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节
作者:花旗      更新:2021-02-19 12:29      字数:4987
  这俩让他出丑的土包子,还不是被他神不知鬼不觉的收拾了。县城的水深着那,让他们受点教训,也算是告诉他们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抽着烟的吴宇想起赵永强那副拿不出手的模样,谈下烟灰:“真是个神经病。”
  “那可不,不过大宇,万一他们找警察可怎么办?”
  “怎么办?好办,走,跟我去趟医院。”
  吴宇的妈妈正是县人民医院的主任医生,听完儿子请求后她脸阴下来:“吴宇,我真是对你无语!叫你复读你又逃课,看我不掐死你。”
  “妈,您是我亲妈。掐坏了我不要紧,累着您那双手,儿子可得心疼。你就帮开个证明,省得我上着课被人从教室带走。”
  油嘴滑舌的儿子让崔青容一阵无奈,他们两口子一直周正的人,怎么儿子就这般混不吝。再看她后面那俩跟班,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跟班甲做可怜状:“崔姐,求求你行行好,帮我们一次吧。”
  跟班乙抱大腿:“是啊姐姐,就一个腹泻脱水的证明就好,开完我们马上去上课。”
  仨人嘴都跟抹了蜜似得,崔青容刚想说点什么,就听到楼下响起警报声。亲情战胜一切,她啥都不管,唰唰两笔开出证明,而后盖上章。
  “都给我坐下,臭小子躺床上去。”
  警察带着周春兰进病房门时,就主谋病秧子般躺在窗上。周围俩孩子,一个削着苹果,另一个正拿着一本书,念叨着中国古代史。
  不对,太不对了,这仨蔫坏蔫坏的小流氓,会这么安静的坐着?再看一边的主治医生,警察多少也心里有数。
  “这位同志的煎饼果子摊被砸了,我们来调查下情况。”
  没等这边开始调查,削苹果的跟班甲就站起来:“就是她,卖的煎饼果子里带俩苍蝇,整张饼全是馊味,害得我们老大住院。”
  “怎么可能,小兔崽子你们倒是恶人先告状。”
  崔青容本来有些惭愧,但她最是宠儿子。可以说吴宇养成这幅模样,就是被她惯的,谁叫她一直无原则护短。
  “这位同志,请注意你的措辞。我儿子可是因为食物中毒而引起的腹泻,如果不是就医及时,很有可能发热,进而危及生命。”
  本来就是能力强的主任医师,崔青容道理说起来一套套的,唬周春兰还不算个事。
  “他们这病不会是装的吧,不然怎么还有力气去砸我的餐车。等等,他是你儿子,你当然说她很严重。”
  你真相了,可没人会承认,崔青容面不改色的解释:“急诊科护士没看到,一不留神把他们放了出去。若你不相信我,可以找其他科室主任来诊断。”
  边上的警察对这事门清,这仨孩子又闹事了。可崔主任人很好,往常也会管孩子不让他们难做,如今看她的意思想私了,他也就顺水推舟。
  “你们砸摊子的确不对,但是你摊子上卖的煎饼果子不干净也是事实。这样,咱们算算医药费和摊子的成本,把这事了过去。”
  “可是……”
  周春兰可是半天,可是不出来。怎么事情跟春娟姐说得完全不一样,县城里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心眼多,今天这事她总觉得自己被牵着鼻子走。
  “这位同志,你报警的这事压根就不触犯《刑法》,站在你的角度,我们建议你还是选择调解。”
  “那她赔我多少钱?”
  警察掏出文件夹,一笔笔的算起来。绿豆面、玻璃和餐车,加一块不过一百块钱。而那边,三人住院的医药费,崔青容给开了五十。
  “一共赔五十块钱。”
  崔青容瞪了儿子一眼,恨恨的拿出五张十块的钱交给警察。周春兰有些不服气:“指不定被你们俩连起来诓一顿。”
  答对了,可是没人承认,崔青容脸色染上愤怒:“我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追究你伤害我儿子的事。没想到你倒打一耙,不行咱们就上法院。”
  “妈,赶紧上法院,哎哟我肚子疼死了。”
  她说得有理有据,周春兰怂了:“我只是随口一说,警察同志,谢谢啊。”
  待警察走后,崔青容将儿子耳朵拧个花:“说,这回又收了谁家烟?”
