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节
作者:桃桃逃      更新:2021-02-19 14:33      字数:4991
  妙玉这才想起,当初皇上下旨聘自己入宫,便是要主持这十五的法事典礼。这几天一直安定不下来,一时竟忘了。便道:“那好。咱们出去这半天,是到了饭口了。你们把饭摆上来吧。你们三个也一起把菜摆上来,一起吃了就算完事。吃过了,还得过去呢。”
  一花一尘帮着吉祥和如意将饭摆上来,大家一起吃了。待漱过口,将饭桌碗筷收拾完毕,妙玉道:“一叶跟我一起过去。一花和一尘留在屋里守屋子吧。”
  一叶对一花笑道:“你这个最胆大的和一尘这个最胆小的,都留在家里。这才保险呢。师父可是思虑周全哪。”
  一花撇嘴道:“不去就不去。我还乐得不去看那个蔡嬷嬷的脸色呢。一尘,待她们走了,趁这个空儿,你教我写字吧。”
  妙玉笑一笑,道:“这样很好。一尘,你的诗也大有长进了,一花却是从未认过字写过字,你就费心教一教她吧。”
  “是,师父。”一尘恭敬地答应着。
  妙玉跟一叶一起出来,往东院里去。路上一叶道:“姐姐,这个一尘的胆子也太小了些,不大敢出门。到底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人。”
  妙玉看她一眼,道:“她吃过什么苦,你不是不知道。她现在这样,也只是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罢了。她这样很好啊。你也说过,一花的胆子也太大了些,这样容易招惹是非。她这样的人,不会惹是非,那是最好的。”
  “她们两个一左一右,都走了极端。若是能将两人揉在一处,调和平分倒好了。”
  “天下也没这样的好事。一个人生下来,便有各自的喜怒哀乐,有不同的性情格调,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
  “姐姐,我觉得你就是完美的,无人可比。”
  妙玉淡淡一笑,道:“这话说得也太过了。若我是完美的,那就不可能惹你生气。因为我的原因,你都跟我生了好几回的气了,对吧?”
  一叶想了想,道:“那不怪你,只能是怪我太任性,不能替你着想。”
  “不管怎么样,你也不能将我想像成完美的,那只会害了我,也会害了你。世界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人。我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你这个想法,可不能让别人知道,不然倒让人笑话咱们是井底之蛙,夜郎自大,徒增笑耳。”
  两人说着话,便到了东院。院里廊下几个宫女和太监候着,见妙玉两人来了,便有一个进去通报。另一个宫女打起帘子让妙玉和一叶进去。
  董墨儿见妙玉和一叶两个来了,忙让小宫女奉茶来。
  妙玉道:“姑姑今儿让我们来,可是安排十五的法事典礼?”
  董墨儿点头:“正是这事。这是你们进宫后的第一场法事,非同小可,只怕还有宫里别的娘娘前来观礼。”
  妙玉也点头道:“依姑姑说,咱们该怎么做呢?”
  董墨儿笑道:“这佛家道场,我也是外行。只是凑热闹罢了。最要紧的就是场面上要热闹隆重。你们几个都穿上早置办好的僧尼袈裟,殿内的佛幡帘幔另又让她们换上簇新的,你们便打起精神,好好诵上几段好经便就是了吧。”
  妙玉点头:“若是只让我们诵经做些道场,那便也是以前做过的。当初德贵妃娘娘回家省亲,妙玉也主持过法事的,后来也有一些道场法事,都是做过的。想来还不至于出岔子。”
  董墨儿微笑道:“究竟也出不了什么岔子。宫里多数人都是不懂这些佛典佛理,也不知道内里有些什么玄机,只是看看热闹。你们就只拣热闹的形式做一做就好了。”
  “是,谨遵姑姑吩咐。”
  董墨儿又道:“新置办的袈裟海青,待会儿我会让宫女送过来的,你们先试试看,可有什么不合意的,只管让人送到针线坊里去改改就成。”
  ps:
  董姑姑可算是宫里心地较为良善的人;她能一直对妙玉好吗?继续关注吧到了西院,吉祥和如意接了进去。
