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节
作者:生在秋天      更新:2021-02-17 01:06      字数:4724
  “科研死档?是指的什么?”金龙问。
  “噢,是这样。”施默解释道:“目前国际上各种类型的科研机构有几十万家,在从事各种科研项目的研究,有的属于国际组织、有的属于国家投资,有的属于企业的研究所,也有的属于大学或者私人的研究所、实验室,这么多的科研机构进行的科研项目每年有数十万项,但最终能够成功得出科研成果的不到百分之一,大多数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归于失败,终止了研究,项目一旦终止后,关于这个项目前期研究的资料就会被编制成档案存放在研究机构的档案库里,成为‘死档’,虽然是死档,但前期研究的资料和实验数据仍然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如果我们花钱,可以以准专利引进的方式购买这些‘死档’,这样就可以在我们的研究中少走很多弯路,大大缩短我们的研究进程。据我所知,目前国际上进行爱滋病药物研究的机构有几百家,而关于这个项目的死档应该有几千份,我们可以从中选择一些对我们研究有用的资料购买一些,当然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才能实现。”
  施默关于‘科研死档’的解释让金龙脑海中灵光一现,长时间困扰他的科研方向问题好象找到了答案。他问道:“按你这么说,那么关于其他高科技项目例如芯片、发动机、新能源、新材料等等都应该有一大批的死档啦。”
  “那当然了,例如芯片,当年就有很多研究机构在研发,但是由于英特尔公司率先研究成功并投入应用,其他研究机构自然也就停止了这个项目,那些研发资料也就成了死档。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金龙点上一棵烟,边抽边紧张的思考着,久久没有说话,其他人也都默默的看着金龙,了解他的人知道,这个老板又要作出令人吃惊的决定了。
  金龙默默抽完一棵烟,狠狠的将烟头掐灭,环视了一圈,缓缓说道:“我想把投资公司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战略定位在高新技术的研究上。把我们在现有项目上获得的资金全部投入到这上面!我想建一个金龙研究院,选择生物医药、芯片、新能源、新材料等几个影响面广、技术尖端的领域进行科研开发,在这几个方面有选择的购买一批科研死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发,争取在这些方面有大的突破,达到国际上领先的水平,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准备去当这个研究院的院长,其他人员可以从国内外各个研究机构的爱国华人中招募,也包括归国的留学生、国内大专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人员队伍要精干、可靠。”说完,他目视陈峻桥,征求他的意见。
  金龙的这个决定让陈峻桥多少感到有些意外,但出于对金龙的绝对信赖,他还是点点头说道:“金总这个决定虽然有些突然,但他考虑的是企业长远的发展,我完全赞成。目前公司现有的项目发展势头良好,每年的收益基本在40——50亿元,完全可以支撑研究院的科研投入。”
  “但是前期如果大量购买科研死档,再进行研究院的初创,可能这些资金就有点紧张了。”施默补充道。
  “如果想解决前期的大笔资金投入,可以考虑将我们的游戏公司运做上市,这样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笔的资金。”陈峻桥说道。
  金龙道:“可以,我看先将游戏公司美国公司、欧洲公司筹建起来,如果发展势头良好,可以选择在国外上市,为了争取时间,可以采用借壳上士的办法。这个事情就请峻桥和李正去负责,筹建研究院和购买死档、招募研究人员的工作就由施默、王刚、李自然负责——”。
  08年的奥运会渐渐临近,北京也一时间成了世界瞩目的中心,人潮聚集,熙攘不堪。将公司一干大事安排妥当,金龙决定躲开喧嚣不已的北京,独自外出游历一番,感受一下世风和民情。这也是受了秦老将军关于不忘本的教导后萌生的想法。他想起李刚和淑英,他和这两个最早创办金元宝面馆的伙计已经近两年没见了,这对山东历城的老乡去年已经结婚,还托人给金龙带了喜糖,他们一起在家乡建立养牛基地办的红红火火,已经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金龙决定到山东历城走一趟。当他将这个想法和晓雅商量时,晓雅死活不依,说要出去也要把她带上才行。金龙花了两天的枕边时间好言相求,抬出了了秦老将军关于深入群众不忘本的理论,还答应每天同晓雅通一次电话汇报情况才获得首肯。
  第三十章黄金谷地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金龙离开北京,开始了他的历城之行。他一路只坐长途车,有时还搭过路的货车,晓行夜宿,经过天津、河北,一路南下,走走停停倒也一路太平无事,7天后,金龙到了山东历城县的地面儿。他下车打听金元宝养牛基地,居然是尽人皆知,一路被指点着来到依山而建的兰山村,这是一个有二千多户人家大村落,金元宝养牛场就在村东头靠近山根儿的地方。正是盛夏时节,地里的庄稼长势正旺,一些农民正顶着日头在田间锄草,远处山坡上的树木密密的,将山坡染成墨绿的颜色。
  金龙顺着田间的小路边走边看着来到了养牛场,养牛场规模挺大,十几间高大的牛棚整齐的排列着,每个牛棚前面都建着牛圈,牛们三三两两的趴着反刍刚刚吃过的青草,几头小牛在圈里撒着欢儿的嬉戏。
  路过一个牛圈旁时,金龙看到里面有几个汉子正在清理牛粪,一个50多岁的老汉在最边上,遂凑过去招呼道:“大爷,歇会儿吧您!”
