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1 节
作者:蝴蝶的出走      更新:2021-02-19 13:51      字数:4917
  挪恍斫匆槐呔涂汲遄判∮穸催丛∮穸行┛嘈Φ囊⊥房醋哦呓骸懊皇拢皇抢鄣搅耍胰媚愦蟾缍喟锍淖乓恍┝恕!?br />
  东莪却是撇撇嘴:“瞧大哥一副排骨样子,别阿玛没好,他又病倒了。”
  小玉儿伸手捏了下她的小脸:“你啊,说话百无禁忌,有这么诅咒自己兄长的吗?”
  东莪吐了吐舌头,拉着小玉儿撒娇:“额娘,我这不是担心大哥吗?”
  小玉儿苦笑:“你啊,就是太闲了,看来的确得给你找个婆家了。”
  东莪愣愣的看着小玉儿,过了许久才反应过来,刷的一下就脸红了:“额娘”
  小玉儿笑着拍拍她的头,倒是不再羞她。
  没过几日,多尔衮病愈就回了翊坤宫,小玉儿只是笑笑没有说什么,两人又如同往常一般过起了似乎很平淡的寻常夫妻生活,如果不是西南战局一路腐烂下去的话。
  “混账”多尔衮一把摔了手上的奏折,小玉儿上前捡起来看了几行,便知道多尔衮为何会发脾气了,这里居然建议多尔衮和张献忠讲和,然后划地而治,把川蜀让给张献忠。多尔衮的雄心又岂是一个张献忠就能浇灭的?而且阿巴泰之死多尔衮也绝对不可能这般睁只眼闭只眼就算过去了。果然第二日,多尔衮接连下旨封赏阿巴泰及其子孙,阿巴泰的葬礼规格一升再升,上书献计划地而治的全部被免职罢官,让所有人都看到了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吵吵嚷嚷的声音没了,但是谁去入川这个问题又摆在了桌面上。
  就在此时已经很久没有声音发出来的盛京,递过来一本折子,薄薄一页纸,只有几个字——臣愿入川,递折子的人,是肃亲王豪格。
  皇帝没有别人预想的那般怒气冲天或者有其他过激行为,居然拿出折子来让满殿大臣去讨论。
  一时大家都看不清楚皇上什么意思,最能领会皇上心意的豫亲王如今远在江南,同样懂皇上心思的太子殿下眼观鼻鼻观心当木头人。没了风向标,顿时大臣们都不敢站队了。毕竟豪格不同别人,他身上可是谋逆大罪。
  只是有些人心里却开始犯嘀咕,谋逆大罪,如今皇上都登基两年多了,也没把他的亲王爵给削了啊?人家虽然被圈着,可是亲王的俸禄还拿着,认真说起来,他还是大清的和硕亲王啊。
  还有些小人却是在揣测,阿巴泰虽然被皇太极打压多年,但是他的战功也是自己一刀一枪拼回来的,说能比他会打的也没几个,所以入川打张献忠,显然是九死一生的事情,难道其实这是皇上借刀杀人?可是有不少人听到先帝临终遗言,让保豪格不死的。若豪格走了狗屎运平了张献忠,皇上除了心头大患,还能彰显自己的博大胸怀。若豪格拼不过张献忠,他正好除掉了当初和他争位的最大对手,还能削弱张献忠的实力。不管怎么看,都觉得派豪格出征是对皇帝来说是件稳赚不赔的买卖。
  有些投机分子倒开始悄悄的上书,保豪格入川了。
  结果多尔衮却是把折子留中不发。
  一看多尔衮没生气,投机分子们觉得自己把握了皇帝的心情,胆子愈发的大起来了,很快朝里不少人都开始上书,劝皇上顾念先帝和顾念叔侄情谊,放肃亲王出来入川平乱。
  多尔衮冷笑着的把奏折往博敦前面一丢:“你看看,说说该怎么做。”
  博敦翻了下这些保肃王的奏折,却是皱着眉道:“皇阿玛,这些人未必都是肃王谋逆的余党。我们恐怕还得再忍忍。”
  多尔衮点头:“这些当然都不是,真正的豪格余党不会这么快跳出来的。若不是巴特尔想的引蛇出洞,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网罗到那些证据,哼,真以为做的天衣无缝,想对雅苏喀动手还要嫁祸慈宁宫。”
  博敦低着头没说话,心里却是有些不以为然,慈宁宫真的就是一点错都没有?
