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作者:辩论      更新:2021-02-19 12:32      字数:4871
  朕恕过你一回,可不会恕你第二回,明白么?”
  我的心一暖,跟着一寒,可是终究心悦诚服的拜下去。
  “闻风有生之日,唯皇上之命是从。”
  第二天子声下狱开封府。一夜间荣光不再,身陷囹圄。
  一切都在掌握中。我暗自揣度三弟现在的心情,这样强烈的刺激对比,对自小娇惯未经风雨的子声而言应该足够了吧。可是皇上并没有罢手,依旧囚着他,也许皇上希望加强一下效果,让子声永世不敢忘记这个滋味吧。
  我禁不住苦笑,发现自己越来越按着皇上的思路走了。
  父亲什么也没说,也不托人为儿子求情。我觉得父亲隐隐明白些什么。在这种地方久处成精,怎么可能一无所察?
  大哥倒有些焦急的样子,不住口地责怪子声不知天高地厚,忙忙的找人打探消息。
  我暗自冷笑一声。
  可是事情竟突然发生了变化。
  我不知那个说话温吞吞却倔强无比的青年怎样追查到杨湛,又怎样不可思议的碰上冯尘一伙人。
  只能说是天意。不知他运气太好,竟查到冯尘,还是运气太差,竟惹到他们?
  他什么也没听到,但是他看到了皇上,这就足够了,足够让他死。
  生死之际,范鑫的聪明或是说直觉发挥到极致,竟生生逃了出去。并且再不肯落单,连屋都很少出。
  可他毕竟逃不过,这在我意料之中。我没有料到的是,他竟然去了开封府投案,见了三弟。他并来不及说什么,或者也不敢说什么,他只是见了一面,说声“小心”,如此而已。
  痴人。我想。心里竟有些惘然。
  我听说三弟很伤心,连饭也吃不下,终日沉默。我有些心痛。
  尝过转瞬风云的滋味,又特蒙恩宠赦还,子声却并未如预期领会到皇家雨露雷霆的变幻可怕,他甚至还顶撞了前去赦免他的皇上。
  “你这弟弟脾性也真烈。”收服子声的计划失败时,皇上叹息一声。
  我心里怅然若失,皇上心目中我很容易驯服吧,几乎不费他什么心思。
  皇上开始着手布置圈套,我帮助他补充细节,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以为一生都会这样度过,在他身边,安分的扮演助手和替补情人的角色。
  直至有一天我看见子声和一白一蓝两个人影。他们好像是巧遇,在路旁不知说什么,十分开心。
  我徘徊很久才过去和子声招呼:“子声,做什么呢?”我笑得非常自然。
  “二哥,我给你介绍一下,展昭、白玉堂。”
  “原来是展护卫,久闻大名。”我笑着对展昭拱手,眼睛却注意着白玉堂。
  “你是子声的哥哥?有空多管管你弟弟。”白玉堂哈哈笑,恶作剧的看向三弟。
  我的心忽然象没了着落,空落落的。
  子声和白玉堂的嬉笑声,展昭的劝解声,象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模糊却刺耳。
  “二哥,你不舒服?我送你回去。”子声终于发现我的异常,有些不安。
  “没什么,没什么。”我回答他,也安慰自己。
  很早就知道那白姓少年成为名动天下的剑客,也知道他为“猫鼠之争”来到开封府,可是我从没想过见他,甚至躲避见面的机会。
  那个已经失去颜色的梦想,是少年时的一点天真。既然已经丧失了这点天真,又何必留恋一个不实际的梦。
  如今我不想见他,正如不想忆及飞扬的青春往事。
  我觉得那是非常遥远的东西。
  可是谁料竟会毫无准备的重逢,重见他飞扬生动的神采,心象被重击了一下,褪色的记忆忽然变得鲜活。
  我知道我不应见他,可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腿。也罢,就见一面吧,我想,从此了结。
  无事时也设想过相逢的情景,我设想他会喜悦,惊愕,奇怪,甚至想过他比当初更拽,却独独没有想到他已经完全遗忘。他的目光扫过我,停在三弟身上,拿着我开三弟的玩笑,陌生人一样。
  好像最后一根和从前相连的线绷断。
  我踉跄退回现实。
  路 休10
  我觉得三公子真是太聪明了,竟能猜透沉埋多年的往事,可以轻易用一丝浅浅讥笑激怒那人。
  可是聪明过头了是不是就成了傻呢?我不明白三公子为什么一定要捅破这层纸,激怒那人岂不是自讨苦吃?
