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节
作者:希望之舟      更新:2021-02-19 17:09      字数:4725
  ,人家却没任何表示,便知道恐怕不行,那自己也不好硬是让人带了去,只好自行安慰宝玉,可不想这宝玉是个执拗的,一定要去,无奈之下,贾母搬出了贾政,才让贾宝玉安分了下来。
  于是众人带了一个大丫鬟,便离开了贾府上了王府的车,黛玉因是郡主身份只是不能与姐妹们坐一样的,于是很无情愿地带着墨玉坐在最前头的撵上。
  ☆、第四十二章  南安北静太妃见黛
  一路上,虽路程不远,李嬷嬷还是很细心地照顾黛玉一直让驾车的人稳点,不要太晃,这样黛玉一行人花了他们来时两倍的时间才到大北静王府。急得水溶直跳脚,“你这是干嘛,人家来的都是女儿家的,你呆这干嘛,也不知道回避一下。看小泽来找你了,你快去应付他吧,这些姑娘家的你见了也不方便,还是由我一人接待吧。”不知道为什么会怎么巧,水溶等了半天没等到黛玉,却等到了南安王水泽。这是个让水溶头大的人物,水泽通常是不赖找他的,但是要是来找他了,就一定会缠着他,也不说话就喝酒,就这么相对两无言地喝一天的酒。
  说来水御王朝有五大王东平、西宁、南安、北静四家都是水姓皇族,还有一家外姓王是忠顺王,其中最受宠的大概就是南安和北静两王,东平王是皇帝的叔叔,四十年来一心向佛,没有妻妾子嗣,这本是在皇家不允许的,但是老王爷宁可抗旨也不娶妻,就这般,先皇顾念兄弟之情无可奈何。西宁王则是皇帝的叔公一生忙碌,老年便有了归隐的意思,而西宁王没有儿子,只有个女儿,女儿当年嫁给了外姓王爷忠孝王,生有三子一女,这女儿最小也最得人疼爱,可惜十年前忠孝王被告发谋反,年仅六岁的外孙女也被牵连,就这么被处死,可怜他晚年白发人送黑发人。所以两家都有了没落的迹象。而南安王年十七,本也是个活泼的热血男儿,十五岁那年边境傲远国来放,便跟随这父亲上阵杀敌,这场战役锻炼他的同时,他也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和原本绝代的面容。自从回来后,水泽继承了父亲的位子成了南安王,从此沉默寡言,而原本爱慕他的女子,见到他都是一副惊恐的表情。北静王小南安王两岁,三岁便被送去学艺,十岁继承父业参与朝政,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却没有什么野心,加之太妃与太后关系要好使得皇帝和水溶交情不错。唯一的外姓王便是忠顺王,忠顺王祖上与忠孝王一样是开过大臣,可惜空袭着王爷的位子却是一代不如一代,现任的忠顺王倒是个有野心的,可惜独生子却是个不成器的,吃喝嫖赌样样齐全,俨然败家子的模样比之薛蟠好不到哪去。
  “母妃,看来我还是得先陪陪这个失落的南安王爷了,我们先到后院去,要是有机会我再来前头,母妃你可不要吓到人家姑娘家的。”水溶虽然很希望快点见到黛玉,但是想到自己这个兄弟还是算了。
  “知道啦,臭小子,难道在你心中你娘就是个欺负小女孩的坏女人啊。”一副西子捧心的样子逗得在场人都不由莞尔。
  水溶也不理太妃径自随着先走一步水泽走了,水溶心中还默念,这小子简直把这当自己家了,连声招呼都不打。
  不想这水溶前脚赶走,后脚便有人来报郡主与其姐妹来了,太妃正襟危坐,期待着这个小女孩是怎样的一副模样、性子。
  太妃看着黛玉若仙子般翩然而至,每一步若踩在云上,单是这样太妃就被迷住了,知道黛玉领着众姐妹给太妃请安太妃才回过神来。
  “这位便是慧心郡主吧,嗯,果然是国色天香,有乃母之风。其他这些都是贾家的姑娘?”太妃先看到黛玉以至于忽略了其他人,但是与称赞完黛玉才发现还有其他人,但是但看到其他人时一样是惊艳,特别是恕恕和英莲的样貌,还有一个俊美的小男孩长大后绝对可以迷倒万千少女。
  “太妃娘娘,这个是黛玉的弟弟,父亲的继子墨羽,这三人是贾家的姑娘,二姑娘贾迎春是荣国公的女儿,三姑娘贾探春是工部侍郎的女儿,四姑娘贾惜春宁国公的妹子。另外两位是皇商薛家之女薛宝钗和其师妹甄英莲,而英莲是黛玉的同乡,也是有一定的交情。”黛玉据实回答。