  吉祥道:“今日是十三,刚才董姑姑过来找你们,说是商量十五做道场的事。我回说你们被德贵妃娘娘请去了,姑姑便让我给你们带话,说等你们回来了,吃过饭就过去。”
  妙玉这才想起,当初皇上下旨聘自己入宫,便是要主持这十五的法事典礼。这几天一直安定不下来,一时竟忘了。便道:“那好。咱们出去这半天,是到了饭口了。你们把饭摆上来吧。你们三个也一起把菜摆上来,一起吃了就算完事。吃过了,还得过去呢。”
  一花一尘帮着吉祥和如意将饭摆上来,大家一起吃了。待漱过口,将饭桌碗筷收拾完毕,妙玉道:“一叶跟我一起过去。一花和一尘留在屋里守屋子吧。”
  一叶对一花笑道:“你这个最胆大的和一尘这个最胆小的,都留在家里。这才保险呢。师父可是思虑周全哪。”
  一花撇嘴道:“不去就不去。我还乐得不去看那个蔡嬷嬷的脸色呢。一尘,待她们走了,趁这个空儿,你教我写字吧。”
  妙玉笑一笑,道:“这样很好。一尘,你的诗也大有长进了,一花却是从未认过字写过字,你就费心教一教她吧。”
  “是,师父。”一尘恭敬地答应着。
  妙玉跟一叶一起出来,往东院里去。路上一叶道:“姐姐,这个一尘的胆子也太小了些,不大敢出门。到底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人。”
  妙玉看她一眼,道:“她吃过什么苦,你不是不知道。她现在这样,也只是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罢了。她这样很好啊。你也说过,一花的胆子也太大了些,这样容易招惹是非。她这样的人,不会惹是非,那是最好的。”
  “她们两个一左一右,都走了极端。若是能将两人揉在一处,调和平分倒好了。”
  “天下也没这样的好事。一个人生下来,便有各自的喜怒哀乐,有不同的性情格调,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
  “姐姐,我觉得你就是完美的,无人可比。”
  妙玉淡淡一笑,道:“这话说得也太过了。若我是完美的,那就不可能惹你生气。因为我的原因,你都跟我生了好几回的气了,对吧?”
  一叶想了想,道:“那不怪你,只能是怪我太任性,不能替你着想。”
  “不管怎么样,你也不能将我想像成完美的,那只会害了我,也会害了你。世界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人。我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你这个想法,可不能让别人知道,不然倒让人笑话咱们是井底之蛙,夜郎自大,徒增笑耳。”
  两人说着话,便到了东院。院里廊下几个宫女和太监候着,见妙玉两人来了,便有一个进去通报。另一个宫女打起帘子让妙玉和一叶进去。
  董墨儿见妙玉和一叶两个来了,忙让小宫女奉茶来。
  妙玉道:“姑姑今儿让我们来,可是安排十五的法事典礼?”
  董墨儿点头:“正是这事。这是你们进宫后的第一场法事,非同小可,只怕还有宫里别的娘娘前来观礼。”
  妙玉也点头道:“依姑姑说,咱们该怎么做呢?”
  董墨儿笑道:“这佛家道场,我也是外行。只是凑热闹罢了。最要紧的就是场面上要热闹隆重。你们几个都穿上早置办好的僧尼袈裟,殿内的佛幡帘幔另又让她们换上簇新的,你们便打起精神,好好诵上几段好经便就是了吧。”
  妙玉点头:“若是只让我们诵经做些道场,那便也是以前做过的。当初德贵妃娘娘回家省亲,妙玉也主持过法事的,后来也有一些道场法事,都是做过的。想来还不至于出岔子。”
  董墨儿微笑道:“究竟也出不了什么岔子。宫里多数人都是不懂这些佛典佛理,也不知道内里有些什么玄机,只是看看热闹。你们就只拣热闹的形式做一做就好了。”
  “是,谨遵姑姑吩咐。”
  董墨儿又道:“新置办的袈裟海青,待会儿我会让宫女送过来的,你们先试试看,可有什么不合意的,只管让人送到针线坊里去改改就成。”
  ps:
  董姑姑可算是宫里心地较为良善的人;她能一直对妙玉好吗?继续关注吧
