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节
作者:溜溜      更新:2021-02-17 00:41      字数:4802
  鬼兵们棉队一凡如此风卷残云、势如破竹的攻击,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更加的丑陋不堪。不但站在原地畏缩不前,反而在他跨出一步之时,不约而同地向后退去。一凡对鬼兵视而不见,径直朝马将军走去。姓马的睁着惊恐的眼睛望着他,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退,嘴里恐惧地叫喊:“拦住他,拦住他!”
  鬼兵们此时只想着自己保命,哪里敢上来送死。一凡讥讽着注视着他狼狈的熊样,缓缓地运球于掌,对于这样的败类,死一个对鬼民有百利而无一害,死有余辜。
  马将军绝望地闭上眼睛等死,忽然一个黑色的身影闪过,空中爆炸出一团黑色的迷烟。
  “五毒妖雾!”莫名惊讶地喊道。
  修炼了鬼王神功的一凡,身体已经是百毒不侵,但是他不想让更多的鬼兵无辜罔死,更不愿刚结交的猎户兄弟受到伤害。他施展神功把毒舞一掌掌拍打出去,消散在远空。其实也就是在一瞬间,烟消雾散。当他们重新看清周围的环境时,马将军却不翼而飞,连同他一起消失的,还有他身边的一个副将。
  那个副将始终戴着面具,没有看清他的庐山真面目,没想到他还是一个高手,而且散发出毒雾之时,隐约有一点妖气。对于妖族邪门的武功,一凡在和妖王的战斗中,深有感触。
  在鬼界怎么会有妖族的存在呢?是他修炼了妖术,还是另有原因,此事还需要多加了解,深入调查。
  扫清了障碍之后,他们继续向目的地——新界进发。在路途之中,猎户三兄弟对一凡视同神仙,崇拜的五体投地。对他们殷勤倍至,关怀有加。不停地给他们介绍各地的风土民情,从中一凡对鬼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前,他从没有关心过鬼族的事情,即使在鬼王让他接任衣钵,当上新鬼王之后。他也没有把鬼族的事情放在心上。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过客,迟早要离开这个地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但是在这次回来之后,特别是经历了最近的两次变故,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鬼族的事情不容轻视,而且事关重大。一个国家兴亡关系到无数的百姓的幸福安康。自己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命运,而忽视了整个鬼族的兴衰存亡,更不能把鬼族领山一条绝路。既然自己做了新鬼王,就有责任把鬼族变的繁荣富强,是鬼民过上太平幸福的生活。
  虽然自己只是一个大学生,对于如何治理国家还不懂,可是为了将来鬼族的强盛,实现鬼王的宏愿,自己责无旁贷,必须要把肩上的重担挑起来。当然,仅有想法是不行的,必须要脚踏实地的做事,要有一整套切实可行、有实效的措施才行。目前对于鬼族的情况知道的还很肤浅,特别是鬼族的内部,包括将领大臣,他根本就不了解。只有慢慢地掌握了情况,才好对症下药,实施改革。
  第九十九章 鬼妖实验(1)
  从东往西地势起伏跌宕,由原来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区进入连绵起伏的山区,再到平均海拔高达四千米以上的高原,这是几天赶路之后,一凡对鬼族的地貌地形初步的认识。总体上来说,鬼族的南方是水乡泽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东北部濒临大海,与魔族隔海相望。东南是冥王的地盘,中间是山区沼泽,道路难行。而西部就是妖族的地界,之间是著名的死亡沙漠和堪布拉大峡谷。而在魔族和妖族之间是无数的岛屿和暗礁密布的海域。岛屿上生长着上千年的原始丛林,不仅如此,有的小岛上终年火山喷发,成为令人望而生畏的死亡之岛。矮人族和精灵族就生活在这极为恐怖而神秘的地方。
  和魔族与冥界结盟,鬼族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但是要攻占妖族却相当的困难,他们选择哪一条进攻的路线都凶险异常。
  掌握了这些情况之后,一凡心中多少有点家底,不至于盲人摸象,贻笑大方。统一的大爷要完成,但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有长远的计划,一步一步的实施。想通了许多关节之后,一凡的心变得开朗、轻松。说说笑笑,行行住住,路上学会了各地的方言,懂得了不少的风俗,对鬼民的心思更是洞察入微。百姓都不喜欢打仗,只想过太平的日子。他们最讨厌的就是剥削压迫,贪官污吏,谁给他们自由幸福,谁就是他们的救星、明君。
  西部地区地势太高,土地贫瘠。不适应种庄稼,只能放牧。但是由于高原气候多变,牧民的生活也无法保证。东南富庶西北贫瘠的现状,自古使然,很难更改。
  这和自己生活的祖国何其相似!