  “哦,果然贾家的女儿个个都是标致的,之前就听说贾家里的女儿不说小姐就是丫鬟也比人家小姐强上一点,不想今日一见可不一般。”太妃的赞美在这些人听来就有点忐忑,不知道太妃此话何意。
  其实太妃此话也没什么意思只是单纯地发表自己的感言罢了,只是这些女儿家的在贾府听多了言不由衷的话,知道侯门之中说真话的人少,多是话中有话,而这画外音却是不为人知,所以才担心太妃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意思。
  太妃也看出了这些孩子的心思,不由感叹贾府究竟是何种虎狼之地让这家人有超乎常人的敏感,就犹如当年的贾敏。
  “大家也不要这么拘束,放轻松点本妃只不过见前日从宫里来了两株墨菊,请郡主及其姐妹来赏花,然不成还担心本妃吃了你们不成。哈哈……”姐妹们见这太妃不拘小节的性子,听这逗趣的话语也就渐渐放松了,不像刚才那般紧张。
  “来,大家先吃点糕点,喝些茶,这糕点可是为了郡主特地请了苏州的师傅做的,试试看如何。”黛玉听这话心中只是一热,“黛玉谢娘娘厚爱了。”其实这其中没太妃什么功劳都是水溶找来的,她倒是谢错人了。
  太妃也乐意与黛玉亲近,“先试试吧,要是好太妃以后常给郡主送出,以缓解郡主的思乡愁绪。”
  黛玉也不好拒绝太妃,只拈起一块糕点往嘴里送,细嚼中满溢出来的家乡的味道,让黛玉眼眶含泪,而英莲却是抑制不住泪流满面了。
  太妃看着这俏脸布满泪痕是个母亲都会不忍想起身过去安慰这孩子,不想有个人快乐他一步,便是恕恕,恕恕也不说话,明白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是默默的轻拭这英莲脸上的泪水。英莲可以说是师姐妹三人中最真的一个,可能因为是最小的吧,她不太懂得抑制自己的情绪,只要想到就会表现出来;黛玉则是比较爱面子,不会在不认识的人面前表现出自己软弱的一面;而恕恕只藏的最深的人,就像雨馨抱怨的一样,恕恕是个不喜欢表露自己心思的人,有什么难过的就不想告诉人家,就算是很要好朋友她也不爱诉说心事,这是她不想别人为她担心却不知道她越是这样人家越担心。
  恕恕安慰完英莲后便与英莲、黛玉一起向太妃为自己的失礼道歉。
  “没事,没事。只若是郡主本妃还明白一二,可这孩子怎么比郡主还……”太妃真是好奇,她想到一盘苏州小糕点会引起黛玉,可是这英莲却比黛玉反映还大却是理解不了了。
  恕恕知道太妃没有恶意,也就老实交代,“太妃恕罪,我这师妹有个劫难,师父帮师妹化解,而化解之法便是师妹在及笄之前是不能回家住的,师妹自小离家至今已经七年多,只四岁那年师父准许才回家一次,这次也只逗留了三天,适才的糕点引出了师妹的思念之情,还望太妃不要责怪。”
  太妃膝下只水溶一子,北静王府也是人丁单薄,北静王侧妃本有一女也实是找人喜爱却不料早夭了。太妃一直都想有个女儿的,现在见英莲这般身世更是无比怜惜,“可怜见的,这孩子离了父母怎可能不想的。”
  “莫伤怀了,咱们这吃得也差不多了,我们去赏花吧,这墨菊可是难得的!”于是姐妹们便跟着太妃往花园来。
  ☆、第四十三章 黛玉王府见断绝书
  这厢水溶正和水泽喝着,水泽便觉得水溶今天心不在焉,也是水溶这时候正想着黛玉呢,即使通常只喝酒不说话的水泽都能看出端倪。
  “你怎么了,心不在焉的。”这是唯一一次水泽在喝酒的时候跟水溶说话。
  “呃……”水溶显然是震惊,简直惊呆了,这个人可是在打仗回来后沉默寡言的,只跟他说过两句话,第一句是“陪我喝酒。”,第二句是,“不能。”这是第三句,而且还是最长的一句,还是在关心他,他是不是该欣喜若狂,大笑三声。
  回过魂来的水溶,还有点呆滞,“你……我……”
  直到水泽喝下手中的那杯酒水溶才找回自己的声音,“王兄,你说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呢?”
