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5 节
作者:花旗      更新:2021-02-19 12:31      字数:4971
  但死了人是事实;公家带大盖帽的打死人了。太平庄全体村民;本来就为明年秋收前的困境而烦躁,这会更是暴躁到直接暴动。尤其是老头儿子和儿媳,俩人生了仨孩子,去年还交过计划生育罚款。
  别人把他亲爹打死了,肯定得赔钱,刚好能解决现在的困境。
  不管从感情上还是现实上来说,俩人都咬定此事。
  人命关天,主要负责人苏明菊难辞其咎。
  他要是人缘好,自可以实行官官相护的潜…规则。问题是邹县派出所一把手吴局不喜欢他,吴局面前的红人张警官也不喜欢他。
  俩大BOSS摆在那,清楚其中门道之人,谁还敢去帮他。所以难得,这次上面秉公处理,把苏明菊推到台前,要给那家一个交代。
  事情全部过程就是如此,苏明竹说完已经是满头大汗。赵秀珍心疼着家里那些钱,可想到这是全家人的意思,来之前她也同意,这会总不能临时反水。
  “继周,明菊也是你看着长大的,那孩子你知道。虽然他有时候爱钻牛角尖,但肯定不至于动手打老人。”
  是不至于,苏明菊还没丧尸到这地步。但这件事怎么他都有责任,中国的百姓向来吃苦耐劳,如果不是没活路,一般不会轻易招惹官家。
  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如此,现在各种大小冲突也是如此。
  往年太平庄村也是块硬骨头,去那收公粮的干部却没出过一次事。那些人收不齐也不会硬逼到这程度,手腕拿捏得正好。
  可苏明菊人太傲,他不肯去请教。自己闭门造车,强行上门收敛,最后落到如此地步。
  “不好办啊。”
  王继周连连叹气:“那可是一条人命。”
  “哎,明菊也挺后悔,他曾经亲自上门道歉,还被那户人家儿子打了。”
  王曼把杯子递过去,二十四孝老爹王继周亲去厨房给她加满新一杯酸梅汁。理所当然般接过来,她冲老爹甜甜一笑。
  爸真是越来越会拿捏人心,平常他虽然宠她,但也没到这种自己沦为男仆的地步。从进门到现在他就做戏做全套,搞得苏明竹夫妻分不清形势。
  道歉承诺要补偿后,他又以退为进彻底砸实此事,兵不血刃地让他们把前些年拿自家那些吐出来。
  厉害,父亲的厚黑学在经历脸皮厚之后,终于朝着黑的方向进化。目测达到“厚而无形,黑而无色”的最高境界指日可待。
  收敛思绪继续喝着酸梅汁,喝到一半她刚好听到这句:“小舅伤得重不重?”
  “躲闪及时,没伤到要害,就是头上起了个包。”
  “那可能有办法。”
  苏明竹夫妇陡然升起希望,就在他们进一步询问时,王曼却没往下说,只是推说还要问问别人。
  “可能要等一会,因为虞阿姨这两天要去北京开会,我爸三头忙着,家里没人有空。”
  撂下这么一句,她直接送客。
  客厅内再次恢复安静,王继周进来,手脚不停地擦椅子。刚才两人坐过的椅子,被他消毒般地擦干净,摆回原来位置。
  “曼曼有什么办法?”
  “本来太平庄村那些人就是妨碍公务,不过因为死了人所以他们占理。这下他们又把人打伤,有理也变成没理。”
  边解释着王曼边吐槽:没文化真可怕。
  那么明显的道理,稍微请教任何一位律师,或者稍微懂法律的人都会知道。可他们什么都不做,就知道在家发愁。
  越是出大事越要保持镇定,毕竟不好的结果已经酿成。比起自怨自怜等待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做出最终审判,冷静下来想出应对之策,尽最大可能追求一个好的结果会比较好。
  “曼曼你想太简单,这事换别人,村支书最起码也会出面调解。可摊你小舅身上,归根到底当年苏明梅的事影响太大,不然……”
  “他算我哪门子小舅?爸,刚我那是装客气,都咱俩人您别这么客套成么?”
  她明明白白地不喜欢苏家那一伙人,不是她嫌贫爱富,比起血缘上的舅舅,虞巩这个听说她收到沈欣威胁,二话不说送来女士手…枪和电…棍的,更像她亲舅。
  “那叫他苏明菊?”
