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8 节
作者:保时捷      更新:2021-02-19 13:08      字数:4930
  苏溶溶絮絮叨叨地数落,胤禛却好像什么都没听见一样,他稳稳将蓁儿放在榻上,替她盖好被子。蓁儿睡得迷迷糊糊之间,还结结巴巴喊了句:“阿玛抱抱,阿玛抱抱……”。
  胤禛满脸宠爱地吻了吻蓁儿的额头,这才看向苏溶溶。她本来清瘦,有了孩子后,渐渐胖了一点儿,看起来也不再是可怜兮兮的一把骨头,而是增添了一种健康红润的俏丽。胤禛笑看着她,满不在乎地说道:“女儿就是要宠着养。现在你怪我宠爱,岂不知你阿玛小时候比我现在更甚呢。”
  苏溶溶一愣,脸上的表情顿时黯淡了下来。胤禛也知自己说的唐突了,连忙找吧:“最近西山的叶子都红了,咱们去圆明园住一阵子吧。”
  苏溶溶想了想问道:“我听说朝中现在事儿挺多的,怎么王爷您却每日闲在家中?”
  胤禛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他看向屋外,低声说道:“世间的事十有**都是庸人自扰,我自认不是庸人。自然不会去趟那些浑水。”
  苏溶溶一愣,连忙问道:“难不成又是为了太子?那八爷他……”话还没说完,苏溶溶赶紧住了口,偷眼看向胤禛。
  胤禛依旧看着远处,神色复杂莫测,他停了一会儿,低声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就算他想置身事外,怕是也难从人愿。”说着,胤禛站起身,只说道:“我去看看弘历”便大步走出了屋子。
  苏溶溶愣在屋中。目光随着胤禛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一片模糊。
  ……
  秋风渐渐凉了,胤禩拿着本书站在书房窗前。看着眼前金灿灿的银杏叶子被秋风飘飘荡荡地扫下。胤禩瘦了很多,去年冬天良妃薨逝,他伤心欲绝,害了一场大病,足足在家躺了小半年。现在虽然病好了。但心中的伤还在。此刻的他将清瘦的身体藏在一件宽大的青色长袍中,孤独寂寥、无生无趣地站着,神情带着梦幻一般的迷惑和空洞。
  八福晋在一旁看着,幽幽叹了口气。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应该就是看着心爱的人一时一刻都不开心吧,这几年她和胤禩交流的虽然少了,但心里对他的理解似乎深了。以前她总是不明白胤禩这么优秀的男子能有什么烦心事。可是现在她觉得对于一个才华出众如他的皇子来说,孤独注定是他最深刻的陪伴,他要时时处处将自己至于众人的眼中口中。就连自己母亲离世也不能显得过于悲痛。
  因为清瘦,胤禩的脸颊更显得棱角分明,他很像他那位娇美温柔的母亲,眉眼间天生带着能让人如沐春风的亲切随和,他的眸色很深。黑漆漆的,本是如星辉般莹亮的眸子。却仿佛总是沉在古井中,无论如何的激动暗涌,表面都沉静的了无声息。
  一阵秋风过来,八福晋见他正站在窗口着风的地方,便赶紧走了过去,将搭在衣架上的袍子给他披在肩上。胤禩转头对着八福晋笑了笑:“你来了。”
  虽是笑容,但看不出任何喜悦。八福晋早已习惯了他这种温柔却冰冷的客气:“爷,我想去一趟西山。”
  胤禩疑惑:“去西山做什么?”
  八福晋轻幽幽地叹了口气:“您忘了,果儿三岁了,也该去还愿了。”
  ……
  十月初八,西山大觉寺。
  胤禩在前慢慢走着,山中清冷,温度要比城里低一些。八福晋和张婉儿还有弘旺在庙中磕头跪拜,他总觉得那烟火着实呛人,便走到了寺庙后院,去看那玉兰。
  西山大觉寺的玉兰京城闻名,也许是沐了佛音,开华的时候显得格外冷冽冷寂,带着山中世外的味道。刚走到玉兰树下,胤禩便听见不远处突然传来孩童的哭声。
  肯定是孩子顽皮摔倒了,他心中一愣,下意识便循着哭声走过去。只见不远处的小径上,一个粉嫩嫩的小女孩儿正趴在地上哇哇大哭。胤禩想也不想便上前将孩子抱起来,轻声哄道:“莫哭,莫哭,摔哪儿了?你是谁家孩子?阿玛、额娘在哪儿?”
  那孩子虽然岁数小,但很是聪明机灵,她一边用小手揉着眼睛,一边踢了踢小腿儿,又伸出小手,撅着嘴说道:“腿腿……还有……手手……”那声音娇滴滴的,让人听了心都会随着她融化。
  胤禩笑着吹了吹孩子受伤蹭到的灰尘,刚要开口说话,就听见一个紧张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蓁儿!”
