想像成你们那里呢!〃裴昭明摆着手说:〃三皇,没有相同的礼节,我已经知道了得失利害。〃朱淹说:〃若是如此,你说虞舜和高宗谁对?〃裴昭明回答说:〃不孝不亲,请为我裁制丧服。今天被魏朝所逼迫,必然获罪于齐朝。〃朱淹说:〃你们朝中如果有君子,你出色地完成使命,应该受到重赏,如果没有君子,只要是为国争了光,虽然不是无理而得罪了某些人,那又有什么关系。〃正直的史官董孤定会如实地记录这段历史。他受到高祖皇帝的赏识,改任他为著作郎。齐朝又派员外郎何宪、主客邢宗庆来北魏,北魏命令朱淹接待。邢宗庆对朱淹说:〃南齐北魏友好合作已经很久了,而你们抛弃信义,断绝友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采取行动,不是大国和邻居应该遵循的道义。〃朱淹说:〃作为称王的人,不拘小节。中原有豆类作物,善于采摘者收获就多,岂能只是依恋想往而像尾生那样死板地遵守信义。况且齐朝的先王在宋朝当官,受到宋朝的恩惠,怎么可以篡夺了宋朝的江山呢!〃刑宗庆和何宪相顾失色。何宪知道朱淹当初是从南齐来到北魏的,便对朱淹说:〃你为什么不作于禁而作鲁肃?〃朱淹说:〃我舍弃危险而顺应形势,想要走韩信的道路,跟于禁有什么相干?〃何宪不能回答。
  崔光
  后魏高祖名子曰恂、愉、悦、怿。崔光名子励、勖、勉。高祖谓光曰:我儿名傍皆有心。卿儿名傍皆有力。答曰:〃所谓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上大嗟悦。(出《谈薮》)
  【译文】
  北魏高祖皇帝的儿子的名字分别叫〃恂〃、〃愉〃、〃悦〃、〃怿〃,崔光的儿子的名字分别叫〃励〃、〃勖〃、〃勉〃。高祖对崔光说:〃我儿子的名字旁边部有'心',你儿子的名字旁边都有'力'。〃崔光回答说:〃所以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了。〃高祖非常高兴和赞叹。
  陈元康
  北齐河阳陈元康,刀笔吏也,善暗书。尝雪夜,太祖命作军书,顷尔数十纸,笔不暇冻。太祖喜曰:〃此人何如孔子?〃自此信任焉。故时人谓之语曰:三崔两张,不如一陈元康。三崔:暹、季舒、昂也。两张:德微、纂也。(出《谈薮》)
  【译文】
  北齐河阳的陈元康是个办理文书的小官,他善于在黑暗中写字。有一个下雪天的夜晚,太祖皇帝命令他作军事文书。他顷刻之间就写了几十张纸,笔上的墨都来不及结冰。太祖高兴地说:〃这个人多么像孔子。〃从此对他十分信任,因此当时的人们说:〃三崔两张,不如一个陈元康。〃〃三崔〃是崔暹、崔季舒、崔昂,〃两张〃是张德微、张纂。
  李谐
  北齐顿丘李谐,彭城王嶷之孙,吏部尚书平之子。少俊爽,有才辩。为黄门侍郎,除名,作述身赋。其略曰:独浩然而任己,同虚舟而不系。既未识其所以来,岂知其所以逝。于是得丧同遣,忘怀自深。遇物栖息,触地山林。虽类西浮之迹,何异东都之心。除散骑常侍,为聘梁使。至梁,遣主客范胥迎接。胥问曰:〃今犹可暖,北间当少寒于此。〃谐答曰:地居阴阳之正,寒暑适时,不知多少。胥曰:〃所访邻下。岂是侧景之地。〃谐曰:〃是皇居帝里,相去不远,可得统而言之?〃胥曰:〃洛阳既称盛美,何事廷邺?〃谐曰:〃不常厥邑,于兹五迁。王者无外,所在关河,复何怪。〃胥曰:〃殷人毁厄,故迁相圯耿,贵朝何为而迁。〃谐曰:〃圣人藏往知来,相时而动,何必候于隆替。〃胥曰:〃金陵王气,肇于先代,黄旗紫盖,本出东南,君临万邦,故宜在此。〃谐曰:〃帝王符命,岂得与中国比隆。紫盖黄旗,终于入洛。〃胥默而无答。江南士子,莫不嗟尚。事毕。江浦赋诗曰:帝献二仪合,黄华千里清。边笳城上响,寒月浦中明。(出《谈薮》)
  【译文】
  北齐顿丘的李谐是彭城王李嶷的孙子,吏部尚书李平的儿子。他从小就才华出众,性格豪爽,长大以后富有才能而且善辩。官职是黄门侍郎。他除去原有身份的时候。作了一篇讲述自己身世和理想的文章,大概意思是:光明正大独来独往,像没有系上缆绳的小船一样自由飘荡。既然是不知道为什么而来,怎么能知道要去哪里。于是得失都不计较,并且越来越不介意。随处栖息,不管是山林还是荒野。虽有西去的行为,但与去东都的心思也没分别。在这之后,他又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受命出使萧梁。