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节
作者:缘圆      更新:2021-02-19 16:24      字数:4851
  “我也没有见到他,不过,据城口君说,宫本去找地方苦修去了,他准备在近期挑战精武体育会的陈真!”
  “精武体育会?霍元甲的精武体育会?”
  田中点了点头,然后步下练功场,高桥典已则陷入了沉思,有许多念头在他脑海里飞快地运转着。
  第四十四章 漫长的一天(十三)
  第四十四章 漫长的一天(十三)
  四海春饭店在苏州河英租界一侧,从饭店二楼的窗口望出去,外白渡桥的身影非常清晰地映入眼帘。
  外白渡桥本名公园桥,因为在外滩公园附近,故此得名。之所以叫外白渡桥,是因为苏州河上的第一座桥唐人过桥是要收费的,之后由工部局集资修建的这座桥过桥是免费的,所以叫外白渡桥。
  以前的外白渡桥是木制结构的,后来,在西历一九零七年,改建成今天的钢桁梁结构下承式桥,载重量为20吨,桥长106。7米,车行道宽11。2米,两侧各有一条3。6米宽的人行道,从此,大大改善了外滩中山东一路至大名路的交通状况。
  现在,一辆车前插着一支日本膏药旗的黑色小车正鸣叫着从桥上通过。四海春饭店二楼的一个窗户边,一个人默默的注视着桥面,目睹了那辆车。他飞快离开了窗边,跑到房门口,在正指手画脚命令饭店服务生忙上忙下的莫一白耳边小声地说着什么。
  “你去吩咐厨房开始做菜!”
  那人听了莫一白这样一说,忙向走廊那头的楼梯跑去,莫一白则往走廊的另一头走去,在一扇紧闭的门前站定,轻轻敲了敲房门。
  “进来!”
  里面响起了一个女人甜甜的声音。
  莫一白整了整灰色长袍的下摆,然后,轻轻推开门,走进房间。
  房间内烟雾滚滚,空气中散发着甜得腻人的香气,张尔雍拿着一杆长长的烟枪,正躺在一张牙床上写意地吞云吐雾。
  莫一白神色恭谨地向前两步,站在床边,然后低头说道。
  “大帅,客人马上就要到了!”
  “恩!知道了,你先去张罗,帮我接待那些罗卜腿,我一会就出来。”
  张尔雍懒洋洋地说了这几句话,又重新沉浸在大烟之中,他身边的九姨太把另一支烧好的烟枪递给了他。
  “是!”
  莫一白点头应了一声,面向着张尔雍慢慢后退,关上门之后,长长地吸了一口气,鸦片那玩意,他是不沾的。
  ********
  高桥典已神情傲然地瞧着车窗外的那些行走的唐人,他感觉自己在那些蝼蚁一样卑微的人面前,就像神一样。
  这个民族,懒散,愚昧,肮脏,所有低等民族的劣点全都具有,然而,他们偏偏占据着这一片辽阔富饶的大地;勤劳,团结,勇敢的大和民族却生活在那个时刻都在火山和地震威胁下的小岛上。
  高桥并没有抱怨老天爷的不公平,不仅没有,他反而在感谢那个他心中的至尊天照大神,也许那些苦难是天照大神专门用来磨砺大和民族的,而这片土地就是对他们的奖赏。
  他偏过头,瞧了瞧正襟危坐的田中,身边的这个人和自己的想法应该完全一致吧?
  田中浩二身着一套日本陆军少佐的军服,腰间挎着的那把武士刀,如今正平放在他双腿上。
  “田中君,你在想什么?”
  田中浩二仍然目视着前方,然后说道。
  “我在想我们大和民族和支那人的区别,我们这两个民族的优点和缺点?”
  “田中君,你这样想可是不对的,支那人怎么能和我们优秀的神的子民相提并论!”
  高桥虽然是声色俱厉说出那番话,田中却不为所动,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支那人是非常奇怪的民族,虽然,现在他们大多的人都非常愚昧无知,不是保守顽固,就是一味崇洋媚外,但是,在他们中间还是有很大部分优秀的人,比如南方政府的唐博士,还有曾经在士官学校以第一和第二名的成绩毕业,得到过天皇陛下赠送配刀的蒋百里,杨凤影,以及打败过宫本的师傅船越文夫的霍元甲,这些都是连我们这些神的子民都佩服的人,所以,支那人虽然有许多的缺点,我们还是不能小视他们。”
  高桥虽然并不能认同田中的话,但一时之间,找不到话语来反驳田中,只好任田中继续说下去。
  “西洋人说得好,这个民族是个睡狮,沉睡了许久的狮子,如果一旦清醒过来,将是非常可怕的庞然大物!”