  胤禩身子一颤,脚下竟然踉跄了起来。他怀中女孩儿越过胤禩肩膀,对着身后的人奶声奶气喊道:“额娘抱抱!额娘抱抱!”
  一眼没看到,蓁儿就不见了。苏溶溶只顾着急,却没注意到抱着蓁儿的人僵直的几乎摇摇欲倒。她几步上前,正要伸手从胤禩怀中接过孩子时,手臂却生生定在了空中。
  “胤禩……”苏溶溶不可置信望着面色瘦削苍白的胤禩,神情是差异是惊喜是喜悦是犹豫还是酸楚。
  仿佛隔着一生一世般许久不曾听见,又仿佛恍然一梦似的不知看见的是真是幻。胤禩眸中泛起波浪,深沉又贪婪地望着她。苏溶溶脸刹那间红了,仿佛又有了当年自己还是个毛燥的小女孩儿初初见他时的忐忑与悸动。
  这时,挂在胤禩身上的蓁儿见母亲没有伸手抱她,便扯着身子喊“额娘!额娘!”。
  苏溶溶赶紧回神,伸手将她接过来。抱过蓁蓁的时候,她有些冰冷的手背不可避免地与胤禩温热的手掌,刹那间,两个人都是一颤,仿佛闪电从心头划过。
  抱着蓁蓁,苏溶溶故意斥道:“怎么……不等额娘就跑了。额娘不是说过不许乱跑吗?”
  蓁儿撒娇道:“蓁儿……找阿玛……找阿玛!”
  苏溶溶生气了:“要找阿玛可以和额娘说,怎么能自己一个人就跑?!知不知道额娘有多担心,万一遇到坏人了怎么办?”
  蓁儿小嘴一撇,顿时就要哭泣。苏溶溶心全然乱了,只能随着蓁儿说道:“蓁儿乖,额娘不是骂你,额娘是担心你,额娘……”。
  正不知所措的时候,胤禩微笑着开口:“原来这是蓁儿,只满月见过一会,谁想到一下子就这般大了。”
  苏溶溶有些不好意思:“是啊,越大越淘气。”
  “孩子像你。”胤禩言语带笑,神情却藏着一丝孤苦。
  “啊?!”苏溶溶一愣,不知胤禩指的是什么。
  胤禩对着苏溶溶带着戏谑笑道:“你说的,越大越淘气……”
  “哦”,苏溶溶心中一阵酸涩。
  胤禩本来是逗她,两个人却都没有笑得心情。胤禩叹了口气又说道:“我是说孩子长得像你。”
  苏溶溶恍然大悟,正要开口。蓁儿伸出胖胖的小手指着眼睛说道:“这里像额娘”,有指着鼻子说道:“这里像阿玛”,最后撅起小嘴:“这里像蓁蓁”。
  说完,蓁儿咯咯咯欢快地笑了起来,却留下沉默的两个人一言不发。胤禩痛心疾首,许久掩藏的痛苦折磨被孩子的一番话一下子扯了出来,**裸晾在了眼前。眼眶中涌动着如岩浆一般的热泪,两只手紧紧握着,他原本一直盯着苏溶溶,想从她脸上找到能些许安慰自己的借口,可是蓁儿的脸就在一旁……那是她和胤禛骨肉融合的明证,无论自己和苏溶溶多么倾心相爱,无论他们苦守多么沉重的誓言,都比不过这个孩子。
  突然,苏溶溶抱着蓁儿走向胤禩,开口说道:“这是我的女儿,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我怀着她时,经常会梦到青城山下那繁盛茂密的榕树,所以她的小名叫蓁蓁。”
  一听这话,胤禩眼中的绝望刹那变成了惊喜。苏溶溶低头对蓁儿说道:“这是八叔,蓁儿,叫叔叔。”
  蓁儿乖巧,对着胤禩咧开嘴笑着喊道:“叔叔……叔叔。”
  瞬间胤禩的心流淌起温柔的暖流,他伸手向蓁儿,极尽温柔地说道:“蓁儿,叔叔抱抱你好吗?”
