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作者:谁知道呢      更新:2021-02-19 21:43      字数:4732
  感〉奈⒊荆际怯蟹椒郑皇俏薹椒值摹!?br />
  以是,无始以来,随耽著非实色等转故,如于梦中显现所缘之色等,于诸愚者心中,色等外境,虽现为远离,然胜义上,当伺察此中色等,不于心相外另有。彼或有思忖:此三界唯心也。似此,所有思维法,唯心耳。知己,于彼分别寻思,即称之分别思择一切法自性,分别思维心性。当似此伺察被。
  「随耽著非实色等转故。」这是习气,由意识留下的随眠现起。以青色作比喻,青色的产生,必有持青色之意识;持青色之意识,是随眠意识现起而产生,如此才能安立青色。所以青色本身非外境有,而是习气所现而看到。青色和持青色之意识,是一体两面,属于同性,都是随眠习气所现,故一切唯心造。唯识二取空的空性道理。
  以下讲到比唯识还要细微的诸法无真实的道理。
  胜义上,不许心谛实。苦时,执虚假体性之色等相,心中所现,诸种行相时,彼岂是谛实平?如色等虚假,同样心亦不于彼外另有,故是虚假。犹如色等诸行相,自性非一亦非多。如是,不于彼心外另有故,自性非一亦非多。是故,心之自性,唯如幻等般。
  唯识派认为无外境,而且认为有外境的错乱识本身,非真实有。唯识所认为真实有的(心乃谛实),是中观自续派所要破除。中观自续派认为意识是有方分,必须依靠刹那的意识,透过方分的和合体而安立。意识乃无真实,如幻的。
  如心一般,当观诸法自性,唯如幻化等。似彼,以慧分别思择心自性。胜义上,不见心于内,亦不见于外,亦不见无二;不见过去心,不见未来心,不见现在心;心生时不来,灭时亦不去;心无可持,无可阅示,非有色也。
  若问:「无可阐示,无可持,非有色,是何耶?彼自性如何?」如《圣宝积经》云:迦叶!遍寻不得心,不见所未寻得者。所未见者,彼非过去,亦非未来,亦非现在。」谓方广也。以彼如是思择,不见心之真开端,不见真末端,亦不见真中央。心无边无中央,如是当知,诸法亦无边无中央。似此,了知心无边无中央已,不见任何心自性。」
  任何法都是由名言而安立、非由自性产生,若有自性,寻找应该找得到。
  周遍寻思心,彼亦通达空。通达彼故,实不见心相自性成立,色等自性。如是,以慧实不见诸法自性。不作分别,所谓色是常、无常、空、不空、有漏、无漏、生、未生、有、无。如是,不思择色、受、想、行、识。有法若不成立,彼诸差别,亦不成立,焉能于彼思择乎?
  「有法若不成立,……」,事法若不存在,则事法没有本」,没有本性,哪有空性性质?如此色法就成为非无真实,非自性空(没有空性)。空性分为十六空,十八空……等,此乃依事法安立。若了解色法本性是空,又认为空性本身不是空,这是无可救药的执著。
  是故,以慧伺察,其时,彼瑜伽师,胜义上,定不轨任何实事自性,彼时,即入无分别三摩地,亦通达诸法无自性。
  随瑜伽行自续派,以智慧修持的次第是,先认识人无我,再认识无外境,再了解法无我。瑜伽是唯识之意,认为诸法唯心造,故无外境。
  其以慧分别思择实事自性,若未实修,唯作意遍断而行,彼终将不能灭除妄分别,且不通达无自性性,因无慧光明故。
  空证智慧,不是只依靠思择观察究竟性质,就可以破除烦恼。必须思择观察所得空性道理,再实修。若只依靠无外境,乃至补特伽罗独立之实体空,是无法彻底灭除分别妄想。
  薄伽梵告曰:「似此,由正妙观察,出生真实如所有性智慧火,如钻木取火,焚烧分别柴。」
  无上瑜伽说,由善巧的修行方式,和观想本尊的力量,可以使我们对空性,有更深入的体会。对空性产生胜解,在修行上,有相当大的助益,此时不必作意,以止观可轻易入空性三摩地。
  阅读大经典时,最好先看整部的大纲,再慢慢往下看,不能逐字安立句意。以此篇而言,讲诸法有自性,但在别的经典里讲,诸法是无自性。同样地寂护论师、佛护论师、月称论师,都认为诸法无自性。但在其他论典里,也会看到他们写诸法有自性,所以必须读整部论典的涵义,才能了解其中之深意。
