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节
作者:北方网      更新:2021-02-19 12:06      字数:4996
  税桑 ?br />
  萧飒微微点头:“想明天带她去沪定的聚仙楼吃麻婆豆腐……只是她在广东呆久了,拍吃不习惯。”
  “这里毕竟是她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家乡,就算是不习惯,去尝尝也好。”沈穆清笑道,“也算是你尽了心意。有时候,心意到才是最重要的。”
  萧飒垂下眼脸,没有做声。
  ……
  次日早饭的时候,萧飒说了自己的打算,大太太很是高兴,却道:“酒楼哪天都可以去。只是你陪了我两天,县学的事要不要紧?要不,我们过两天再去。我在家里和穆清说说话。”
  萧飒想了想,道:“也好!上次为了元蒙人的事我就月余没去县学了……现在县学好不容易恢复了正常,我就不陪您了。以后再挑个日子和您去聚仙酒楼吃饭。”
  大太太连连点头。
  吃完了饭,几个送萧飒出来。
  大太太就道:“听说明天郑大人和房夫人都来拜访你了?”
  消息传得这样快,应该是郑三奶奶说的吧!
  想到这里,沈穆清就暧了郑三奶奶一眼,谁知道,郑三奶奶却对她点了点,好像再说这件事是她做的。
  “是!”她笑道应道,“两位夫人听说我有了身孕,怕我cao劳,不好早来,所以特意挑了明天的日子到家里来坐坐。”
  大太太点头:“既然如此,人家来看你,你也不可缺了礼数。我看,得备份薄礼去回访才是。”
  沈穆清笑道:“我跟庞管事说了。等会庞管事会帮我办这件事的。”
  “他一个大男人,”大太太不以为然,“哪里知道女人的那点小心事。我看,他去有些不妥。”
  这还是沈穆清第一次听说庞德宝办事不妥的……
  她不由瞪目。
  大太太已道:“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让我代你走一趟吧!”
  这才是缘由吧!
  沈穆清一时没想到拒绝的理由,一旁的郑三奶奶已笑道:“穆清,我觉得大姑奶奶说的有道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替你办件实事、好事……以后你想起还能叨念两句。”
  大太太毕竟是萧飒的生母,她怎好指使……
  沈穆清还有些犹豫,大太太已站了起来:“就这样定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暂时住下
  大太太一直是走南闯北的,很快和郑夫人,房夫人混熟了, 特别是郑夫人,因大太太的娘家也姓郑,互相称了“姑奶奶”和“舅娘”。
  沈穆清听着别扭,私下问郑三奶奶:“何不拜了干舅娘!”
  “傻瓜!”郑三奶奶笑着嗔道,“要是拜了干舅娘,郑大人有个什么事,岂不是要连累七少爷……有些事,私底下说说可以,要到了台面上,不免留了话柄。”
  沈穆清汗颜。
  她以前还自诩懂得人情世故,现在看大太太,郑三奶奶,哪个不比她脑袋转的快好几倍!
  既然大太太和两位夫人走得近了,不仅常在一起摸牌吃酒,有时还结伴去庙里上香,参加庙会。萧飒倒是嘀咕了一回:“天天这样迎来送往的,也不怕累?”
  沈穆清觉得此风不可长,嗔道:“和郑夫人,房夫人结交,也是为了你。你怎么还说这样的话。”
  “她说来看你的。”萧飒辩道,“也不在家里陪你做做针线活。”
  “大太太不是从蓉城请了专做针线的人帮我做针线吗?”沈穆清笑道,“大太太是走四方的人,不是寻常女子,行事也不同寻常。你呀,就不要鸡蛋里头挑骨头,以一般妇人的标准来要求她了。我瞧着挻好。大太太能和几位夫人这样来来往往的,既可以解了寂寞,又交了朋友,还对你有利,又免得时时要我陪着,小心奉承着,想起来可是一举数得的好事……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我这不是怕你嫌她闹吗?”萧飒喃喃道:“她在外行事一般男子也比不上,可这女子的事,却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沈穆清大笑:“你也太过分了,大太太哪像你说的那样,她的女红也挻好的,只是不常做,有些生疏而已。”
  “还不耐心做。”萧飒低声道,“我小时候,她有一次说要给我做个兜兜,结果刚绣了两片叶子就不耐烦了,请了针线班子上的来把剩下的绣活做完了,还告诉我说这是她绣的……”
  沈穆清听着心中一动:“咦,你怎么知道大太太请了针线班子上的人把剩下的绣活绣完了,你不会是天天去看吧?看大太太绣到哪里了?”
