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7 节
作者:蝴蝶的出走      更新:2021-02-19 13:50      字数:4880
  自己果然是傻的,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那些山盟海誓海枯石烂,都是骗人的,多尔衮现在对自己是如此,那么将来多尔衮对小玉儿又会怎样?皇太极对海兰珠呢?
  大玉儿看着一脸阴毒的海兰珠,心中却在冷笑。
  海兰珠看着大玉儿的笑容却是觉得格外的刺眼。其实海兰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和大玉儿变成现在这样。小的时候,她是真的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妹妹的,知道她被送往后金的时候还曾偷偷的流过泪,以为这一生都见不着了。谁也不知道十几年后自己会跟着她嫁到后金来。
  再见面,两人都变了。曾经科尔沁的天真岁月早就已经化作云烟。也曾对自己笑脸相迎的姑姑哲哲看着自己眼中却没有暖意,她以为这是因为姑姑是大福晋,一向是公正大度出名的姑姑不能偏袒自己这个侄女。直到她看到哲哲一脸微笑的看着大玉儿,眼睛中有着宠溺和纵容。
  她才知道,科尔沁和后金的千里距离,儿时和现在的十年光阴,是那么实实在在的存在的。
  随着皇上对自己的宠爱越来越盛,姑姑看自己的眼神越来越冷,可是自己能怎么办?自己什么都没有,除了皇上的宠爱自己还有什么?科尔沁的娘家吗?一旦自己对科尔沁没了用处,那个娘家还会自己的靠山吗?就像哲哲生不出阿哥于是大玉儿嫁了过来,大玉儿依然生不出阿哥,才有了自己。如果自己还是迟迟没有生出继承人,科尔沁的女人多的是。
  只有仅仅的抓住了皇上生了一个继承人才可以。可是刚刚怀孕,大玉儿却跟着怀上了。哪怕皇上一脸愧疚的对着自己哄着,甚至拉下了帝王的面子赔不是,海兰珠还是几乎是哭到肝肠寸断。别的女人都可以,为什么偏偏是大玉儿。如果大玉儿也生下阿哥,自己就不是科尔沁唯一的选择,还怎么能和她争?海兰珠最大的有点就是有自知之明。自己年纪大了,帝王的所谓爱情到底能有多长久,而且一个有雄心的帝王,注定了爱情不可能是他的唯一,唐明皇那么爱杨贵妃,但是马嵬坡下杨贵妃依然只能魂断红颜。皇太极曾经搂着自己给自己讲解关雎宫宫名的由来,诉说那个长城之内王朝的繁华,讲诉他对那片土地的野心。这些海兰珠不懂,但是她却清楚的知道,皇太极有着的那些她不懂的雄心壮志,是大玉儿全部都懂的。谁也不会知道,等自己的年华老去,当皇太极的爱情褪去。自己的立足之地在哪里?
  大概是女人的直觉,哪怕大玉儿被皇太极打压到永福宫几乎沦为冷宫,海兰珠对大玉儿的忌惮却从来没有松动过哪怕一分一毫。
  那个害了六阿哥的人,海兰珠知道恐怕永远都查不出来了,所以她不断的给自己催眠,咬定了是大玉儿。只有这样,她才能全心全意的去憎恨大玉儿,只有这样,那份心底最深的恐惧才不会吞噬掉自己,也只有这样,她才能从六阿哥注定夭折的悲痛中站起来。她活下去最后的动力,就是皇太极的爱和对大玉儿的恨了。一旦失去这两样,海兰珠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彻底崩溃追随六阿哥而去。
  六阿哥,我的六阿哥……想到那个苦命的孩子,海兰珠看着大玉儿的眼中愈发的阴冷起来。看着大玉儿手中的襁褓愈发的恨意滔天。我没有了儿子,你凭什么能继续抱着你的儿子?海兰珠跨出了一步……
  哲哲眼中闪过什么,却是上前一步拦在了海兰珠和大玉儿之间,大玉儿忍不住紧紧的抱住了自己的孩子。
  “皇上驾到”