  那老头打量一下金龙,停下手里的活计,走过来隔着牛拦问道:“您这是来看牛的吧?”
  金龙笑笑说道:“是,是来看看。”
  老头蹲下,顺手从兜里掏出烟荷包,从里面拿出卷烟纸,倒上烟丝,卷了个大炮,递给金龙说道:“您尝尝这个!”
  金龙也不客气,顺手接了,点着,深吸了一口,立时,一股辛辣、干炝的烟气直冲心肺,金龙咳咳的咳嗽着,眼泪都被炝出来,说道:“大爷,您这烟可真够劲儿。”
  老汉笑着说:“那时,我这烟是自家种的,自己烤了抽,就是带劲,那洋烟卷抽着不顶事儿,这烟你得柔着点儿抽,匀着往里吸,就炝不着了。”说着,自己也卷好一棵,点燃了,给金龙做着示范。
  见老汉歇下,旁边几个人也纷纷走过来,席地坐下边抽烟边和金龙聊天。
  一个中年汉自问道:“您是看牛的吧,我们这旮牛好,牛细嫩,没腥味,那是真正用青草和精饲料喂出来的,一点不搀假。”
  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补充道:“我们这的牛肉全国各地方都要,听说过金元宝面馆没有,全国那么多家店,都是我们这儿的牛肉,那味道没挑的。”
  金龙把自己的烟掏出来,一一分发给大伙,问道:“你们都是这个村的吧?”
  “不是。”那中年汉子说道:“这个村的人都富呀,家家养牛,咋会干这苦活呢。我们都是临县郊县的,翻过这道山就是,我们几个是老乡,我们是东疙瘩村儿的,他们几个在西疙瘩村。”
  “哦?”金龙诧异的问道:“那你们为什么不在家种地或者也养牛呀?”
  老汉说道:“我们那瘩水土不行咧,别看就隔一道山梁,这边山青水绿的,那边就是光秃秃的沙丘和盐碱地,那地要用水冲上几遍才能种出点儿庄稼,养不活人呐。所以年轻力壮的都出去干体力活,家里老人孩子种种地,能收几个算几个。”
  “就是就是!我们那瘩水也不行,也碱大,喝着是苦的,而且常喝那水,骨头关节就大。”那年轻的小伙子说着,将手伸到金龙面前,金龙仔细看,确实手指的几个关节很突出,再看其他几个人的手也是一样。
  金龙不禁问道:“你们那边县里不给解决这些生计问题吗?”
  老汉说道:“怎么解决呀?荒原几十里没有几户人家,从我们疙瘩村再往西就是几十里的戈壁荒滩,连草都不长一棵,想解决也没办法,日子久了也就习惯了,这点儿苦还受的下。”
  金龙问道:“你们在这儿干累不累,收入怎么样?”
