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节
作者:花旗      更新:2021-02-19 12:30      字数:5006
  “是啊,徐爷爷可厉害,当年参加过平津战役。别看他都六十多,但手脚可利索了。等年后我们家店开张,他就在那炸麻花。”
  “离这么近,到时候一定得买点来吃。”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一直沉默的杜振国眉头紧锁。姓徐、参加过平津战役、原籍山东、还在天津养过伤、学得炸麻花手艺。
  真有这么巧的事?
  不动声色地吃完晚饭,收拾下东西他连夜往回赶。吉普车并没有开走,而是停在县武装部前,武装部长正好还没回去,顺带接待他们。
  “老徐那老疯子我熟,咱们邹县这么多老兵,他算是个特例,国家补助一分不要,全都捐给老战友,自己每天起早贪黑卖麻花。杜团你找他什么事?他非得说他那顶帽子是聂帅送的,这事只是开玩笑,领导们别忘心里去。”
  杜振国摆摆手:“他叫徐庚,还是别的?”
  “当然是徐庚。不对,户口本上他叫徐庚,每年做统计时点这名他都不应,非得嚷嚷自己叫徐平。”
  “这就对了,你把他资料给我一份。”
  面瘫的杜振国满心激动,解放后爹找了几十年的人,终于有了音讯。
  ☆、第67章
  基本确定徐庚就是当年为他亲爹挡了子弹的徐平后;杜振国反而没了一开始的焦急。捧着茶杯;他边看资料,边仔细询问老人家这些年的生活。
  面对上级领导,武装部长自然是想好好表现;尽量往好那面说。况且徐庚生活摆在那;他就是挑坏的也挑不出来。
  “老 徐那人;连我都佩服。他似乎自己从来就没什么烦心事;甭管啥时候见到,他都一副乐呵模样。他人爱干净;每天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炸得麻花更是干净;古道 热肠;别看他跛着脚;哪个邻居有事,他一准比别人出力多;还爱凑热闹,不管电视台去哪放电影,他一准提着小马扎去。”
  杜振国连连点头,这样的老人,就算没救过他爹,也一样值得尊敬。如此积极乐观,简直可以被推为退伍老红军榜样。
  “我听说他年后要去王继周那卖麻花?原先他就没个固定的住处?”
  “当然有,老徐不住我们安排的敬老院,退伍时国家发的安置金,加上这些年卖麻花赚钱,他自己买个小院。至于去王继周家,我就不太知道了。”
  一直在椅子上充当背景的程书记赶紧插话:“你说的是那个闺女叫王曼,在实验小学门前县城三岔路口卖煎饼果子的王继周?”
  杜奇点头:“就是曼曼的爸爸,你认识?”
  “认识,我当然认识。自我介绍下,我是咱们邹县下辖泉镇的镇委书记程时,这会来找武装部长商议过年看望退伍老兵的事。”
  杜振国忙道:“我这一来,打扰你们工作。”
  “不打扰,我们这都说完了,领导一来蓬荜生辉。对了就那王继周,杜团您大可放心,他可是十里八乡都难找的厚道人。不愧是咱们孔孟之乡出来的,完全继承先贤之遗志。别的我也不多说,就这次咱们县军民共建路进山边上那块老大难的荒地,他一手包下来还出钱建小学。”
  虽然这事是钱华吩咐的,但最后建小学这事受到市里表扬,功劳却算程书记一块。因为此事办得漂亮,年末他还受到县里表扬,眼见再努力一把升县委副书记有望。就这事足够他感激王继周一阵子,所以虽然老生常谈,他还是时时挂在嘴边。
  一直到出办公室,杜奇眼睛都格外亮。不愧是曼曼的爸爸,只比他爸差一点点,小米粒大的那么一点。
  坐在副驾驶上,他捏着临走时王曼塞的纸袋,那是一袋单饼卷刀鱼。曼曼说到北京要是凉了,再在锅底添点油热一下,还跟刚炸出来时一样新鲜。
  “爸,其实前几天我就见过徐爷爷,但他说自己叫徐庚。”
  “这没事,是我们都没跟你说明白。当年救过你爷爷后,他就被安置在天津老乡家里养伤,那老乡正是炸麻花的。”
  “那爷爷他不知道徐爷爷回了邹县。”
  “阴差阳错。阿奇,你很喜欢王曼?”
  杜奇毫不犹豫地点头:“曼曼人很好,跟李晶晶他们完全不一样。”
  三个小时候回到北京,面对儿子一个劲的安利单饼卷刀鱼,唐诗也如此问道,当然回答还是一模一样。
  “杜奇,你……!”