  “田中君这样说,是不是过了一点。”
  田中没理会高桥的反驳,而是问了高桥一个问题。
  “高桥君,我们大日本帝国真正成为亚洲的第一强国是什么时候的事?”
  高桥想了想,不确定地说道。
  “应该是甲午海战吧?或之后的和罗刹国的对马海战?”
  田中摇摇头,说道。
  “高桥君,你说得不对,我们大日本帝国真正崛起的那一刻是明治大帝时期,那时,大帝从腐朽老迈的幕府手中接过权力,开始了维新政策,学习夷人之长,振新工商,强兵富民,甲午海战之后,支那人中间的某些精英醒悟了过来,在他们的推动下,光绪帝开始了变法,然而,仅仅百日,变法运动连水泡都没有起一个就被顽固的保守势力腰斩了,甚至,那个老太后在死之前还先赐死了那个倒霉的皇帝。”
  这些和田中先前讲的那些有什么关系呢?高桥有点不解。
  “高桥君,你想想,以我们那样一个小岛的贫瘠资源,变法不过短短几十年,国力就远远凌驾在支那人之上,如果支那也变法呢?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全民动员起来,以他的资源和人力,对我们大和民族来说,将是多么大的一个灾难啊!”
  高桥默默地思考着田中的话,这些话不无道理,并非危言耸听。
  “所以,大和民族的富强之道,就是要紧紧扼住支那的咽喉。虽然,不让这条狮子醒来,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在狮子醒来之前,我们就要先吸干它的血,吃光它的肉,只留下一具骨架后,就可以轻易占据它了。”
  “田中君的意思是?”
  高桥虽然是一个老奸巨滑的人,同时也算是一个唐国通,但,关于日本和唐国的关系,他并没有深入研究过,就因为他自诩为唐国通,所以非常看不起唐人,完全没有把唐人当成对手来看待,所以,田中的话让他惊了一身冷汗。
  “我们大日本帝国现在最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制定具体的大陆政策,在支那人仍然处于内乱和四分五裂的时候,一点一点蚕食它,先是满洲,再是华北,压缩支那的生存空间,用支那的资源来对付支那人,最后,一举占领支那,像两百年的后金一样,只要让广大的支那人能吃饱饭,然后实行奴化教育,时间一久,支那就会像朝鲜和台湾一样沐浴在天照大神的容光之中。”
  说到这里,田中浩二的神情亢奋,双眼冒光,就像他梦想的那一刻就在前方不远一般。
  就在这时,车子在四海春的大门前停下了,莫一白站在饭店门前,脸上挂着谦恭的微笑。高桥和田中互望一眼,神情傲然地下了车。
  第四十五章 漫长的一天(完)
  第四十五章 漫长的一天(完)
  四海春饭店之所以有名,完全在于它有一个非常好的厨师,那位师傅姓戴,浙江人,今年六十出头,曾经在御膳房掌过厨,民国之后,又做过袁大总统的厨子,袁大总统垮台后,他在自己的老乡四海春老板顾长为的殷勤邀约下,来到了四海春掌厨,四海春饭店这才在海上声名鹊起。
  戴师傅自己带出了两个徒弟,分别在四海春和和平饭店掌厨,至于他自己,已经很少下厨了,平时,也最多在厨房转转,东看看,西瞧瞧。
  然而,今天,他却穿起了自己那身许久没有穿上身的战衣,亲自下起厨来。由于是警备司令张大人请客,顾长为老板千请万求才让戴师傅出了山。
  上海的警备司令虽然管不到租界来,但是,谁也不可能一辈子就呆在租界不出去。再说,得罪了司令大人,就算不出租界也不安全,谁知道会不会被人打黑枪呢?张司令已经发话了,希望戴师傅掌厨,虽然是不是戴师傅掌厨,他也未必吃得出来,可是万一要是让他知道了不是戴师傅掌的勺,万一张司令因此生气了呢?那后果的严重性就不是顾老板可以估量的,因此,即便不是很情愿,今天,四海春的厨房内还是多了一个六十岁的戴老头。
  戴师傅很生气,他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他想做这顿酒席,那个姓张的军阀还罢了,主要是吃他这一顿饭的还有日本人。
  对于日本人,老戴是非常痛恨的,他之所以如此痛恨,倒不是因为日本人对他做过多么过分的事情,而是因为光绪帝。
  正因为甲午海战被日本打败后,光绪帝才开始决心变法,谁知道一变法就惹恼了老佛爷,一句“宁与外寇,莫与家奴”,就把好好的一个光绪帝圈禁起来,最后,郁郁而终。光绪帝最喜欢吃老戴做的糖醋鱼了,为此还接见过他,打赏了一些银子,对此,老戴是深怀感激的,所以,对光绪帝的死,他非常难受,而这一切都是由于日本人造成的。