  那天我进去的时候,三公子并没有失去知觉,他的神志始终清醒,嘴角甚至还有一点冷冷的笑意。
  我恐惧的望向他颈胸间怵目惊心的血迹,身上脸上鲜艳的红晕正迅速消退。那人半跪他身边,十指紧紧按住他的颈,可是血依旧在指间汩汩淌出,很欢快似的。
  “快点,愣什么?”那人厉声喝,好像恨不得给我一脚。
  我这才猛省过来,扑到他身边,疾点他四周大穴。然后冲到橱前乒乒乓乓一顿找,拿着药奔回来。
  “给我。”那人一把夺去,可是手抖得厉害,血流又急,竟敷不上。
  我一把夺回,撕下布条洒上药,紧紧压在伤口上。
  “要紧么?”那人在我旁边问,语气竟带了几分小心。
  不碍性命了。
  我抬头正好看见旁边血染的一把小刀,装饰用的,极小也钝。
  是那人的吧,我恍惚的想,以三公子的虚弱,用这种刀戳出那么深的伤口,他下了多大的狠心。
  于是我皱眉摇头。
  忙乱了半天,那人终于带着太医走了。
  我把三公子抱到浴桶里,然后扶好倒地的椅子,抹净地板上的血迹。
  然后我看到那盒药。虽然比以前侍卫们手里的精致芬芳,可是我还是一下子认出来。那些同事们拈着它的时候,常常涎着脸笑,神情下流,我却没料到那人竟给三公子也服这种药。
  “扔了。”我忽然听到三公子淡漠虚弱的声音。
  我抬头,看见三公子苍白的脸,不带笑容,却有种孤绝清绝狠绝秀绝的风色,不知怎的让我想起千仞峭崖上积雪。
  我把盒子扔出窗外,扔得老远老远。
  我知道三公子仍然没说那句话,即使效力极强的药也在他面前失效,代价是满地的鲜血,和几乎失去的生命。
  我不明白。这个总是含着讥嘲笑容的青年贵族,好像已经看破一切,可以大笑对待一切事和人,为什么却这么斤斤于一句话?在那个人面前,不是人人都谀词称颂,俯首谦卑么?那些话又有多少是真心诚意?为什么三公子却偏偏这样坚持,不肯敷衍?难道说出一句“爱你”这么困难?
  月亮一点点向东沉下去,可是三公子依旧端坐在浴桶里,没有起来的意思。
  我不记得给他添过多少次热水,小心的让水保持温热,又不能沾上他的伤口,我很想劝他到床上休息,可是每次看到他默然的眼睛,便再也开不了口。
  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让他脸上显得这么凄凉哀伤又温柔。
  我悄悄走出屋子透气。
  倚在柱子上眺望夜里的小园,不料竟瞥见树旁的一个人影。那人一动不动,也不知站了多久,衣服竟已经被露水沾湿,他面朝屋子的窗户,静静凝视屋里同样静默的三公子。
  我呆呆瞧那张熟悉的美丽脸庞,没有白日常见的温雅笑容,却是和三公子脸上一样的凄凉温柔,眼角竟有微光晶莹。
  我头一次觉得他们如此接近。
  那天的事好像没有发生一样,那人依旧两三天就过来一次,询问公子吃药的情况,感觉怎样。
  三公子从来都是笑,可是什么也不回答。
  他们好像都忘了那天的事。
  二公子反而不如以前来得勤,来了也不过略坐坐就走,倒象怕相对无言似的。三公子有时会怔怔坐着看他渐渐隐没的背影,不知在想什么。
  有天我被叫到二公子那里。二公子说王叔病了,让我替他给东角小屋送饭。
  我去了。
  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奔回小园。
  三公子奇怪的问我怎么了。我突然握住他的手,虽是夏天,他的手触起来却有些冰冷,可是触感这样真实,慢慢平息了我的混乱心绪。
  三公子没有怪我的无礼,只是询问的看我。
  “见着鬼了?”他揶揄的问。
  我迟疑一下大力点头。
  他惊异的看我,忽然象明白过来一样,向后靠去,脸上也露出疲乏,问道:“在哪儿?”
  我指指东北方向。
  “那个老屋?”
  他好像已经明白一切,我用力点头,察看他的表情,可他闭上眼象睡着一样,很久不开口。我现在已经知道,他越是安安静静不说话,越是心绪不宁。
  “他好么?”果然他问我。
  我想起那个人,磷火一样幽暗疯狂的目光,模糊不清的咒语,笑起来露出白森森的牙齿,抓住我的时候力道大得惊人,象是来自地狱的恶鬼。
  论起身体气力,他比三公子不知好出多少,可是那个样子能算好么?