  跟班甲乙见情形不对,分分钟开溜,只留吴宇一人孤军奋战:“妈,轻点,我说,是赵永强。他儿子不是被卖煎饼果子家闺女夺了第一,他气不过那。”
  崔青容拍着皮糙肉厚的儿子:“你怎么不管香的臭的都搭理。这会刚好有我,等我保不住你,你就等着被警察拎着进去蹲小黑屋吧。”
  “妈,我有数。黄…赌…毒我不绝不沾,只是偶尔活动活动筋骨。上课去了,别想我想得多一条皱纹。”
  崔青容无奈,这儿子活生生一讨债鬼。真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如果他能把这脑袋瓜用在读书上,考本科压根不是什么难事。可惜了,至于赵永强那事,回头还得跟孩子爸商量下。
  这边吴宇高兴着,那边王继周一样高兴。餐车推回去没多久,他就收到了王继全送来的辣椒酱。四合院里虞虹在休息,他也不想去吵吵,所以干脆把人迎在了门口。
  四大坛子辣椒酱,刚好凑够100瓶。钱华闻闻味道,很痛快的给他写了收据,说是一个月一结账。虽然钱没到手,但收据上的钱确是实打实的。
  兄弟俩卸下车,趁着天还早,干脆坐在大院的亭子里聊起了天。王继周掏掏上衣口袋,找出二十块钱:“一坛子给五块钱,你先收着。”
  王继全也没推拒,他能看出来大哥不差这二十块,亲兄弟不用过多客套。
  坐在石凳上,他开口道:“大哥,咱们村里不是在修路么?”
  “恩,是不是得分地了?”
  “不只是分地,这次公路通到山里,山脚下那片地得建绿化带,被割得一块块,村里开会打算包出去。”
  包地?王继周想着家里那两袋辣椒种子,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
  ☆、第39章
  王继周反复思量;土地所有权都属于国家,个人只能拥有使用权。打土豪分田地闹文…革;那一档子的事还历历在目;他可没想能一下买回地。
  “村长有没有说怎么包?”
  “大哥,你这是打算包那块地?”
  “是有着打算,不过得好好问问。毕竟山脚下那片地可不肥,要是价钱太高,肯定得亏钱。”
  “村里没人乐意要着烂摊子;价钱肯定不会高。要是你真想包;还有个最大的麻烦。”
  “麻烦?”
  “种树,我也不太明白;说是为了什么温室……”
  王继周看过闺女课本:“温室效应、水土流失?”
  “对就是那个,大哥你来城里这么久就是不一样,村长都说不溜这些话。反正当官的说,公路两边必须得种树。这两天计生委还进了村,在墙上抹白灰刷大红字,就跟十来年前那大字报一样,哪哪儿都是。”
  “都写了些什么?”
  “坚决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少生优生幸福一生,还有好多我都记不住。听说生二胎得罚款,不然不给上户口,孩子都没法上小学。”
  王继全有些担心,大哥就曼曼一个闺女,计划生育一紧,往后即便他再说个媳妇,怕也生不了儿子。
  “这样也挺好。”
  “大哥……你没事吧?大不了往后,咱交点罚款。”
  王继周递给他一支烟,手伸到半路缩回来:“大院里这些人都在自家抽,马路上很少有热吐痰抽烟,你先忍忍。至于生孩子,我看得多也想开了。这社会变了,咱们村里生三四个孩子,吃不饱饭上不起学;城里每家就一个孩子,养得白白净净供到大学将来找好工作。”
  “可曼曼要嫁人,将来谁给你养老?”
  “咱不说请保姆那一套,村里老人生病住院不都是闺女回来伺候,等分家产,儿子媳妇一窝蜂往前凑,恨不得打破头。国家这政策好啊,生一个清静、舒坦。”
  王继全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虽然他生了俩,但他养得起。有些人家生多了养不起,大夏天的孩子巴在卖冰棍的人后面流口水,怎么看怎么可怜。
  “说说包地有啥麻烦事?”
  “不就是种树,当官的说那种速生杨,一棵挖六十公分的沟。那块地本来就够盐碱,一种上树连光都遮住还能长啥?咱是种地的,可不是那护林人。”
  王继周若有所思,本地种辣椒的人少,大多数辣椒都是从云贵川等西南省份运过来。那边晴天少,光照也少,本地日照太强了辣椒反而长不高。
  所以政府这政策好,简直为他量身定做。不然他还真得想个理由,给地里搞点遮盖物。
  “这事挺好的,等曼曼过星期天,我们一块回去看看。”
  王继全惊讶:“大哥,你真有这想法?”