  75。做法事月后亲跪经 赏秀色皇上乐吃斋1
  一叶一旁便微笑起来,道:“那倒不用。我师弟一花便是针线上高手。便是有什么不合身,只让她弄一弄就好了。”
  董墨儿不禁笑道:“原来一花竟还有这等本事。虽然女子本就应该会做一些针线,可真正做好也不多。宫里各人也都有各自差事,针线上东西也都无法经心,不然也就不会设缝纫坊了。你们本务是修行,打坐念经,这些针线上,还是少做为是。”
  妙玉忙答应:“是,姑姑说得是。以后妙玉定会多督促她们念经,少做这些外行事。”
  董墨儿点点头,道:“这样就好。也没多大事,你们就回去吧,好好温习功课,以备后日之用。”
  “是,妙玉告辞。”妙玉便带了一叶告辞出来。
  走到外面,一叶便道:“这个董姑姑也是这样死板地人,将咱们管得死死,以后咱们日子可不轻松呢。”
  妙玉道:“你也别抱怨了。董姑姑跟咱们说那样话,也是她不能不说,这慈恩堂是由她看管着,她不说可才是不像话了。至于咱们是不是一定遵照了她说办,她只怕也不会深究。董姑姑是个性子随和人,倒是那蔡嬷嬷才要小心一些,别让她抓了什么把柄才好。”
  “嗯,我知道了。”一叶点头。
  等两人回到西院,不一会儿果然有小宫女送来四领袈裟,以及里面穿海青。海青是一样褐色绸缎做成。袈裟是一色金线绣成,富丽堂皇。主持是大红,另外三人是紫色。四个人一起试了试,穿身上,果然气度不凡。
  袈裟本就宽大,不需细究。但海青腰身却是不大合身。一尘太瘦,撑不起来,一叶身量不够,长了一些。一花笑道:“这好办,稍稍等一会子,弄一弄就好了。”说着,便去拿针线,又让吉祥将剪刀拿来,重将衣服不合身地方裁剪,一针一线地缝起来。
  一叶旁笑道:“你可不知道。刚才我们到董姑姑那里去,说这些不是我们本分。让我们好好将功课做好就成。针线上事情,交给缝纫坊去做就好了。”
  一花一边缝针。一边道:“拿到缝纫坊去,一来耽误工夫,二来做出来也不一定合心合意。让我自己这里做,你们一旁看着,哪里不好改哪里。可不好?”
  妙玉道:“说起功课,一花,你那本《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还有些生疏,下去可得好好下一番功夫,将经熟悉了。不然到后天做道场法事,你出乖露丑。可是你自己脸上不好看呢。”
  一花停了手上活计,皱了眉头道:“师父,这念经可真是天下难事情。那写经书为什么就不能写成跟咱们说话这样顺畅滑溜呢?非得那样拗口。倒不像是人话了。”
  一屋子人都笑起来。
  一叶笑道:“罪过,罪过。亏得你也是佛门中人,竟能说出这样大逆不道,对佛不敬话来。经书上记载,都是佛祖语录。是专从平常说话中提炼出来精华。你竟敢批评不是人话,不怕死后被佛祖怪罪。下拔舌地狱?”
  一花认真地道:“佛祖是宽宏大量,他知道我不识字,学经不容易。我已经很用功了,只是老记不住,可不能怪我。还有啊,那些经书,其实也不过是一般读书人,按自己意思写出来。佛祖当初说话只怕不会这样生涩难懂不好念吧。不然他又如何让这么多人信奉他呢。”
  一叶笑道:“很是,很是。你还没入门,先就批评上了。将来何不你自己就开创一门教派,不学这生涩难懂,只讲顺溜上口,信众只怕多。”
  一花笑道:“你又来打趣我了。我字也认不得,话也说不好,哪里就能开什么门派呢。”
  妙玉此时道:“你说得其实也不无道理。这经文,本就是一班文人把佛祖说过话整理而成,又加了不少自己见解,故意弄得这般文诌诌,又难懂,一来是显得有修养,二来就是增添一些神秘感,让多人顶礼膜拜。”
  一花不禁道:“师父这话算是说了句公道话。大师兄,你总是取笑我,可不如师父这般说得明白。你跟师父也还得多学学呢。”
  妙玉看一叶一眼,微笑道:“佛学博大精深,我修为其实也尚浅。虽然一花并不识字,但刚才说出来道理却是咱们想不到。所以得道不入门先后,而自身悟性。”
  说话间,一花已将衣服改好了,让一尘和一叶再试穿了一下,果然十分妥贴。
  妙玉让把袈裟、海青收拾叠好,小心放一边,等后日再穿。
  做法事月后亲跪经 赏秀色皇上乐吃斋
  到了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