  向来不知道敲门为何事的李晶晶小公主几乎出离愤怒,什么叫人很好跟她不一样,这是在说她不好?
  被抓包了,杜奇苦着张脸,突然想起曼曼的话。李晶晶这是公主病,他越客气她越是得寸进尺。
  所以他疑惑地问道:“你怎么来了?我没听到敲门声。”
  “我要敲门,怎么能听到你说心里话。”
  杜奇摇头。正当李晶晶以为他要上前道歉,并且赞美她一番时,现实却给了她一计闷棍。
  “你就是敲门,我也会跟我妈说实话。但是当着你面,出于礼貌我不会亲自评价。”
  一箭又一箭,李晶晶膝盖都要被戳烂了。王曼,又是王曼,她恨死王曼了!扔下一句“我再也不要跟你一起上学”,李晶晶哭着跑回家。
  李家不缺孙子,但小孙女就这一个,一大家人把她宠的没边。李老爷子爱怜地将孙女护在怀里,老脸上全是褶子:“谁都比不上咱们晶晶,乖,你大姑从美国给你捎回来了芭比娃娃,专门按你模样做得,全世界就一个,快去看看?”
  “英国王子没有?摩洛哥公主也没有?”
  李奶奶满脸慈爱地摸摸她头发:“当然没有,只有我们晶晶公主有。”
  “那我要去看。”
  蹬蹬蹬,李晶晶上楼。李奶奶皱眉:“老李,咱们这么宠晶晶真的好?她也到了年纪,是时候懂事了。”
  “李家这么多年没女儿,那年十月晶晶一出生,文…革就结束,这是个带着吉兆的姑娘,多宠点没什么。现在有我在,往后咱们家那么多小子,还护不了她一辈子?”
  李奶奶也疼孙女,听老伴说得有理,也默默点头。
  “可老李,杜奇总是惹咱们晶晶,这一次比一次惹得厉害,往后怎么哄她?”
  李老爷子拄下红木拐棍:“这事好办,过完年我去找老杜喝一壶,顺带说说这事。儿子可跟姑娘不一样,儿子得有点君子风度。”
  “行,你别说得太过。”
  没有君子风度的杜奇热好了单饼卷刀鱼,端到母亲面前,聆听她教诲。
  “阿奇,过完年你就十六,有些话也该对你说。刚才对着李晶晶,你那样做就不合适。”
  杜奇忙态度良好地认错:“妈我错了,下次我一定好好哄她。”
  唐诗瞪眼:“你个鬼娃子怎么这么熊,谁要你哄她。老杜都怪你,儿子都被你教成块木头。”
  杜振国怒:“明明是你对他说,小孩子不能撒谎。”
  唐诗挑眉:“怪我咯?”
  杜振国确定:“不怪你怪谁。”
  唐诗深呼吸一口气,大女子能屈能伸:“我不跟你一般见识,幸亏阿奇不随你。”
  杜振国不干了:“唐诗你说清楚,我儿子哪不随我?”
  还敢跟我斗,唐诗鼓掌:“这不就结了,承认了吧?他跟你一样木头!”
  这都什么父母?杜奇默默哀叹生之艰辛,他能平安长大真是自身足够强大!眼见两人要撸袖子,他忙一人递过去一块刀鱼卷。
  “别踢皮球了,反正我都是跟你俩学得,谁都脱不了责任。妈,你刚想说什么?”
  “让我想想,被你爸气得什么都忘了。”唐诗咬一口,眼睛一亮:“这你做的,阿奇厨艺见长。”
  “我厨艺是又好了点,但这可不是我做的,是曼曼,这是她拿手绝活。”
  唐诗疑惑:“哪个曼曼?”
  杜振国拍拍媳妇肩膀:“喂,哎哎,就是阿奇写字台照片上那小姑娘,呆!”
  “杜振国你为这事跟我犟上了是吧?阿奇评评理,我跟你爸到底谁呆谁木头。”
  杜奇托腮思索:“你呆、他木头,你们俩半斤八两。”
  说完他不等找打,拎起书包拔腿朝楼上跑去。他妈那后半句教导,不用听他也能猜得出来。
  “臭小子,你听我说完。你已经不是小孩子,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要看利弊,知道什么合适什么不合适。”
  “知道啦。”
  朝着楼梯口吼一句,他关上房门,拉开书包拿出木雕年画女娃娃。坐在写字台前,他拆开几何相框,托着换好的照片。上面他跟王曼伸腿坐在大松树前的草地上,围着两人草地上一圈草蚂蚱,漫天都是萤火虫。
  曼曼真的好可爱,越看越可爱。照片放进新相框,他抬头看着漫天繁星。千里共婵娟,千里外亦是同一片星空。其实看利弊或是分对错这事不问年龄,对有些人,比如李晶晶,从一开始要分利弊;而对曼曼,他会永远只分对错。
  千里之外的邹县,王曼写完寒假作业,仰望星空缓解眼部疲劳。
  隔壁正房电话铃响起,她趿拉上脱鞋接起来:“喂,你找哪位。”
  “曼曼,你在做什么?”