  PS:昨天写的比较赶,因为出差在外面,今天看了下,实在是惨不忍睹,错别字连篇啊囧,看来要找个时间好好的改错别字了。然后有人问我代善次子的事。难道我没写过吗?努力去翻了下……我似乎,大概,真的……没有写过,抱着头蹲地。我居然把这段给漏了。怪不得有人跟我抱怨说对这段历史不熟的话完全看不懂我在写什么。其实努尔哈赤生前立过两次继承人,第一次自然是长子褚英,褚英这人做的相当失败,大臣亲贵和老努的儿子们没一个喜欢他的,所有人都卯足了劲要把他从储位上拉下来,于是诸英就被老努给废了,褚英被圈禁之后代善被立为继承人。但是济尔哈朗和皇太极已经有野心了,能拉下来一个褚英自然也能拉下一个代善,于是代善就变成了那个被打的出头鸟。一次呢就是阿巴亥的事情,老努对着代善说自己死后阿巴亥和三个小儿子就托付给他了。然后阿巴亥就给代善和皇太极送了吃了,代善这傻子呢,就吃了。皇太极这汉子呢,没吃,还顺手把阿巴亥给告了。于是阿巴亥被废。这个时候努尔哈赤对儿子还没有彻底失望,代善还是继承人。然后代善三个大儿子,岳托,硕托和萨哈廉。代善特别不喜欢硕托。硕托他**早死了,所以据说代善虐待硕托,虐待到硕托受不了,和人约好了,我们跑吧,跑到大明去
  结果还没跑走就被抓回来了,这是把努尔哈赤气的够呛。如果硕托作为指定继承人的儿子却叛逃大明,对后金的影响可想而知。结果,硕托被圈了,代善被废了。
  事实上碰上这种事情,我觉得硕托没被杀掉实在是太奇怪了,更奇怪的是硕托很快被放了出来还被封了贝勒,出入沙场蹦跶的欢。所以我觉得大概努尔哈赤只是借口这事而已,本来就不喜欢代善找个借口直接做掉了。于是代善就被彻底摘掉了继承人的可能。你们以为他想拥立皇太极?错,是老努留了话,绝对不会留给代善了硕托算是运气好,可惜不带脑子,最后和阿达礼那个傻小子在尘埃落定之后还要撺掇立多尔衮为帝,然后叔侄两被代善给杀了╮(╯▽╰)╭所以说我写的太假代善不会杀儿子什么的,看看硕托和阿达礼你们就知道了……
  嗯,看了下,没超字。大家放心的看=3=记得投票哟
  第二卷 盛京风云 第四十五章 历史的转折
  第四十五章 历史的转折
  事实上,这是皇太极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九阿哥。不过他却只是扫了一眼,然后走向海兰珠:“怎么跑这边来了?连个伺候的人都没带。不是让你在关雎宫好好的休养吗?”
  海兰珠此时脸上完全看不出阴狠,反倒是透着一股子的怯怯。
  “妹妹的九阿哥今天抓周,我只是来看看,看看,我还没有看过小孩子的抓周……”后面的声音小的只有在她身边的皇太极能听到,但是这点却是足够了。皇太极似乎也想到了什么,只是扫到抱着孩子的大玉儿时却是皱了下眉:“既然已经结束了,早点回去了。”
  看到海兰珠听话的跟着自己往外走了,皇太极便也转身离开了,从头至尾都没有和哲哲或者大玉儿说一句话,似乎这个永福宫他一点都呆不下去了一般。
  哲哲气的喘了好几口粗气,只是一转头看到大玉儿咬着牙根硬撑的样子,心中却是有些心疼:“好了,他们走了也好,你什么都不要多想,好好的看着九阿哥,我怕海兰珠不会就此罢手。”
  大玉儿点点头,低头看了一眼已经趴在自己肩头睡着的福临,眼中闪过一丝坚毅。
  宫中这对姐妹算是彻底撕破脸了,只是小玉儿却不知道,还在愁着眼前的事。正白旗下一个甲喇章京生了个女儿。这事本来是小事,只是这生女的太太跟兰珠关系很不错,反正也是闲着就跟着去吃了满月酒。小玉儿和兰珠上门吃满月酒这是给足了面子的事。这一切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个女娃名字取了,叫做乌云珠,那个甲喇章京姓董鄂名鄂硕。
  小玉儿盯着眼前睁着眼珠子的小女娃,说不上来一种怎么样的滋味在心头。兰珠有些奇怪了拉了拉小玉儿:“干啥呢,这么盯着人家闺女看。”
  小玉儿回过神来,轻咳一声掩饰尴尬,环顾了一下四周希望没人看到自己。可是这一屋子的女眷她的身份地位最高本来就是都在看她眼神,哪里能没看到这睿王福晋发了半天呆了。还好这女眷里也有能说会道的,连忙出来打圆场:“可不是董鄂家小闺女招人疼,福晋这是看喜欢了吧?”
  小玉儿有些讪笑:“嗯,这娃娃长的讨喜。”
  原本就逗着自家女儿的董鄂家太太有些害羞的笑笑:“福晋谬赞了,哪里能比的上两位福晋的格格。”
  东莪这会和穆哥早不知道野到什么地方去了,倒是让兰珠和小玉儿一起呵呵呵的傻笑。
  从董鄂家出来,兰珠坐在车上看着小玉儿:“你今天怎么了?搞的奇奇怪怪的,这都是自己旗下的人,又没什么外人,怎么觉得你心不在焉的?”