  虽然,把光绪帝的悲惨遭遇怪在日本身上,好象过分了一点,但老戴的第二个恩主袁大总统的悲惨下场就和日本人脱离不了关系拉,要不是和日本人签的那二十一条,大总统又怎会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临时还戴上一顶卖国贼的帽子。
  反正,不管是谁,和日本人沾上关系都没有好下场,这是老戴活了几十年得出的结论。
  虽然,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但是,对给日本人做菜,老戴还是非常抵触的,要不是自己那个老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求他,他才不会这样做。
  戴师傅很生气,后果自然很严重,厨房里上到大厨,下到洗菜的杂工,几乎都被他骂过了,因此,偌大一个厨房,除了戴师傅的吼叫声外,几乎听不到一点人声。
  整个厨房的伙计都阴沉着一张脸,或者暗自担心,生怕被戴老头点名臭骂,惟有跑堂的张青面带微笑,就像平白拣了好大根金条一般。
  张青是浙江人,和顾老板来自同一个县,都是保安县出来的,他今年二十岁,去年进的四海春。这个人,做起事情腿脚伶俐,见事也快,反应敏捷,唯一的缺点就是不怎么安心在跑堂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上,时常请假,和一些小青皮在十六铺一带去厮混,不过,看在大家都是老乡的份上,顾老板也没说他什么。
  这是最后一道菜了,戴师傅的招牌菜糖醋鱼。戴师傅虽然很讨厌日本人,不过,这道菜还是做得很不错的,虽然,他很想往菜里吐口水,不过,做为一个有职业道德的厨师,那想法即便再怎么诱惑人,他还是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做完这道菜后,脸色铁青地把它甩给张青,然后,自己气鼓鼓地离开了厨房。
  张青端着那道糖醋鱼笑嘻嘻地走出厨房,穿过楼下的走廊,在走廊的尽头,也就是楼梯前,他突然回过头,往身后看了一眼,窜进楼梯旁边的杂物间,没多久,就窜了出来,先小心地四下望了望,没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然后,仍然笑嘻嘻地端着那道菜上了二楼。
  **********
  “张大帅,这是大日本帝国驻大唐民国领事馆的武官田中浩二先生。”
  田中站起身,向张尔雍鞠了一个恭,嘴里说道,请多多关照。张尔雍则像江湖中人一样站起身,抱了抱拳,嘴里念道,久仰久仰,至于久仰什么,他就没往下说了。
  “大家不用客气,都是好朋友,请坐下说话。”
  高桥典已操着一口流利的唐话,笑着说道,于是宾主同时坐下,开始把臂同欢,当然,如果说成虚以尾蛇,似乎也没有什么错。
  客人只有两位,两个日本人,高桥和田中,主人只有一位,那就是张大帅,如果,把在一旁陪坐的莫老夫子也算上的话,主客的人数正好相当,都是二对二。
  寒暄的话,说了没多久,正宗的江浙菜就一道接一道流水一般端了上来,待菜上齐之后,双方的言语就开始涉及正题了。
  “高桥君,对于大日本帝国对我们大帅表达出的善意,我们大帅当然感激不尽,不过,我们大帅希望在这次援助之后,能和贵国达成长期的友好的合作关系。”
  莫老夫子虽然中过秀才,不过,也并非腐儒一个,对于时事也是非常关心的,所以,并没在这样的场合下卖弄子乎者也,而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要求。
  话里的意思就是,这次你们支援的军火,下次是不是再支援点什么?
  高桥和田中互望了一眼,彼此的想法在眼神的交流中得到了响应。对此,他们早就有所准备,这些支那的军阀就是这样,异常贪婪,却又非常短视,他们虽然很瞧不起这样的人,却非常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好说,好说!”
  高桥打了个哈哈,然后,继续说道。
  “其实,这次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如果大帅还有继续合作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