  “当然,爸,今天表现不错哦。”
  站起来拍着父亲肩,王曼笑得格外开心。比起她总是多一些没必要的善心,这几年来父亲做事越来越有分寸。
  刚才他亲自倒一杯果汁,就坑出房子的地基石头,简直不能再酸爽。
  “看你没个闺女样。”
  “不像闺女那像儿子?”
  额……王继周愣住。
  “那正好,咱家多个儿子,省得你每次去看爷爷,都被他叨叨叨,叨到死。”
  “你知道了?”看闺女点头,王继周默默决定,这个月给他爹送东西时,把本来买好的梅兰芳京剧录音带扣下。
  最近对他太好,他都有些不知分寸,几次三番想摆大家长的谱。自己亲爹自己了解,王丰收就是个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怂包,必须得打一棍子给个甜枣,才能给收拾服帖。不理会他或者对他太好,他都会生事。
  “儿子有什么好,爸有你和楠楠就够了。”
  王曼昂首挺胸:“那必须,对了爸,等会你别让虞阿姨一次解决了。”
  “恩?”
  “就苏明菊那事,怎么也该给他个教训,让他往后别那么莽撞。学历高不代表人成功,我觉得张警官就比他做得好太多。这次让他冷静下,往后他也许能虚心向别人请教。”
  王继周已经对苏明菊彻底失望,印象中看着长大的弟弟,不知不觉已经歪了。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希望他能变好,本心里他希望每一个认识的人都能好,这不只是苏明菊的特例。
  “行,那就慢着点,让他也学着点。”
  “当然也得先给个甜头,不然咱家地基可没着落。”
  王继周揉揉闺女脑袋:“原来你刚不肯说,是在想这些?”
  被发现了?王曼吐吐舌头。苏明菊要是没受伤,这事很麻烦,一个搞不好就成了以势压人。但现在双方都有理,不过是虞阿姨一句话的事。
  “本来就是我们家的钱,吃了咱们的现在给吐出来。不止他们,还有三叔和苏明梅,总有一天他们会全吐出来。”
  “计较那么多干嘛。”
  “当然得计较。”
  王继周无奈:“我是说你不用想那么多,这事交给我。”
  “好。”
  搂住父亲脖子,王曼像小时候那样,“吧唧”在他额头上亲一口。王继周眉开眼笑,他最喜欢闺女跟他亲。
  “你们俩怎么这么高兴?”
  虞虹推门进来,刚好看到父女俩喜气洋洋:“刚打电话,不是说家里有人来,这是走了?”
  王继周点头,接过媳妇手里公文包,把这事说了一遍。
  “太平庄,下午同事们商量专题片那事,正说到这村。村里人不错,就是人多地少靠山近,每年公粮都是老大难。”
  情况大家都知道,可地方领导为了政绩,肯定不会轻易上报特困村。没办法,苦的只能是老百姓。
  但是今天虞虹却带来了好消息,市里拍宣传片,决定抓两个典型的村临时开展扶贫工作,到时候拍片子上好看。
  “这事好办,把太平庄报上去就行。那边有山有水的,照上去多好看。”
  “还是虞阿姨厉害,要是别人报贫困村,应该很难通过吧。”
  虞虹点头,的确如此。她所处的位置和背后靠山,决定了别人眼中难入登天之事,在她这轻而易举,只不过砰砰嘴皮子而已。
  “专题片筹备好久,那时候早就打完地基了。”
  按照虞虹的主意,苏明菊这事一步步慢慢解决。当天她给县里吴局去个电话,头上顶包的苏明菊被叫到派出所,一番亲切慰问后吴局透露:虞书记会帮忙解决此事。
  等他回到家后,刚去辣椒田那边转一圈,看到王家房子那又深又宽地基,已经开始犯怵的苏明竹夫妻二人骑虎难下。
  赵秀珍当然不想出那么多钱,这几乎要挖空家里一半积蓄。可苏明竹坚持,苏明菊也满心期待,一向不管事的苏姥姥为了儿子前程,就差给她跪下。
  同时得知父母要拿出家里钱送给王曼的苏丽丽也跳了脚;就连被苏明梅连累,几年来一直夹着尾巴做人的苏明兰却回来,兄妹俩一致向着苏明菊。
  各种撕逼后,还是赵秀珍妥协。石料一车车的拉来,地基却像个无底洞。但是每拉一车料,苏明菊的事都能解决一点。