  我摇摇头,指指脑袋。
  三公子明白了。
  “他疯了?”他猛地坐直身体,紧紧盯住我的眼睛,象是不敢相信似的。
  千真万确。若不是那根铁链锁着他,只怕他会杀了我也不一定。
  三公子茫然看我比划,也不知懂没懂,然后他突然短促的笑一下:
  “那是我大哥,”他淡淡说,“两个多月前还是新任户部尚书,春风得意呢。”
  说完他闭上眼,再没说一句话。
  叶闻风10
  我的大哥是郑氏所生,他是长子,我却是嫡子,好像很小的时候起,就彼此不和。
  他的生母见到我的母亲必须低眉顺眼的请安,而我的母亲却只需点点头走过,连扶一下都不必。
  他称呼我的母亲为“母亲”,对他的生母却只能称“姨娘”。
  我知道他一直不服气。
  现在他投靠了汾王,做上官,我眼瞧着他说话语气变得自矜,郑氏也终于可以坐在母亲下首而不必侍立,他们母子的眉梢眼底尽是喜意。
  何苦?
  我只能暗里摇头。我没有劝他,汾王势力如日中天,他怎么肯听我劝告?倒是他常常敲打三弟,要他识时务一些。
  三弟悄悄扁扁嘴。
  三弟现在对他没有好感。我知道为什么。
  从开封府释放回来后,三弟被罚跪了三天祠堂。就是大哥拿着汾王的玉牌要三弟立刻晋见的。我不清楚大哥知不知道汾王和子声的关系,我猜他不知道吧。可是对子声而言,很难不介意。
  对皇上而言,更难不介意。
  皇上听说子声去了汾王府的时候,什么也没说,沉默的吃果子,吃得极慢。我本来怀着万一的希望,以为皇上或者会想法阻止,可是看到他这个样子,心就沉了下去。
  阻止子声的确冒失,不管从哪方面看,皇上都不宜轻举妄动,从另一方面看,这样甚至是有好处的,皇上需要时间,需要一个人牵扯住汾王。可是,我有些天真的想,子声毕竟不同……
  子声对皇上的确不同,我注意到皇上沉沉的眼神,忽然打了一个寒战,仿佛已经看到大哥的未来……
  现在的皇上和以前很不一样了。
  听我讲起子声的时候,皇上不再象小时露出热切好奇的表情,他总是聚精会神看着奏章,让人不知道他到底听了没有,他也很少评论什么,更不会象小时那样惊奇追问。
  帝王的心术本就莫测,可我并不真的以为他肯放弃,事实上,我知道我早已不是唯一的消息来源了。我越了解他,就越觉得不了解他。和他相比,三弟的心性简直可称一目了然。
  可我也没想到三弟真的放走杨湛。以三弟骄傲的脾性,怎么会容忍人这样欺骗戏弄?三弟并不是没杀过人。
  可我亲眼看到杨湛慢慢离开公府,失魂落魄的,而三弟的屋里黑暗一片。
  入夜后我忽然看到两个人影清风一样掠过,借着月光,我看到一人挽住三弟轻盈纵跃,那一瞥绝对不会认错,那人是开封府展昭。
  我心里没来由一阵不安。
  我知道三弟一向和展昭不和。
  这本是意料之中。以三弟的骄纵性子,对上展昭认死理的脾气,不折腾点事怎么可能?
  我也听说这次三弟下狱,展昭出了不少力洗脱他的罪名,两个人化敌为友,甚至还比剑玩耍。
  可是今夜的情形却让我疑惑。我不知道,皇上这次失败的收伏计划,是不是犯了一个大错误。
  路 休11
  我已经知道大公子名字叫叶承荫,正如三公子所说,两个月前新任户部尚书,那时汾王还活著,大权在握。
  大公子不是嫡出,可是却有一个好名字,承荫,是承继祖传的基业福荫的意思吧。我私下以为,单从名字来说,大公子的名字比二公子、三公子的要好上很多,闻风二字虽然清雅,总嫌不够沈稳浑厚一样,子声念起来音韵清扬,可也不象个有福的,倒都不如承荫二字来得省力省心。
  听说他的母亲还活著,从前母以子贵,很风光了一阵,现在却日日吃斋念佛,一点荤腥不沾,成日跪在佛像前敲木鱼。
  以前我也听说过一些事。皇上、汾王这些字眼高贵而遥远,想起来虽然诚惶诚恐,却终究有些不关痛痒的感觉。
  我只知道汾王谋反不成自杀了。大家都说是咎由自取。我也听说皇上仁慈英明,我的上司同事总这麽说。可我从没想过跟从汾王的人会是什麽下场。
  我忘不了叶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