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3 节
作者:浮游云中      更新:2021-02-19 15:23      字数:4866
  宋初一则返回国尉府。前方战事正激烈,宋初一在后方坐镇,十二时辰随时准备处理突发状况。
  谋杀魏王一案三天便有了结果。
  御医王溥引鸩自杀,在他房中找到了一只尚未来得及处死的鸽子,惠施立即命人将鸽子身上涂上追踪香,那鸽子盘桓三日之后,飞到了公子嗣府内,被他侧夫人杜接了。
  惠施令人搜公子嗣府邸,发现在杜院子里有七八只鸽笼。
  铁证如山!
  满朝哗然,这个结果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因为太子仁厚是有目共睹的,且他本身就是储君,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非杀魏王不可,而公子嗣最有可能谋杀魏王,只是所有人没想到他下手的这么快。
  ps:公告:《江山美人谋》已经出版了,着名插画家李一嬷凭美封面(o(n_n)o这位是我最喜欢的插画家之一,她的风格很霸气),现在当当网、淘宝网上都可以预定到。另外大家也可以关注我的新浪微博(名字就是“袖唐”,应该可以搜到的吧),转发相关消息,就有机会免费获得样书,请喜欢《江山》的朋友多多关照,求包养,求关注,求手滑~(RQ)/~
  第342章 是谁下的手(二更)
  因有徐长宁这个内应,早在开战之初,秦人便将杜妱给绑了,趁乱送至秦国。当杜衡的身份曝光,消息传到魏国,公子嗣想杀了杜妱以明自己清白的时候,才发现杜妱已经失踪,于是连忙找了一个美姬代替,将其弃凌虐的几乎辨不出人形才杀掉示众。
  杜氏的人也已经因此被满门抄斩。
  杜妱的院子从此被封,里面的鸽子早就饿死,只剩下鸽笼。
  杜妱已死,放鸽子的人是谁已经呼之欲出……
  赢驷得到这些消息时,正在角楼上与樗里疾议政。
  雪又下起。
  身边炉火正旺,赢驷起身望着外面的急吼的风雪,低叹,“抗衡我大秦三代君主的魏王,死的如此窝囊,真是讽刺。”
  魏王一生做了许多错误的决定,魏国随着他的年老日渐走向衰败,但不可否认,魏国也曾在他手中成为一方霸主,也曾有过魏武卒方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辉煌。
  赢驷微微侧头,问樗里疾道,“谁下的手?”
  樗里疾道,“不知,不过国尉斩钉截铁的说是魏太子一派,臣很难想象魏太子府里那帮门客能有这样的手笔。”
  “是闵子缓吧。”赢驷拍着栏杆,悠悠道,“这桩事办的精彩。”
  樗里疾瞧见他面上浅淡的笑意,微微愣了一下,知晓他这是对有才之士起了兴趣。
  “国尉与此人水火不容。”樗里疾知道赢驷一向很理智,却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赢驷嘴角噙笑,斜睨了他一眼,未曾答话。
  天下有才之士何其多,赢驷从未想过占全,譬如公孙衍那样的大才,说放时便眼也不眨的放了,只不过有雄心的君主对于人才都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热爱罢了。
  冬末的魏国,真是乱的热火朝天。
  议和之事最终因为大梁闹的不开胶。惠施难以脱身,无奈之下只好将此艰巨任务搁在了公孙衍肩上。
  魏军其中一个主将离开战场,两军再度交战,纵然公孙衍事先做了布置,同时又远程进行指挥,但毕竟不如在军中,不出三日魏军便又落了下风,加之后方政局动荡。导致公孙衍在议和过程中十分被动。
  公子嗣杀魏王这件事情还有诸多疑点,但是国情急转直下,让魏国所有人都察觉到了巨大的危机,拥立新君刻不容缓。
  公孙衍在百忙之中写了加急奏简回去。要求尽快确立新君。
  他信中只说要尽快立新君,却未指明立谁,因为他身在战场,消息滞后,不知具体情况怎样,万一是公子嗣夺权成功呢?他犯不着此时得罪谁,无论是哪个人即位,他都有能够匡扶国政的信心。
  在如此国情之下,惠施狠心下令处决公子嗣。拥立太子即位。结果,太子竟然不忍残害手足,好说歹说的改为了圈禁。
  此时不杀,更待何时啊!