  以「胜义」而言,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有时讲到境,指境上真实;有时讲到识,胜义意识,指空证现量。密也有它的说法。唯识对于胜义,有三种解释和说明。中观派,以观察胜义闻思修为胜义。因为不在胜义当中存在,所以无真实。对于「胜义」,必须观察前后涵义,才能了解真正的意趣。密勒日巴歌集,讲到「胜义」时,有时指观察胜义的闻思修三种智慧,有时指境上的真实。若「胜义」只代表单纯一种意义,就无法了解「楞伽经」的内涵。有一家印度专家说,梵文以同一字,用在平常和佛法上,所代表的意思,甚至完全相反。所以有时字型和拚音皆相同,但必须仔细对照,才能了解字的涵意。
  《圣宝云经》亦告敕云:「如是,巧知过患,离诸戏论故,修习空性,行持瑜伽。多修空性,遍寻伺心,旁骛何处或于何,专心所喜处,通达彼及彼等自性空。若思择彼心为何,则通达空。遍寻以何心通达,则悟彼自性亦空。似此,通达彼故,即入无相瑜伽。」以此关示,周遍通达,即入现前空无相中。
  唯识也讲空性,但不是最细微的空性,「巧知过患」,无法善巧了解何谓轮回之根本。唯有中观论师才能「离诸戏论」,远离世俗的假相,故必须「修习空性,行持瑜伽」。
  当我们去寻找空性(心识)时,是找不到的。「若恩择彼心为何,……即入现前空无相中。」此非细微空性,是无真实之空。
  仅作意遍断,或未伺察慧之实性,则极可明示,其尚未入无分别性。如是以彼慧,如实正思择色等实事自性已,当修静虑。然若住色等时,不修静虑;住此世及他世间,不修静虑,因彼诸色等,无所缘故。以是,称之无住静虑。
  无住静虑,不是无任何所缘境,而是息灭一切内外幻相。如何修持证空毗钵舍那的奢摩他?先认识空性道理,然后缘空性所缘境,安住在空性上,修习奢摩他。
  慧分别思择,所有实事自性,因无所缘而行静虑,被故称之胜慧静虑。如《圣虚空藏经》与《圣宝髻经》等所阐示。
  胜慧静虑即证空毗钵舍那。
  如是,趣入补特伽罗与法无我之真实性,彼周遍思择、观察无遗故,远离分别及伺察;无何言诠,专一作意,自然而入,现前无造作,极为明了,安住修习真实义。住彼中已,心当持续勿涣散。若时,于其期间,因贪欲等,心散于外,彼时,即心涣散为觉受,速修不净观等,止息涣散,今心速再趣入真实义。若时,见心不乐于彼,其时,当观三摩地功德,修欢喜彼。见涣散为过急,亦当止息不乐。
  思维轮回的痛苦以及过患,断除今生的执著,若能了解轮回之苦,也能体会他人的痛苦。为能生起大悲心,必须思维自己的痛苦,从而了解他人之苦。欲生起悦意的慈心,必须思维--无始以来如母有情的伟大恩惠。无论是道次第果位的大功德,或则微小的一件善事,都需要依靠如母有情才能成就。有了悦意的慈心和不忍他人痛苦之心,才能生起菩提心。若能任运生起菩提心,则进入五道的第一资粮道。有了菩提心,还需要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六度中的智慧度,分为世俗和胜义。智慧资粮,主要指空正见。若要正对治轮回的根本--无明,需要缘空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双运。上根者,有可能从认识空性,而证得止观双修。但是一般必须先修禅定,得到三摩地,再缘空。在此,指显密共同的缘空止观修持,主要讲自续派。
  空性,分为人无我和法无我,所缘为补特伽罗,和补特伽罗所有。因为
  对「人」和「法」生起贪瞋,所以造业流转。「法」,是补特伽罗所摄之五蕴,多数的烦恼,都是缘补特伽罗和五蕴而生。自续以下认为,补特伽罗独立之实体空,为人无我。法无我,是深奥的空性;唯识的二取空,和自续的无谛实有,是法无我。人无我和法无我有差别。此处所指,补特伽罗独立之实体空,除了一切有部的犊子部,是所有佛教自续以下的宗义师,共同认为的人无我。前面已解释过唯识的二取空,接著是自续所安立,最深奥的空性--无谛实有。