  西部富强则国家富强,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可是具体落实却困难重重,很难奏效。
  还是不考虑这烦心的事情,多了解民情为真。
  这一天,他们终于到达了新界镇,位于边疆地区的一个小镇。这里距离沙漠不到一百里,西面被一座大山挡住。在树木环抱的山谷中,世世代代生活着以狩猎为生的鬼民们。据说他们的祖先是凶鬼和厉鬼,被阎王发配到这边疆受苦,自生自灭。后来新鬼王到了这里,对他们一视同仁,呵护关怀,感动了他们,归附在鬼王的旗帜下,成为了一个新的国家。
  到了村口,全村男女老幼全部涌出村庄,迎接他们,迎接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莫名三兄弟骄傲地在前面昂首阔步,不时地接过鬼民敬献的烈酒,一饮而尽,大笑不止。
  一凡、玛利亚、仙女也尾随在后面,进了村庄。
  到了莫名家以后,村子里主要的人物进屋,其余的都站在外面等候消息。村子里的房屋基本上都是山石搭建,只有在房屋的顶部才用铁色的木头支架,上面铺着厚厚的木版,表面蒙盖着芭蕉树叶般的植物茎叶,都是当地生长了几百年的极其珍贵的铁树。木质坚硬如铁,却有着冬暖夏凉的殊效。
  家家都有一个大炕,炕头下燃烧着熊熊的柴火。外面冰天雪地,屋内温暖如春。屋子里陈设简单,最引人注目的是墙壁上挂满了兽皮。银狼、雪豹、山猪、鹿茸……有的兽皮都没有见过。大家分宾主在炕上盘腿而坐,寒暄了几句后。莫名询问了一下他们走后村子里的情况,听说又少了几个村民后,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之中。
  所有的村民都沉默不语,忧心忡忡。
  “大哥不必忧愁,我们有了一凡兄弟,还怕查不出真相,保不住村民吗?”老二莫奇振作精神地安慰。
  “是啊!有了一凡兄弟的盖世神通,我们还有啥可怕的!”老三莫妙翻然醒悟地打气道。
  莫名望着一凡迟疑了一会,试探地问:“如果兄弟能帮我们度过难关,今后我们的猎物全部由你处理,保证便宜。”
  一凡笑脸相迎,真诚地说:“我既然来了,就会全力帮助你们,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有你这句话,俺们就放心了。”莫名开心地说道。
  接下来,一凡和莫名向村民询问鬼民失踪的情况。他们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可是大多是猜测,并没有谁亲眼所见。
  大约在一个月前,他们听说有鬼失踪的事,但那是临近村庄传来的消息,他们还不以为意。半个月左右,他们村里的一个未婚青年一次独自到山上打猎,从此杳无音讯。不久,村西头一家除了年轻力壮的男鬼不见踪影,他的父母全部惨遭杀害,成为无头鬼尸。接着,隔三差五村里的男青年就会无故失踪,再无下落。开始从村子的外围入手,现在已经到了村子里面了。为了防范偷袭,村里把所有的男青年集中到村中,昼夜安排鬼把手。最近才好转一些。可是昨天竟然一次就少了三个看守,村民们都是鬼心惶惶,心惊胆寒。如果不是莫名回来及时,他们可能都逃到外地,背井离乡逃灾避祸了。
  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的,今天我们就来个守株待兔,瓮中捉鳖。商议好对策之后,一凡和大家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老村长安排他们先睡个午觉,准备以逸待劳,晚上有精力对付坏蛋。
  一凡并不觉得疲惫,他和仙女一样有惊人的抵抗力。不吃不喝不睡,十天半月都没事。但是玛利亚修炼的时间尚短,面呈倦怠之色。他叫玛利亚在炕上安心休息,自己和仙女在旁边打坐保护。
  开始,莫名三兄弟还坚持陪伴,可是到了傍晚时分,一个个顶不住困瘾,眼皮打架头点地。又坚持到后半夜,他们终于扛不住倒在炕沿上睡着了。
  村子里安静下来,除了五个在房子周围巡逻之外,大家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连续多天生活在紧张之中的村民,很久没有睡过这样舒服一觉。渐渐地,村里此起彼伏响起如雷的鼾声。
  夜里两点多钟,是人最疲倦的时候,也是人睡眠最死的时候。外面负责巡逻的守卫也抵挡不住困倦的侵袭,倒在墙边打起盹来。
  “喀嚓!”声音极其轻微,但是还没有逃过一凡的耳朵。他睁开眼睛,发现仙女正充满笑意的望着他,好象在说:“你也听到啦!”