  闵迟心头窝着一股火,恨不能亲自了断了公子嗣!
  忙忙乱乱的一个月,惠施终于带领宗室和百官办完了先君葬礼和新君即位大典,一开春便病倒卧榻。
  而秦魏这一战旷日持久。张仪与公孙衍议和,整整议了一个多月还是没有定出个结果。
  持久战考验的不仅仅是将领和士兵,还有后方各方面的支持。
  秦国有粮草辎重均归宋初一管,魏国则是兵马辎重司徐牧。徐牧年近五十,胜在有着丰富的经验,起初魏国的粮草供应还很顺利,不过他支持公子嗣的事情已经不是秘密,太子一即位第一个就拿他开刀。填上了太子门客容巨。
  容巨从未做过此职,有没有能力暂且不论,但前方战事正急,新官上任需要一个适应期啊!士兵们能等着新官适应吗?
  闵迟当即跪劝,请求新君暂复用徐牧,新君倒是个能听进劝的。听闵迟言之有理,立刻撤掉容巨,给徐牧复职。
  不过到底是新手,好好的一件事情竟然能处理的失败至极!他撤下容巨,补给了一个大梁令的位置。大梁令管着都城,也是一份重职,但坏就坏在这两个官阶是平级,并且还是撤掉了容巨之后复了许攸的官!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众人,容巨不能胜任吗?
  这一巴掌掴的可漂亮了!容巨是儒家人,向来重名声重脸面,这回还了得?心腹之臣的心被伤的碎了一地。
  再说许攸,被撤了又复职,是因为什么原因众人皆知,新君居然除了复用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动作!许攸能尽心尽力?哦,我是公子嗣的人,你说贬官就贬官,这会子用得上我就给我复职,用完之后会不会就卸磨杀驴了?
  好在事情才是第二日,闵迟又赶忙私下里与新君说出个中利害,建议令容巨代相。
  新君魏赫惊讶道,“这么做会否让人觉得徇私,致使群臣不满?”
  闵迟无语,沉默了片刻才道,“我王,容先生追随您十余年,您应该深知他的才华,先王便是唯才是用,不避亲,况且还只是代相。”
  “先生说的有理。”魏赫点头。
  闵迟继续道,“另外王上须得给许攸进爵,并且找他深谈一次,以先王的名义告诉他,您不会过河拆桥。”
  太子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也应承下来,“寡人刚刚即位,政务生疏,还请先生从旁多多指点。”
  闵迟观他十分诚恳,心里这口气才顺了点,连忙道,“我王如此礼贤下士,纵开始稍有不足,日后亦定能媲美尧舜。”
  “寡人欲升先生做郎中令,先生意下如何?”魏赫问道。
  闵迟心头一紧,倘若此时位列九卿未免太过招眼,他利用杜衡为杜在宫内安插的暗线嫁祸公子嗣,也不是做的毫无破绽。旁人虽然找不到切实证据是他所为,但他很久以前与杜衡相识,此事虽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忽然得太子重用难免会招人怀疑。
  魏赫是个纯孝之人,若是生出疑心就不好了。
  念头飞快闪过,闵迟微微笑道,“请王上暂留臣原职,一则现任郎中令很称职,二则外战吃紧,朝内两位丞相一位在外,一位卧病,王上刚刚即位,需要这些熟悉政务之人稳住大局,不宜大批挪动职位。待过了一段时日,王上若是不升臣的官位,臣心里怕是还会有怨言呢!”
  魏赫疲惫沉郁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闵迟这个理由找的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且说的坦荡,魏赫这段时日觉得心力交瘁,越发觉得闵迟是为自己着想。
  ps:二更奉上,还有一更,不过目测要十二点之后了。
  第343章 偷腥最销魂
  春雨润如酥。
  魏国已是一派春光融融。
  新王确立,朝中已经渐渐恢复正常秩序,秦国大军尚未撤退,不过有公孙衍坐镇,还隔着一个韩国,一时半会打不到都城来,因此大梁的热闹依旧不逊于往日。
  惠施大病初愈,终于回朝任职,安定了不少人的心,魏赫趁机将闵迟以及旧府中一帮门客忠心者委以重任。
  人人喜不自胜,却只有容巨一人闷闷不乐。惠施病愈,他这个代相自然也就打回原形了,做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还稀罕别的官职吗?