  我们总是认为,眼前所见与境有距离,其实事相和境并无距离。「观察无遗故,」以空性透彻的观察,观察无遗,才能远离分别伺察(即妄想执著)。
  倘为昏聩或睏睡所制,运行不清楚,见心沈没,或恐其沈没,彼时,如前作意,极喜之事,远止沈没,极严执持所缘真实义。若时,倘随念先前嬉笑或游戏,见心高举,或恐成掉,彼时,如前作意,无常等厌离事,令息涣散;次当励力,今心无造作,趣入真实义。
  设若其时,已离沈与掉,平等而住,心自然趣人真实义,彼时,当释放功用平等舍。心平等住时,若起功用,彼时,心将涣散。若心已沈没,而未起功用,彼时,极沈没故,毗钵舍那,心如天生盲。是故,苦心沈没,当起功用。若心平衡,勿起功用。若时,修习毗钵舍那,智慧极增强,彼时,奢摩他式微故,宛如风中灯,心将动摇,彼故无法明见真实。若致此,当修奢摩他。若奢摩他增强,则当修智慧。
  当沈掉生起,太昂太低必须对治,即止的对治力。修止时,不能过份观察,而且在观察时,更不可昏沈。若无昏沈掉举,不需生起对治,否则无法安住所缘境。长期修止会疲累,故应以正常方式修持。以毗钵舍那,观察空性时,从细微观察中,生起止观,故当缘空奢摩他达到境界时,自然会生起止观。初学者应以平等心,修持止观双运。
  若时,二者俱转时,无损身与心,于其期间,当安位无造作。若损身等,于被期间,当观诸世间,如幻化、阳焰、梦境、水月、光影,如是作意思维。
  若太专注于境,不会感觉身的存在,太猛力专注,容易疲累。当急躁的专注力生起时,由于心力,反而使身的粗重微细现起,强烈贪瞋生起,会忘记身的感觉。故不可抛下一切、不饮不食,猛力用功,应以时间短、次数多,慢慢长期地修持。无论修止或其他,应先量力而为,仔细考量,再决定如何修。身体不舒适,不要勉强,修习不是急促的修。大地菩萨,以三摩地现证空性,但在后得位时,还是以比量证空,见到世间之世俗相,皆如梦如幻。菩萨如何观世俗如幻?诸法,在不寻找当下,才存在,去寻找究竟性质时,是找不到的。无论所见、所有,皆非真实,故诸法如幻化。
  此等有情,未悟似此奥妙故,轮回遂成染污,然若作意思维:我务必悟解彼等法性,现行大悲及菩提心。次憩息之,又当如是,趣入诸法无相三摩地。又若心极厌倦,当如前憩息。此乃止观双运道,当缘念有分别或无分别影像。
  有情以为轮回好而贪著。若了解轮回乃自性空,如梦如幻,「轮回遂成染污」,就了解轮回,原来是过患,是痛苦的根源。虽然轮回带来许多的痛苦,但是由于颠倒执著,加上非理作意,会隐藏坏处,去捏造轮回的好处。不了解究竟性质,由错乱识,颠倒执著假相,故长沦苦海。了解轮回皆由五蕴产生,应去实修解脱之道,而不是背道而驰--行痛苦的因,如同囚犯有机会逃跑,却原地不动,岂不愚蠢!
  似彼,瑜伽师以此次第,于一小时、巡夜半座、一座间,或随所欲,正坐修真实。此乃善拣择义静虑,是《圣楞伽经》所阐示。次,若喜由三摩地起身,不结跏趺,作是思维:此等诸法,胜义上无自性,然世俗上,却住其行相。若非如是,业果关系等,云何安住?世尊亦告曰:「世俗实事生,胜义无自性。」
  诸法无自性,世俗的行者、行事、行处三轮关系才存在,否则业果如何安立?
  作意思维:此等童稚有情,增益无自性诸实事为有;故心颠倒。长久漂荡轮回轮转中,故我务必圆满无上福德智慧资粮,为证得一切种智果位,当悟彼等法性。次,徐徐解除跏趺坐,致礼安位十方一切佛菩萨众,供养赞颂彼等已,念诵《普贤行愿品》等广愿文。次,当勤修空性及大悲心要诀,即布施等,成办所有福德智慧资粮。
  一切事法本无自性,但是因为世俗的颠倒错乱识,把本来无的、非真实的,执为真实。
  如是,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