  蓁儿引着胤禩的怀抱大大方方伸出手,胤禩刚将她抱进怀中,蓁儿就对着胤禩的脸颊响亮地亲了一口。
  苏溶溶一愣,胤禩也是一愣,只有蓁儿欢喜地唱道:“桃夭夭、叶蓁蓁,子于归、宜家人。”
  第323章 又见中秋
  康熙五十一年的八月十五。
  阜城门外,康熙着三王爷胤祉带领众皇子皇孙祭祀月神。胤祉带领大家祭拜之时,气氛犹如凝滞,随三品以上官员也噤若寒蝉都不敢出声。本是一派祥和的中秋佳节,现在却紧张的仿若寒冬。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着祭祀大殿上未曾出现的那一个人,太子。
  太子复立两年来,朝中乌烟瘴气,许是被第一次废除吓怕了,太子开始更加积极的参与朝政,主动查收各衙门事务,而且还一改往日骄纵习气,开始示好汉大臣。要说这一切本是好事儿,但偏生太子有一个圣主皇阿玛,康熙不仅不服老,而且还很不喜欢孩子们过多参与朝政,所以他儿子众多,可是真正在朝中办差的却寥寥无几,皇子如是,太子就更加如此了,所以太子的主动参政并没有让康熙觉得欣慰,而是让他有了一种危机感。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太子本身恶习难改。他表面上积极参与朝政,暗中却拈轻怕重,只做表面文章,看起来似乎礼贤下士,却背地里提拔自己的亲信,在各个衙门安插眼线,培植力量。他以为这些都是神不知鬼不觉,可是朝中人人都是官场上的老油子,玩心计的行家,谁都看出了他的意图,不过是等着康熙处置罢了。
  一直看似风平浪静的湖面终于开始动荡。皇太子因为“身体不适”未能参加祭祀之礼,这样明显的动作让太子党一下子如同油煎,一个个忙着打探投奔下家。而其他被太子排挤的大臣权贵却高兴起来,心底好的只是作壁上观,等着看下场,心底不好的,开始落井下石。将以往抓住的小辫子全都一条条整理出来,只等着康熙再废太子时,好邀功请赏。
  一事看尽百态。可是无论这些人或焦躁或暗喜,都比不过众位皇子来的激荡澎湃。这一次不同上一次,康熙对太子已经死心,废旧立新不可逆转,而在这个时候多表现一分就能在康熙心中落下更深的印象。众人百相,就连一直置身事外的三王五王都蠢蠢欲动,可是真正有实力追逐太子之位的还是所谓的八爷党。
  胤禩也在祭祀队伍中,他身后便是内阁大学士张涵。张涵趁着人少时候,悄悄在胤禩耳边说了一句:“户部侍郎刘从、礼部尚书唐之牧晚上想去拜会”。
  胤禩微愣,低声找了个借口便回绝了。一旁胤禟凑过来刚要开口。胤禩便决然道:“这阵子闭门谢客,谁都不见!”
  胤禟一愣,开口道:“若是关系‘他’呢?”
  这个“他”即便不明说也知道是指太子胤礽,胤禩想了想,还是松了口:“等晚上从宫里出来再说吧。”
  皇宫内。中秋家宴。
  天还未暗,皇宫内御花园中内东向立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摆有鸡冠花、毛豆枝和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桌中摆一只大月饼,糕点和水果摆放在月饼周围,作为祭月供品。
  每年只有中秋和春节这两个时候皇宫里人最多。最热闹。所有皇子、福晋、侧福晋还有有子嗣的妾都来了。一时间院子里人声鼎沸,几乎都要坐不下了。苏溶溶带着蓁蓁守在德妃身边,德妃现在是后宫里的掌事的。这次中秋家宴是她负责,此刻忙得不可开交,正带着若云和十四福晋到处张罗。苏溶溶和兰萱坐在人群中,她俩人一个木讷一个没有心思,既没有和其他福晋、妯娌说话。也没有巴结在各宫主子身边说话,所以显得有些清冷。
  妇人们凑在一起。皇子男宾也应该坐在亭子里说话。可是今年不同以往,因为太子的事情,大家都心中暗自计算,生怕被别人看透了心思,于是便都躲开了。胤禛最是清冷,一直抱着蓁蓁玩耍,大家都知道他极疼爱这个小格格,倒是觉得添了三分亲近。胤禛抱着蓁蓁,倒让苏溶溶没了事儿做。见桌边人多,她便坐到了廊子上。胤禛凑过去说道:“一会儿分月饼每个人只能吃到一点儿,我怕蓁儿饿得慌,要不你去母妃宫中先取些点心来?”
  苏溶溶点点头:“既然拿就多拿些,这么多孩子呢。要不我去老祖宗的小灶房去看看吧。”
  胤禛对着她笑道:“蓁儿爱吃桂花糕。”
  苏溶溶一愣,白了他一眼:“哪儿那么多要求?!她挑食的毛病都是你惯得。”
  长长的永巷一如往日般安静,苏溶溶到慈宁宫时,只有几个小太监守着。老太后已经油尽灯枯,一日不如一日,但是中秋家宴,无论如何还是要参加的。现在偌大的慈宁宫空空荡荡,苏溶溶想起自己第一次进宫,在众目睽睽尤其是八爷在场的情况下,突然来红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