  一大家人被气到内伤,但他们一撂挑子,事情就开始不动甚至出现反弹。这么多年搜刮王继周的钱一点点还回去,等到彻底还完之时,扶贫名额也终于批下来。
  ☆、第203章
  王曼知道苏明竹不会甘心就这么吐一大笔钱出来;中间他肯定会反复无常,想着“拖”字诀赖账。
  但她丝毫不担心;因为大家全看虞阿姨态度。这事主动权完全在自家手里,过去那些年;苏明菊从父亲那里吞掉的东西,都将一分不少地还回来。
  放 下心来后,她安心地清点账册。虽然才过去一星期,但市里新开这家王记饼铺营业额喜人;开业头两天有新闻造势;每天都早早地销售一空;不到中午就打烊。虽然 第三天起热度有所下降,不过煎饼果子价钱公道,而且市里人消费观念更为先进,所以很多人喜欢买一个作为早餐或者零食。
  到第四、五、六天营业额渐渐稳定在八百左右。店是自家盘下来的,房产证都在手里。以后不开店了,转手租出去又是另一大笔收入,所以房租可以忽略不计。
  抛除原材料,给君大姐的工资,工商、税务、卫生等各项开支,每天最起码有四百的赚头。单这一周一家店就入账三千,加上邹县那家店,光卖煎饼果子他们周收入就有五千,半个月可以凑一万。
  除此之外还有泉水村二婶管着的辣椒酱,头一年辣椒酱和蘑菇酱只是供应山那边部队营地,改善川、湘、鄂等籍士兵伙食。
  但坏就坏在蘑菇酱味道太好,邹县本地人不喜欢吃辣,但喜欢吃咸。赵秀芳做出来后,给街坊邻居都送点,大家尝了都喜欢,觉得比家里自己腌的白萝卜好吃太多。一传十十传百,众人纷纷上门来买一点。
  刚开始只是小规模,四年积累下来是一个很大的客户群,喜欢吃他们家蘑菇酱的本地人越来越多。还有辣椒酱,王曼改良下,做得稍微不辣点,大家很喜欢这种爽口又下饭的酱菜。
  蘑菇酱和辣椒酱在本地热销,赵秀芳又找了几个相熟的姐妹一起做。她特意留了心眼,最核心的炒制程序是最信任之人来做。所以即便有人模仿王家的酱菜,但总是没那份美好味道。
  王曼越来越喜欢二婶,她虽然有点自己小心思,比如每次算账总把小于百元以下的领头划归自己家,但大原则上她从来不出差错。
  跟父亲和虞阿姨商量后,除去成本费,酱料的买卖她跟二婶五五分成。与自身利益相关,赵秀芳更是上心,完全把酱料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在第二个年头,她就跟王继全商量,学着王曼一家,把地包给了村里种田大王张建新,自己专心在家炒辣椒酱和蘑菇酱。
  经过四年发展,如今酱料的销量已经很大,每天收入非常可观。两处算起来,几乎每周家里都有一万元进账。
  虽然这两年工资提高,万元户不再是土豪标准,但至少也能代表中产阶层。像王曼家这种每周就能赚出一个万元户的人家,说出去绝对会引起轰动。
  但王曼明白财不露白,她向来很低调。衣服从来都是在系统商城买,上面连牌子都没一个。
  这会北京上海已经有些名牌专卖店,市实验中学不少学生都喜欢弄一身耐克阿迪,特意露出对号或者三叶草来炫富,但她从不这么做。
  不少同学还“无意中”问过她:有没有去过北京的耐克专卖店,她从来都是一笑置之。
  而她的穿衣打扮也成为不解之谜,尤其是女生一般喜欢漂亮衣服。王曼每件衣服都很漂亮,不像是便宜货,但又不是品牌,实在太奇怪了。
  有人奇怪,有人则觉得少见多怪。这部分人理由很充分:王曼衣服样式特简单,之所以穿着好看,那是因为人家长得漂亮,就是身上披个麻袋也好看。
  直到很多年后国家逐渐开放,王曼也成为土豪中的战斗机,众人也知道高级定制这回事。一场同学聚会后,大家再次看着她没有牌子、款式简单、剪裁合宜的礼服,终于恍然大悟。
  而后传言四起,大家一致认为,在他们还把耐克、阿迪当奢侈品穿,买一身整日炫耀的时候,王曼衣服却是请裁缝专门定制。人比人气死人,人家从小到大穿高级定制货,他们却为一个Chanel的链条包而沾沾自喜。
  当然这都是后话,清点完现金,王曼换身衣服去银行把钱存起来。这是家里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