  “真的,时候不早了,再不回去你也赶不上晌饭。”
  王继周亲自把弟弟送到门口,路过大院超市时,买了一罐大大卷塞他包里:“拿回去给超超婷婷分了。”
  “这东西留着给曼曼就行,婷婷太小不能嚼泡泡糖。”
  “曼曼在换牙,不能嚼泡泡糖,跟你哥还客气。”
  王继全无奈,只能带着四个新坛子,抱着一大盒泡泡糖回家。县城离泉水村就半小时,等他到家时才不到十点。
  秋收已过,公粮全交上去,整个村子全都闲了下来。他到家时,赵秀芳已经调好了馅,打算全家晌午包饺子吃。
  “这么快回来了?你好不容易去一回,大哥都不留你吃个饭?”
  王继全打下车撑,洗手准备擀皮:“他那房子都是租的,人虞虹就是脾气再好,咱也不能去别人家吵吵。”
  “说起虞虹就千好万好,有本事你跟她过去。”
  王继全失笑,从提包里拿出泡泡糖:“看这是啥,临走时大哥给带上的,一桶得十五块钱。”
  赵秀芳接过来认认商标,果然是她俩孩子最爱吃的大大卷,大牌子精包装,村里小卖部一块就得要一毛五分钱。
  没来得及高兴,她又担心起来:“那四坛子辣椒酱,就换了这么个东西?”
  王继全撸起袖子,十指和中指从衬衣口袋里夹出一沓钱:“你数数,多了多少。”
  “五块、六块……八十七。你走的时候兜里有六十七,他真给了二十。”
  “是啊,人家都没给大哥结账,他先给你垫上。”
  赵秀芳丝毫没注意丈夫的反话,全身都沉浸在兴奋中:“天呐,这钱也太好挣,你问大哥他多要不?一天二十坛子我也能给他炒出来。”
  “得,快点包饺子。一回孩子放学没饭吃,饿嗷嗷叫,看你着急不着急。”
  夫妻俩坐在院子里,一个擀皮一个包,很快盖帘上就装满了饺子。收拾起案板,赵秀芳去火房烧水,水开这阵她蹲在韭菜地里拔草。
  “继全,你说大哥卖煎饼果子真那么挣钱?我听说春娟也让春兰弄了个摊,这几个月咱们闲着,要不也跟大哥一块去摆摊?”
  一直好脾气的王继全阴下脸来:“刚收了大哥钱,你就想着抢他买卖?”
  “你俩亲兄弟,咱们干总比便宜了周春兰那外人好,你说是不?”
  王继全脑瓜疼,秀芳不像她姐赵秀珍,损人利己的招一个接一个。苏明梅可够精,这么些年还不是被她大嫂赵秀珍耍团团转。秀芳爱占小便宜,但没啥坏心,所以他一般旁敲侧击。
  “超超、婷婷都上学,你看着孩子还得炒辣椒酱,再弄煎饼果子摊,你忙得过来?”
  “那不还有你么?”
  “我刚接了张建新的木匠活,他大儿子明年就得结婚,这会热闹着盖房。都是街坊,建新哥也没少给钱,咱们能撂挑子去跟大哥抢买卖?”
  “也是。”
  眼看说差不多,王继全扔下重磅炸弹:“我刚回来听大哥说,春兰那摊子不干净,卖得煎饼果子把人药进了医院。人家恼了,直接将她那摊子给砸了,这会她还在派出所没回来。”
  “天呐,做买卖可真不安生,还好有大哥在。”
  “幸好有大哥,他在前面撑着,咱们安生的一天多赚20块钱,多省心。”
  赵秀芳本来脑子就不发达,这会完全被甜枣加大棒唬住了。眼见有钱赚,她也就放下心去下饺子。
  仔细咂摸着这事,她有些可怜王继周父女。爷俩在村里不安生,在城里还得战战兢兢。人家有好事想着她,她可不是老三一家那白眼狼。
  无心插柳,很长一段时间,王继周都没再受到老太太骚扰。即便她想去找茬,也都被赵秀芳给“劝”回去。至于怎么劝?大嗓门胡搅蛮缠着对磕呗!
  送走弟弟的王继周唇角挂上笑意,继全跟他一块长大,也不像继民那样损人不利己。在这样的兄弟面前,他愿意做一个好大哥。同时在超超和婷婷面前,他也想做一个好大伯。
  轻手轻脚的回屋,看着北屋门外凌乱的脱鞋,虞虹这几天还真是累。电视可是新鲜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