  萧飒吱吱唔唔地转移了话题:“三爷说明天回锦州的,三奶奶是不是跟着一道走。”
  二月中旬郑家三爷和三奶奶曾经回过一趟锦州,萧飒看见大太太天天有应酬,三月初又把郑三奶奶接了过来陪沈穆清。这样一来,郑三奶奶不好提回去的事,就一直住了下来。
  沈穆清笑道:“虽然没有说,但我的意思,还是让郑家三奶奶和郑三爷一起回去吧——眼看快到端午了,他们总不能留在沪定过节吧,锦州那边还有其他几个房的叔伯婶子要走动的。”
  萧飒不以为然:“管那多作甚。”说着,又有些敬畏地去摸沈穆清已经出怀的肚子,“这才六个月吧?怎么这么大?”
  沈穆清低头:“我看不出来。不过,段婆子和丁婆子都说我的肚子不大,就你说大。你见过几个怀孕的啊!”
  “怀孕的我当然见过。”萧飒蹲下来把耳朵贴到沈穆清的肚皮上,“不过没仔细瞧。”
  沈穆清摩挲着萧飒的头,心里溢满了幸福的味道:“家里有你,有大太太,你也别强留郑三奶奶了。”
  “郑三爷要是提出要郑三奶奶回去,我也不拦着。”萧飒表情认真地听着沈穆清肚子里的动静,心不在焉地回答着沈穆清的话,“要是不提,我是不会主动提出来的……现在你的肚子里的这个要紧,其他的,我们也管不过来。”
  沈穆清听了不由呵呵笑:“真是自私的回答……”
  “穆清,穆清,”没等她的话说完,萧飒突然满脸惊喜地叫道,“他在动……他在你肚子里动……”
  “真的吗?”沈穆清不禁望着自己的肚子,“我怎么没感觉?”
  “真的。”萧飒笑容满面,“我刚才贴着你肚子听的时候,他突然一脚就踹到了我的脸上!这以后一定是个下河摸鱼,上房揭瓦的家伙!”
  一定是脚吗?也许是手……
  沈穆清想着,就看见萧飒又把脸贴到了自己的肚子上:“不知道他会不会再踹我一脚?”
  “你就这么想让他踹啊!”沈穆清觉得萧飒的举动很孩子气,“快起来,可别让人看见了笑话。”
  “有什么好笑话的。”萧飒不起来,“我陪儿子玩,谁敢笑话我。”
  沈穆清笑:“不是说‘抱孙不抱子‘的吗?”
  “我愿意,谁敢笑我!”萧飒蛮不在乎的样子。
  沈穆清笑容渐渐收敛了,轻声地道:“是不是组建团练的事不顺利?”
  萧飒的身子一僵。
  沈穆清暗暗叹了一口气,想到萧飒起早摸黑到处奔波,到处游说劝服那些大地主,大商家或是捐钱或是出人办团练,那些人却只顾个人利益推诿搪塞,她心里就觉得酸酸的。她轻轻抚了萧飒的脸:“什么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因为不容易,所以才觉得艰辛,就是因为艰辛,所以才会有成就感。萧飒,我们慢慢来。”
  “我何尝不知道。”萧飒的声音有些无奈,“可眼看着要过夏天了,团练的事却是一点影子也没有,到了秋天,如果元蒙牧草不好,只怕会再次侵犯岩州卫。”说着,他突然抬头凝视着沈穆清,“我问过了,殷婆子和丁婆子都说山路崎岖不好走,你又不能颠簸……等孩子满了月,你就和大太太,郑三奶奶一起回锦州。”
  沈穆清想也没想就点头:“如果只是我一人,我会在沪定陪你,可有了孩子,我们要为孩子打算。”
  萧飒听了松了一口气,露出开怀的笑容,“你能这样想就好……我还以为我要好好地劝劝你呢!”
  两人正说着话,有小厮进来禀道:“爷,一位姓任的大爷求见。他说,他是从京都来的……”
  萧飒听着“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姓任?说了叫什么没有?”
  “说是叫任翔。”小厮恭敬地道:“特意从京都来沪定拜访您。”
  “这个任翔,我不是让他留在京都好好照顾老爷的吗?”萧飒不由抱怨,又扬声吩咐小厮,“让他进来说话。”
  沈穆清却是脸色发白地抓了萧飒的手:“不会是老爷……”
  “胡说什么?”萧飒知道妻子害怕,佯装生气的样子,“老爷要是有什么事,任翔不留在京都打点,还跑到沪定来啊,越是这样,越说明老爷的身体好着。要不然,任翔怎么走得开。”
  “我多想了!”沈穆清不好意思地朝着萧飒笑了笑。
  萧飒弯下身子在沈穆清发间亲了一下:“知道错了就好!”