  中年汉子答道:“还不错咧,这场长从不狠劲儿使唤工人,管吃管住,每个月有四五百块钱,一个月顶我们在家里两年的收成,比我们在外面打工的那些乡邻强多了。”
  老汉说道:“这李场长四个好人,从不克扣工钱和伙食,象我这样的老头子也给开几百块钱,这要在别的地方不敢想咧。”
  “就是就是,我们场长说咧,他是学这个他的大老板,听说那大老板就是对咱穷人好着咧。”那年轻人补充道。
  听到李刚也能这样的怜贫惜弱,金龙不禁感到满意。
  正说着,李刚从那边走过来,边走还边和老汉他们打着招呼。几个工人也赶忙站起来,同李刚打招呼,老汉说道:“场长,这有一个客人要看牛咧。”
  金龙转过身,和李刚打个照面儿,李刚一眼认出金龙,嘴里喊道:“我的老天爷!金总,您怎么来了!来了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说着,赶紧走上前,双手在衣服上使劲蹭了蹭,才一把抓住金龙的手,兴奋的望着金龙。
  金龙笑着说道:“呵呵,我是随便出来走走,来看看你们,两年没见了,你和淑英都还好吧?”
  “都好都好,只是我们结婚喜宴您没吃上,想请您,可怕您太忙,没敢请,正好今天补上,走家去吧。”李刚说着,兴奋的拉起金龙的手就走。
  金龙跟着李刚往村子里走,看到街道两边的庄户基本都是两层的小楼,院子也是整齐的高墙碧瓦的建的很漂亮,金龙问道:“看来你们这里的乡亲还真是很富裕呀?”
  李刚答道:“那是,这都是托了您的福,我们这个养牛场可是我们当地的一块金元宝呀!现在村里家家都和我们牛场签了协议,我们这个场负责种牛培育,小牛生下来断了奶就交给村里人养,还负责给村里人提供饲料和兽医服务,养成出栏的肉牛,再由牛场统一收购,送到各地的金元宝面馆,家家养牛,家家都在养牛上发了财,庄户人家,有了钱首先就是盖房子,呵呵。我们家也是两层的小洋楼,去年盖的,气派着咧。”李刚说着,抑制不住的流露出兴奋和自豪。
  不一会儿,李刚到了家,刚迈进院门,就大声叫道:“淑英、淑英,你快看是谁来了!”
  淑英小跑着从屋里奔出来,一眼看到是金龙,惊喜的叫着:“老天爷,金总!您怎么来了,快进屋歇歇,爸、妈,有贵客来啦!”
  一会儿工夫,李刚父母相跟着从屋里迎出来,李刚赶紧介绍道:“爸妈,这就是我们常跟您说的金总!”
  “唉呦!是金总您来了,您快进屋,您看您冷不丁的来了,我们这儿没预备什么,这可怎么办呢!刚子媳妇儿,快去地里摘点新鲜的好菜,再去铺子里买好酒来。”李刚夫妇显然是有点慌了神儿。
  金龙赶紧上前扶住二老,说道:“您别忙,不用太张扬破费,我们一起唠唠嗑吧。”众人一起进屋,坐定,拉开家常。金龙才有机会仔细打量淑英,两年没见,淑英已经不再是一副干瘪瘦弱的样子,身体长开了,显得丰满秀丽,和强健干练的李刚倒是般配的一对。李刚说道:“金总,今天无论如何我们要把喜酒给您补上,您别嫌寒酸咧。”金龙说道:“当然,我来就是要喝你们的喜酒,只是不要太破费了。如果方便,我还想在你们这儿住两天。”“行啊!我们这里房间富余,您愿意住多久就住多久”李刚说完,就拉着淑英去置办酒菜去了。
  当天夜里,金龙睡在李刚家二层的客房里,临睡前,他照例用李树林教给他的入定的方法,很快进入到空明的状态。最近一段时间,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入定一会儿,而且进入空明的状态越来越快,有时甚至还在想着白天的事情,不自觉的就已经陷入空明,等解脱出来后,才发现刚才思考的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恍惚中,他好象来到了养牛场,牛栏打开了,一群牛在齐声“懑儿懑儿”的叫着,金龙跑过去,那群牛开始奔跑,金龙跟在后面追赶,很快的,群牛越过山梁,在视野中消失了。金龙奔下山梁,循着牛群远去的方向奔跑起来,大地从两边飞速的向后倒去,他来到两个丘陵夹着的一块谷地,谷地一片荒凉,地面干裂着,泛着白花花的碱末,用脚踩上去硬梆梆的,很不舒服,不远处有个熟悉声音在叫他的名字,金龙问道:“你是谁!为什么要带我到这儿来?”那个声音说道:“我是你的朋友,你帮过我,所以我要报答你,这里是东疙瘩村,这里遍地是黄金,这都是你的!”
  “黄金?”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