  水泽自然不会回答他,他也没打算得到答案的,只是一种自问自答的开场白。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见到她后便忘不掉了也放不下了,天天想她的音容笑貌,她的一颦一笑都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第一次见到她我便觉得好像认识了好久,等待了千年终于等到她的那种感觉,然后心就不受自己的控制,每天只想看到她,仿佛能看到她我就满足了。那天我在荣国府见她被那些不知礼数的奴才欺负,我就是看不下,要上去帮她。担心她一孤女住在贾府会被人家委屈了,我还特意安排人进去保护她,注意她的一举一动,那天来人回报说薛家打她主意,我只觉得自己最心爱的宝贝被人抢了一般心痛,只道是她的一举一动不断牵动我的情绪,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说着说着又想起黛玉的姣好面容,不由地又嗤嗤笑了起来。
  水泽看着水溶的这般模样,有羡慕,有嫉妒,但更多的是失落,因为他不知道能不能遇到这么个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女子,更是知道即使自己遇到了,也只是个无果的结局,毕竟闺阁女子那个见到自己不吓到,连正视都不敢,想到这水泽眼神又暗淡了点,拿起酒壶直接就灌了进去。
  水溶见快没酒了,“我再去拿些酒来,你在这等着。”
  这时太妃和黛玉姐妹来到了后花园,果然在远远看去黛玉便找到了排五大名菊之四的墨菊,姐妹们都显得很是激动,“林姐姐这便是墨菊吗,它怎么是这色,形状也古怪?”三春在贾府都没见过墨菊,也没听说过,对墨菊很是好奇,而黛玉也只是在书上见到过墨菊的介绍,也是第一眼见到,真觉得墨菊果然名副其实。
  “这便是墨菊,墨菊可是五大名菊之四,呈深紫色,开于晚秋,晚育同类,色泽浓而不重,花盘硕大,花瓣中空末端弯曲,在色彩缤纷的秋菊衬托下,凝重不失活泼,华丽不失娇媚。墨菊的初花期为荷花型,盛花期为反卷型,花瓣质薄,颜色黑里透红。而墨菊盛开之时犹如墨色荷花亭亭站立墨池故又有墨荷之称。”黛玉将自己书上看到的给惜春讲诉了一遍,让惜春对墨菊更是颇为喜爱,想着等会儿把这墨菊画下来才不失为一件美事。
  太妃听了黛玉的讲解赞道,“果真是林家女,学识可不比其父母差,想当年本妃与敏妹赏花之时,敏妹也是这般一一为我讲解这种种花类,不想一晃十几年便这么过去了。”
  “听这话,太妃娘娘竟与娘亲相识?”黛玉可从来不知道这北静太妃与贾敏还认识,自是惊讶。
  “你这丫头这太妃娘娘叫着我可不舒服,当年我还没出阁时可跟你母亲贾敏可是无话不谈的闺中姐妹,她跟你父亲林海的故事我可比谁都清楚,不过你母亲出嫁后就跟着你爹去了南边没回过京了,十几年都没联系,不想最后得到的却是你母亲离世的消息。丫头要是不嫌弃我就唤一声姨姨吧。”太妃想起当年的贾敏也是无尽地遗憾,这么个才貌双全,举世无双的女子便这么没了。
  “那姨姨也不要郡主、郡主的叫了,叫黛儿吧,父母都这般叫的。姨姨也不要太过于伤心了。”黛玉见太妃真实的情感流露便知道太妃的话不假,也为母亲高兴这世上还有个人惦念着她。
  “黛儿,你跟着姨到后面来一下,其他的姑娘们还有小墨儿你们随便在花园逛逛吧。”太妃对黛玉很是满意,也希望黛玉可以跟水溶有一个好的结果,可是看水溶那样也是着急,想着怎么帮水溶先下手为强。
  太妃领着黛玉来到了自己的卧室内,然后交代了奴才几声奴才们便都退下了。
  “黛儿坐下吧,姨只是想和你聊聊。”太妃拉着黛玉坐下,怜惜地打量着黛玉,“黛儿,来京在贾府住的这些日子可还舒心?”
  黛玉不想太妃问的是这个,回道,“黛玉来京三年一切都好,太妃莫挂念。”
  “你这孩子,都说了不要叫太妃了。”太妃很是心疼黛玉这般的小心谨慎,这是下意识的反映让太妃很清楚黛玉在贾家的生活不好,“黛儿,不要把姨姨当外人,当年你母亲离世之前给我来了一封信,说你要进贾府,我和你娘是旧识,知道那贾府是个什么地方,还向她要求让你来北静王府,我这做姨姨还可以照顾到你,不想她拒绝了,说你有两个师姐妹相陪,且一身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