  沈穆清斜凝着萧飒,娇嗔道:“你就会借题发挥。”
  萧飒看她妩媚多情,很是心动,在她左右脸颊“啪”地各亲了一口:“这才叫借题发挥呢!”
  “萧飒!”沈穆清不依地喊了一声,就听见外面有人轻轻地咳嗽。
  萧飒就朝着沈穆清戏谑地眨了眨眼睛,亲自去撩了帘子。
  外面一个身长玉立的英俊男子,不是任翔还是谁?
  “哎呀!”萧飒一把抓住了任翔的胳膊,“真是你啊!你怎么来了?老爷和时姑娘可好?”连珠炮似地问着任翔。
  任翔脸上满是压也压不下去的笑容:“都好,都好。老爷和时姑娘都好,惦记着你们,让百木来给你们送东西,我就抢了百木的差事。”
  那边沈穆清已上前给任翔福身:“任公子!”
  任翔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跳了起来:“不可 ,不可,您现在可是双身子的人!”
  没等沈穆清拜下,萧飒已携了她:“又不是外人,就不用这么多的礼节了。”
  沈穆清也不和任翔客气,站了起来。
  任翔就从衣袖中拿了礼单递给萧飒:“这是老爷,时姑娘,闵夫人送给萧家奶奶的,整整一大车呢!”
  萧飒就把礼单递给了沈穆清,对任翔笑道:“怎么好意思让老爷破费。”
  “老爷这是想着他的外孙了。”任翔笑道:“任谁拦也拦不住。”
  沈穆清就笑着向任翔道了谢,退了下去。
  她打开礼单睢。送来的都是些吃食或是小孩子的衣裳,鞋担词ぴ谛囊狻?br />
  沈穆清笑着合了礼单,交给明霞去清点,又让凝碧给任翔和任翔的小厮,随从安排住处,吩咐小丫环去厨房跟王妈妈说家里来了贵客……
  不一会,箱笼抬了进来。
  有人远远地就给沈穆清跪了下去:“姑奶奶!”
  沈穆清吃惊地望过去:“珠玑,怎么是你?”
  一旁早有机灵的丫环将珠玑扶起。
  “听说姑奶奶有了身孕,任公子来看姑爷,”珠玑说着,眼泪就落了下来,“我就求老爷恩典,让我帮着压箱笼。姑奶奶,你可好?”
  以前跟着沈穆清的丫环,落梅跟着林瑞春去了福建,珠玑嫁到了周家……落梅是隔得远,珠玑放了出去。哪会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沪定会见到珠玑。
  “好,好,好。”沈穆清泪盈于睫,上上下下地打量珠玑,“听说你又生了一个小子,家里人还都好吗?”
  “累您惦记。”珠玑说着,已忍不住呜呜地哭了起来“就是想着您,不知道您过得怎样……”
  明霞和凝碧见了也跟着抹眼泪。
  第二百三十七章 西府海棠
  “小蹄子,见到奶奶是高兴的事,你到好,惹得奶奶伤心——”有人在旁边喝道:“快抹了眼泪,把老爷送来的东西给奶奶瞧瞧。”
  大家抬头,就看见李妈妈瞪着眼睛看着珠玑。
  “李妈妈!”珠玑抽抽泣泣地喊着她,拿着帕子擦眼泪。
  明霞和凝碧也知道失礼了,纷纷擦了眼泪上前和珠现见礼。
  珠玑回了礼,有千言万语,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看到一旁抬进来的箱笼,又想到李妈妈的话,上前开了箱笼:“姑奶奶,有您爱吃的麻婆子莲蓉酥,梅花糕,有姑爷最爱吃的卤鹌鹑,还有蓟香膏,玉真粉,松江的棉绸,杭州的杭绢,广东的焦布……”
  满箱的布匹……倒把沈穆清吓了一跳:“这是做什么?”
  “老爷说,这是给小少爷做小衣的。”珠玑笑道:“说普通的布都太粗糙了,特意让人寻的这些贡品。”
  沈穆清想到自己小时候……真是应了隔辈亲那句话。
  喜鹊和黄莺虽长于锦州郑家,可这样的贡品也不多见,俱啧啧称奇地上前张望。
  珠玑又开了一个箱笼,露出里面满满一箱小衣裳小裤。
  “这是时姑娘带着我们做的,”珠玑笑着拎了一双李子般大小的鞋,“这是闵夫人做的。”
  大红色的鞋面,绣着五只