  五六个蒙面黑衣鬼把外面戒备的守卫一一点昏,麻利地装进一个袋子里,往肩膀上一扛,纵身向村外掠去。好俊的轻功!从身形和步法上可以推断出这些鬼都是一流的高手。他们如此高深的功夫,竟然用来袭击村民,为什么呢?
  一凡和仙女带着迷惑一路跟踪下去,这些凶犯在飞行了二三十里之后,竟然向一所军营奔去。
  很快,他们就消失在营地城门的外面。把守的鬼兵悄然地把城门关闭,似乎早已有了约定。
  为什么呢?一凡更加的疑惑不解。
  第一百章 僵尸之战
  蒙面鬼把猎物扛着进入两座高山之间的城池,城池并不太宽,但是很狭长,完全是依照山势而修建的。城里的民房不多,大部分是士兵驻扎的营地。街道很少,只有中间有一条宽阔的马路,十字形的路口极为稀少。
  大约行了五里路,他们钻进了一个山洞。洞门口戒备森严,至少有几百名鬼兵把守。当他们进去之后,山洞的石门又迅速关上了。而就在关闭的瞬间,两只黑蝴蝶般的影子闪了一下,鬼兵以为是自己看花了眼,揉了揉,仔细瞧瞧,还是什么都没看见。按说这个季节应该没有蝴蝶呀,我怎么感觉有黑白相间的蝴蝶飞过,真是见着鬼了。
  拾街而上行了足有二百米,山洞逐渐开阔,道路变多了,洞也变多了,迷宫似的一个套着一个,大洞套小洞,小洞连大洞,也有死胡洞。
  在进入一个宽敞的石室之后,他们把背上的袋子放下来,站到一个办公桌前肃立着。一位身材魁梧,仪表不凡的将军,坐在一把虎皮靠背石椅上,斜视着他们责怪地说:“怎么到的这么晚啊?”
  “我们感觉村子里有高手,等到后半夜才敢动手!”一个领头的蒙面鬼低着头回答道。
  “没有被发现吧?”将军小心地询问。
  “他们都睡着了!”
  “好!你们下去吧!”将军命令道。
  蒙面鬼弯腰低头恭敬地退出门外。
  将军狞笑着看着地上躺着的几个猎物,伸手按在后面石壁上的一个凹陷下去的部分,那面墙壁居然从中间向两边退开,露出一个圆形的洞门。将军双手一拍再拍,从洞里面一纵一纵地跳出几个身穿清朝官服的僵尸。到了将军的跟前,笔直的站立。将军望着他们,眼睛里逐渐燃烧起红色的火焰,火焰的外围呈现蓝黑两种色泽,十分的妖异。在将军注视之后,僵尸原本空洞的眼睛里,也燃烧出同样的火焰,双手慢慢地低垂下来。将军命令道:“把他们带进去,听从法师的安排。”
  僵尸笨拙而有力地把抓来的几个村民携带着进了门洞。里面别有洞天,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就像是一个现代化的工厂车间,一张张石床上躺着被他们捉来的青年鬼,个个赤身裸体,身体上都被插满了各种各样的银针。脸色铁青,脑门子上贴着画着骷髅图案的黄纸,眼睛已经成为了窟窿洞,嘴巴张开,牙齿尖利,手脚僵硬挺直。
  石洞的中间部分是一个祭祀的高台,全部是晶石搭成,四周按照八个方位插着各种颜色的小旗子。石台有三米高,中间摆着一张长条形的桌子,桌子中间摆放着一个点着法器,钵盂的形状,黑色的法器上面有一个盖子,里面可以感觉到有鬼魂的哀叫和拼命的挣扎。
  一个头发披肩、身体干枯、道士打扮的老家伙不停地伸出鸡爪似的枯手,在胸前画着稀奇古怪的图案,口中念念有词,一屡屡红褐色的妖气从法器中袅袅升起,飘向石床上的跪尸。鬼尸身体开始不住的颤抖,眼睛里燃烧起两个红色的火焰,一个个笔直地站起来,跳到地上拍好了队伍,一蹦一跳的朝里面的一条通道而去。
  足有五十个僵尸离开以后,台上施法的老道士用封条制止住余下的鬼尸,从台子上走下来。来到五个袋子旁,拔出背后的宝剑,逐一把袋口挑开。看了看躺在地上的村民,满意地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