  暮色里,他时倚着窗子提壶醉饮。外面细雨潇潇,廊上点亮了灯笼,屋内昏暗一片。
  “先生,来客了。”仆役通报道。
  容巨已有四分醉意,加之心情不好,只含糊道,“哦,何人?”
  “来人不报姓名,给了卷竹简,说是先生看了便知。”仆役将竹简呈到他面前。
  容巨出身儒家,同门的师兄弟不少,文人骚客寻常时就爱故弄玄虚。他一手接过来,抖开竹简,就着廊上的灯笼光线看了几眼。
  谁知才看几行,容巨心里一个激灵,酒意去的干干净净。
  他看完之后,压下竹简,沉声问道,“将此人迎进来,然后关门闭府。”
  “喏。”仆役见容巨交代仔细,知道是重要客人,退出来之后,一路小跑着到了门房。
  “这位先生请。”仆役恭声道。
  门房里站着一个灰袍人,身上披着一个黑色斗篷,遮住了头脸,只露出一个髭须杂乱的下颚。
  他随着仆役进了院子,从回廊上走向书房。
  容巨早已站在门口等候,见到来人,便朝那仆役道,“你退下吧。不许任何人来扰。”
  “喏。”
  小院内只剩下两人。
  那灰袍人取下斗篷,一张憔悴的脸被疯长的髭须几乎掩埋,“见过大梁令。”
  容巨打量他几眼,低声道,“进来说吧。”
  说罢转身先进了屋内,灰袍人回头环视院中,才抬脚跟了进去。
  屋内油灯缓缓点亮。
  “自便吧。”容巨道。
  灰袍人也不客气,撩起袍子随意择了一方坐榻。
  “竹简上所言是真?”容巨目光灼灼。
  灰袍人自嘲一笑道。“在下如今都这个地步了,有必要说假话?”
  “闵子缓说你徐长宁是秦国奸细,你若是为了除掉我魏国重臣,自然有必要说假话。”容巨审视着他。
  徐长宁一愣。手心不禁冒汗,但想到斥候那句“是人间荣华还是身首异处”的话,便强迫自己平静下来。
  宋初一不可能连怎样应对细节都说的清清楚楚,好在他还有几分智慧,“他闵子缓也算得重臣?我若是奸细,第一个就要除掉公孙衍!没想到闵子缓为了除去在下,连这种话都敢编造!在下起初看好太子又倒戈公子嗣,是因觉得公子嗣比太子有魄力,敢作为。如今列国争霸,太子那样的性子会拖垮魏国!”
  三年之间与宋初一往来通信,常常涉及到这些,徐长宁自然信手拈来。
  容巨心中恼怒,却也未曾反驳,他支持太子,多多少少都有些私心。因为太子仁善、脾气好,容易伺候,也能听得进良言,这就足够了。
  “闵子缓不也是看清这一点,才投靠公子嗣吗?”徐长宁冷声道。
  容巨面色大变,“你说闵子缓是公子嗣的人!”
  “大梁令如此吃惊?”徐长宁放下心来,“众人皆知道,公子的侧夫人兄长就是挑起秦魏之战的杜衡。不过没有人知道闵子缓与杜衡交情匪浅吧!”
  容巨刚刚平复心情,又被这一消息唬住,“有何证据?”
  “请您听我说完。”徐长宁先避开这个问题,“闵子缓起初投靠公子嗣,后来公子嗣逐渐重用在下。事到如今,在下也不怕实话实说。公子的确对魏王动过杀心,但打算迫不得已时才动手,最后先王之死根本不是公子下的手,是闵子缓利用公子在宫内安插下的暗线,一举叛变!”
  徐长宁不知道那暗线是杜衡安插,因此编了个幌子。
  夜风徐来,灯火微晃,徐长宁面容显得有些狰狞。他这些恨倒不是假的,若非闵子缓,他好好的荣华富贵,怎会转眼间就成过眼云烟,“胜败乃兵家常事,在下不恨,只不过那闵子缓竟然诬陷在我是秦国细作,害我名声尽毁,如鼠惶惶逃窜,此仇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