  小玉儿不知道怎么跟兰珠解释,只好说昨天没休息好,今天有些精神不济,兰珠看小玉儿似乎真的很累的样子,倒没有再说。不过一回家看到博敦趴在书房认真做功课的样子,小玉儿才从见到董鄂妃的震惊中缓过来。
  自己最近有些太过精神紧绷了,遇上和福临相关就会变的特别紧张,只是一个乌云珠而已,如果说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的话,这个大玉儿最恨的夺走了自己儿子的女人,自己恐怕还得好好的结交结交呢。这么想着,小玉儿心情好了很多。再说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居然让自己这么神经质,看来最近自己真的有些绷的太紧了。
  小玉儿推开门,看到博敦的笑脸更觉得心情愉快起来,乌云珠的事就这么被她抛诸脑后了。直到几年后,那个宛如海兰珠在世一般温润如玉的女孩出现在宫墙之内,小玉儿还在想,如果那时对她多留了分心的话,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晚膳的时候多尔衮提了下下半年恐怕还要出去一趟,东莪看上去很不开心:“阿玛又要走?”
  多尔衮对女儿是很有耐心的,呵呵笑着摸摸她的头:“东莪不舍得阿玛?”
  东莪捧着饭碗嘟着嘴:“阿玛下次回来,东莪就不认识你了。”
  多尔衮却是大笑,伸手捏住东莪的鼻子:“那阿玛就捏到你认识为止。”
  看着他们妹妹和阿玛嘻嘻哈哈,博敦却是在使劲的给小玉儿使眼色。小玉儿眼观鼻鼻观心当做没看到博敦的暗示,急的他不行又不敢对着多尔衮开口。虽然多尔衮很少在博敦面前发脾气,甚至在东莪面前有些没形象,但是在博敦的心目中,却是有些怕多尔衮的。一来是多尔衮对女儿和儿子的要求不一样,两人相处的模式也不一样,二来不知道是不是父子天生的有种气场压制。博敦在多尔衮面前总是少一分胆色。
  多尔衮挑挑眉看着郁闷的埋头吃饭的儿子,又看看在那边目不斜视的妻子,心里倒有了些计较。
  到了晚上看到小玉儿进门伸了个懒腰,多尔衮这才放下手上的公文:“东莪睡了?”
  小玉儿打了个哈欠:“是啊,不知道哪里来的精力,白天晚上倒三班的闹,不睡着绝对不安心,这不像我啊,莫非像你?”
  多尔衮笑笑:“我小的时候什么样你还不知道?”
  小玉儿回想了下,印象里多尔衮在那么小的时候就有点像小大人了,一开始倒还算活泼,但是在大妃被废之后变的有些深沉了。倒是自己在前世,据说曾经在外婆的乡下上房揭瓦……
  当然小玉儿是不会承认东莪野猴子的性格像自己的,于是耍赖了:“认识你时你可不小了,谁知道你在东莪这年纪是不是只野猴子。”
  多尔衮失笑:“行行行,女儿像我。”随即多尔衮似乎想到了什么,“博敦刚才干嘛那么看你?”
  小玉儿愣了下,才笑道:“你还没说,这次准备去打哪里呢?南边不是刚回来嘛?”
  这次多尔衮一去八个月收入实在颇丰,按道理皇太极不会这么快又对大明下手的,可是如今冬至朝鲜,西至青海湖,北至漠北蒙古,对大清都已经俯首称臣,如今放眼天下,皇太极的对手却已经只剩下一个大明了。
  虽然他看上去还是那般的庞然大物,但是这个时候,不管是自觉或是不自觉,逐鹿中原的野心如同一个小火苗一般在各位满洲亲贵们胸口跳动,而且愈演愈烈。
  多尔衮摇头又点头:“皇上的意思是再去探一下宁远。”
  “有把握?”小玉儿皱眉。宁远,对整个大清来说,宁远就是一个历史的转折。
  多尔衮看上去却是有些随意:“没有,所以只是探下,若是打不下来就班师。但是如果有机会的话就吃掉。所以这次派什么人去派多少人皇上也在犹豫,怕派的人太多,引起南边反弹,派的人少了呢,怕遇到机会又吃不下去,所以他的意思是让我再跑一趟。
  小玉儿叹了口气:“虽然我们没有宁远不是一样可以打进北京城?但是宁远不比其他地方,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