  豪格当日被皇太极一纸遗诏打掉了斗志才会那么快被多尔衮彻底放翻在地没了翻身的机会,何洛会相劝之后豪格也是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老实巴交闲散王爷,但是这都架不住边上的人撺掇。
  济尔哈朗身死对豪格的有打击也有刺激,似乎觉得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豪格像受伤的野兽一般开始小心翼翼的准备绝地大反击。其实豪格一开始的目标是博敦,但是博敦在宫外,人多眼杂反倒不如宫里方便下手。只要多尔衮两个儿子一死,多尔衮的继承人就只能从兄弟子侄里挑选,虽然第一顺位肯定是多铎,但是多铎这个人豪格很清楚,我行我素不管别人,人缘是奇差的,多铎继位肯定不可能马上服众,势必引起动荡,豪格觉得凭借自己太宗长子的身份,加上一向的好人缘,跟多尔衮抢不过,难道还抢不过多铎?
  只是这样的妄想首先要做的事情却是要从被圈的状态里出来。
  豪格这么多年加上皇太极的有心培养,其实两黄旗和两蓝旗里倒真的不少人对豪格还是忠心耿耿的,加上背后察哈尔的推波助澜,豪格找上了在宫里基本没有存在感的李恩熙……
  第二卷 盛京风云 第十六章 人人自危
  第十六章 人人自危
  而事实上如果不是奈曼旗的人太激进设计阿济格的话,巴特尔还有些作茧自缚没有想到要跳出紫禁城去。
  阿布奈继承察哈尔亲王之后,哲哲的长女马喀塔复嫁阿布奈,作为大清和察哈尔之间的联姻的象征,相比嫁入爱新觉罗家的诸位林丹汗遗孀全身心的投入新的斗争中去,一个个在皇妃王爷福晋的角色中游刃有余,马喀塔更像一个大清的公主。当巴特尔的密探找上这位大清第一位远嫁蒙古的嫡女公主的时候,她只是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下来了。
  虽然如今阿布奈对察哈尔的实际控制已经很薄弱了,而各旗之间贝勒各自为政,曾经的蒙古帝国真正的烟消云散成为一个个小部落了,但是作为地头蛇还是要比巴特尔的密探更能知道一些消息。
  而远在盛京的豪格那边却进行的更加顺利,相比紫禁城还有疏漏,经营了十几年的盛京在巴特尔手中,没有任何是他翻不出来的秘密。
  所以一条以商队为掩盖,来往察哈尔,盛京,和北京的情报线就这么被巴特尔给挖了出来。
  但是这条线被挖出来并不代表就功成身退了,关键是朝里那些还心向豪格的大臣,入关之前多尔衮想要求稳不敢大清洗,但是现在整个大局早就被他把握的情况下,他相信就算这个时候和豪格彻底翻脸也不会引起朝廷大震荡,最主要的是他相信这两年那些墙头草肯定已经看清了形势。虽然他看不起那些墙头草,但是在两强相争的时候,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这些人。
  “皇阿玛,难道你真的要放豪格出来让他入川?”博敦看着多尔衮有些担忧。
  多尔衮却是笑着摇摇头:“不能放他出来,好不容易拔掉了爪牙才投入笼中的猛虎怎么能再放出来?”
  多尔衮抬头见博敦似乎还想说什么,才道:“你别以为你阿玛我是怕了他,实际上我从来没有把他当过对手,但是如今占了理,那么就要一直占下去,豪格身负谋逆大罪,我圈着他给他亲王俸禄那是法外开恩是仁君,但是要是把他放出来,那就是不知所谓的昏君了。以后别的人若是也谋逆了怎么办?而且,即为帝王,就不能让那些臣子把你的心思猜的太透。有些时候你可以适当的引导他们往你希望的方向去想,让他们以为自己对你有所了解,但是若形成了舆情,变成不得不去做的时候,你却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了。”
  博敦皱着眉听着,多尔衮也不急,站起来拍拍他的肩膀:“这中间是个度的问题,你现在还年轻把握不住,多看几年自然就明白了。”
  博敦点点头,随后还是忧心忡忡的问道:“那阿玛,张献忠……”
  多尔衮抚着扳指笑道:“放心,我会给张献忠找个好对手的。”
  博敦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却也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顿时有些紧张:“皇阿玛,你可万万不能去冒险”
  多尔衮愣了一下,却是哈哈大笑:“莫非你以为我打不过那个张献忠?”