萧梁派主客范胥迎接,范胥问他:〃今天比较暖和吧?北方应该比这里稍冷一点。〃李谐回答说:〃我们那里地处阴阳的中心,寒暑冷暖适时恰当,不知道有什么差别。〃范胥说:〃如果出访你们那里,有什么风景名胜?〃李谐说:〃那里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君主出身的家乡,差别不大,可以作出不差的点评。〃范胥说:〃既然洛阳美丽繁华,为什么还要将都城迁到邺城?〃李谐说:〃不常在一个地方建宅居住,于是多次搬迁,帝王也是如此。只要还在国家的山河上,那又有什么可奇怪的。〃范胥说:〃殷朝人面临危难,所以迁都到圯耿。你们为什么迁移都城?〃李谐说:〃圣人知道过去未来,按时机而行动,何必等待形势的变化?〃范胥说:〃金陵的帝王之气,开始于先代。帝王应运而生的气象,本来出自东南。所以君临天下万邦的皇帝和都城,应该在这里。〃李谐说:〃受命于天的征兆气象,哪里能同我们中国相比,帝王应运而生的气象终究还是在洛阳。〃范胥沉默不语。江南的读书人,没有不佩服李谐的。事情完毕以后,李谐在江边作了一首诗说:〃帝献二仪合,黄华千里清。边笳城上响,寒月浦中明。〃
  卢恺
  礼部尚书范阳卢恺兼吏部选,达野客师为兰州总管,客师辞曰:〃客师何罪,遣与突厥隔墙?〃恺曰:〃突厥何处得有墙?〃客师曰:〃肉为酪,冰为浆,穹庐为帐毡为墙。〃恺,中书监子刚之子也。(出《谈薮》)
  【译文】
  礼部尚书范阳卢恺兼任吏部选,他推荐客师去当兰州总管。客师推辞说:〃容师有什么罪,被送到和游牧民族只隔一道墙的地方?〃卢恺说:〃游牧民族的什么地方有墙?〃客师说:〃肉为酪、冰为浆,天作帐篷,毡子作墙。〃卢恺是中书监卢子刚的儿子。
  卢思道
  武阳太守卢思道,常晓醉。于省门,见从侄贲。贲曰:〃阿父何处饮来?凌晨嵬峨。〃思道曰:〃长安酒,二百价,不嵬峨,何嵬峨?〃贲,燕郡公景仁之子,中书侍郎景裕之犹子,位历太常卿。(出《谈薮》)
  【译文】
  武阳太守卢思道一天早晨喝得大醉,来到官署门前,他的侄子卢贲见了问他:〃叔叔在什么地方喝过酒,凌晨这么高大?〃卢思道说:〃长安的酒,二百文的钱价,不高大,何物高大?〃卢贲是燕郡公卢景仁的儿子,中书侍郎卢景裕侄子,担任过太常卿。
  王元景
  王元景尝大醉,杨遵彦谓之曰:〃何太低昂?〃元景曰:〃黍熟头低,麦熟头昂,黍麦俱有,所以低昂矣。〃(出《谈薮》)
  【译文】
  王元景喝得大醉,杨遵彦对他说:〃为什么又是昂头又是低头的?〃王元景说:〃黍子成熟了把头低,麦子成熟了把头昂。黍麦都有,所以又低又昂。〃
  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辩二(幼敏附)
  俊辨  阳玠 薛道衡 薛收 张后裔 崔仁师 卢庄道 许敬宗 胡楚宾 裴琰之  苏颋 王勮 李白 柳芳 王藻 韩愈 李程 李吉甫 王生 辛丘度 温庭筠  柳公权 权德舆 东方朔 李彪 班蒙
  幼敏  陈元方 孙策 钟毓 孙齐由 陆琇 王绚 萧遥欣 房氏子 张琇 浑?br />
  俊辩
  阳玠
  隋京兆杜公瞻,卫尉台卿犹子也。尝邀阳玠过宅。酒酣,因而嘲谑。公瞻谓:〃兄既姓阳,阳货实辱孔子。〃玠曰:〃弟既姓杜,杜伯尝射宣王。〃殿内将军陇西牛子充,寮友推其机辩,尝谓玠曰:〃君阳有玠,恐不任厨。〃玠曰:〃君牛既充,正可烹宰。〃又见玠食芥菹,曰:〃君身名玠,何得复啖芥菹?〃对曰:〃君既姓牛,何得不断牛肉?〃有太仓令张策者,在云龙门与玠议理屈,谓玠曰:〃卿本无德量,忽共叔宝同名。〃玠抗声曰:〃尔既非英雄,敢与伯符连讳。〃太子洗马兰陵萧诩爽俊有才辩,尝谓玠曰:〃流共工于幽州,易北恐非乐土。〃玠曰:〃族欢兜于崇山,江南岂是胜地。〃录尚书晋昌王唐邕闻诸省官曰:卿等宜道本州宝物。定州人以绫绮为宝,沧州人以鱼盐为宝。及至玠,邕曰:〃卿幽州人,以何物为宝?答曰:〃刺史严明,文武奉法,此幽州之宝也。〃邕有愧色。(出《谈薮》)
  【译文】
  隋朝的京兆尹杜公瞻是卫尉杜台卿的侄子,他曾经邀请阳玠到家里作客,酒喝到畅快的时候便互相开玩笑。杜公瞻说:〃大哥既然姓阳,春秋时鲁国的阳货曾经污辱孔子。〃阳玠说:〃老弟既然姓杜,西周时的杜伯曾经射杀宣王。〃殿内将军陇西的牛子充被同事和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