  “写寒假作业,阿奇你到家了?”
  “恩,相框我换上了,大小刚刚好。对了,我妈很喜欢你做得单饼卷刀鱼,为这事她还跟我爸吵了一架。”
  王曼大惊:“啊,到底怎么回事?”
  “你就带了五个,她跟我爸一人吃俩,然后开始争谁吃第五个。”
  这还是她认识那个不苟言笑的杜叔叔么?果然人不可貌相,王曼心中起了淡淡地羡慕。
  “你爸妈感情真好,那最后谁吃了,叔叔还是阿姨?”
  “你猜得都不对,是我吃了。他们每人吃俩,我才吃一个,我可是吃了大亏。”
  “什么啊,咱们下午做那会,你不吃了好几个,算起来还是叔叔阿姨吃亏。”
  “也是,不过我不会告诉他们。”
  电话那头突然陷入沉默,过会两人一齐对着话筒笑起来。
  王曼嗔怪:“得了便宜还卖乖,既然你还想吃,等下次来我再做给你。不过得等凌汛后,不然整条河全是冰碴子,鱼上不来。”
  “那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我给你带全聚德烤鸭。”
  卧室门外,唐诗挥苍蝇般赶下杜振国,后者拉下她。一个不稳,唐诗手拍在门上。
  “快走快走。”
  夫妻俩猫腰下楼,一进门杜振国就无奈:“你都多大人了,还听儿子壁角。”
  “还说我,好像刚你没听似得。”唐诗笑道:“老杜,你听到没,咱儿子说话多温柔,他还要给人小姑娘买烤鸭。”
  “他平常没给你买烤鸭啊?”
  “那能一样么?从在我肚子里算起,他认识我十六年,他才跟那小姑娘玩几天。阿奇不赖啊,知道自己找个堂客。”
  “收起你那一脸女流…氓相。”
  “杜振国你这话我不爱听,女人凭什么就不能流…氓了?想想你十五那会,都知道给小姑娘献殷勤了。”
  杜振国真无奈了,媳妇怎么老这么不着调。
  “我看你跟老钱一样,就是想太多。我十五那会,你也满十五,身量长差不多。阿奇桌上那照片你又不是没偷看过,王曼才十二,被她妈糟…践的身量还不如北京城里十岁姑娘,你下得去手?依我看,阿奇就拿她当个妹妹看。”
  “什么叫被妈糟…践?”
  杜振国坐床上:“这事我也算开了眼,那么乖一闺女,整天不给吃饱还动辄打骂……”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妈,她不稀罕给咱们稀罕也行,杜家缺孩子,唐家那边也缺闺女。”
  “人家爸稀罕,擦擦你那口水。跟你说点正经的,这次回去我找到徐叔了。”
  “哪个徐叔?是爹一直在找的那个?”
  “恩,八九不离十。不过我不打算现在说,过年这阵,爹得留在家接待来上门慰问的领导,让他知道了肯定等得心焦。再说万一不是,也让他空欢喜一场。”
  “那就过完年,咱们从我湖北娘家回来再说。”
  夫妻俩就暂时这样决定,楼上杜奇听到敲门声,打开后没人,他无奈地摇头。原先父母在他跟前还收敛点,自从把做家务之事说开后,他们越来越不着调。
  什么母爱如海父爱如山,到他这父母完全违反自然规律地逆生长,总让他感觉自己多了俩小伙伴。
  拿起电话,他无奈道:“我妈敲门,可能是让我早点睡觉。曼曼,我去洗澡,明天早起写寒假作业。”
  “晚安。”
  挂掉电话,王曼关上虞家屋门,划拉台阶边上的雪攥个雪球,沁凉地温度传到手心,她想着刚才杜奇念叨的倒霉事。
  他倒霉?李晶晶才是真倒霉!以李大小姐骄傲唯我独尊的性子,被这么刺一顿绝对是奇耻大辱一桩,足够陪她过完年,一口气憋到十五。
  再捏一个小点的雪团,摞在刚才雪团上,捡一截枯树插上面,再摁两颗小石子,一个晴天娃娃大小的雪人托在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