  博敦刚想申辩,多尔衮转过身,却是伸手在刚刚送回的硕托平乱成功的奏折上点了点:“等硕托班师,让他们兄弟去吧。让阿达礼也跟着。”
  “皇阿玛”博敦刚送了一口气又被他最后一句给弄的有些着急了,结果却看到多尔衮了然的眼神有些悻悻的闭了嘴。
  “担心什么,我还能让他们去送死去吗?你别小看了岳托。在代善还在世的时候就能从他手上硬生生的夺走镶红旗的人,你觉得他是如平日里看到的那般不着调?”
  以前岳托跟多尔衮明面上的来往并不多,多尔衮登基之后博敦才和这个堂兄真正熟悉起来,结果私下场合里,这个年纪比自己阿玛还要大的堂兄却是个嘻嘻哈哈很没形象的浮夸样。虽然是兄弟交往起来倒是没了中间那层因为年龄而遥远的距离,但是总是给博敦一种不安全感,而且自从入关一来,别的王爷都是东征西讨的只有岳托却是常年驻守北京,这样的不安全感倒是更大了。
  “既然皇阿玛有了安排自然是好的,只是这引蛇出洞的计划?”
  多尔衮想了想:“再等等,张献忠也不急在一时,先把后患除了。”
  多尔衮连番的诡异表现别的人不清楚,实际上豪格一派的人却是多多少少有些感觉了,但是因为知道的多反倒想的更多,到底是自家主子的事被发现了,还是皇上想要借刀杀人,亦或是有什么其他的阴谋?但是如果不去推波助澜把主子救出来,那下次的机会就不知道在哪里了。
  他们比谁都清楚,虽然入川九死一生,但是也比如今在盛京等死的强。
  在别人不在意的黑暗中,一些官员倒是悄悄的迎来送往了一些书信,只是这些书信很快会有一份复制文本放在多尔衮的桌头。
  多尔衮借口厚葬愉靖亲王阿巴泰,入川主将一事再议,随后硕托班师回朝据说带回了一本名册,和喀尔喀叛乱有通敌之举的大臣的名册。
  名册第一个赫然是郑亲王济尔哈朗次子济度,随后受封慎郡王的硕托带着镶红旗大索全城,一大批官员被通敌叛国的罪名抓捕归案。
  随着郑亲王一脉爵位被夺,老臣们多多少少已经有些明白了如今这位皇上的意思,悄悄的把原本投往盛京的眼光又收了回来,朝堂上举荐豪格的声音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随后多尔衮下旨岳托硕托率军入川平叛,一时之间满殿大臣都有些大气不敢出。
  盛京的王府里,豪格知道消息的瞬间就生生吐出了一口血,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已经没了再出去的可能,兴和三年三月,就在岳托硕托大军进入四川境内的时候,豪格在盛京肃亲王府暴毙,死因是饮酒过度。
  一时之间,原属八旗两蓝旗济尔哈朗和豪格属下的旧臣们人人自危……
  第二卷 盛京风云 第十七章 慈宁宫惊变
  第十七章 慈宁宫惊变
  前朝吵吵嚷嚷,偏偏多尔衮似乎没有听到一般,兴致勃勃的开始了大清入关后的第一次殿试。
  第一次全国范围的科举的举行,表明了大清在中原的统治已经逐渐得到士林的认同,而士林的归心对于整个天下的稳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怪不得多尔衮心情大好,一时间乾清宫内君臣同乐不醉不归。
  第二日不少大臣都有些憔悴,但是远远的看着坐在上头的皇帝陛下却发现皇帝的脸色有够难看,让原本还有些酒未醒的大臣们都一个激灵,猛然想起来盛京那边的事现在还没个定论,顿时大家都清醒了,可是很快又发现自己理解错误了,多尔衮对盛京的事一个字都没有提就无事退朝了。
  “最近我们家东莪怎么变的这么安静起来了?”小玉儿有些好笑的见东莪皱着眉头在那边和一团线奋斗中。硕托这次借刀杀人,灭了喀尔喀部的同时更是把出兵助战的几个蒙古部落消耗了七七八八,他们偏偏还有苦说不出,奈曼旗不同大部落,不过原属察哈尔的一个小势力,这一仗后十年内元气恐怕恢复不过来了。此时奈曼上下都是有口难言,甚至面对自己的主子懿靖贵妃娜木钟时都不能喊委屈,娜木钟她一向是聪明人,从多尔衮登基后她就知道自己没了希望了,她是真心想撮合孟和和穆哥好去搭上阿济格这条线,谁知道根本没用。她哪里知道自己手下那些人并不甘心,在她背后做了些小动作想去坑阿济格,结果被这么反报复回来了。
  不过还好英亲王府对这门亲事似乎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同,尤其是宫里的封赏一直没断过,只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